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ZT/SiO_2透明纳米复合材料的低温荧光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鲁圣国 麦炽良 +3 位作者 黄健洪 李坤 陈王丽华 蔡忠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6期16-17,共2页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锆钛酸铅(Pb(Zr_0.52Ti_0.48)O_3-PZT)/二氧化硅透明纳米复合材料.在740~800℃温度下热处理可得到PZT纳米微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ZT为钙钛矿结构,而二氧化硅基体为非晶态.从10K至室温对样品进行了荧光... 采用改进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锆钛酸铅(Pb(Zr_0.52Ti_0.48)O_3-PZT)/二氧化硅透明纳米复合材料.在740~800℃温度下热处理可得到PZT纳米微晶.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PZT为钙钛矿结构,而二氧化硅基体为非晶态.从10K至室温对样品进行了荧光分析,纯的二氧化硅基体在3.2eV处出现一较强的发光峰,在2.65eV处出现一较弱的发光峰.PZT微晶掺入后此两峰受到抑制,新的发光峰出现在2.3eV处,该峰随微晶尺寸的减小具有蓝移特征,表明铁电纳米粒子掺杂的纳米复合材料所产生的荧光峰强烈地依赖于微晶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ZT/SiO2 低温荧光特征 锆钛酸铅 二氧化硅 纳米复合材料 荧光光谱 尺寸效应
下载PDF
低温荧光摄影技术的进一步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台治强 魏克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6期27-30,共4页
低温荧光摄影技术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本文进一步探索了物质的荧光特性及其研究方法,低温荧光摄影的类型及其吸收滤光技术。
关键词 低温荧光摄影技术 激发光 斯托克斯偏移 物证检验 荧光特性 吸收滤光技术
下载PDF
低温荧光摄影在物证检验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台治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1期18-21,共4页
低温荧光摄影是物证检验中非常有效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着重阐述了低 温荧光摄影的理论依据,具体的拍照方法以及在物证检验中的作用等。
关键词 荧光 低温荧光摄影 激发光 物证检验
下载PDF
一种新的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燐光)测定装置 被引量:4
4
作者 何晓东 蔡东 +1 位作者 邓桂春 臧树良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880-884,共5页
对自行研制的铜制滤纸基质低温荧光 ( 光 )测定的样品支架 ,进行了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测定的可行性研究。与同类冷冻装置和室温测定装置比较 ,本装置用于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 ( 光 )测定具有以下优点 :样品的分析周期大大... 对自行研制的铜制滤纸基质低温荧光 ( 光 )测定的样品支架 ,进行了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测定的可行性研究。与同类冷冻装置和室温测定装置比较 ,本装置用于滤纸基质固体表面低温荧光 ( 光 )测定具有以下优点 :样品的分析周期大大地缩短 ,由 4 5min缩短为 5~ 6min;装置简单、便宜耐用 ;操作简便 ,简化了室温测定时的滤纸干燥程序 ;应用范围广 ;方法的重现性好 ,检样分析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 %小于1 0 % ;荧光 ( 光 )分析灵敏度高 ,检出限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定装置 滤纸基质 固体表面 低温荧光分析 低温燐光分析
下载PDF
多环芳烃的Shpol′skii低温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於立军 李耀群 眭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819-821,共3页
本文利用一套光纤传导低温装置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偶联 ,探讨了影响Shpol′skii低温荧光光谱的因素 ,考察了各种实验参数对多环芳烃 (PAHs)Shpol′skii光谱的影响 ,获得了多种PAHs的准线性光谱 ,并配合同步荧光技术举例说明了Shpol′skii... 本文利用一套光纤传导低温装置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偶联 ,探讨了影响Shpol′skii低温荧光光谱的因素 ,考察了各种实验参数对多环芳烃 (PAHs)Shpol′skii光谱的影响 ,获得了多种PAHs的准线性光谱 ,并配合同步荧光技术举例说明了Shpol′skii低温荧光技术的高效鉴别能力。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荧光光谱分析 Shpol′skii效应 多环芳烃 同步荧光 环境分析
下载PDF
小麦芒和旗叶叶绿体结构及低温荧光发射光谱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6
