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8篇文章
< 1 2 24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定量血流分数评估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
1
作者 崔启 张传奇 +7 位作者 袁晓鹏 王潇 吕纳强 李爽 郭鹏召 张静 高传玉 党爱民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0,共7页
目的:基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探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以及导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 目的:基于定量血流分数(QFR)评估探讨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影响以及导致冠状动脉临界病变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2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提示存在临界病变,并至少于11个月后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219例患者,行离线QFR分析。根据随访时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LDL-C达标组(LDL-C<1.8 mmol/L,148例患者191支血管)与LDL-C不达标组(LDL-C≥1.8 mmol/L,71例患者98支血管),比较两组间冠状动脉血管QFR和解剖相关指标如最小管腔直径、最小管腔面积、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等的不同,进一步分析导致冠状动脉血管QFR改变的影响因素。结果:LDL-C达标组患者的血管QFR值与基线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DL-C未达标组患者QFR值较基线下降(P<0.05)。LDL-C达标组患者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和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更低,最小管腔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更高(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体重指数>28 kg/m2、随访时LDL-C≥1.8 mmol/L、既往曾发生过心肌梗死是导致血管QFR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LDL-C达标组较LDL-C未达标组患者冠状动脉血管QFR、最小管腔直径和最小管腔面积更高,最大直径狭窄百分比和最大面积狭窄百分比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定量血流分数 冠状动脉临界病变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下载PDF
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比较
2
作者 徐秀芬 邹继华 +6 位作者 陈凯云 胡巍 吴立山 于雪峰 徐炜烽 徐勇 王占科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411-415,共5页
目的观察均相法和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VAP)分离相法检测血浆标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不一致性,并探讨其原因,为准确定量检测血浆LDL-C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波市鄞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糖... 目的观察均相法和垂直密度梯度离心全自动血脂谱(VAP)分离相法检测血浆标本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不一致性,并探讨其原因,为准确定量检测血浆LDL-C水平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宁波市鄞州中医院内分泌科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360份,同时采用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LDL-C水平,VAP分离相法通过软件自动计算标本离心后的LDL-C曲线下面积作为LDL-C水平(LDL-C_(VAP)),均相法通过特殊表面活性剂法直接检测LDL-C水平(LDL-C_(均相))。360份标本根据LDL-C_(均相)与LDL-C_(VAP)相对偏差程度,分为LDL-C_(均相)与LDL-CvAP一致组(A组)和不一致组(B组),B组又分为LDL-C_(均相)偏高(B1)组和偏低(B2)组,B1和B2组根据相对偏差大小又分为B1-1、B1-2和B1-3以及B2-1组。统计各组标本百分比,各组标本脂蛋白a胆固醇[Lp(a)-C]、中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DL-C)、Lp(a)-C和IDL-C之和[Lp(a)-C+I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总胆固醇(TC)和总三酰甘油(TG)水平。结果360份标本LDL-C_(均相)明显大于LDL-CvAP,P<0.01。B组标本百分比明显高于A组,B1组明显高于B2组,P<0.05。B1组各组标本Lp(a)-C、IDL-C以及Lp(a)-C+IDL-C水平均明显高于A组,P<0.01。360份标本LDL-C_(均相)与LDL-C_(VAP)相对偏差与标本Lp(a)-C、IDL-C、Lp(a)-C+I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相关系数最大指标为Lp(a)-C+IDL-C,P<0.01。结论糖尿病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标本均相法检测LDL-C与VAP分离相法检测结果明显不一致,主要表现为均相法检测结果偏高。标本Lp(a)-C+IDL-C水平越高,均相法和VAP分离相法检测相对偏差越大。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偏高原因,可能与均相法检测LDL-C结果包含了无法消除的Lp(a)和IDL携带的胆固醇有关。VAP分离相法可作为准确检测不含Lp(a)-C和IDL-C的真正LDL-C水平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VAP 均相法 蛋白a胆固醇 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和低密度脂蛋白受体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的关系研究
3
作者 蔡禾辉 黄阿评 +1 位作者 陈雅斌 张志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7期94-99,共6页
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VDs)的关系... 目的分析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all and dense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sdLDL-C)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LDLR)rs688基因多态性与脑血管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CeVD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2月就诊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并确诊为CeVDs的183例患者作为实验组,并根据CeVDs类型分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组(n=74)、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组(n=33)、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组(n=29)、出血性脑卒中(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stroke,ICH)组(n=47)4个亚组;另选取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51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血压(收缩压、舒张压)、生化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血浆脂蛋白胆固醇组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中间密度脂蛋白胆固醇(intermediate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I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sdLDL-C、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arge and light 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bL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VLDL-C)]及LDLR rs688的基因多态性检测。