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炎症因子关系的研究现状
1
作者 罗春桃 孙俪铭 岑朝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8期165-169,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具有传染性。Hp感染后导致宿主胃和其他部位炎症的发生,且不同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程度不完全一致,反映在不同毒...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革兰阴性杆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Ⅰ类致癌物,具有传染性。Hp感染后导致宿主胃和其他部位炎症的发生,且不同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程度不完全一致,反映在不同毒力型幽门螺杆菌感染后产生的各种炎症因子表达存在差异,其机制未完全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对不同Hp毒力因子感染及其引起的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的变化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因子 炎症因子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性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控制的影响
2
作者 马虹 辛雅雅 赵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136-139,共4页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86例Hp感染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 目的研究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结合聚焦解决模式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疾病控制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486例Hp感染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43例。对照组采用聚焦解决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中面对评分高于对照组,回避、屈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Hp转阴率、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胃泌素(GAS)、胃动素(MT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结合聚焦解决模式不仅能够提高Hp感染性胃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还能改变疾病应对方式,加强疾病控制,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行为改变理论的远程指导 聚焦解决模式 幽门杆菌感染性胃炎 自我管理能 应对方式
下载PDF
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状况的影响分析
3
作者 杨楠 杨倩倩 +3 位作者 王小英 徐晓霞 陈雨 王倩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86,91,共4页
目的 探究个人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的影响,为降低Hp感染率、改善人群饮食习惯、促进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西安市某体检中心选取3015例健康人群进... 目的 探究个人饮食习惯对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状况的影响,为降低Hp感染率、改善人群饮食习惯、促进健康宣教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8月-2017年7月,在西安市某体检中心选取3015例健康人群进行Hp检测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探究饮食习惯与Hp感染状况的关联性。结果 所有调查对象中,Hp检测阴性组1773人,Hp检测阳性组1242人。两组在婚姻、职业、吸烟或被动吸烟、慢性胃炎史、胃息肉史、消化性溃疡史等方面分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经常吃热烫食物、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经常喝咖啡等饮食习惯与Hp感染有关联。调整上述混杂因素后,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习惯人群的1.240(95%CI:1.032, 1.489)倍,而经常喝纯牛奶或羊奶、喝咖啡人群感染Hp的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经常吃热烫食物人群感染Hp的风险是不具有该饮食习惯人群的1.2倍,提倡避免进食热烫食物,从而减少Hp感染的风险及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饮食习惯 单因素logistic回归 多因素logistic回归
下载PDF
全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状况及特点
4
作者 董宁宁 程芮 李鹏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2期132-134,共3页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传播,与胃癌、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各地Hp感染率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卫生条件越差、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 幽门螺杆菌(H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通过口-口以及粪-口途径传播,与胃癌、胃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密切相关。全球各地Hp感染率差异较大,发展中国家高于发达国家,经济越落后、卫生条件越差、文化水平越低的地区,Hp感染率越高。在中低收入国家和一些弱势群体中,Hp感染率高达75%。我国成人Hp感染率约50%。该文就全球范围内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点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感染 流行病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肝脏炎症及纤维化无影响
5
作者 易维 饶才俊 +3 位作者 王金丽 高翔 凃玲 黄骁燕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4年第1期17-20,30,共5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HP感染与NAFLD患者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3 133例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为NAFLD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代谢相关指标及HP感染比例;将N...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HP感染与NAFLD患者肝脏炎症与纤维化程度的关系。方法:纳入3 133例体检人群进行回顾性横断面研究,分为NAFLD组及对照组,比较2组代谢相关指标及HP感染比例;将NAFLD组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比较2组患者肝脏炎症和纤维化指标。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增加(OR=1.366,95%CI:1.314~1.420,P<0.001)、糖代谢异常(OR=2.066,95%CI:1.628~2.621,P<0.001)、甘油三酯(TG)升高(OR=2.298,95%CI:1.928~2.739,P<0.001)、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OR=2.147,95%CI:1.535~3.005,P<0.001)、尿酸升高(OR=1.003,95%CI:1.002~1.005,P<0.001)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不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6,95%CI:0.935~1.404,P=0.188)。NAFLD患者中,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比较,肝脏炎症相关指标及肝脏纤维化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BMI增加、糖代谢异常、TG升高、LDL升高、尿酸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不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对NAFLD患者肝脏炎症及肝纤维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危险因素 肝脏炎症 肝脏纤维化
