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emerin、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闫志荣 王帅 王锦梅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401-405,411,共6页
目的探讨Chem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Chem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间的关系及对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2018年5月至2021年10月于该院治疗的87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纳入研究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87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及血清Chemerin、VEG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CI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ACI患者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hemerin、VEGF对ACI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结果两组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比例及血清Chemerin、VEGF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因素后,高水平Chemerin、VEGF为ACI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均呈正相关(r=0.810、0.979,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大及高水平Chemerin、VEGF为ACI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emerin、VEGF联合预测ACI患者短期预后的曲线下面积(0.877)最大,灵敏度为79.31%,特异度为82.76%。结论ACI患者血清Chemerin、VEGF水平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呈正相关,而且二者联合可有效预测患者短期预后情况,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CHEMERIN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短期预后
下载PDF
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
2
作者 郜建姣 李昌盛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1年第3期378-380,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 目的探讨丁苯酞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4d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变化情况和治疗前、治疗14d后神经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4d后,两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d后,两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辅助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缩小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并改善神经功能,利于患者改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丁苯酞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能谱CT低灌注在急性肺动脉栓塞风险分层中的应用
3
作者 陈宏志 朱林 郭飞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3-105,109,共4页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测量的低灌注区碘基值对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临床风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APE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DECT图像上低灌注区碘基值及其他相关参数,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将APE病人分为高危组20... 目的:探讨双能量CT(DECT)测量的低灌注区碘基值对急性肺动脉栓塞(APE)临床风险分层的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APE病人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测量DECT图像上低灌注区碘基值及其他相关参数,根据血流动力学状态将APE病人分为高危组20例和非高危组37例,比较2组低灌注区碘基值等影像学指标及临床指标的差异性。结果:2组病人年龄、深静脉血栓和右心室直径/左心室直径、主肺动脉干直径/升主动脉直径、肺动脉阻塞指数及低灌注区碘基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深静脉血栓、主肺动脉干直径/升主动脉直径、肺动脉阻塞指数及低灌注区碘基值均为高危AP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DECT低灌注区碘基值有助于评估APE病人病情严重程度,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双能量CT 低灌注区碘基值 风险分层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急性期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路永坤 刘向哲 +1 位作者 杨海燕 王新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5期1023-1026,共4页
目的: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 目的:本研究观察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变化,以及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对急性脑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的影响。方法:发病24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按住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方。入院时及治疗14 d后,均应用磁共振PWI序列,观测梗死中心区及周围低灌注区脑血流灌注参数r CBV、r CBF、TTP、MTT。比较治疗前两组灌注参数,比较治疗后两组灌注参数,同一组比较治疗前后的灌注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脑梗死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836、0. 714、0. 733、0. 802)。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 007、000,P=000、002); r TTP、r MTT均有不同程度延长(P=0. 009、0. 02,P=0. 01、0. 037)。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6、0. 84、0. 675、0. 795)。治疗前观察组、对照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TTP、MTT对比无显著差异(P=0. 77、0. 285、0. 651、0. 78)。治疗后,两组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的r CBV、r CBF较治疗前均进一步降低(P=0. 034、0. 031,P=0. 033、0. 05)。治疗后两组r CBV、r CBF比较无显著差异(0. 59、0. 751)。治疗后对照组r MTT、r TTP进一步延长(P=0. 000、000),而观察组r MTT、r TTP无明显延长(P=0. 123,0. 078)。治疗后观察组r MTT、r TTP较对照组延长较少(P=0. 05,0. 047)。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梗死区及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会进一步恶化。补阳还五汤加减方治疗不能改善梗死区的灌注情况,但能减轻脑梗死周围低灌注区灌注情况的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急性期 灌注 补阳还五汤加减方 梗死周围低灌注区
