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位置敏感语法的三类主要敏感位置
1
作者 姚双云 梁彩梅 《语言文字应用》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7,共15页
位置敏感语法是互动语言学领域富有影响力的语法观,但言谈互动中究竟有哪些敏感位置?尚需进一步厘清。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将互动中的敏感位置分为三大基本类型:1)话轮序列类位置,包括TCU位置、话轮位置、序列位置;2)... 位置敏感语法是互动语言学领域富有影响力的语法观,但言谈互动中究竟有哪些敏感位置?尚需进一步厘清。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探讨,将互动中的敏感位置分为三大基本类型:1)话轮序列类位置,包括TCU位置、话轮位置、序列位置;2)身体活动类位置,包括TCU和话轮参照位置、序列参照位置;3)行为进程类位置,包括行为进程位置、行为调适位置。会话中,语言资源和身体活动资源的选择往往要考虑位置因素,不同的敏感位置上,其互动功能也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话轮序列类位置 身体活动类位置 行为进程类位置
下载PDF
《日常会话中的语法:应答行为的构建》评介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姝姝 《海外华文教育》 2018年第6期137-143,共7页
本文介绍了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S.Thompson,Barbara A.Fox,Couper-Kuhlen三位作者合作完成的一部反映互动语言学研究新成果的语言学著作——《日常会话中的语法:应答行为的构建》,英文名称为Grammar in Everyday Talk:Building ... 本文介绍了2015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S.Thompson,Barbara A.Fox,Couper-Kuhlen三位作者合作完成的一部反映互动语言学研究新成果的语言学著作——《日常会话中的语法:应答行为的构建》,英文名称为Grammar in Everyday Talk:Building Responsive Actions。该书重点研究了六种应答语形式与四种常见序列类型的对应关系,发现处于特定序列环境中的应答语在语法形式上表现出对序列位置敏感的特性。研究者认为不同序列类型与应答语的对应关系最终是由三种"序列引擎"驱动的,它们是认识引擎、道义引擎、评价引擎。该书为应答语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新理论,对它的参考有利于国内学者拓宽研究思路,推动汉语应答语系统的研究,为跨语言应答语对比研究做出汉语方面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位置敏感语法 序列类型 应答语 序列引擎
下载PDF
敏感位置、语境吸收与“再不”的主观化
3
作者 尹海良 李淑康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7-144,共8页
汉语“再不”框架原型为“间接建议”,口语中“再不”已连词化。动因在于话语信息组织需要使得“再不”出现在句间连词性敏感位置。复指悬空诱发重新分析,形成词汇化程度较低的假设否定连词。强建议“因”与弱建议“果”关系的中和导致... 汉语“再不”框架原型为“间接建议”,口语中“再不”已连词化。动因在于话语信息组织需要使得“再不”出现在句间连词性敏感位置。复指悬空诱发重新分析,形成词汇化程度较低的假设否定连词。强建议“因”与弱建议“果”关系的中和导致两个语法后果:评议性连词;“选择”义浮现。“建议”和“选择”均通过吸收语境义而来,异同在于立场视角。与“要不”“不然”“要不然”类似,“再不”“再不然”之间不具有直接的先后演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语境吸收 再不 交互主观化
原文传递
口语中的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 被引量:42
4
作者 姚双云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共12页
本文在位置敏感语法的视角下考察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这一新兴用法,探求口语中语法结构的"趋简性"。文章基于大规模口语语料库,调查了68个常见连词在话轮尾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有8个连词能较为自由地居于话轮之尾形成非完... 本文在位置敏感语法的视角下考察连词居尾与非完整复句这一新兴用法,探求口语中语法结构的"趋简性"。文章基于大规模口语语料库,调查了68个常见连词在话轮尾的分布情况。数据表明,有8个连词能较为自由地居于话轮之尾形成非完整复句。连词居尾有基式与变式两种格式,其在话语中的互动功能主要有话轮转换、他启纠偏、询问信息三种。句法位置、使用频率、语体倾向是制约连词居尾的三个重要因素。文章还从认识地位、话轮组织、纠偏机制三个方面讨论了连词居尾互动用法的成因。语言事实表明,汉语口语中的连词居尾是对位置敏感的互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连词居尾 非完整复句 认识地位 话轮组织 纠偏机制
下载PDF
交际互动、社会行为和对会话序列位置敏感的语法——《日常言谈中的语法:如何构建回应行为》述评 被引量:6
5
作者 乐耀 《语言学论丛》 2019年第2期336-362,共27页