作者 李寒冰 胡玉熹 +3 位作者 白克智 匡廷云 周馥 林金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7-101,共5页
本文对“京 4 11”和“京冬 8”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 ,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 ,体积小 ,基粒垛叠整齐 ,基粒片层少 ,但其片层比旗叶的... 本文对“京 4 11”和“京冬 8”两个小麦品种芒和旗叶的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低温荧光特性等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小麦芒有发育较好的叶绿体 ,其单个叶肉细胞中叶绿体数较少 ,体积小 ,基粒垛叠整齐 ,基粒片层少 ,但其片层比旗叶的宽。其中高产品种“京冬 8”芒的基粒及其片层均较“京 4 11”多。通过低温 (77K)荧光发射光谱分析结果显示 ,不同品种的芒和旗叶的F6 86 /F734 值存在差别 ,如高产品种旗叶的F6 86 /F734 比其芒高 ,而在对比品种芒中F6 86 /F734 的值比旗叶高 ;两个品种芒的F6 86 /F734 值差别不大。本文还讨论了芒的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研究 小麦 旗叶 叶绿体 超微结构 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
下载PDF
斯波斯基低温荧光光谱实验条件的考察
7
作者 於立军 林丹丽 +1 位作者 姚闽娜 李耀群 《生命科学仪器》 2003年第2期43-45,共3页
本文较全面地考察了影响斯波斯基(shpolískil)低温荧光光谱的因素,包括单色仪狭缝、斯波斯基溶剂基体、浓度效应、冷冻速率等,由此确定了产生斯波斯基光谱的最佳条件。
关键词 低温荧光光谱 斯波斯基效应 多环芳烃 实验条件 斯波斯基光谱
下载PDF
低温荧光法测定地质样品中的铀
8
作者 А.В.Карякин Р.С.Мелъянцева +1 位作者 Н.А.Лебедева 沈毛根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1989年第2期78-80,共3页
本文研究了基体化学成份和结构对以碱金属卤化物为基础的结晶磷光体中铀(Vl)荧光特性的影响。显现铀荧光特性的最佳基体是NaF和Na_2CO_3的混合物(1∶1)。拟定了检测限为5×10^(-10)和Sr=0.15的测定铀的低温荧光法。采用本法测定了... 本文研究了基体化学成份和结构对以碱金属卤化物为基础的结晶磷光体中铀(Vl)荧光特性的影响。显现铀荧光特性的最佳基体是NaF和Na_2CO_3的混合物(1∶1)。拟定了检测限为5×10^(-10)和Sr=0.15的测定铀的低温荧光法。采用本法测定了地质样品和海水中的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光体 荧光法测定 地质样品 低温荧光 发光中心 金属卤化物 荧光特性 荧光光谱 受激态寿命 化学成份
下载PDF
水稻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及低温(77K)荧光发射光谱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寒冰 胡玉熹 +2 位作者 白克智 匡廷云 林金星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1-344,共4页
本文对沈农 2 6 5和汕优 6 3两个水稻 (OrizasativaL .)品种的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 ,低温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的稃片具有发育良好的叶绿体 ,在高产品种中 ,稃片和旗叶叶绿体的发育程度比对照品种好 ,而且基粒... 本文对沈农 2 6 5和汕优 6 3两个水稻 (OrizasativaL .)品种的稃片和旗叶叶绿体超微结构 ,低温荧光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的稃片具有发育良好的叶绿体 ,在高产品种中 ,稃片和旗叶叶绿体的发育程度比对照品种好 ,而且基粒类囊体的垛叠更规则。通过低温荧光发射光谱分析表明 :两个品种中稃片的F6 85/F73 4值均比旗叶高 ,因此 ,在稃片中激发能较多地分配给PSII。最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叶 放射光谱 水稻 稃片 叶绿体 超微结构 低温荧光
下载PDF
低温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同时快速检测食品中多种多环芳烃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伟 周娜 +3 位作者 李呐 谢永生 骆和东 李耀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806-2809,共4页
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可以提高选择性,低温可使谱带呈指纹特征,提供常温光谱无法获得的光谱细节信息,有助于实现对复杂基体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文章结合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与斯波斯基低温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多种多环... 恒能量同步荧光法应用于多环芳烃的检测可以提高选择性,低温可使谱带呈指纹特征,提供常温光谱无法获得的光谱细节信息,有助于实现对复杂基体中多环芳烃的检测。文章结合恒能量同步荧光扫描技术与斯波斯基低温技术,建立了食品中多种多环芳烃的低温恒能量同步荧光同时快速分析方法。对低油脂样品直接用正辛烷浸泡,高油脂样品也只需要增加皂化萃取,即可进行光谱扫描来检测食品样中的多种多环芳烃。对两种类型的实际样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为80.2%~98.9%,定量工作曲线线性较好(r≥0.9938)。该方法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快捷、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低温恒能量同步荧光 多环芳烃
