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拔管后低SpO_2的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董小枫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0-211,共2页
目的 在临床麻醉中 ,全麻拔管后低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常被忽视 ,但它确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引起高度重视。方法 观察 2 30例全麻病人 ,拔管前及拔管后 1h内SpO2 的变化。结果 拔管后 1h内 ,SpO2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 目的 在临床麻醉中 ,全麻拔管后低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常被忽视 ,但它确是术后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引起高度重视。方法 观察 2 30例全麻病人 ,拔管前及拔管后 1h内SpO2 的变化。结果 拔管后 1h内 ,SpO2 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其中年老体弱 ,术前SpO2 较低 ,手术时间长 ,创伤严重者 ,SpO2 降低发生率高且持续时间长。结论 麻醉医生应正确掌握拔管指征 ,拔管后常规吸氧 ,并监测SpO2 的变化 ,对病情危重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麻 拔管 观察 脉搏饱和度
下载PDF
异常血红蛋白病的围术期麻醉处理1例
2
作者 赵伟红 彭清华 罗佛全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8年第3期105-106,共2页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由于血液中存在血红蛋白变异体,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发绀和低脉搏氧饱和度(SpO2),给病情评估及临床监测带来一定困难.2017年11月16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异常... 异常血红蛋白病是血红蛋白分子结构异常引起的一组遗传性血液病.由于血液中存在血红蛋白变异体,患者可出现无症状性发绀和低脉搏氧饱和度(SpO2),给病情评估及临床监测带来一定困难.2017年11月16日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了1例异常血红蛋白病患者,本文报告其围术期麻醉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血红蛋白病 紫绀 低脉搏氧饱和度 围术期 麻醉
下载PDF
鼾症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不同药物复合镇静镇痛效果的比较
3
作者 杨春友 苏凤荣 《中国伤残医学》 2009年第3期64-65,共2页
目的:咪达唑仑0.03μg/(kg.h)复合舒芬太尼0,07μg/(kg.h)可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镇静镇痛,方法: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病人98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6~62岁,体重70~112kg,呼吸紊乱指数(AHI)≥40,睡眠最低脉... 目的:咪达唑仑0.03μg/(kg.h)复合舒芬太尼0,07μg/(kg.h)可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镇静镇痛,方法:择期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的OSAS病人98例,ASAⅠ或Ⅱ级,年龄26~62岁,体重70~112kg,呼吸紊乱指数(AHI)≥40,睡眠最低脉搏血氧饱和度(LspO2)37%~80%,根据术后留置气管导管期间不同药物复合随机分为3组;异丙酚2mg/(kg.h)组(PR组,n=30)、咪达唑仑0.1mg/(kg.h)+舒芬太尼0.1μg/kg组(MS1组,n=32)和咪达唑仑0.03mg/(kg.h)+舒芬太尼0.7μg/(kg.h)"组(MS2组n=36)。结果PR组有24例发生术后镇静镇痛期间知晓,MS1组无1例发生,MS2组有1例发生,PR组较MS1组和MS2组术后镇静镇痛期间知晓发生率升高(P<0.01),且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清醒时间为(15±8)分钟,MS1组为(28±10)分钟,MS2组为(16±7)分钟;MS1组较PR组和MS2组清醒时间延长(P<0.05),且2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拔管后需吸氧时间为(3.81±0.10)小时,MS1组为(7.42±0.12)小时,MS2二组为(4.22±0.09)小时;MS1组较PR组和MS2!组拔管后需吸氧时问明显延长(P<0.01)。结论:咪达唑仑0.03μg/(kg.h)复合舒芬太尼0,07μg/(kg.h)可用于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留置气管导管病人镇静镇痛,且术后镇静镇痛期间知晓发生率低,清醒时间短,氧依赖程度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镇静 气管导管 镇痛效果 留置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 药物 脉搏饱和度 镇静镇痛
下载PDF
地氟烷与丙泊酚对超体重患者术后早期肺功能影响的比较研究
4
作者 M. Zoremba F. Dette T. Hunecke L. Eberhart S. Braunecker MDand H. Wulf 史文艳(译) 喻田(校) 《麻醉与镇痛》 2013年第1期29-37,共9页
背景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并比较了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超体重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我们前瞻性研究134例体重指数在25-35kg/m^2且行较小外周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40-120分钟。随机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全凭静脉麻... 背景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并比较了地氟烷或丙泊酚麻醉对超体重患者术后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的影响。方法我们前瞻性研究134例体重指数在25-35kg/m^2且行较小外周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40-120分钟。随机将患者分为丙泊酚组(全凭静脉麻醉)或经气管导管麻醉的地氟烷组,脑电双频指数目标控制在40-60。标准化术前用药、辅助用药及通气量。测量术前的血氧饱和度值和肺功能(基线),并在拔管后10分钟、0.5小时、2小时和24小时再次测量血氧饱和度值和肺功能。所有值均在患者头高30。仰卧位测量。首先采用单因素影响分析体重指数和麻醉类型对肺功能和血氧饱和度值变化的影响,然后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术后2小时内,丙泊酚组血氧饱和度比地氟烷组低(2小时为93.8%±2.0%v.S.94.6%±2.1%,P〈0.007);肺功能[最大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exhaled in 1 second, FEV1 )、呼气峰流量、呼气中段流量(midexpiratory flow,MEF)、用力吸气肺活量、吸气峰流量;各指标从基线下降11%。20%,P〈0.001]也低于地氟烷组。甚至在术后24小时,丙泊酚组FEV.、呼气峰流量、MEF、用力吸气肺活量及吸气峰流量仍较地氟烷组减少得更多(P〈0.01)。拔管后2小时点,肥胖程度与FEV.及MEF值的降低在丙泊酚组呈相关,而地氟烷麻醉后未见这一情况(P〈0.01)。结论我们推断:对于120分钟以内的浅表手术,与地氟烷相比,丙泊酚维持麻醉更易损害术后早期肺功能,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值。此外,在丙泊酚麻醉后2小时,随着患者肥胖的增加,肺功能下降愈明显,而地氟烷麻醉则无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肺功能 丙泊酚 地氟烷 超体重 患者 脉搏饱和度 术后 全凭静脉麻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