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血浆脂蛋白组分,分析LDLR rs688基因多态性与CeVDs及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实验组及各亚组收缩压、舒张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FBG、TG、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各亚组sd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各亚组与对照组VLDL-C、IDL-C、HDL-C、LDL-C、lb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及IS组、TIA组与对照组TC、CC、TT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及ICH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AH组、ICH组与对照组TC、CC、TT基因型频率及SAH组与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内TT、TC、C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S、SAH、ICH组组内TT、TC、C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S组TT基因型的sdLDL-C水平高于TC、CC基因型,且TC基因型sdLDL-C水平高于CC基因型(P<0.05);TIA组T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P<0.05);SAH组TT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低于TC基因型,TC基因型高于CC基因型(P<0.05),TT与C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CH组TT、TC基因型的sdLDLC水平均高于CC基因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与TC基因型sd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和sdLDL-C高水平是CeVD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LDLR rs688基因多态性与IS、SAH和ICH型CeVDs发病有关,sdLDL-C是CeVDs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早期预测CeVDs发生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蛋白受体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特点分析
4
作者 秦庆双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28-30,共3页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 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特点。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临沂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试验组),以及86名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以及试验组研究对象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颈动脉内膜厚度(IMT)等资料,分析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及其与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研究对象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nsini评分越高及IMT越大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高于正常体检者,且病变程度越高的冠心病患者sdLDL-C、LDL-C水平及sdLDL-C/LDL-C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5
作者 刘欢欢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11期190-194,共5页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及既往疾病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生活习惯及既往疾病情况、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采用 SPSS27.0软件对两组患者血浆各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并采用 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患者都满足纳入和排除标准,因此样本具有代表性,结果 可靠。结果 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患者血浆sdLDL-C,HbA1C, TG, TC,LDL-C均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而 HDL- C则较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低。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浆sdLDL-C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冠心病有显著相关性。针对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的监测与干预,对于预防和控制2型糖尿病冠心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下载PDF
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极高危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杨建江 《医药前沿》 2023年第7期104-107,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极高危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极高危冠心病的患者60例,根据随访2年期间监测的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高LDL-C组(>1.4 ... 目的:比较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极高危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在靖江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极高危冠心病的患者60例,根据随访2年期间监测的LDL-C水平将患者分为高LDL-C组(>1.4 mmol/L)与低LDL-C组(≤1.4 mmol/L)各30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与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分别为40.00%与13.33%,高LDL-C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低LDL-C组(P<0.05)。结论:对于极高危的冠心病患者,LDL-C水平控制不严格(>1.4 mmol/L)对出院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应采用个体化治疗方案将LDL-C水平控制到目标水平(<1.4 mmol/L),预防出院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改善极高危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和远期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不良事件
