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培养对大肠杆菌电穿孔转化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韩峰 褚艳 于文功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30-34,共5页
在18℃和37℃振荡培养大肠杆菌DH5α并制备感受态细胞,用Eppendorf公司的Multiporator电转移仪进行电穿孔转化,研究了培养温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18℃)培养的细菌,回收时的OD600值在0.5~1.0时,转化效率都维持在高水平... 在18℃和37℃振荡培养大肠杆菌DH5α并制备感受态细胞,用Eppendorf公司的Multiporator电转移仪进行电穿孔转化,研究了培养温度对转化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低温(18℃)培养的细菌,回收时的OD600值在0.5~1.0时,转化效率都维持在高水平;而在37℃培养的细菌,转化效率仅在OD600 0.6~0.7时出现一个锐利的峰值,此OD600值前后转化效率显著下降.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情况下,18℃培养细菌的转化效率随电场强度增加而升高;而37℃培养的细菌在电场强度超过20.5 kV/cm时转化效率将大幅度下降.另外,还对影响转化效率的其他因素(培养基、振荡培养时的转速、细胞密度、质粒浓度、电击前后冰浴时间等)进行了优化,建立了一个便利而高效的质粒DNA电转化方法,获得1.02×1010cfu/μg DNA的高转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培养 感受态细胞 大肠杆菌 DH5Α 电穿孔 转化效率 电场强度
下载PDF
室内低温培养轮虫(Rotifer)在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Temminck et Schlege)育苗中的应用
2
作者 罗海军 罗海忠 《现代渔业信息》 2007年第1期28-30,共3页
轮虫在水温19℃-24℃条件下进行室内低温培养。再经二次营养强化后用于牙鲆的育苗生产。结果表明:这种培养方式除能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外。同样能获得较高的轮虫培养密度,满足牙鲆育苗的生产需要。
关键词 轮虫 室内低温培养 牙鲆育苗
下载PDF
低温培养对仓鼠胰岛分离后中央细胞损害的阻止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崔云甫 王贵玉 +3 位作者 王志东 张雷 胡占良 韩德恩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0-202,共3页
目的 探讨仓鼠胰岛分离后中央细胞的损害及阻止其损害的方法。方法 胰岛分离后分别在 37℃培养 7~ 14d ;2 6℃培养 7d ;2 6℃培养 2、4、7d后复温至 37℃继续培养 7d。用显微镜结合录像技术监测胰岛分离后的中央细胞损害情况 ;用计... 目的 探讨仓鼠胰岛分离后中央细胞的损害及阻止其损害的方法。方法 胰岛分离后分别在 37℃培养 7~ 14d ;2 6℃培养 7d ;2 6℃培养 2、4、7d后复温至 37℃继续培养 7d。用显微镜结合录像技术监测胰岛分离后的中央细胞损害情况 ;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定量算出胰岛的直径、面积以及中央细胞损害的面积 ,算出损害面积的百分比 ;用组织学及末端转移酶标记法 (TUNEL)技术观察胰岛细胞损害的形态学和功能特点。结果 胰岛在 37℃培养 7~ 14d期间 ,直径 >2 0 0 μm的胰岛呈现了中央细胞损害 (包括坏死和凋亡 )。胰岛在 2 6℃培养 7d ,没有出现中央细胞损害。 2 6℃培养7d后复温至 37℃继续培养 7d ,显著性降低了胰岛的中央细胞损害程度。结论 胰岛分离后的中央细胞损害与其直径大小成正比 ;2 6℃培养能够阻止胰岛分离后的中央细胞损害 ;2 6℃培养 7d后复温至 37℃ ,能够阻止大多数 (除直径 >30 0 μm)胰岛的中央细胞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培养 仓鼠 胰岛分离 细胞损害 细胞培养 消化酶
原文传递
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对苜蓿新品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马菊兰 张博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59-63,共5页
对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苜蓿新品系花药培养的效应进行研究,4℃低温预处理和15℃低温预培养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以提高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2~4d和15℃低温预培养3d,均可以显著提... 对低温预处理和低温预培养苜蓿新品系花药培养的效应进行研究,4℃低温预处理和15℃低温预培养小孢子发育处于单核中期到单核靠边期的花药,以提高苜蓿花药愈伤组织诱导率。结果表明,4℃低温预处理2~4d和15℃低温预培养3d,均可以显著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花药培养 低温预处理 低温培养 愈伤组织诱导率
下载PDF
低温海水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过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洋 梁沪莲 +3 位作者 刘意康 闫坤朋 顾锦钊 宋志文 《河北渔业》 2017年第12期1-5,17,共6页
多数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是28℃左右,低于15℃硝化活性会基本丧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低温海水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在11~14℃、pH值7.0~7.8、溶解氧4.0~4.5mg/L条件下,经过150d富集培养得到AOB硝化强度为21mg(NH_3-N)/(L·d)... 多数硝化细菌的适宜温度是28℃左右,低于15℃硝化活性会基本丧失。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构建低温海水硝化细菌富集培养装置,在11~14℃、pH值7.0~7.8、溶解氧4.0~4.5mg/L条件下,经过150d富集培养得到AOB硝化强度为21mg(NH_3-N)/(L·d),NOB硝化强度为93mg(NO_2^--N)/(L·d)的富集培养物。对富集培养物研究表明,当温度为15℃时,pH值为8.0、初始氨氮浓度为30mg/L条件下氨氧化活性较强;当温度为15℃时,pH值为7.0、初始亚硝氮浓度为80mg/L的条件下亚硝酸盐氧化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化细菌 低温富集培养 PH 底物浓度
