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汉语位移终点标记“往”
1
作者 崔婷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63-68,142,共7页
现代汉语中介词“往”表示向某一处所移动时,其表示的方向也可以标引最终的目的地或终点。“往”标引位移终点的位移事件主要有内向或表面附着位移两个特点,有具体动态运动的表达效果。“往”编码终点信息位于动词前,与动词后补语形式... 现代汉语中介词“往”表示向某一处所移动时,其表示的方向也可以标引最终的目的地或终点。“往”标引位移终点的位移事件主要有内向或表面附着位移两个特点,有具体动态运动的表达效果。“往”编码终点信息位于动词前,与动词后补语形式编码终点信息的差异点在时体特征上。“往”标引位移终点的位移事件表达非终结性特征,整个位移事件表达持续性或缓慢语义,具有过程描写功能。而补语形式编码终点信息表达的是事件终结,较难表达持续性。另外,与副词性成分共现的特点说明了“往”凸显说话人的主观判断,与主观意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往” 位移终点 “动作-结果”序列 终结 持续性
下载PDF
英汉静态存在句中动词语义特征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田臻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6-20,共5页
除原型存在动词外,英汉静态存在句对动词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出现在该句式中的英汉存在动词的语义类型进行了比较,并在语料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两者语义特征的异同:1)两者都具有"非动力"特征;2)汉... 除原型存在动词外,英汉静态存在句对动词的限制具有一定的差异性。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对出现在该句式中的英汉存在动词的语义类型进行了比较,并在语料分析和归纳的基础上总结出了两者语义特征的异同:1)两者都具有"非动力"特征;2)汉语静态存在句中的动词动作性较强,多表达位移事件;英语静态存在句中的动词动作强弱不一,与位移事件的关联也没那么紧密。最后,本文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对上述差异进行解释,认为汉语静态存在句中的动词多强调"位移的终点"而英语静态存在句中的动词强调的则是"事件结果"。另外,英语静态存在句还可以运用"假想运动",以假想的运动状态来指称事物的静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静态存在动词 非动力特征 位移终点 事件结果 假想运动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句法构造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11
3
作者 沈阳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5-120,191,共16页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 本文提出现代汉语"V+到/在NP_L"结构的形式变化和语义差异是谓语层(VP)动词的"位移特征"和动词后附加语层(PP)介词(到/在)的"功能投射"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谓语动词位移特征的强弱诱发和制约了动词后介词(到/在)表"方向"或"存在"的终点投射选择。本文同时假设,汉语动词前后表"方向、存在"的处所PP并非移位形成或独立生成,而是在"同形生成"的基础上通过结构和动词选择的"互补删除"实现的,汉语处所PP位置的历时演变现象也可看作是这种操作的句法后果。本文还提出,"V+到/在NP_L"结构而非动趋式才是汉语典型的"位移一终点"结构,与其他语言的同类结构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位移特征 介词投射 位移-终点结构 介词词组位置 同形生成和互补删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