下载PDF
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病变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赵雪东 赵冠棋 +2 位作者 何雪 黄鑫 郑文 《中国医药》 2023年第1期6-10,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断为STEMI并成功完成直... 目的分析不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合并多支血管病变(MVD)患者的病变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15年1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急诊科诊断为STEMI并成功完成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合并MVD患者1033例。选取其中入院后24 h内采集空腹LDL-C并完成12个月随访的患者1013例,根据LDL-C水平分成高LDL-C组(≥3.0 mmol/L),中等LDL-C组(1.8~<3.0 mmol/L),低LDL-C组(<1.8 mmol/L)。比较3组患者基线资料、冠状动脉病变和介入治疗情况及预后情况。采用Cox回归方法分析不同LDL-C水平与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全因死亡的关系。结果本研究中高LDL-C组488例,占48.2%,中等LDL-C组461例,占45.5%,低LDL-C组64例,占6.3%。低LDL-C组罪犯血管为左前降支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余2组,而高LDL-C组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的比例较高(均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中等LDL-C组作为参考,低LDL-C组MACCE发生风险(风险比=2.123,95%置信区间:1.007~4.472,P=0.048)及全因死亡风险(风险比=5.307,95%置信区间:1.215~23.181,P=0.026)均较高,而高LDL-C组未显示类似差异(均P>0.05)。结论STEMI合并MVD患者中LDL-C≥3.0 mmol/L占比较高,相较于中等LDL-C组,并不增加长期心血管不良事件。而LDL-C<1.8 mmol/L患者预后较差,相较于LDL-C较高的人群,这类患者从常规降脂等规范化治疗中获益较小,除了严格地降脂之外,应该更严格地控制包括残余心血管风险在内的各种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 多支血管病变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预后
下载PDF
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海姣 董静 +2 位作者 祝万洁 司元元 魏戬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3年第6期532-537,共6页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112)... 目的 研究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再发心血管事件与其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接受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188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112)为实验组,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n=76)为对照组。检测受试者血清sdLDL-C等实验室指标,并根据sdLDL-C水平最佳截断点将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分为对照低值组(n=42)、对照高值组(n=34)、实验低值组(n=58)、实验高值组(n=54)。对上述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记录并比较各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以及在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情况,分析引起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患者中有70例在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各组患者年龄、HbA1c、TG、HDL-C、sd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分析模型显示,吸烟史、2型糖尿病史、LDL-C、sdLDL-C和男性均是冠心病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的危险因素(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各组“生存”分布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4.616,P<0.01)。Pearson卡方检验分析显示,实验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5,χ^(2)=5.033);在对照组(P=0.004,χ^(2)=8.362)和实验组(P=0.015,χ^(2)=5.905)中,高值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再发率均显著高于低值组。结论 血清sdLDL-C水平是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1年内再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2型糖尿病 再发
下载PDF
残余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正常人群与异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夏颖 汪蕾 +1 位作者 刘海翔 孙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120-1125,共6页
目的:近年来不少研究均提示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及预后均紧密相关。本研究主要探索RC与LDL-C水平正常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标志异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 目的:近年来不少研究均提示残余胆固醇(remnant cholesterol,R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进展及预后均紧密相关。本研究主要探索RC与LDL-C水平正常人群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标志异常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本中心行健康检查且LDL-C<4.1mmol/L的人群。所有纳入的研究对象均进行标准化的颈动脉超声检查。通过公式:TC-LDL-HDL计算RC,并进一步依据RC的三分位数将研究对象分为三组。最后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索RC与异常c IMT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 181例,平均年龄(61.1±9.5)岁,共有549例(25.2%)具有异常cIMT。RC水平较高组异常cIMT发生率明显升高(18.9%vs. 24.4%vs. 32.5%,P <0.001)。在单因素回归分析模型中,RC无论作为连续性变量还是分类变量均与异常cIMT显著相关。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RC仍与异常cIMT独立相关(连续性变量OR=2.175,95%CI:1.244~3.802,P=0.006);分类变量:以T1作为参考,T2与T3的OR 95%CI分别为1.299(1.007~1.676), 1.615(1.200~2.175)。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证实RC预测cIMT的效力一般,曲线下面积为0.606。