下载PDF
数亿人感染!幽门螺杆菌最全筛查攻略
6
作者 刘远飞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2024年第2期76-77,共2页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6.7%,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变的主要“元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与正常人群相比高出4~6倍。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 数据显示,我国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为46.7%,具有人群感染率高、疾病负担重、耐药率高的特征。幽门螺杆菌是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病变的主要“元凶”,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患胃癌的风险与正常人群相比高出4~6倍。那么,到底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是如何传播的?感染后有哪些症状?又该如何筛查、诊治呢?本文将对这些您关心的问题进行全面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群感染 幽门杆菌 疾病负担 慢性胃炎 胃溃疡 数据显示 正常人群 耐药率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及其诱发胃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孙振灿 张晓彤 +3 位作者 王军 郑亚 王玉平 姬瑞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104-107,共4页
幽门螺杆菌(Hp)属于革兰阴性菌,可以在人胃内存活并定植。Hp能够利用其毒力因子调节宿主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其感染的长期结局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与Hp生存相关的毒力因子主要是... 幽门螺杆菌(Hp)属于革兰阴性菌,可以在人胃内存活并定植。Hp能够利用其毒力因子调节宿主炎症反应,破坏胃黏膜,其感染的长期结局包括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是与胃癌相关的Ⅰ类致癌物。与Hp生存相关的毒力因子主要是脲酶,在脲酶的帮助下,Hp可以在pH值极低的胃内生存,形成持久感染;与Hp定植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外部炎症蛋白A、Hp外膜蛋白Q、血型抗原结合黏附素,这些毒力因子与宿主胃上皮细胞相互作用,帮助Hp在胃黏膜定植,增加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风险;与Hp致病相关的毒力因子包括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空泡细胞毒素、外膜囊泡、γ-谷氨酰转肽酶、高温需求蛋白A等,Hp在胃上皮细胞存活、黏附并成功定植后,上述毒力因子进一步诱导炎症反应,促进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促使胃部炎症向胃癌转化。深入研究Hp毒力因子诱导胃癌发生的机制,有助于为胃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胃肿瘤 因子 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 空泡细胞毒素
下载PDF
益生菌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感染胃溃疡患者肠道菌群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李亚楠 张虹雨 +3 位作者 冯燕 聂静 和晓玫 高慧芳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915-918,共4页
目的 分析益生菌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肠道菌群、Hp根除率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8例Hp感染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 目的 分析益生菌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溃疡患者肠道菌群、Hp根除率及胃肠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88例Hp感染胃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参照组(43例)与研究组(45例)。比较2组Hp根除成功率和治疗前与治疗后肠道菌群、血清生长抑素(SS)、血清胃动素(MTL)变化情况。结果 研究组Hp根除成功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肠球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参照组、研究组肠球菌、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SS高于参照组,MTL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益生菌联合泮托拉唑四联疗法可提高Hp感染胃溃疡患者Hp根除率,改善胃肠激素水平,促进胃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溃疡 幽门杆菌 感染 益生菌 潘多拉唑 胃肠激素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关系
9
作者 王义 李英女 +2 位作者 刘家瑜 王东明 王允野 《当代医学》 2024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分别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及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24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健康...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分别于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及吉林市中心医院内镜室行结肠镜检查并经病理确诊为结直肠息肉的242例患者作为病例组,并选取同期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的健康者155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同期完成14C尿素呼气试验,统计结直肠息肉患者Hp阳性感染率,并分析息肉临床特征如大小、数量、位置、病理分型的Hp阳性感染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患者结直肠息肉Hp感染检测值(dpm)与息肉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病例组年龄大于对照组,男性及Hp阳性占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左半结肠息肉、多发息肉、腺瘤性息肉、直径≥0.5cm的息肉患者Hp阳性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Hp感染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及结直肠息肉(左半结肠)、结直肠息肉(多发)、结直肠息肉(腺瘤组)、结直肠息肉(直径≥0.5cm)Hp阳性感染患者14C检测平均dpm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p感染对结直肠息肉的发生有影响,年龄、性别、Hp感染是结直肠息肉发生的危险因素,Hp感染在结直肠息肉的位置、数量、病理类型、大小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Hp阳性感染检测值在结直肠息肉的临床特征中无差异,对于HP感染的患者有必要进行肠镜筛查结直肠息肉,做到早诊早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结直肠息肉 危险因素 检测值
