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冷凝沉积法3D打印骨组织工程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 被引量:1
1
作者 刚芳莉 石瑞 +1 位作者 马春阳 肖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02-2707,共6页
背景: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目前仍面临严峻挑战,研发可个性化定制、低成本且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骨修复意义深远。目的:探索低温冷凝沉积法实现3D打印含珍珠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流程,并进一步测试该复合支架的理... 背景: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目前仍面临严峻挑战,研发可个性化定制、低成本且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骨修复意义深远。目的:探索低温冷凝沉积法实现3D打印含珍珠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流程,并进一步测试该复合支架的理化性能和体外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研磨过筛法制备珍珠粉,将不同质量的珍珠粉加入左旋聚乳酸墨水中,使珍珠粉与左旋聚乳酸的质量比分别为0,0.1,0.2,0.3,0.5,采用低温冷凝沉积法3D打印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检测支架的微观形貌、抗压性能、水接触角、细胞相容性以及体外促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5组支架均有直径2μm甚至更小的微孔,形状不规则且相互连通;②5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其中珍珠粉0.5组支架的压缩强度高于其他4组支架(P<0.05),珍珠粉0.2组、珍珠粉0.5组的水接触角小于珍珠粉0组(P<0.01,P<0.001);③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5组支架共培养1,3,5 d,珍珠粉0.1组、珍珠粉0.2组、珍珠粉0.3组、珍珠粉0.5组培养3,5 d的细胞增殖均快于珍珠粉0组(P<0.05);培养1 d的活死染色显示,各组支架上的细胞数量较少,但均为活细胞;④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至珍珠粉0组、珍珠粉0.1组支架表面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珍珠粉0.1组诱导4,6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珍珠粉0组(P<0.05);⑤结果表明,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亲水性、细胞相容性与促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凝沉积 3D打印 左旋聚乳酸 珍珠粉 复合支架 骨组织修复 细胞相容性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乳糜血对β_2微球蛋白测定的影响及去除方法探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畅 姜友珍 李爽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31期3886-3887,共2页
目的探讨乳糜血清对免疫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及处理乳糜血方法。方法对30例乳糜血清和30例非乳糜血清分别用常规低速离心法、高速离心法、低温冷凝法分离血清后检测β2MG含量。结果高速离心和低温冷凝法处理乳糜血... 目的探讨乳糜血清对免疫比浊法检测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的影响及处理乳糜血方法。方法对30例乳糜血清和30例非乳糜血清分别用常规低速离心法、高速离心法、低温冷凝法分离血清后检测β2MG含量。结果高速离心和低温冷凝法处理乳糜血清后检测结果较处理前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高速离心和低温冷凝法能够有效消除乳糜血清对免疫比浊法测定β2MG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血 低温冷凝法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原油损耗测试中取样方法的选取
3
作者 范路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 CAS 2012年第7期90-93,7,共4页
结合现场获取的测试数据,对目前普遍采用的直接进气法和低温二次冷凝法2种取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同一实验环境下2种方法的关联值;为使测试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对测试方法与工艺测点进行匹配。结果表明,在目前实验室测试条件下,低温二... 结合现场获取的测试数据,对目前普遍采用的直接进气法和低温二次冷凝法2种取样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同一实验环境下2种方法的关联值;为使测试数据更加准确可靠,对测试方法与工艺测点进行匹配。结果表明,在目前实验室测试条件下,低温二次冷凝法能够将重组分更好的保留下来,使得测试结果相对准确;对于不能采用低温二次冷凝法取样的情况,可利用直接进气法取样原油损耗测试点,通过关联系数的计算,也可以使原油损耗测试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损耗 测试 直接进气 低温二次冷凝 关联值
下载PDF
RSV乙烷回收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王宇 陈小榆 +1 位作者 蒋洪 蔡棋成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4,共4页
对RSV工艺的流程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外输干气回流比、低温分离器气相分流比以及脱甲烷塔操作压力对乙烷回收率以及装置系统能耗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外输干气的回流量、适当提高分离器气相的分流比以及降低脱甲烷塔操作压力能有... 对RSV工艺的流程特性进行研究,重点分析了外输干气回流比、低温分离器气相分流比以及脱甲烷塔操作压力对乙烷回收率以及装置系统能耗的影响。研究表明,增大外输干气的回流量、适当提高分离器气相的分流比以及降低脱甲烷塔操作压力能有效提高乙烷回收率。通过对RSV工艺的气质适应性分析发现,该流程对不同气质的原料气适应性都较好,乙烷回收率都能达87%以上,丙烷回收率均达99.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液回收 乙烷回收工艺 低温冷凝法 RSV流程
下载PDF
高压天然气乙烷回收高效流程 被引量:16
5
作者 蒋洪 蔡棋成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11,21,共7页
在对高压凝析气田气回收乙烷及以上组分时,可利用的现有乙烷回收流程存在系统冷量过多、脱甲烷塔气液分离效果差和系统能耗高等问题。在部分干气循环工艺(RSV)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压天然气的乙烷回收高效流程(HPARV)。该流程在RSV工艺... 在对高压凝析气田气回收乙烷及以上组分时,可利用的现有乙烷回收流程存在系统冷量过多、脱甲烷塔气液分离效果差和系统能耗高等问题。在部分干气循环工艺(RSV)的基础上,提出一种高压天然气的乙烷回收高效流程(HPARV)。该流程在RSV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1台高压吸收塔,吸收塔与脱甲烷塔的操作压力相互独立,既保证了较高的乙烷回收率,又降低了外输干气的再压缩功率。HPARV工艺有效解决了传统RSV乙烷回收流程系统能耗高、对高压原料气适应性不强和脱甲烷塔气液分离效率差等问题。研究实例表明,当原料气压力大于7.0MPa时,HPARV工艺对原料气气质组分变化及原料气压力变化均具有较好的适应性,乙烷回收率高达93%以上。与相同乙烷回收率下的RSV工艺相比,HPARV工艺能大幅度降低乙烷回收装置的综合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天然气 凝液回收 吸收塔 乙烷回收工艺 低温冷凝法
下载PDF
黄磷尾气的净化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云 张林勇 殷文华 《气体净化》 2003年第4期129-133,共5页
关键词 黄磷尾气 净化 电炉 湿净化 低温冷凝法
下载PDF
某炼油厂氢气和轻烃综合回收工艺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园园 郭忠森 +2 位作者 周仕鑫 谢磊 常林杉 《炼油技术与工程》 CAS 2022年第9期28-31,57,共5页
以提高炼油厂中氢气和轻烃的利用效率为目标,对炼油厂中氢气和轻烃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于炼厂气先进行氢气回收,根据氢浓度的不同,将膜分离与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耦合,氢气回收率可达93.26%,纯度(体积分数)可达98.7%。回收氢气后的炼... 以提高炼油厂中氢气和轻烃的利用效率为目标,对炼油厂中氢气和轻烃的回收工艺进行了研究。对于炼厂气先进行氢气回收,根据氢浓度的不同,将膜分离与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耦合,氢气回收率可达93.26%,纯度(体积分数)可达98.7%。回收氢气后的炼厂气再进行轻烃回收。分别比较了低温冷凝、有机蒸汽膜分离和油吸收技术的回收效果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有机蒸汽膜分离技术轻烃回收率最高,为90.32%,经济效益最高可达6 286万元/a;油吸收技术回收轻烃经济效益最高,最优操作时达6 456万元/a,回收率为87.75%。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厂区实际情况选择轻烃回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炼厂气 氢气回收 轻烃回收 膜分离 低温冷凝法 有机蒸汽膜 油吸收 经济效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