下载PDF
8例低温等离子灭菌培养管生物监测阳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6
作者 黎丽 暨培 徐秋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1年第10期163-164,共2页
总结了某院8例低温等离子培养生物监测阳性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低温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物指示剂因素、操作人员因素、低温等离子及培养皿仪器设备故障等因素,认为建立低温生物监测阳性应急预案... 总结了某院8例低温等离子培养生物监测阳性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原因分析,发现造成低温灭菌生物监测阳性的原因主要包括生物指示剂因素、操作人员因素、低温等离子及培养皿仪器设备故障等因素,认为建立低温生物监测阳性应急预案、规范操作流程、加强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选择快速型生物试剂是预防和解决低温等离子生物监测培养阳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培养阳性 快速生物指示剂 生物监测 解决措施
下载PDF
重组幽门螺杆菌ureA,ureB低温表达、纯化及抗原鉴定 被引量:1
7
作者 翁康生 廖萍 +3 位作者 周名权 吕小枫 陆晔 刘国星 《生物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目的 :建立经济有效的方法 ,从大肠杆菌表达、纯化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A、B亚单位。方法 :含重组表达质粒pGEX- 2T ureA ,pGEX - 2T ureB大肠杆菌分别在不同浓度IPTG、不同温度条件下作诱导培养 ,以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 ,采用谷胱甘... 目的 :建立经济有效的方法 ,从大肠杆菌表达、纯化重组幽门螺杆菌尿素酶A、B亚单位。方法 :含重组表达质粒pGEX- 2T ureA ,pGEX - 2T ureB大肠杆菌分别在不同浓度IPTG、不同温度条件下作诱导培养 ,以SDS -PAGE分析表达产物 ,采用谷胱甘肽 -Sepharose 4B亲和层析分离纯化表达产物 ,以Western -blotting和ELISA对纯化产物作抗原性分析鉴定。结果 :IPTG诱导浓度为 0 .1mmol L ;诱导温度为 2 8℃ ,含重组质粒大肠杆菌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GST -ureA、GST -ureB各约占总表达产物的 78%和87%。经亲和层析 ,得纯度 90 %以上的GST -ureA约为 14mg L ,GST -ureB约为 18mg L ;融合蛋白呈ureA、ureB抗原性反应。结论 :建立了低温诱导及纯化高纯度ureA、ureB基因表达产物的方法 ,所得纯化产物具有ureA、ureB抗原活性 ,为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UREA UREB 表达 纯化 抗原 尿素酶 低温培养
下载PDF
抑制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柯珍恋 徐虹 章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4-37,共4页
螺旋藻细胞内较高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是外源基因转化螺旋藻的主要障碍。以供体质粒pEUTISI为酶消化底物 ,通过多种方法处理螺旋藻细胞 ,然后检测其胞内核酸酶粗提液对pEUTISI的降解作用 ,结果表明 ,2mmol/L以上的EDTA处理16h或无Mg2 +螺... 螺旋藻细胞内较高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是外源基因转化螺旋藻的主要障碍。以供体质粒pEUTISI为酶消化底物 ,通过多种方法处理螺旋藻细胞 ,然后检测其胞内核酸酶粗提液对pEUTISI的降解作用 ,结果表明 ,2mmol/L以上的EDTA处理16h或无Mg2 +螺旋藻培养基培养72h以上 ,都可使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螺旋藻胞内核酸酶活性显著降低 ;低于28℃(如24℃)培养也可降低螺旋藻的胞内核酸酶活性。根据实验结果 ,建议在螺旋藻转化前72h开始低温、无Mg2 +培养 ,转化前16h提高培养基中EDTA的浓度至2mmol/L,就能获得胞内核酸酶活性极低的受体藻 ,有利于外源基因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 螺旋藻 胞内核酸酶活性 低温培养 EDTA处理 无Mg^2+培养 基因转化
下载PDF
未培养真菌分离培养方法初探 被引量:5
9
作者 周士越 周欣 +2 位作者 张志锋 梁俊敏 蔡磊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66-776,共11页
据估计自然界中真菌有220万到380万种,目前已经描述的真菌仅约12万种,不超过总数的8%。大量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显示,自然环境中蕴藏的真菌多样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然而基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中,大量真菌却因难以获得纯... 据估计自然界中真菌有220万到380万种,目前已经描述的真菌仅约12万种,不超过总数的8%。大量基于高通量测序的研究显示,自然环境中蕴藏的真菌多样性可能远远超出我们的预估。然而基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技术的研究中,大量真菌却因难以获得纯培养而未被认知。因此探索新的真菌分离技术有助于提高我们对自然界中真菌多样性的认识,并获得可供开发利用的全新生物遗传资源。本研究以淡水湖底泥为调查对象,从优化培养条件和原位培养两个方面探索未培养真菌的分离培养方法,并与传统培养方法及免培养的高通量测序结果比较,评估各方法的分离效果。结果显示,低温分离显著影响获得的真菌组成,有利于嗜冷真菌的获得;无论在4℃低温还是25℃常温条件下,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都能显著提高分离获得的真菌多样性,在属级水平上提高比例分别高达207%和81%。相较于传统25℃稀释平板法,基于分离芯片技术的原位培养在分离纯化效率、未知真菌捕获率以及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显示原位培养技术在未来真菌分离培养中可能具有极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多样性 低温培养 扩散室 原位培养 扩增子测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