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位置敏感语法的三类主要敏感位置 |
姚双云
梁彩梅
|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日常会话中的语法:应答行为的构建》评介 |
李姝姝
|
《海外华文教育》
|
2018 |
1
|
|
3
|
敏感位置、语境吸收与“再不”的主观化 |
尹海良
李淑康
|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4
|
口语中的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 |
姚双云
|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2
|
|
5
|
交际互动、社会行为和对会话序列位置敏感的语法——《日常言谈中的语法:如何构建回应行为》述评 |
乐耀
|
《语言学论丛》
|
2019 |
6
|
|
6
|
从位置敏感看社会行为格式“像+NP”在会话中的认识调节功能 |
姚双云
田蜜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9
|
|
7
|
敏感位置、认识状态对互动功能的影响——以独立话轮“然后(呢)”为例 |
姚双云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5
|
|
8
|
汉语小句联合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 |
刘锋
|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9
|
话语互动中“所以呢”的反诘功能研究 |
郑如意
|
《汉字文化》
|
202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