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语人称代词的语音象似性 被引量:2
1
作者 严艳群 刘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9,共12页
文章对中国国内121种民族语的人称代词的语音象似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们的声母、韵母、有声调语言的声调遵守着多样的原则,体现着不同程度的语音象似性。全部样本数据汇总显示:人称代词更符合位置方向象似性(即I人称:II/III人称=内:外)... 文章对中国国内121种民族语的人称代词的语音象似性进行了考察。发现它们的声母、韵母、有声调语言的声调遵守着多样的原则,体现着不同程度的语音象似性。全部样本数据汇总显示:人称代词更符合位置方向象似性(即I人称:II/III人称=内:外),对于响度———距离的符合度不如指示词,但仍然存在。与说话人有关的(I:II,I:III)相当符合象似性,尤其是位置方向象似性,远远超过偶然性的概率。与说话人无关的(II:III)象似度相对较低。总体上声调和复杂度较多符合背景原则。结果只是统计学上的倾向,即样本语言人称代词的语音形式与其所表语义之间的关系,是居于"任意性"和"必然性"之间的一种中间状态,是"或然性"的。理解语言形式与意义之间关联应从"任意性、或然性、必然性"三分的理念出发,去发掘更多的象似性原则,开发"或然性"这一中间地带存在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称代词 语音 位置方向象似 或然性 民族语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