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低浓度苯作业工人白细胞的长期观察
1
作者 陈丽秋 刘克勤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5期313-313,共1页
关键词 接触低浓度苯作业工人 白细胞 长期观察 中毒
下载PDF
低浓度混苯作业对工人的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高航 李铁骥 王欣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3年第6期537-538,共2页
关键词 低浓度作业 总抗氧化能力 作业工人 生物学指标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研究
3
作者 郑敏芳 陈泉怡 林钰婵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24年第5期873-875,共3页
目的: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非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生化检查,比较两... 目的:分析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肝损害的超声影像学和血清生化学特征。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100例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时间段非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肝脏超声检查以及血清生化检查,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肝肿大、脂肪肝、肝异常回声、血流频谱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更容易发生肝损害,超声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肝肿大、脂肪肝、肝异常回声、血流频谱异常,且肝功能指标明显升高,可以借助超声检查、血生化检查及时筛查肝损害工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作业 职业病 肝损害
下载PDF
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腹部超声检查结果 被引量:5
4
作者 宁芬 何炳欣 +1 位作者 江国光 陈智玲 《职业与健康》 CAS 2015年第7期888-890,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在低浓度混苯(苯、甲苯、二甲苯)作业环境下,作业工人腹部超声影像上的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选择接触低浓度三苯的作业工人170人作为接触组。另选其他非接触三苯的在年龄、工龄、性别等构成方面无显著差... 目的探讨长期在低浓度混苯(苯、甲苯、二甲苯)作业环境下,作业工人腹部超声影像上的变化。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选择接触低浓度三苯的作业工人170人作为接触组。另选其他非接触三苯的在年龄、工龄、性别等构成方面无显著差异的人员170人作为对照组。接触组和观察组均进行肝、胆、脾、肾部位的超声检查,并对结果进行χ2检验。结果苯接触组腹部超声结果异常检出率(38.23%)明显高于对照组(1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在肝肿大、脂肪肝、脾肿大、肾结石超声结果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工龄的延长,以上个指标的超声检出率增高。接触组11~20 a工龄段的腹部B超异常检出率为40%,明显高于0~10年工龄组15.45%的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作业工人的肝、脾和肾的B超声像图均易发生改变,是混苯作业人员早期发现腹部损害,保护机体健康的一种较好的监护检查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浓度作业工人 腹部超声 结果分析
原文传递
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叶榕 谢晓敏 +4 位作者 曹坚忠 汪子伟 杨旭辉 管继如 夏昭林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
为了解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CD8+)、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绝对值及百分比含量,结果... 为了解长期低浓度苯作业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笔者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了苯作业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包括T淋巴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CD8+)、B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绝对值及百分比含量,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 作业工人 机体免疫功能 低浓度苯作业 自然杀伤细胞 流式细胞术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