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碳调控体系中低碳监管与其他调控模式的关系
1
作者 王占洲 林苇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3-9,共7页
政府通过低碳行政监管从外部对市场进行直接的、微观的行政干预,是为了弥补其他调控模式的缺陷,使低碳行政监管与之构成更具效率的低碳调控体系。立法控制需要低碳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对滞后性;司法诉讼需要低碳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 政府通过低碳行政监管从外部对市场进行直接的、微观的行政干预,是为了弥补其他调控模式的缺陷,使低碳行政监管与之构成更具效率的低碳调控体系。立法控制需要低碳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对滞后性;司法诉讼需要低碳监管弥补其所具有的相对被动性;低碳经济的国有化需要低碳监管调和其低竞争性;自律监管需要低碳行政监管引导其作用方向和巩固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调控体系 监管 其他调控模式 关系
下载PDF
基于多元融合的智慧园区电能源低碳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郑庆 林恺丰 +3 位作者 何淑琳 杨(瞏羽) 江文涛 李小峰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11期54-58,共5页
传统电能源低碳调控方法忽略了对约束条件的获取,导致调控过程协调性较差,高碳电能使用率偏高。提出基于多元融合的智慧园区电能源低碳调控方法。将分布式发电机组有功出力成本、主网有功成本、经济调度成本以及环境调控成本融合组成的... 传统电能源低碳调控方法忽略了对约束条件的获取,导致调控过程协调性较差,高碳电能使用率偏高。提出基于多元融合的智慧园区电能源低碳调控方法。将分布式发电机组有功出力成本、主网有功成本、经济调度成本以及环境调控成本融合组成的总碳排放成本的最小化作为调控目标,构建调控优化运行模型的目标函数。并以潮流方程约束、线路约束、储能元件运行约束等为约束条件,通过多时段耦合问题的简化求解调控优化运行模型。通过分析不同时间段碳排放量高低,运用储能元件储热放热速率与发电机组电功率最小协调关系,调整碳排放值,达到低碳效果。实验证明:所研究方法可有效权衡经济成本和碳排成本,使智慧园区总成本最低;有效降低主网高碳时段高碳电能使用,实现了智慧园区在全时段内达到低碳优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园区 电力能源 低碳调控 排放链接给 储能元件 多时段耦合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及低碳调控对策 被引量:8
3
作者 郗凤明 梁文涓 +1 位作者 牛明芬 王娇月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77-584,共8页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辽宁省碳排放/吸收参数,估算了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7—2010年,碳排放量... 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碳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调整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式对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研究利用辽宁省碳排放/吸收参数,估算了辽宁中部城镇密集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1997—2010年,碳排放量为308.51Tg C,碳吸收量为11.64 Tg C,碳吸收量可抵消3.8%的碳排放量.土地利用变化的净碳排放为296.87 Tg C,其中,保持用地类型不变的土地上净碳排放量是182.24 Tg C,对总排放量的贡献为61.4%;发生用地类型转换的土地上净碳排放量是114.63 Tg C,对总碳排放量的贡献为38.6%.通过量化土地利用变化和碳排放之间的映射关系可知,1997—2004年,保持建设用地不变(40.9%)和农田转为建设用地(40.6%)类型对碳源的贡献最大,农田转林地(38.6%)和保持林地不变(37.5%)类型对碳汇的贡献最大;2004—2010年,土地利用类型对碳源和碳汇的贡献类型与前一时段相同,但保持建设用地类型对碳源的贡献提高到80.6%,保持林地类型对碳汇的贡献提高到71.7%.基于不同景观变化类型的碳排放强度,我们从两方面提出低碳土地利用的调控对策:从碳减排方面,严格控制土地利用向建设用地转变,提高建设用地能源利用效率,避免对林地和水域过度开发利用;从碳增汇方面,增加森林覆盖率,实施农田、草地还林,加强对森林、水域的保护,调整农用地内部结构和科学实施农田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密集区 土地利用变化 排放 低碳调控对策
原文传递
计划行为理论结合低碳饮食靶向调控对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体质量及血脂代谢水平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钱莹 董继清 翁孝刚 《数理医药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0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与低碳饮食靶向调控相联合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体质量、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低碳饮... 目的:探讨计划行为理论与低碳饮食靶向调控相联合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体质量、血脂代谢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9年7月-2021年9月收治的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1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成2组,每组87例,对照组给予低碳饮食靶向调控治疗,研究组基于此,实施计划行为理论,对比两组体重指数(BMI)、血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的BMI较对照组低(P<0.05)。研究组治疗3个月时的TC、TG、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针对T2DM合并肥胖症患者,通过采用计划行为理论+低碳饮食靶向调控施治,能降低体质量,改善血脂代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计划行为理论 饮食靶向调控 血脂代谢 体质量
下载PDF
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47
5
作者 余德贵 吴群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11-917,共7页
以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县域)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科学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变化趋势,在分析区域未来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碳排放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 以经济快速发展区域(县域)的土地利用生态经济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科学相关分析方法,结合区域土地利用的经济、生态和社会功能变化趋势,在分析区域未来社会经济科学发展、碳排放目标与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关系的基础上,研究了土地利用结构调控的CO2当量指数、经济效益指数及其目标函数,通过集成Markov模型和结构优化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地利用结构的低碳优化动态调控模型(LUSCC)及其求解方法。最后以江苏泰兴市为例进行了分析验证,综合考虑该区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实施情况,获得3种不同碳排放目标调控程度的土地利用优化结构及其调控方法,研究表明,建立的基于碳排放约束的动态优化调控模型,能够满足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及其可持续利用要求,为探索区域未来低碳型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结构 MARKOV模型 低碳调控 结构优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