文章分别从作者的背景、研究的缘起和各章主要内容等方面对Thompson等2015年合著出版的《日常言谈中的语法:如何构建回应行为》(Grammar in Everyday Talk:Building Responsive Actions)一书做了详细介绍。并且从语法研究的社会互动观... 文章分别从作者的背景、研究的缘起和各章主要内容等方面对Thompson等2015年合著出版的《日常言谈中的语法:如何构建回应行为》(Grammar in Everyday Talk:Building Responsive Actions)一书做了详细介绍。并且从语法研究的社会互动观、对会话序列位置敏感的语法观和注重言谈交际过程研究等方面评价了该书的理论贡献。最后通过对近些年来汉语互动语言学领域相关研究的简介,总结了该书在研究方法和范式上给予汉语语言学研究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法格式 社会行为 言谈互动 对序列位置敏感语法述评
原文传递
从位置敏感看社会行为格式“像+NP”在会话中的认识调节功能 被引量:9
6
作者 姚双云 田蜜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7-362,共16页
本文突破静态的单句视角,结合位置敏感语法,深入考察社会行为格式“像+NP”在自然会话中的认识调节功能。文章首先讨论“像+NP”中固定成分“像”的词性演变,归纳出三种相应的话语模式;然后考察其序列环境中的倾向性位置分布;最后结合... 本文突破静态的单句视角,结合位置敏感语法,深入考察社会行为格式“像+NP”在自然会话中的认识调节功能。文章首先讨论“像+NP”中固定成分“像”的词性演变,归纳出三种相应的话语模式;然后考察其序列环境中的倾向性位置分布;最后结合交际双方认识状态的差异,从序列特定和位置敏感的角度探析“像+NP”格式的互动功能。研究表明,现代汉语中的“像”经历了“衔接描摹客体→举例援证话语→重拾话题身份”的演变过程,在交际中分别用作描摹动词、举例引介词与话题标记。由于受到位置分布和交际双方认识状态的双重影响,“像+NP”格式在会话中分别具备消减认识级差、调控认识权限和凸显认识独立等互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像+NP” 社会行为格式 认识状态
原文传递
敏感位置、认识状态对互动功能的影响——以独立话轮“然后(呢)”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姚双云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7-59,共13页
本文对位置敏感语法与认识状态理论进行了细致介绍,并以独立话轮“然后(呢)”为个案说明语言资源的敏感位置与参与者的认识状态是如何影响互动功能的。研究表明:“然后(呢)”充当独立话轮时,具有四大互动功能:1)投射话题延续;2)修正会... 本文对位置敏感语法与认识状态理论进行了细致介绍,并以独立话轮“然后(呢)”为个案说明语言资源的敏感位置与参与者的认识状态是如何影响互动功能的。研究表明:“然后(呢)”充当独立话轮时,具有四大互动功能:1)投射话题延续;2)修正会话轨迹;3)标识信息分界;4)反馈信息需求。其中前两个功能属于话语组织层面,后两个功能属于信息组织层面。“然后(呢)”实施的不同互动功能与交际双方的认识状态有关,并呈现出位置敏感性,整体上表现出对立互补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置敏感语法 认识状态 互动功能 “然后(呢)” 独立话轮
原文传递
汉语小句联合研究的互动语言学框架搭建 被引量:2
8
作者 刘锋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5-40,共6页
小句联合是互动语言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但汉语小句联合与互动语言学的结合尚处在起步阶段,且已有研究多聚焦单个案例分析,对研究框架的系统性建构较少涉及。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原则,从三个方面为汉语小句联合研究搭建... 小句联合是互动语言学的经典研究课题之一,但汉语小句联合与互动语言学的结合尚处在起步阶段,且已有研究多聚焦单个案例分析,对研究框架的系统性建构较少涉及。本文基于互动语言学研究的五个基本原则,从三个方面为汉语小句联合研究搭建框架:(1)采用真实会话材料,考察互动中小句联合的真实面貌;(2)贯彻“位置敏感语法”理念,结合序列结构对小句联合进行动态分析;(3)联系言语交际行为和交际互动因素探讨小句联合的形式及其浮现条件。本文尝试为汉语小句联合研究搭建互动语言学框架,实际上是将互动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同传统的汉语用法研究相结合,力求挖掘汉语事实,为传统语法框架下未得到充分关注、但对理解语法本质有重要意义的小句联合研究带来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小句联合 互动语言学 真实会话语料 位置敏感语法 交际互动
原文传递
话语互动中“所以呢”的反诘功能研究
9
作者 郑如意 《汉字文化》 2023年第21期133-137,共5页
“所以呢”在自然会话中浮现出反诘功能。文章采用互动语言学视角及会话分析方法,对“所以呢”反诘功能的话语表现以及“所以呢”的位置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发现这种反诘功能在话语中具体表现为标示负面立场、抢夺式话轮转接以及话题终结... “所以呢”在自然会话中浮现出反诘功能。文章采用互动语言学视角及会话分析方法,对“所以呢”反诘功能的话语表现以及“所以呢”的位置分布情况进行考察,发现这种反诘功能在话语中具体表现为标示负面立场、抢夺式话轮转接以及话题终结,并认为“所以呢”的反诘功能是在位置、语境和语言接触这三重因素的作用下产生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动功能 “所以呢” 位置敏感语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