下载PDF
毒力基因序列变异对幽门螺杆菌毒力的影响
10
作者 王萌萌 梁淑贞 +3 位作者 余梦超 王莉莉 王啸宇 董全江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3-477,共5页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常见细菌,H.pylori感染已经被证实为胃癌的高危因素。世界上约50%人口感染了H.pylori。然而,最终只有2%~3%的H.pylori感染者会患上胃癌。不同的疾病结局是由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之间复...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常见细菌,H.pylori感染已经被证实为胃癌的高危因素。世界上约50%人口感染了H.pylori。然而,最终只有2%~3%的H.pylori感染者会患上胃癌。不同的疾病结局是由细菌、宿主和环境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介导的。过去20年里,通过对宿主和细菌因素的研究,提高了对H.pylori发病机制的认识。这些研究包括确定不同的毒力因子序列变异对H.pylori致病的影响及其与不同疾病结局的关联,特别是细菌黏附素、细胞毒素和空泡毒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基因 序列变异 胃癌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致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上调与胃癌发生及发展机制关系研究进展
11
作者 董佳鑫 王海艳 +2 位作者 周彬健 吴庆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53-857,共5页
胃癌(GC)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胃肠道主要致病菌幽门螺杆菌(HP)可促进胃细胞恶性转化,且与胃部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通过定植于胃黏膜释放毒力因子上调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EGF与癌变细... 胃癌(GC)作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极高。胃肠道主要致病菌幽门螺杆菌(HP)可促进胃细胞恶性转化,且与胃部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通过定植于胃黏膜释放毒力因子上调表皮生长因子(EGF)的表达,EGF与癌变细胞外膜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相互作用后,可激活下游增殖信号通路,对胃癌的发生与发展产生影响。现就HP感染所致EGF/EGFR表达上调与胃癌发生、发展机制的关系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幽门杆菌 表皮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因子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结肠息肉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12
作者 张丁丹 张波 +1 位作者 张晶 邸雅南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结肠息肉的有效筛查及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存在于胃黏膜的细菌,其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 结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肿瘤,结肠息肉的有效筛查及早诊早治,可有效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相关死亡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一种存在于胃黏膜的细菌,其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等疾病的相关性已得到世界公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结肠息肉 腺瘤性息肉 幽门杆菌感染 早诊早治 消化性溃疡 消化系统肿瘤 结直肠癌
下载PDF
不同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评价
13
作者 司小北 陈晓露 +3 位作者 张灵云 石岩岩 蓝宇 丁士刚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评价不同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根除治疗的554例Hp感染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评价不同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初治患者中的疗效及卫生经济学。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1日至2023年7月31日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积水潭医院接受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根除治疗的554例Hp感染初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根除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MAPB组(166例)、MMPB组(81例)和MLPB组(307例)。MAPB组为米诺环素-阿莫西林-质子泵抑制剂(PPI)-铋剂方案;MMPB组为米诺环素-甲硝唑-PPI-铋剂方案;MLPB组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PPI-铋剂方案;3组疗程均为14 d。结局指标包括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以上述研究结果作为参数,分别采用多方案比较法和净效益法对所有治疗方案进行评估并筛选优势方案。通过敏感性分析评价所得结果的稳定性。结果MAPB组、MMPB组和MLPB组患者Hp根除率分别为92.8%(154/166)、84.0%(68/81)和94.1%(289/307),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82,P=0.009)。554例患者中185例(33.4%)在根除治疗期间报告了药物不良反应。其中,MMP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46.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545,P<0.001)。多方案比较法结果显示,上述3种方案均非绝对劣势方案。多方案比较法和净效益法结果均显示,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PPI-铋剂方案为优势方案。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米诺环素-阿莫西林-PPI-铋剂方案的根除率对结果影响较大。结论含米诺环素四联方案用于Hp感染初治患者的根除治疗显示出较好的效果。其中,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PPI-铋剂方案可能具有最优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米诺环素 卫生经济学
下载PDF