下载PDF
荧光碳化硅纳米薄膜的低温制备及其光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灿辉 朱世飞 贺振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6-91,共6页
采用磁控溅射法低温下在硅衬底上制备了荧光碳化硅(SiC)纳米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下SiC纳米薄膜的微观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温度25~300℃条件下,SiC纳米薄膜的平均厚度介于3.5~7.7nm之间,硅、碳和氧是薄膜的主要成分... 采用磁控溅射法低温下在硅衬底上制备了荧光碳化硅(SiC)纳米薄膜,研究了不同沉积温度下SiC纳米薄膜的微观结构、成分和光学性能。结果表明:沉积温度25~300℃条件下,SiC纳米薄膜的平均厚度介于3.5~7.7nm之间,硅、碳和氧是薄膜的主要成分。沉积温度为200℃时,SiC纳米薄膜具有最优的光致发光性能,薄膜的发光机理是SiO的氧缺陷和SiC的本征发光。与沉积温度300℃制备的SiC纳米薄膜样品相比,沉积温度200℃制备的SiC纳米薄膜样品的荧光绝对量子产率增强至12.71倍。磁控溅射法低温制备的SiC纳米薄膜在紫外探测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纳米薄膜 荧光碳化硅 光致发光 磁控溅射 低温荧光光谱
下载PDF
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甜菜低温胁迫相关miRNAs 被引量:3
12
作者 徐德昌 纪巍 +2 位作者 程大友 代翠红 朱延明 《中国甜菜糖业》 2008年第4期3-6,共4页
本项研究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中miR156,157,159,167,319,396在植物中所具有的广泛同源性及其在非生物胁迫环境下可能具有的共同调控机制,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低温胁迫下甜菜幼苗同源miRNAs的差异表达,以期揭示甜菜响... 本项研究根据模式植物拟南芥中miR156,157,159,167,319,396在植物中所具有的广泛同源性及其在非生物胁迫环境下可能具有的共同调控机制,采用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低温胁迫下甜菜幼苗同源miRNAs的差异表达,以期揭示甜菜响应低温胁迫的可能分子机制。实验表明,甜菜中存在与拟南芥同源的miR156,157,159,167,319,396基因,miR159基因表达稳定,在本实验中用作定量内参,miR156,157,167,396明显下调,而miR319虽然被认为与miR159属于同一家族,但在甜菜幼苗低温胁迫下表现为明显上调,说明miR156,157,167,319,396是甜菜中响应低温信号的调控分子。本研究首次识别甜菜中存在与拟南芥同源的6个miRNAs,为进一步探索甜菜响应低温胁迫的分子机理奠定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NAs 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 甜菜 低温胁迫
下载PDF
低温对水稻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及光合机构光能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郭军伟 魏慧敏 +1 位作者 吴守锋 杜林方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7-202,共6页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水稻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和光能分配的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组分的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弱光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功能蛋白的稳态水平均有所降低。低温(77K)荧光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后类囊体膜光能吸收明显下... 研究了低温胁迫对水稻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和光能分配的影响。类囊体膜蛋白组分的SDS-PAGE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弱光条件下光系统Ⅱ(PSⅡ)功能蛋白的稳态水平均有所降低。低温(77K)荧光分析表明,低温处理后类囊体膜光能吸收明显下降,而且FPSⅡ/FPSⅠ的比值均较对照组下降,表明低温弱光条件下有更多的激发能被分配到PSⅠ。低温处理同时还改变了类囊体膜蛋白磷酸化水平,捕光天线LHCⅡ蛋白中lhcb1的磷酸化水平明显降低,lhcb2的磷酸化水平增加,进一步证实lhcb2向PSⅠ移动,改变光能分配。PSⅡ反应中心D1、D2蛋白和核心天线CP43的磷酸化水平增高,有利于PSⅡ二聚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胁迫 光系统Ⅱ 蛋白磷酸化 光合机构 低温荧光
下载PDF
