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在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低出...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在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相关并发症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低出生体质量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法干预。对比两组一次性穿刺成功、非计划拔管的情况及正常导管留置时间。记录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估两组静脉炎的发生程度。结果研究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89.13%vs.69.57%,P=0.020),导管留置时间长于对照组[(25.38±5.19)d vs.(22.54±3.01)d,P=0.002],非计划拔管率低于对照组(4.35%vs.17.39%,P=0.044),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8.70%vs.19.57%,P=0.038),静脉炎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0.030)。结论基于循证的临床质量改进有助于提高低出生体质量儿PICC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减轻静脉炎的发生程度。展开更多
目的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行口腔运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1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0例),给...目的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行口腔运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1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干预。对比2组各个阶段的躯体生长情况、经口喂养效率、干预前后的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评分、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2组开始喂养时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及其身长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自干预至开始有效经口喂养用时、至完全经口喂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NO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头围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措施,可尽早完成经口喂养,有助于加快患儿身体发育进程,促进口腔运动状况改善,有效减少经口喂养不良事件的发生。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分析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行口腔运动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4月赣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81例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干预方式分为对照组(41例)与研究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处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口腔运动干预。对比2组各个阶段的躯体生长情况、经口喂养效率、干预前后的新生儿口腔运动评估量表(neonatal oral motor assessment scale,NOMAS)评分、喂养不耐受情况。结果2组开始喂养时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完全经口喂养时体质量、出院时体质量及其身长增长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新生儿自干预至开始有效经口喂养用时、至完全经口喂养用时均短于对照组,完全经口喂养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干预后的NOM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头围增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极低及超低出生体质量早产儿经口喂养困难采取口腔运动干预措施,可尽早完成经口喂养,有助于加快患儿身体发育进程,促进口腔运动状况改善,有效减少经口喂养不良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