健脾清化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观察
14
作者 王洋洋 田秀峰 于庆生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4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用自拟健脾清化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脾胃科收治的脾虚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 目的探讨用自拟健脾清化方联合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脾胃科收治的脾虚湿热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采用西药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除西药外,加用自拟健脾清化方加减治疗。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Hp转阴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和Hp清除率均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健脾清化方联合四联疗法在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虚湿热证,能够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临床症状,有效杀灭幽门螺杆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化方 四联疗法 幽门杆菌感染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疗效观察
下载PDF
海口市幽门螺杆菌感染现状与相关危险因素调查
15
作者 张晓冬 张大涯 +6 位作者 陈世锔 陈润祥 周燕 韦玲 刘昌江 谢芸倩 白飞虎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调查海口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现状,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地区H.pylori防治提供参考,进一步为防治胃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口市四个区共1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尿素^(14)C呼气试验... 目的调查海口市人群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感染现状,探索其相关危险因素,为本地区H.pylori防治提供参考,进一步为防治胃癌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整体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海口市四个区共12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尿素^(14)C呼气试验,计算人群感染率并分析感染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海口地区人群总感染率为32.5%,较全国H.pylori感染率低。无进食瓜果蔬菜、无餐前洗手习惯、有消化道症状是H.pylori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无食用腌制品对预防H.pylori感染具有重要意义。结论海口地区人群H.pylori感染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H.pylori感染与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 感染 影响因素 海口市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17、胃蛋白酶原Ⅱ及血脂水平检测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
16
作者 张芬 石振旺 孙海兵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801-805,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胃泌素17(G-17)、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血脂水平对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HP)Ⅱ型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160例,进行HP检测,并根据有无HP感染分为HP阳性组(100例)和HP阴性组(60例)。检测两组血清G-17、PGⅡ及血脂水平,并分析其对患者感染HPⅡ型的诊断价值。结果: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G-17、PGⅡ、胃蛋白酶原Ⅰ(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阴性组比较,HP阳性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G-17、PGⅡ、PGⅠ水平升高(均P<0.05)。与HPⅠ型组比较,HPⅡ型组TG、HDL-C水平升高,TC、LDL-C水平降低(均P<0.05)。以HP阳性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是否感染HPⅡ型为变量,做关于血清G-17、PGⅡ、PGⅠ、TG、TC、LDL-C、HDL-C水平的ROC曲线分析,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1、0.812、0.742、0.559、0.820、0.66、0.619,进行筛选后将AUC高于0.7的因子纳入联合诊断中建立模型,进行逻辑回归分析,并根据模型输出结果对患者是否发生HPⅡ型感染进行诊断,结果显示G-17、PGⅡ、PGⅠ及TC联合诊断的AUC为0.934。结论:在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患者中,HP阳性患者血清G-17、PGⅡ、PGⅠ、TC、TG、LDL-C水平明显升高,感染HPⅡ型患者G-17、PGⅡ、PGⅠ、TG、HDL-C水平高于感染HPⅠ型患者,TC和LDL-C水平低于感染HPⅠ型患者,且G-17、PGⅡ、PGⅠ及TC联合应用对患者感染HPⅡ型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 血脂水平 幽门杆菌感染 胃泌素17 胃蛋白酶原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清PGⅠ、PGⅡ、G-17的相关性
17
作者 武红梅 赵晓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8期78-81,共4页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Hp筛查的81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体检人群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其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体检中心行Hp筛查的816例体检者为研究对象。根据Hp感染情况分观察组(Hp感染,310例)和对照组(Hp未感染,506例)。统计Hp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比较两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并分析Hp感染者与血清PGⅠ、PGⅡ、G-17的相关性。结果 816例受检者中男426例,女390例。男性阳性感染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体检者Hp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饮酒、经常喝生水、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辛辣食物、胃病诊疗史、Hp家族传染史体检人群Hp感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经常喝生水、经常在外就餐、经常吃辛辣食物、胃病诊疗史、有Hp家族传染史是体检者发生Hp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检人群Hp感染与血清PGI、PGⅡ、G-17水平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体检人群Hp感染与多种因素有关,尤其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异常与Hp感染有关,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检人群 幽门杆菌感染 危险因素 胃蛋白酶原Ⅱ 胃蛋白酶原Ⅰ 胃泌素 相关性