下载PDF
造影剂强化后磁共振肺灌注成像诊断周围型肺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郭佑民 王建国 +3 位作者 杨健 吴晓明 雷晓燕 朱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12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 探讨造影剂强化磁共振肺灌注成像 (CE MRPP)对周围型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肺栓塞于CE MRPP表现的认识。方法  8只犬于DSA下经导管将直径 2~ 4mm、长 1cm左右的明胶海绵条注入单侧肺动脉后制成周围型肺栓塞动物模型 ,然后进... 目的 探讨造影剂强化磁共振肺灌注成像 (CE MRPP)对周围型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提高对肺栓塞于CE MRPP表现的认识。方法  8只犬于DSA下经导管将直径 2~ 4mm、长 1cm左右的明胶海绵条注入单侧肺动脉后制成周围型肺栓塞动物模型 ,然后进行CE MRPP检查 ,以DSA发现为标准 ,分析栓塞低灌注区于CE MRPP的表现形式和CE MRPP的诊断敏感性及栓塞低灌注区与正常灌注区的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特点。结果 DSA共发现了 2 6支肺段及以下水平的栓塞肺动脉 ,CE MRPP共发现了 15个低灌注区 ,界限清楚 ,诊断敏感性为 5 7.7% ,特异性为 10 0 %。栓塞低灌注区的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平直而不规则 ,无明显峰值出现 ,正常肺实质则明显强化 ,于注入造影剂后 6.8s达峰值 ,时间 信号强度曲线规则。结论 CE MRPP是诊断周围型肺栓塞的可靠方法 ,可以通过显示栓塞低灌注区的存在对肺栓塞作出间接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强化 磁共振肺灌注成像 周围型肺栓塞 低灌注区
下载PDF
European Radiology科学论著摘要(2024年3月、4月杂志)
6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24年第3期371-380,共10页
摘要目的旨在评估侧支图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后病变进展和缺血半暗带的能力。方法从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库中选定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测算病变进展比,即随访病变体积与基线病变体积的比值。达峰时间(Tmax)/DW... 摘要目的旨在评估侧支图预测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后病变进展和缺血半暗带的能力。方法从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库中选定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基于扩散加权成像(DWI)测算病变进展比,即随访病变体积与基线病变体积的比值。达峰时间(Tmax)/DWI比值为病变在基线Tmax>6 s的体积与DWI基线体积的比值。侧支比在随访期相与基线期相上测量,即侧支图中低灌注区在2个期相上最接近DWI病变的体积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半暗带 病变进展 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 EUROPEAN 达峰时间 低灌注区 基线 DWI
下载PDF
线粒体应激蛋白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意义
7
作者 刘思言 毛颖 +4 位作者 姜现瑞 马鹤铭 王心雪 孙连坤 康劲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6期890-892,共3页
脑缺血半暗带区是指由于脑缺血所致的脑细胞点活动停止,功能丧失但形态结构仍然保持完整的组织,位于严重缺血中心区中卫的低灌注区,具有可逆性及可变性,可转化为正常灌注区或梗死区。大量动物实验表明,缺血灶的中心区域以神经元的坏死... 脑缺血半暗带区是指由于脑缺血所致的脑细胞点活动停止,功能丧失但形态结构仍然保持完整的组织,位于严重缺血中心区中卫的低灌注区,具有可逆性及可变性,可转化为正常灌注区或梗死区。大量动物实验表明,缺血灶的中心区域以神经元的坏死为主而缺血半暗带区以凋亡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半暗带 缺血中心 缺血再灌注损伤 应激蛋白 低灌注区 缺血半暗带 梗死 缺血灶 动物实验 脑缺血再灌注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何其胜 王龙海 王爱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17期2679-2682,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9例,两组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干预措...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的影响。方法筛选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37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89例,两组以《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行常规干预措施。对照组采取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两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病人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分及临床疗效,采用CT灌注成像检查两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缺血低灌注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BI)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84%(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联合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神经功能缺损、生活能力和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缩小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银杏叶提取物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 日常生活能力 神经功能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下载PDF
两款脑部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数据处理及结果对比 被引量:3
9
作者 温宏峰 陈宇 +2 位作者 王培福 边钺岩 范晟昱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513-517,共5页