结论:在LDL-C水平相对正常的大众人群中(LDL-C<4.1mmol/L), RC与异常cIMT显著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胆固醇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下载PDF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侯静 李欢 +2 位作者 王蕾 李越 张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22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 目的探究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及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Barthel指数)、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Barthel指数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NIHSS评分(5.44±1.76)分、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3.25±0.09)mmol/L低于对照组的(8.99±3.21)分、(4.35±0.12)mmol/L,Barthel指数(88.65±7.50)分高于对照组的(76.31±6.54)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联合他汀类降脂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调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三氧自体血回输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他汀类降药物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清丙酮酸、乳酸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胰腺炎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韩思静 韦祎 +2 位作者 左罗 贺丹 李庆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7期1182-1186,1242,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丙酮酸、乳酸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113例AP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病情进展分为轻症组51例和重症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 目的探究血清丙酮酸、乳酸及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P)病情进展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113例AP患者临床病例资料,按照病情进展分为轻症组51例和重症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等,分析影响AP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实验室指标对重症AP的预测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血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均高于轻症组,血清丙酮酸水平低于轻症组(P<0.05);血清丙酮酸、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与AP患者APACHEⅡ评分及BISAP评分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丙酮酸、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均是造成重症AP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丙酮酸、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及四者联合预测AP患者病情进展的AUC分别为0.622、0.632、0.752、0.623、0.833,四者联合检测预测重症AP患者的价值最高(P<0.05),其灵敏度为77.42%,特异性为82.35%。结论血清丙酮酸、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三酰甘油水平变化可反映AP患者脏器衰竭情况,低水平血清丙酮酸及高水平全血乳酸、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可加重患者胰腺周围组织损伤,四者联合检测对AP患者病情进展有较高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丙酮酸 乳酸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病情进展
下载PDF
体检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其相关比值研究
12
作者 李静 全晖 何恩萍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8期1326-1330,1425,共6页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析TC、TG、HDL-C、LDL-C、ApoA1、ApoB、非HDL-C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sdLDL-C/ApoB水平分布,为本地区健康人群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目的 调查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分析TC、TG、HDL-C、LDL-C、ApoA1、ApoB、非HDL-C及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sdLDL-C/LDL-C、sdLDL-C/HDL-C、sdLDL-C/ApoB水平分布,为本地区健康人群防治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共招募受试者1 549名,其中正常血脂受试者846名和高脂血受试者703名。正常血脂受试者被定义为TG<1.7mmol/L,TC<5.2mmol/L,LDL-C<3.4mmol/L,HDL-C>1.0mmol/L,高脂血受试者按空腹TG>1.7mmol/L,TC>5.2mmol/L,LDL-C>3.4mmol/L或HDL-C<1.0mmol/L分组。Beckman Coulter AU2700自动分析测定血清TC、TG、HDL-C、LDL-C、ApoA1、ApoB和sdLDL-C,sdLDL-C水平测定采用过氧化物酶法。结果 本研究显示本地区体检人群血脂异常率为45%(703/1 549),TG增高最多占16%(242/1 549);血脂异常组TC、TG、LDL-C、ApoB和非HDL-C水平均高于血脂正常组,HDL-C和ApoA1水平均低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组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血脂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dLDL-C及相关参数在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性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女性,P<0.05;sdLDL-C及相关参数随年龄增长有升高趋势,60~69岁达到峰值。血脂异常组sdLDL-C及相关参数进行比较,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C、TG、LDL-C联合升高组sdLDL-C及相关参数明显高于其他血脂异常组,低HDL-C组sdLDL-C明显低于其他血脂异常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本研究调查了成都地区体检人群血脂水平,血脂异常率较高,sdLDL-C及相关参数与年龄、性别,血脂组分均相关,监测sdLDL-C及相关参数对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防治有一定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异常 胆固醇
下载PDF
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远期预后影响的研究
13
