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患者上衣固定甲乳外科伤口低负压引流管 被引量:5
1
作者 赵晓竹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20期41-41,共1页
对于伤口引流管,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或悬挂于床边挂钩上,这种方法预留的引流管长度很难控制,增加了引流管脱出、折叠的危险,同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还有潜在刺伤的危险。目前甲乳外科术后伤口引流大多采用低负... 对于伤口引流管,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别针将引流管固定于床单上或悬挂于床边挂钩上,这种方法预留的引流管长度很难控制,增加了引流管脱出、折叠的危险,同时限制了患者的活动;还有潜在刺伤的危险。目前甲乳外科术后伤口引流大多采用低负压引流球或持续低负压吸引器吸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乳外科 手术后 低负压引流管 上衣 固定
下载PDF
低负压引流管在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
2
作者 袁德武 余忠林 《海南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060-3062,共3页
目的探究低负压引流管在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进行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目的探究低负压引流管在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后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安康市中心医院胸心外科进行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的1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3例。对照组患者在留置引流管的基础上进行原位冲洗引流,观察组患者于吻合口旁将负压引流管预置并进行持续低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的发生情况、吻合口瘘确诊时间、正常饮食时间、置管时间、瘘后恢复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0%,瘘后恢复时间为(30.82±9.0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79.02±18.93)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吻合口瘘确诊时间、置管时间及正常饮食时间分别为(5.12±1.24)d、(7.02±3.22)d、(10.27±3.55)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63±2.52)d、(11.39±3.91)d、(14.62±4.0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2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负压引流管应用于食管癌食管胃胸内吻合术后能够及时发现吻合口瘘,有助于及时进行治疗,使患者的恢复时间降低,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胃胸内吻合术 低负压引流管 效果 并发症
下载PDF
食管胃胸腔吻合术中放置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管的临床疗效
3
作者 程相方 魏煜程 《临床外科杂志》 2016年第1期11-11,共1页
我们对432例经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患者除放置传统胸腔闭式引流管外,再放置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管,获得满意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关键词 食管胃胸腔内吻合术 食管床 引流 吻合口瘘 胸腔积液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胸内吻合口瘘安置瘘口引流管低负压引流的护理 被引量:6
4
作者 唐小丽 刘静 +3 位作者 谭小辉 文彦 董兴菊 郑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49-650,共2页
关键词 食管癌瘘口 引流 护理
下载PDF
经阴道低负压引流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红菊 刘玉 +3 位作者 马真胜 荆茹 李雪 王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1279-1280,共2页
目的研究经阴道低负压引流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方法将87例术后阴道引流管直接接引流袋和166例术后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两组患者术后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患者阴道引流管... 目的研究经阴道低负压引流器预防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形成。方法将87例术后阴道引流管直接接引流袋和166例术后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两组患者术后其他治疗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的引流量、淋巴囊肿发生率。结果患者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较直接接引流袋的日平均引流量多(121.28ml/97.50ml,P<0.01)、淋巴囊肿发生率明显降低(8.74%/12.64%,P<0.05)。结论经阴道低负压引流对宫颈癌根治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形成具有预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 盆腔淋巴囊肿 宫颈癌
下载PDF
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对口服有机磷中毒救治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彭雅君 孟新科 +1 位作者 何卫平 郑瑞云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在抢救经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效果。方法将36例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洗胃、导泻法;研究组(17例)于常规洗胃、导泻后,行胃肠道间断(4~6h 1次)甘露醇或生理... 目的探讨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引流在抢救经口服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中的效果。方法将36例AOP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9例)采用传统洗胃、导泻法;研究组(17例)于常规洗胃、导泻后,行胃肠道间断(4~6h 1次)甘露醇或生理盐水灌洗加持续胃管及肛管低负压吸引。比较两组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胆碱酯酶上升至正常50%时间、昏迷时间及腹胀便秘、反跳、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阿托品及解磷定用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胆碱酯酶上升时间、患者昏迷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持续胃肠道低负压吸引能有效清除AOPP患者胃肠道毒物,有利于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中毒 胃肠道 引流
下载PDF
重症急性胰腺炎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16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徐芳玲 金珊珊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2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SAP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腹腔双套管引流时间21~38 d,15例痊愈出院,...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6例SAP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病例腹腔双套管引流时间21~38 d,15例痊愈出院,1例治疗期间出现肠瘘,家属放弃治疗。结论:SAP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腹腔双套管 引流 临床护理
下载PDF
低负压宫腔吸引冲洗引流治疗老年宫腔积脓3例 被引量:16
8
作者 任玉环 柏新华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07-508,共2页
关键词 宫腔吸引冲洗引流 治疗 老年人 宫腔积脓 头孢唑林 白霉素
下载PDF
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对大便失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晓丹 孔德斌 李若杏 《齐鲁护理杂志》 2019年第10期115-116,共2页
目的:探讨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对大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大便失禁相关性皮... 目的:探讨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对大便失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大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采用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每日肛周护理次数、每日肛周护理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造口袋联合持续低负压引流护理对大便失禁患者实施皮肤管理有助于降低大便失禁相关性皮炎发生率,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失禁 造口袋 持续引流 肛周皮肤 相关性皮炎