目的比较由两种脑部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得到的核心梗死区和低灌注区的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脑部影像检查数据,其中349例患者采用CTP检查,262例患者采用PWI、DWI、ADC多模影像检查。核心梗死区和低... 目的比较由两种脑部医学影像分析软件得到的核心梗死区和低灌注区的体积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61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治疗前脑部影像检查数据,其中349例患者采用CTP检查,262例患者采用PWI、DWI、ADC多模影像检查。核心梗死区和低灌注区体积分别由imSTROKE软件和RAPID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对体积达到25 ml、50 ml、70 ml的精度进行评估,使用Bland-Altman分析和类内相关系数判断两种软件处理方法间的一致性。结果imSTROKE软件处理得到低灌注区体积中值为68.20 ml;核心梗死区体积中值为29.18 ml。RAPID软件处理得到低灌注区体积中值为68.55 ml;核心梗死区体积中值为29.53 ml。两种软件处理得到低灌注区体积类内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为0.9885(0.9865~0.9902);核心梗死区体积类内相关系数(95%置信区间)为0.9880(0.9860~0.9898)。结论imSTROKE软件与RAPID软件处理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两种均可利用CTP、PWI、DWI和ADC影像,分析获得低灌注区和核心梗死区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死核心 低灌注区 imSTROKE软件 RAPID软件
下载PDF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被引量:1
10
作者 杜力 宋琛 +3 位作者 徐玉华 何守志 韩素义 曹英敏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2期136-138,6,共4页
近年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下简称FA)的应用使人们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下简称 AION)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 FA已成为诊断 AION 的常用临床检查手段之一,并且是探讨 AION 发病机理及其同临床表现的关系的重要手段。现将1983年来我... 近年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以下简称FA)的应用使人们对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以下简称 AION)的认识不断深入。目前 FA已成为诊断 AION 的常用临床检查手段之一,并且是探讨 AION 发病机理及其同临床表现的关系的重要手段。现将1983年来我科诊断为 AION 的22名患者的 FA 所见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22例34眼中,男13例20眼,女9例14眼。双眼患者有12例,说明本病具双眼性的倾向。患者年龄25~63岁,平均44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 AION FA 分支 低灌注区 血供 病程 葡萄膜 视盘水肿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下载PDF
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国平 黑雁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0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宜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 目的 探讨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9年7月至2021年5月在宜川县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艾地苯醌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水平,中央脑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以及缺血低灌注区面积。记录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4.00%(42/50)]明显高于对照组[66.00%(3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GSH-PX水平明显升高,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GSH-PX水平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及MDA、LPO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平均血流速度明显升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平均血流速度比对照组高,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比对照组低(P<0.05)。两组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地苯醌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血流动力学水平,降低缺血低灌注区面积,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地苯醌 丁苯酞软胶囊 脑梗死 血流动力学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下载PDF
Stroke研究:高级神经影像学为卒中患者MT选择提供指导价值
12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10期1174-1174,共1页
在症状发作的第一个6 h内,临床医生可应用高级影像学技术指导可行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选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高级神经影像学技术是非常有价值且与非时间依赖性的预后因素。近期,Strok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 在症状发作的第一个6 h内,临床医生可应用高级影像学技术指导可行机械血栓切除术(MT)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选择。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据表明,高级神经影像学技术是非常有价值且与非时间依赖性的预后因素。近期,Stroke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探讨高级神经影像学对卒中患者MT选择的指导价值。研究者对评估采用高级神经影像学技术进行患者选择对3个月功能独立性(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良好的功能性结局(改良Rankin评分0~1分)、全因死亡率及功能改善(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进行比较分析)情况影响的随机临床试验进行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将灌注成像存在低灌注区的患者与灌注成像未发现低灌注区的患者以及未行灌注成像的患者进行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影像学技术 缺血性卒中 患者 MT 量表评分 随机临床试验 灌注成像 低灌注区
下载PDF
额颞痴呆患者的功能神经成像和精神症状
13
作者 Mendez M.F McMurtray A 张慧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40-40,共1页
