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SBR工艺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膨胀成因及控制方法
被引量:4
- 1
-
-
作者
高春娣
焦二龙
李浩
王惟肖
彭永臻
-
机构
北京工业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
-
出处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880-1886,共7页
-
基金
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005)
-
文摘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工艺处理低碳氮比实际生活污水,研究了低溶解氧丝状菌污泥膨胀的成因及不同运行模式对低溶解氧污泥膨胀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缺氧/好氧(anoxic/oxic,A/O)工艺当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的质量浓度ρ(DO)控制在0.5 mg/L时,发生以H.hydrossis为优势菌的丝状菌污泥膨胀.当采用SBR工艺A/O运行模式,改变有机负荷(F/M)为0.83 kg/(kg·d),ρ(DO)控制在2.0 mg/L左右时,污泥膨胀并不能有效控制,污泥体积指数(sludge volume index,SVI)一直保持在300 mL/g以上.经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方法鉴定,优势菌种依然为H.hydrossis丝状菌,在此阶段系统总氮(total nitrogen,TN)平均去除率为31.17%,COD平均去除率为65.04%.当采用全程好氧运行模式,改变F/M为0.37 kg/(kg·d),ρ(DO)控制在2.0 mg/L左右时,能有效控制污泥膨胀,SVI下降到150 mL/g以下.在此阶段,NH+4-N去除率接近100%,出水ρ(NH+4-N)几乎为0,TN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上升为70.7%和73.9%.此阶段出水ρ(TN)和ρ(COD)平均值分别为18.4和46.9 mg/L,接近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
-
关键词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
有机负荷(F
M)
低氧污泥膨胀
H
hydrossis丝状菌
荧光原位杂交(FISH)
-
Keywords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organic loadings (F/M)
low dissolved oxygen sludgebulking
H. hydrossis filamentous bacteri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
分类号
X70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