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的低氮栽培试验初报
1
作者 邹彪 Mbegu S J +8 位作者 张采波 文守云 钟世良 余庭跃 李伟 John J Payowela J 李贤辉 王骞 《中国种业》 2019年第12期50-53,共4页
为研究中国西南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高温、低氮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本试验以新中玉801、劲单3号、劲单4号、新白玉1号、新白玉2号等8个中国西南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以坦桑尼亚主推品种SITUKAM-1和CH1为对照,采用接近坦桑尼亚技术指导部门... 为研究中国西南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高温、低氮栽培条件下的适应性,本试验以新中玉801、劲单3号、劲单4号、新白玉1号、新白玉2号等8个中国西南玉米杂交种为材料,以坦桑尼亚主推品种SITUKAM-1和CH1为对照,采用接近坦桑尼亚技术指导部门的氮肥施用标准进行施肥管理,即每667m^2施用纯氮总量8.50kg。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玉米品种新中玉801、劲单3号、新白玉2号、新白玉18在低氮栽培条件下较坦桑尼亚主推品种SITUKAM-1和CH1产量增幅达5%以上,穗粗、穗行数等经济性状明显提高。本试验结果为推动我国玉米品种在坦桑尼亚审定工作,提高坦桑尼亚玉米单产水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玉米 品种 产量 坦桑尼亚 低氮栽培
下载PDF
低氮密植栽培对超级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41
2
作者 谢小兵 周雪峰 +7 位作者 蒋鹏 陈佳娜 张瑞春 伍丹丹 曹放波 单双吕 黄敏 邹应斌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591-1602,共12页
为了研究低氮密植栽培对水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干物质积累及其转化、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长沙和海南澄迈进行了施氮量(75、150、225kgNhm–2)与栽插密度(68、40、27、19穴m–2),每... 为了研究低氮密植栽培对水稻分蘖发生及成穗率、干物质积累及其转化、氮素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2012—2013年以超级稻Y两优1号为材料,在湖南长沙和海南澄迈进行了施氮量(75、150、225kgNhm–2)与栽插密度(68、40、27、19穴m–2),每穴苗数(单、双、三本穴–1)与栽插密度(40、27、19、14穴m–2)的大田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本苗数相同或相近的条件下,减苗增密在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产量分别比增苗减密高10.5%、5.2%和2.9%,有效穗数对产量的贡献最大,达到显著水平;在低氮密植条件下,有效分蘖期缩短6d左右,分蘖成穗率、表观转化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素籽粒生产效率分别提高10.9%、21.0%、150.6%和19.6%。在施氮量为75kgNhm–2的密植(40-68穴m–2)条件下,齐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量及长沙点产量分别比中、高氮(150-225kgNhm–2)常规密度(19-27穴m–2)低3.2%、7.5%和1.2%,但差异不显著,而澄迈点产量在2012年和2013年分别比之低5.2%和高9.1%,且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在施氮量为150kgNhm–2的密植条件下,成熟期干物质量比高氮常规密度低1.7%,但齐穗期干物质量和产量比高氮常规密度高10.3%和3.3%。因此,超级稻采用低氮密植栽培,在100-150kgNhm–2和40穴m–2条件下提早了够苗期,增加了有效穗数,提高了分蘖成穗率和结实率,加之齐穗期适宜的干物质积累和较高的表观转化率,有利于高产的形成和氮肥利用率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密植栽培 产量 干物质 素利用率
下载PDF
油菜低氮高密度栽培技术
3
作者 李明真 李俊华 《四川农业科技》 1996年第5期12-12,共1页
油菜低氮高密度栽培技术单位面积上油菜的株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油菜产量的构成因素。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株数与单株角果数变化较大,且呈负相关。一定产量的获得,可以通过不同株数与角果数来实现,这与品种、... 油菜低氮高密度栽培技术单位面积上油菜的株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和千粒重是油菜产量的构成因素。每角粒数和千粒重相对稳定,株数与单株角果数变化较大,且呈负相关。一定产量的获得,可以通过不同株数与角果数来实现,这与品种、施肥及管理水平有关。经过试验和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高密度栽培 栽培 管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