Backgroun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 is a behavioural syndrome caused by degeneration of the frontal and anterior temporal lobes. Behavioural disturbances include psychiatric features. Whether patients with FTD p... Background: Frontotemporal dementia (FTD) is a behavioural syndrome caused by degeneration of the frontal and anterior temporal lobes. Behavioural disturbances include psychiatric features. Whether patients with FTD present with psychiatric features varies with the initial neuroanatomical variability of FTD. Objective: To identify presenting psychiatric changes not part of diagnostic criteria of FTD and contrast them with the degree of hemispheric asymmetry and frontal and temporal hypoperfusion on 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SPECT) imaging. Methods: 74 patients who met consensus criteria for FTD were evaluated at a two year follow up. All had brain SPECT on initial presentation. Results of an FTD psychiatric checklist were contrasted with ratings of regional hypoperfusion. Results: The regions of predominant hypoperfusion did not correlate with differences on FTD demographic variables but were associated with presenting psychiatric features. Dysthymia and anxiety were associated with right temporal hypoperfusion. “ Moria" or frivolous behaviour also occurred with temporal lobe changes, especially on the right. The only significant frontal lobe feature was the presence of a peculiar physical bearing in association with right frontal hypoperfusion. Conclusions: Patients with FTD may present with psychiatric changes distinct from the behavioural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this disorder. Early temporal involv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frivolous behaviour and right temporal involvement is associated with emotional disturbances. In contrast, those with right frontal disease may present with alterations in non-verbal behaviou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神经成像 疾病患者 精神症状 额颞痴呆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行为诊断 SPECT检查 低灌注区 FTD 前颞叶
下载PDF
超急性期及急性期脑梗死全脑CT灌注和CT血管造影研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张永海 白俊虎 +8 位作者 张明 杨国才 唐桂波 方军 史伟 李兴华 刘素萍 卢青 唐军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681-686,共6页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成像加同步CT血管造影(CTA)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缺血性卒中发作2~24 h病例分别行常规非强化CT(NCCT),CT全脑灌注成像(PWCT)及灌注后70 s的延时扫描(DCT),分别测量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及健侧相对应... 目的评价全脑CT灌注成像加同步CT血管造影(CTA)对早期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缺血性卒中发作2~24 h病例分别行常规非强化CT(NCCT),CT全脑灌注成像(PWCT)及灌注后70 s的延时扫描(DCT),分别测量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及健侧相对应区CT值,计算病变中央和对侧灌注血液容积(PBV),PWCT作为CTA源图像重建CTA,判断颅内大血管阻断或狭窄及分支缺损情况,灌注延时相了解侧支循环改变,PWCT用密度差法处理,1周至1个月后复查CT、MR确定最终梗死区面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20例缺血性卒中NCCT+PWCT+CTA未发现异常10例,其中临床及复查CT、MR证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 6例,腔隙性梗死4例,10例PWCT低灌注区中心﹑周边内侧与外侧和健侧对应区CT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病灶中心﹑周边内和外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侧和健侧PB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最终梗死区面积较低灌注区增大,增大百分比与缺血时间呈中度负相关,R 2=0.42,CTA显示左大脑中动脉阻断2例,左大脑中动脉前、中分支缺如3例,NCCT、PWCT及CTA的敏感度分别为28.5%、71.4%和35.7%,延时相显示不对称充盈血管5例.结论 CT全脑灌注像加同步CTA对早期脑梗死的诊断不失为一种简便、省时和有效的方法,可明确低灌注区的存在及其大小、位置和相对应供血动脉的情况,对半暗带区也可作出一定程度的推测,可为临床早期溶栓治疗提供半定量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急性期脑梗死 超急性期 早期缺血性脑梗死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CT灌注成像 大脑中动脉阻断 缺血性卒中 梗死面积 低灌注区 SPSS软件 早期溶栓治疗 灌注成像 CTA 腔隙性梗死 早期脑梗死 统计学 诊断价值
原文传递
缺血性卒中的低温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Rainer Kollmar Stefan Schwab +2 位作者 赵洁 张立军 王晔 《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08年第6期321-330,共10页
1引言 业已证实,低温在急性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实验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尽管其神经保护机制尚待完全阐明,但低温能影响脑缺血过程的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缺血核心(不可逆性受损的神经元)及其周围低灌注区(即“缺血半暗带”)... 1引言 业已证实,低温在急性局灶性和全脑缺血实验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尽管其神经保护机制尚待完全阐明,但低温能影响脑缺血过程的多种病理生理学机制。缺血核心(不可逆性受损的神经元)及其周围低灌注区(即“缺血半暗带”)的概念已被广泛接受。尽管缺血半暗带内的神经元出现功能障碍,但如能及时恢复灌注,仍可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卒中 温治疗 病理生理学机制 缺血半暗带 神经保护作用 神经保护机制 低灌注区 脑缺血过程
