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姚铿 谭宇顺 林明超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24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处发生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切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切口处发生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100例,根据切口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进行修复,对照组予以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对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缺损进行修复。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小腿皮瓣供区损伤程度,治疗后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管危象、皮瓣远端皮肤浅表坏死、治疗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切口近端距离外踝尖距离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是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及钢板外露的较良好的治疗方法,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跟骨骨折 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 疗效
下载PDF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黄秦邶 《中外医学研究》 2020年第25期14-16,共3页
目的:分析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修复方法分为研... 目的:分析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月汕尾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行跟骨骨折手术治疗后发生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修复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术,研究组则采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观察两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情况;采用踝-后足评分量表(AOFAS)评估跟骨功能改善情况;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疼痛缓解时间、肿胀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跟骨功能各项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后研究组地面步行、后足活动、踝-后足稳定性、异常步态、足部对线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在跟骨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跟骨骨折患者跟骨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安全性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 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 效果
下载PDF
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马辉 孙建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9期93-94,共2页
目的对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11例,轴点在外踝尖上1~3cm处,平均2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6×8cm~12×8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 目的对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跟骨骨折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疗效分析。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9月,应用低旋转点逆行外踝上皮瓣11例,轴点在外踝尖上1~3cm处,平均2cm,皮瓣切取的面积为6×8cm~12×8cm。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术后有2例远端部分皮肤坏死,但其皮下有肉芽组织生长,其中1例经换药愈合,1例采用中厚皮片植皮愈合。所有病例均经6个月至1年以上随访,患肢正常步态行走,皮瓣耐磨。结论应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转移、切取方便,成活率高,外观满意,是跟骨骨折术后出现皮肤软组织坏死缺损修复补救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 上皮 跟骨骨折术后 修复
下载PDF
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8
4
作者 施洪臣 章雪松 +2 位作者 李宝山 徐格 周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1-763,共3页
目的总结采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2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2.3岁。外伤12例,烧伤3例,冻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1 c... 目的总结采用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16例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男12例,女4例;年龄6~48岁,平均22.3岁。外伤12例,烧伤3例,冻伤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5 cm×4 cm~11 cm×6 cm。以外踝上0~3 cm处为轴点切取外踝上皮瓣修复创面,皮瓣切取范围6 cm×5 cm~12 cm×8 cm。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3 d 2例发生皮瓣坏死,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6个月。皮瓣外形略臃肿,色泽与受区正常皮肤相似,质地良好。术后3个月皮瓣两点辨别觉为4~6 mm。结论低旋转点外踝上皮瓣覆盖范围广,不牺牲主要动脉,是修复前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较好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上皮 前足软组织缺损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