下载PDF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的治疗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酩 张莉娜 +3 位作者 朱翠翠 费蒙辉 张霁雯 覃林花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98-100,共3页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价值。方法10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目的分析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慢性胃炎的价值。方法100例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50例)和干预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四联疗法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清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干预组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分别为(275.43±42.65)ng/L、(154.39±24.06)ng/L、(26.38±4.26)mg/L,治疗后分别为(116.37±20.35)ng/L、(46.75±6.33)ng/L、(12.85±2.79)mg/L;对照组治疗前血清IL-6、IL-8、hs-CRP分别为(278.06±44.71)ng/L、(152.73±25.78)ng/L、(27.43±4.45)mg/L,治疗后分别为(130.34±24.18)ng/L、(53.20±8.17)ng/L、(15.14±3.34)mg/L。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IL-6、IL-8、hs-CRP水平均明显下降,其中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6、IL-8、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用药过程中,干预组有4例(8.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6例(12.00%)患者出现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Hp感染慢性胃炎患者,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的效果更好,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用药安全性较高,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慢性胃炎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 炎性指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
19
作者 李雪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5期76-79,共4页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观... 目的 观察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攀枝花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予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肠溶胶囊治疗,2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2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情况,治疗前后症状(胃灼热、反酸、嗳气)积分,临床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胀、胃酸)持续时间和住院时间,肠道微生态(双歧杆菌、乳杆菌、肠杆菌、肠球菌菌落数)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为95.83%,高于对照组的81.25%(χ^(2)=5.031,P=0.025);观察组^(14)C尿素呼气试验平均值低于对照组(t=26.128,P<0.001)。治疗14 d后,2组胃灼热、反酸、嗳气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均<0.01);观察组恶心呕吐持续时间、腹痛腹胀持续时间、胃酸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14 d后,对照组中乳杆菌与肠球菌菌落数较治疗前增加,观察组中各菌种菌落数及B/E值均明显增加,且观察组双歧杆菌、乳杆菌与肠杆菌菌落数及B/E值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7.08%(χ^(2)=7.500,P=0.006)。结论 益生菌制剂辅治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效果肯定,对肠道微生态具有积极影响,不仅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和降低^(14)C-UBT值,还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杆菌感染 益生菌 三联疗法 肠道微生态
下载PDF
慢性胃炎患者血清IGF-1、PCSK9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20
作者 刘红霞 潘丽霞 +1 位作者 费良 张万里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4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5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p阴性组(n=47)和Hp阳性...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2年5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5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Hp阴性组(n=47)和Hp阳性组(n=78),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22例为健康组。血清IGF-1、PCSK9、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采用ELISA检测;血清IGF-1和PCSK9水平与IL-6和IL-10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慢性胃炎Hp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评估血清IGF-1和PCSK9水平对慢性胃炎Hp感染的诊断价值。结果Hp阳性组血清IGF-1水平低于Hp阴性组低于健康组(P<0.05),Hp阳性组血清PCSK9高于Hp阴性组高于健康组(P<0.05)。Hp阳性组G-17和PGⅠ水平低于Hp阴性组(t=4.986、7.369,P<0.05),PGⅡ、IL-6和IL-10水平高于Hp阴性组(t=3.950、7.429、2.594,P<0.05)。慢性胃炎患者血清IGF-1水平与IL-6和IL-10呈显著负相关(r=-0.417、-0.503,P<0.001),血清PCSK9水平与IL-6和IL-10呈显著正相关(r=0.526、0.475,P<0.001)。IGF-1、PCSK9、G-17、PGⅠ和IL-6为慢性胃炎Hp感染的影响因素(OR=0.817、1.366、0.801、0.854、1.953,P<0.05)。血清IGF-1和PCSK9联合诊断慢性胃炎Hp感染的AUC为0.910(95%CI:0.846~0.954),显著大于IGF-1(Z=2.856,P=0.004)和PCSK9(Z=3.113,P=0.002)单独诊断的AUC。结论慢性胃炎Hp感染患者血清IGF-1水平较低、PCSK9水平较高,血清IGF-1和PCSK9联合诊断慢性胃炎Hp感染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胃炎 幽门杆菌感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