Fe^(3+)对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生长及荧光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涛 李爱芬 +2 位作者 张成武 徐宁 段舜山 《武汉植物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43-649,共7页
为探求适宜雨生红球藻CG-06株生长的Fe3+浓度和Fe3+对藻细胞荧光特性的影响,以BBM为基础培养基,选用EDTA-FeNa(Ⅲ)为Fe3+源,设置0、1.79、8.95、17.9、35.8、71.6μmol.L-16种Fe3+浓度梯度,实验测定藻的生长并分析不同Fe3+对藻细胞叶绿... 为探求适宜雨生红球藻CG-06株生长的Fe3+浓度和Fe3+对藻细胞荧光特性的影响,以BBM为基础培养基,选用EDTA-FeNa(Ⅲ)为Fe3+源,设置0、1.79、8.95、17.9、35.8、71.6μmol.L-16种Fe3+浓度梯度,实验测定藻的生长并分析不同Fe3+对藻细胞叶绿素荧光和77 K低温荧光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雨生红球藻CG-06株生长的Fe3+浓度为8.95μmol.L-1,Fe3+浓度较高时,雨生红球藻的生长受到抑制,Fe3+浓度低于1.79μmol.L-1将产生低铁限制。W alz-PAM测定数据显示,在铁不足或高铁抑制条件下,雨生红球藻光系统Ⅱ活性明显下降,开放态的反应中心数目减少,光合作用受到抑制。77 K低温荧光光谱显示,在铁不足或高铁抑制条件下,710 nm荧光峰降低,684 nm和694 nm荧光峰相对增强,说明能量在两个光系统分配上发生变化,能量更多的分配给光系统Ⅱ,限制了光系统Ⅰ的活性。在高铁抑制条件下,CP47蛋白荧光峰降低,CP43蛋白荧光峰增强,推测存在D1蛋白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生红球藻 FE3+ 叶绿素荧光 低温荧光
下载PDF
尖叶拟船叶藓的77 K荧光光谱及对强光照的短期适应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菊凤 李鹄鸣 +1 位作者 李菁 罗德夫.卡尔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46-51,共6页
报道了东亚特有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在不同光质的光照诱导下的低温77 K荧光光谱及状态转移的初步研究结果。实验中,尖叶拟船叶藓在77 K下出现了3条发射带,分别是F680、F685、F720nm,并没有出现存在... 报道了东亚特有濒危植物尖叶拟船叶藓(Dolichomitriopsis diversiformis)在不同光质的光照诱导下的低温77 K荧光光谱及状态转移的初步研究结果。实验中,尖叶拟船叶藓在77 K下出现了3条发射带,分别是F680、F685、F720nm,并没有出现存在于大部分高等植物中的F695nm和F740nm两个峰。经过PSII光诱导后,在77K下出现了F680nm,这个峰在77K下出现是首次报道,而以前的研究认为只在4K下才出现这一条光谱带。这一结果表明尖叶拟船叶藓叶绿体的两个光系统结构与其他高等植物存在着差异。在自然光下,PSII与PSI的总能量比是2.04,经过15 min的PSII光(670nm)诱导后,PSII与PSI的总能量比变成了1.28(状态2),当用15 min的PSI光(716 nm)照射后,PSII与PSI的总能量比从2.04变成了3.41(状态1)。在自然光下,由尖叶拟船叶藓的光系统的外部LHCII所吸收的激发能是整个光系统激发能的21.19%。这说明尖叶拟船叶藓对光的短期调节能力是21.19%。尖叶拟船叶藓的光系统的外部LHCII有51.7%位于PSII中,48.3%在PSI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叶拟船叶藓 77 K低温荧光 荧光光谱 短期适应 能量分配 状态转移 高等植物
下载PDF
利用指纹沉积物固有荧光显现潜指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台治强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183-186,共4页
汗潜指纹可用低温荧光法显现,各种油脂指纹可用紫外荧光法显现。无论是汗潜指纹还是汗液和油脂混合指纹,用415nm或450nm波段激发指纹荧光效果最好,新鲜指纹发黄绿荧光,陈旧指纹发橙黄光。不同客体上的各种矿物油、动植物油等油脂指纹,... 汗潜指纹可用低温荧光法显现,各种油脂指纹可用紫外荧光法显现。无论是汗潜指纹还是汗液和油脂混合指纹,用415nm或450nm波段激发指纹荧光效果最好,新鲜指纹发黄绿荧光,陈旧指纹发橙黄光。不同客体上的各种矿物油、动植物油等油脂指纹,有的用长波紫外激发显现效果好,有的用短波紫外激发显现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指纹 固有荧光 低温荧光 紫外荧光
下载PDF
新型荧光显现剂邻苯二甲酸-铕-邻菲罗啉-表面活性剂SDS的进一步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重阳 李波阳 +4 位作者 薛禄辰 王军 耿晓鹏 李敏刚 王伟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27-29,共3页
本文报道了新型潜能指印荧光显现剂邻苯二甲酸 铕 邻菲罗啉 表面活性剂SDS的显现时效 ,显现方法与常用显现方法的兼容性以及比较研究 。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铕—邻菲罗啉—表面活性剂 SDS 潜能指印荧光显现剂 低温荧光效果 显现原理
下载PDF