原文传递
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SAA、Hcy、Chemerin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鹏 李婧 +2 位作者 武能坤 胡杰 智勇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1年第8期1712-1716,共5页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 目的探讨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次,2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注射用灯盏花素,20 mg加入250 mL生理盐水,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同型半胱氨酸(Hcy)、人趋化素(Chemerin)的水平,以及患者缺血低灌注区面积。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AA、Hcy、Chemeri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AA、Hcy、Chemeri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缺血低灌注区面积显著缩小(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灯盏花素联合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缩小缺血低灌注区面积,降低SAA、Hcy、Chemerin的水平,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灯盏花素 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淀粉样蛋白A 同型半胱氨酸 人趋化素 缺血低灌注区面积
原文传递
醒后卒中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彤 毕国荣 《辽宁医学杂志》 2015年第2期98-99,103,共3页
脑血管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有许多大型研究报道,约9.7%~29.6%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睡眠中起病[1-6]。患者入睡前无症状,醒后立即发现诸如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缺损体征,这种类型的卒中称为醒后卒中(本文中提到的醒... 脑血管病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有许多大型研究报道,约9.7%~29.6%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在睡眠中起病[1-6]。患者入睡前无症状,醒后立即发现诸如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缺损体征,这种类型的卒中称为醒后卒中(本文中提到的醒后卒中皆指缺血性脑血管病,除外出血性脑血管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急性缺血性卒中 随机对照试验 起病时间 影像学方法 匹配 无症状 低灌注区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原文传递
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艳明 张紫萱 +4 位作者 肖理红 肖瑾 胡金花 林冬 罗佳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22年第12期2750-2754,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 目的 探讨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2月湘潭医卫职院附属医院(湘潭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艾地苯醌片,30 mg/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脑安胶囊,0.8g/次,2次/d。两组患者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灌注区面积以及血清抗心磷脂抗体(ACA)、趋化因子配体12(CXCL12)、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75.00%)相比,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2.5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CA评分显著增大,NIHSS评分显著减小(P<0.05);治疗组的FCA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低灌注区面积均显著缩小(P<0.05),治疗组的低灌注区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ACA、CXCL12、MMP-8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的血清ACA、CXCL12、MMP-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安胶囊联合艾地苯醌片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可改善神经功能,缩小低灌注区面积,降低血管内皮损伤,且药物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安胶囊 艾地苯醌片 急性脑梗死 FCA评分 NIHSS评分 低灌注区面积 抗心磷脂抗体 趋化因子配体12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原文传递
动脉自旋标记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丹丹 王学建 《医学信息》 2019年第12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行扩散加权(DWI)、ASL及脑血管成像(MRA)扫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线ASL数据,比较治疗前后存在缺血半暗带(IP... 目的探讨动脉自旋标记(ASL)在急性脑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29例,所有患者均行扩散加权(DWI)、ASL及脑血管成像(MRA)扫描。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基线ASL数据,比较治疗前后存在缺血半暗带(IP)患者DWI高信号区与周边低灌注区CBF患侧、CBF对侧、rCBF以及ASL-CBF。结果2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22例患者存在IP,7例患者不存在IP。22例IP患者中,DWI高信号区CBF患侧血流值低于CBF对侧,周边低灌注区3、6、9、12点钟ROICBF患侧血流值低于CBF对侧,且高于DWI高信号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区与周边低灌注区对侧血流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WI高信号区治疗前后ASL-C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周边低灌注区3、6、9、12点钟ROIASL-CBF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L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脑低灌注水平,与DWI配合可辅助诊断IP,可提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自旋标记 急性脑梗死 缺血半暗带 DWI高信号 周边低灌注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