作者 孟帅 许戈 +4 位作者 李晓霞 赵琦 赵珠勋 张腾腾 左梅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23年第9期24-27,57,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6年至2017年期间确诊为AMI患者779例的临床资料。分别以1.8 mmol/L、300 mg/L作为LDL-C及脂蛋白a截断值... 目的探讨不同脂蛋白a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咸阳医院2016年至2017年期间确诊为AMI患者779例的临床资料。分别以1.8 mmol/L、300 mg/L作为LDL-C及脂蛋白a截断值,将入选患者根据LDL-C及脂蛋白a水平分为四组:A组161例:低LDL-C/低脂蛋白a;B组166例:低LDL-C/高脂蛋白a;C组271例:高LDL-C/低脂蛋白a;D组181例:高LDL-C/高脂蛋白a。通过电子或纸质病历收集患者资料,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记录患者出院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MACE事件发生影响因素。结果入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4个月,A组MACE发生率16.8%(27/161),远低于其余三组(P<0.05)。发生MACE组与未发生MACE组心功能Killip分级、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总胆固醇、LDL-C、脂蛋白a、载脂蛋白B、非高密度脂蛋白、N末端B型利尿钠肽原及植入支架数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及脂蛋白a是AMI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脂蛋白a及LDL-C达标的AMI患者随访期间MACE发生风险较低,LDL-C达标的AMI患者中脂蛋白a水平可预测心血管事件残余风险,脂蛋白a及LDL-C是AMI患者MACE事件发生影响因素,及早干预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A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急性心肌梗死 预后
下载PDF
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检测对眩晕病因诊断的效能分析
14
作者 任云 邢朝霞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3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眩晕就诊患者259例,其中129例为孤立性眩晕起病的后循环脑梗... 目的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腺苷脱氨酶(ADA)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方法选择2019年9月至2022年9月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因眩晕就诊患者259例,其中129例为孤立性眩晕起病的后循环脑梗死(PCS)患者(PCS组),130例为周围性前庭疾病源性眩晕患者(对照组)。患者均接受改良ABCD2评分评估,并检测血清ADA、LDL-C水平等生化指标。采用ROC曲线法分析改良ABCD2评分联合血清ADA、LDL-C水平检测诊断眩晕病因的效能。结果PCS组年龄大于对照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血清ADA、总胆固醇(TC)、LDL-C、空腹血糖(FPG)、白细胞计数水平以及改良ABCD2评分高于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改良ABCD2评分、LDL-C、ADA水平,以及合并糖尿病是孤立性眩晕起病PCS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BCD2评分、LDL-C、ADA均具有诊断孤立性眩晕起病PCS的应用价值(P<0.05),其中以改良ABCD2评分的诊断效能最佳(AUC=0.936),进一步联合该3个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三指标联合的诊断效能较单一指标提高(AUC=0.990)。结论以孤立性眩晕起病的PCS患者改良ABCD2评分和血清ADA、LDL-C水平较周围性前庭疾病源性眩晕患者显著增高,有助于对眩晕病因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因诊断 改良ABCD2评分 腺苷脱氨酶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15
作者 亓琳 刘义庆 +4 位作者 鞠瑛 张培莉 陈冬哲 牛登冉 田文君 《中国医药》 2023年第6期872-876,共5页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并术后病理确诊的TNBC患者107例(TNBC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乳腺...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并术后病理确诊的TNBC患者107例(TNBC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过表达型乳腺癌患者122例(HER-2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136例(良性肿瘤组),另选取同期的健康体检者155例(对照组),均为女性。根据腋窝淋巴结位置,将淋巴结分为Ⅰ、Ⅱ、Ⅲ组。记录受试者年龄、体重指数、绝经状况、血清LDL-C水平以及TNB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腋窝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良性肿瘤组、HER-2组、TNBC组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HER-2组、TNBC组绝经比例、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和良性肿瘤组,且TNBC组LDL-C水平高于HER-2组(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DL-C与TNBC患者年龄、绝经、淋巴结转移相关(均P<0.05);Ⅰ组腋窝淋巴结转移与TNM分期、LDL-C相关,Ⅱ、Ⅲ组转移与TNM分期相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DL-C(比值比=3.075,95%置信区间:1.133~8.343)和TNM分期(比值比=58.843,95%置信区间:7.396~468.124)是TNBC患者Ⅰ组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高水平LDL-C会促进TNBC腋窝淋巴结转移,是Ⅰ组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性乳腺癌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5(OH)D与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关系
16
作者 赵晓彬 夏熠 李文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3期474-476,共3页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变化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5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纳入观察组...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25羟维生素D[25(OH)D]表达变化及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关系。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156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156例同期健康体检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临床一般资料、血清25(OH)D水平及糖脂代谢指标[HbA1c、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HbA1c、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 两组血清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25(OH)D低于对照组,HbA1c、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血清HbA1c、LDL-C水平均呈负相关(r<0,P<0.05)。