海洋绿藻77K低温光谱特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敏 宫宝安 《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CAS 200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在活体、叶绿体及类囊体膜水平上对8种海洋绿藻,包括2种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1种丝藻目绿藻软丝藻和5种石莼目绿藻缘管浒苔、条浒苔、石莼、孔石莼及囊礁膜的低温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与高等植物菠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几种海... 在活体、叶绿体及类囊体膜水平上对8种海洋绿藻,包括2种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1种丝藻目绿藻软丝藻和5种石莼目绿藻缘管浒苔、条浒苔、石莼、孔石莼及囊礁膜的低温荧光光谱进行了测定,并与高等植物菠菜做了比较.结果表明,几种海洋绿藻都缺少作为高等植物PSI主要表征的730nm长波荧光.其中管藻目绿藻刺松藻和假根羽藻的主发射峰位于685和695nm.说明这些藻类在PSI结构及能量传递方式上可能与高等植物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绿藻 77K 低温荧光光谱 PSI 结构 能量传递 活体 叶绿体 类囊体膜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超高产杂交稻‘华安3号’冠层不同衰老程度叶片的光合功能 被引量:18
19
作者 王强 温晓刚 +1 位作者 卢从明 张其德 《植物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39-46,共8页
较系统地研究了抽穗期超高产杂交稻‘华安 3号’(‘X0 75’ב紫恢 10 0’)冠层顶部 5片叶片的光合功能。结果表明 ,‘华安 3号’剑叶的光系统Ⅱ (PSⅡ )光化学最大效率 (Fv/Fm)、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v′/Fm′)、P... 较系统地研究了抽穗期超高产杂交稻‘华安 3号’(‘X0 75’ב紫恢 10 0’)冠层顶部 5片叶片的光合功能。结果表明 ,‘华安 3号’剑叶的光系统Ⅱ (PSⅡ )光化学最大效率 (Fv/Fm)、开放的PSⅡ反应中心捕获激发能效率(Fv′/Fm′)、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 (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 (qP)、表观电子传递效率 (ETR)、光合色素尤其是叶绿素 (Chl)和类胡萝卜素 (Car)中的新黄素、黄体素和 β_胡萝卜素 (β_Car)的含量等均优于其下的各叶 ,而PSⅡ的激发压力 (1_qP)低于其它叶片。经对叶片低温 (77K)荧光发射光谱的Gaussian解析 ,与其它各叶片相比 ,剑叶PSⅡ核心天线复合物CP4 7和光系统Ⅰ (PSⅠ )的含量较高 ,而非活性的PSⅡ捕光色素蛋白复合体 (LHCⅡ )聚集态含量较少。研究证明 :1)水稻在决定籽粒产量的生育后期 ,其干物质的积累主要是由冠层最上面的 3片叶的光合作用所提供 ;2 )在叶片衰老过程中 ,光合反应中心的衰老早于天线系统 ;3)杂交稻的光保护途径之一 ,可能在于光抑制条件下通过增加PSⅠ含量及其对光能的吸收并刺激环式电子传递高速运转 ,从而对光合器起保护作用 ;4 )水稻叶片在衰老过程中 ,可能通过部分Chlb还原为Chla ,以降低LHCⅡ的含量 ,从而减少对光能的捕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衰老 冠层叶片 光化学活性 低温荧光 光合色素 华安3号
下载PDF
Cs对菠菜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徐静 唐运来 +1 位作者 王建宝 王丹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6-994,共9页
为了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Cs Cl(0、1、5、10、20 mmol·L-1)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幼苗15 d,分析测定了Cs在菠菜中的积累分布以及Cs对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类囊体膜... 为了揭示Cs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机理,本文采用不同浓度的Cs Cl(0、1、5、10、20 mmol·L-1)和石英砂培处理菠菜幼苗15 d,分析测定了Cs在菠菜中的积累分布以及Cs对菠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类囊体膜电子传递速率、类囊体膜吸收光谱和77k低温荧光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Cs处理显著降低菠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随着Cs处理浓度的增加,尤其在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L-1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显著下降;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分析表明,Cs处理浓度大于10 mmol·L-1时,光系统II(PSII)反应中心遭到破坏;类囊体膜电子传递活性分析表明高浓度Cs处理抑制PSII放氧侧的电子传递活性;类囊体膜室温吸收光谱和77K低温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高浓度Cs会破坏类囊体膜的结构,导致叶绿素的结合状态受损,从而使类囊体膜光能的吸收、传递和分配受到抑制,并且会导致类囊体膜上PSII和PSI的色素蛋白发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本研究可为Cs污染的植物修复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77K低温荧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