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治疗中枢性高热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聂晶 孙艳 +2 位作者 钟瑞霞 陈花英 任晋宏 《武警医学》 CAS 2023年第8期648-651,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SY-1000型输液降温仪)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或家属意愿进行分组,同意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SY-1000型输液降温仪)对中枢性高热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武警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治疗的中枢性高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患者或家属意愿进行分组,同意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的35例为仪器组,另选择同期采用常规降温的3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常规静脉输注4℃液体,仪器组在仪器辅助下静脉输注4℃液体。对两组患者的体温进行动态监测,当体温降至38℃时停止降温。比较两组体温降至38℃所需时间、降温有效率及各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对照组体温降至38℃所需时间为(6.44±0.77)h,显著长于仪器组的(4.47±0.8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效降温率57.14,%,显著低于仪器组的8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仪器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22.86%)明显低于对照组(4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律失常、凝血异常及皮肤冻伤间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但仪器组寒战发生率仅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降温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降温速度和降温有效率更佳,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高热 低温静脉输液装置 物理降温 降温效果
下载PDF
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的降温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云海 吴丹 +1 位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6期4656-4660,共5页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 背景物理降温方法是中枢性高热患者的主要降温方法,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物理降温方法效果报道不一,且存在较明显的并发症。目的探讨一种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420070586.4)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019年佛山市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中枢性高热患者9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29)、普通静脉降温组(n=32)和应用降温装置组(n=32)。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及体表物理降温,普通静脉降温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静脉输注低温液体(由冰箱冷藏4℃),应用降温装置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输注室温液体。检测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4 h及治疗48 h后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bgC)、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小板计数(PLT);观察寒战、心律失常、皮肤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测量治疗前及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评估治疗1周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电话随访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结果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不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FbgC、APTT、PT及PLT主效应均不显著(P>0.05)。应用降温装置组寒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皮肤受损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7)。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存在交互作用(P<0.05);治疗方法和时间对肛温主效应均显著(P<0.05);其中应用降温装置组治疗2、4、8、12、24、48 h的肛温均低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治疗1周后应用降温装置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和普通静脉降温组(P<0.05)。三组患者治疗28 d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低温静脉输液装置对中枢性高热患者进行物理降温治疗具有快速且稳定的降温效果,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降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静脉输液装置 中枢性高热 降温效果 专利
下载PDF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黄国敏 马明远 +4 位作者 张云海 区智凤 胡惠娟 赖慧晶 冼凤仪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第6期401-405,共5页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 目的 观察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行血管内降温与传统体表降温方法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信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采取体表降温方法,观察组在体表降温基础上配合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目标体温35℃,降温持续时间3~5 d,复温采取自然复温法,控制复温0.1~0.5℃/h,复温至36.0~37.3℃.比较2组患者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寒战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律失常发生率、皮肤损伤发生率、躁动发生率,比较2组治疗72 h后的心率、呼吸、脉搏、血压以及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比较2组患者治疗30 d后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及护士工作量.结果 观察组降温速度、达目标体温时间、维持目标体温过程的稳定性分别为(1.3±0.2)℃/h、(2.3±0.2)h、(6.5±1.8)%,对照组分别为(0.5±0.1)℃/h、(3.6±0.6)h、(11.3±2.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2、2.112、2.408,P〈0.05).观察组寒战、心律失常、皮肤损伤及躁动发生率分别为33.33%(11/33)、9.09%(3/33)、6.06%(2/33)、27.27%(9/33),对照组分别为84.85%(28/33)、15.15%(5/33)、33.33%(11/33)、54.55%(1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4~2.733,P〈0.05).观察组治疗72 h后心率、呼吸频率、收缩压、体温、GCS评分分别为(68.31±3.73)次/min、(16.60±1.52)次/min、(136.35±3.71)mmHg(1 mmHg=0.133 kPa)、(34.61±1.05)℃、(9.91±4.05)分,对照组分别为(58.31±3.62)次/min、(19.81±1.83)次/min、(150.66±2.70)mmHg、(35.65±1.36)℃、(7.63±3.1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75~3.035,P〈0.05).观察组更换冰块时间及翻身时间分别为(14.03±3.11)、(15.08±3.07)min/h,对照组分别为(38.12±2.70)、(26.16±2.54)min/h,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56、3.021,P〈0.05).观察组恢复良好16例,轻度残疾13例,重度残疾3例,死亡1例,对照组分别为6、11、9、7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51,P〈0.05).结论 应用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血管内降温具有降温速度快、有效维持目标体温、相关并发症少、改善生命体征及减少护士工作量等优势,因此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低温静脉输液专用装置 血管内降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