结论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糖脂代谢发生紊乱,血清HbA1c、LDL-C水平升高,血清25(OH)D水平降低,且25(OH)D水平与HbA1c、LDL-C水平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5羟维生素D 糖化血红蛋白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血清胆红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鸿宇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S1期4-4,共1页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收治的6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 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到2015年在我院收治的60名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6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的血清胆红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显示,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明显的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对照组的间接胆红素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明显的低于观察组患者,两组存在较大的差异(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检测患者的血清胆红素和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有效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胆红素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冠心病 相关性
下载PDF
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颈动脉狭窄的相关性 被引量:15
18
作者 朱同华 沈昊 +2 位作者 沈国荣 杨鸿林 李晓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405-5406,共2页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 目的研究65岁以上老年脑梗死患者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与斑块性颈动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缺血性脑梗死患者149例,患者均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不同组别颈动脉狭窄程度与血清sdLDL-C水平的关系。结果无狭窄61例;有狭窄88例,其中轻度狭窄30例、中度狭窄34例,重度狭窄24例。无狭窄患者血清sdLDL-C水平明显低于有狭窄患者(P<0.05)。轻度狭窄组血清水平明显低于中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明显低于重度狭窄组sdLDL-C(P<0.05)。Pearson等级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dLDL-C水平与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r=0.411,P<0.001)。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吸烟史与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密切相关;年龄和血清sdLDL-C水平并未显示相关。结论血清sdLDL-C水平与动脉粥样斑块性颈动脉狭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颈动脉狭窄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飞 边云飞 +3 位作者 杨慧宇 韩耀霞 张娜娜 肖传实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6期836-839,共4页
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PCI手术已经成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新一代的他汀类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具有很强的降脂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可以升高HDL-C,安... 目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PCI手术已经成为该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新一代的他汀类降脂药物瑞舒伐他汀,具有很强的降脂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同时可以升高HDL-C,安全性和耐受性好。LDL是动脉粥样硬化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但有些ACS患者即使LDL-C已经达到目标值,仍有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亚组份。多项研究证实,与常规LDL相比,sd-LDL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能力,尤其与ACS的关系更为密切。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ACS患者,PCI术后分别采用瑞舒伐他汀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以观察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及强化治疗对PCI术后患者的sd-LDL的水平及预后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 瑞舒伐他汀 胆固醇水平 术后患者 强化治疗 介入术后 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薇 马培 +4 位作者 张真路 崔天盆 曾吉 周新 胡汉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600-604,共5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7月同期选取1065例CHD患者及469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变化。方法收集2016年3月至7月同期选取1065例CHD患者及469名健康对照者血液标本。直接测定法检测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sdLDLC水平,酶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建立健康对照组参考区间。根据CHD患者经调脂治疗后血清LDLC水平,确定调脂后LDLC达标组和强化调脂后LDLC达标组。比较各组血脂指标,分析比较sdLDLC水平和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结果 (1)调脂治疗后CHD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TG、HDLC、sdLDLC/LDLC比值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C、LDLC及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调脂LDLC达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sdLDLC/LDLC比值增高(P<0.05),sdLDLC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调脂达标者中有2.3%CHD患者sdLDLC水平和7.7%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3)强化调脂LDLC达标组sdLDL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5),sdLDLC/LDLC比值较健康对照组增高(P<0.05);强化调脂达标者中有0.8%CHD患者sdLDLC水平和15.3%CHD患者sdLDLC/LDLC比值高于本研究建立的参考区间。结论 CHD患者调脂治疗及强化调脂治疗中血清sdLDLC水平及sdLDLC/LDLC比值的变化,对残存的心血管事件风险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降低sdLDLC水平可能是最终降低CHD发生风险的重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而密低密度蛋白胆固醇 冠心病 治疗 强化调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