下载PDF
闭吸式低负压引流在29例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术后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伯怀 赵兵 +2 位作者 戢运福 徐明 王贤普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372-372,共1页
关键词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手术后 AHNP 闭吸式引流
下载PDF
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蔡长茂 李威 +1 位作者 曾永明 陈伯赞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842-1843,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145例。根据引流管的选择分为传统单腔引流管组(对照组,n=73)和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组... 目的探讨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和总结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施行的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Dixon术式)145例。根据引流管的选择分为传统单腔引流管组(对照组,n=73)和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组(实验组,n=72),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引流管堵管发生率、盆腔积液发生率、吻合口瘘发生率、腹腔感染率。结果实验组患者引流管通畅度优于对照组[(205±32)ml vs(163±41)ml],盆腔积液发生率(4.2%vs17.8%)、吻合口瘘发生率(2.8%vs5.5%)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低负压双套引流管是一种疗效满意、安全性高、制作简单的新型引流管,我们提倡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套引流管 单腔引流管 直肠癌
下载PDF
肝癌术后行腹腔双套管低负压引流78例术后护理 被引量:5
12
作者 青晓 《齐鲁护理杂志》 2013年第4期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的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5月行肝癌手术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留置温氏孔安置腹腔双套管,术后行低负压引流;选择2010年5~9月行肝癌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肝癌术后行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的疗效及术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5月行肝癌手术的7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留置温氏孔安置腹腔双套管,术后行低负压引流;选择2010年5~9月行肝癌手术的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术中留置温氏孔安置血浆管引流。术后两组均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1 d、3~5 d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引流后3 d、7 d患者WBC变化小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腹腔双套管冲洗低负压引流可以更好地引流腹腔渗液,缩短引流管时间,降低继发腹腔感染或膈下脓肿发生率,使WBC恢复时间缩短;而积极的治疗及护理,是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腹腔双套管 引流 术后护理
下载PDF
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临床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彭雅君 李小珍 郑碧霞 《现代护理》 2002年第5期331-332,共2页
目的 探讨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有效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留置硅胶肛管接贞压瓶持续低负压吸引法,对21例稀便失禁的患者引流效果与15例稀便失禁患者按传统的方法护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对大便失禁病人护理中,对粪便呈稀糊或... 目的 探讨低负压引流在大便失禁中的有效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留置硅胶肛管接贞压瓶持续低负压吸引法,对21例稀便失禁的患者引流效果与15例稀便失禁患者按传统的方法护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对大便失禁病人护理中,对粪便呈稀糊或水样状稀便,低负压引流能有效引流稀便。实验组与对似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留置肛管低负压引流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稀便失禁,能防止肛周皮肤炎症,极大地减轻病人的痛苦和护理工作量。是护理大便失禁的新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有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应用 引流 大便失禁
下载PDF
经阴道低负压引流预防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感染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林少英 《护理学杂志》 2009年第6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低负压引流预防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9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术后阴道引流管直接接引流袋,观察组术后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引流... 目的探讨经阴道低负压引流预防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将190例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5例。对照组术后阴道引流管直接接引流袋,观察组术后阴道引流管接低负压引流器。结果对照组术后24h引流量显著少于观察组,拔管后阴道流血时间显著长于观察组,术后引流管堵塞及盆腔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经阴道引流管低负压引流可促进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后积血积液的引流,对术后感染的发生有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 引流 术后感染
下载PDF
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187例临床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志梅 《齐鲁护理杂志》 2015年第18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7例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患者进行精心观察和针对性护理。结果:187例患者恢复良好,经观察纵隔食管床负压引流液性质... 目的:探讨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187例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持续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患者进行精心观察和针对性护理。结果:187例患者恢复良好,经观察纵隔食管床负压引流液性质改变发现吻合口瘘5例,均通过纵隔食管床负压引流管充分引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于术后14~31 d治愈出院。结论:胃-食管胸腔内吻合术后放置纵隔食管床低负压引流球,可促进尽快拔除常规胸腔闭式引流管,利于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细致的观察及针对性护理可明显减轻吻合口瘘引发的胸腔感染,减轻患者负担和痛苦,利于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吻合术 纵隔食管床 引流
下载PDF
小切口置管低负压引流结合透脓汤治疗乳房脓肿3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栋 《山东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小切口置管引流 透脓汤 乳房脓肿 中医药治疗 疗效
下载PDF
自制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持续吸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难治性气胸的护理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风菊 王磊 《中国社区医师》 2015年第19期135-136,共2页
目的:总结自制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持续吸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难治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采用一次性水封式单腔闭式引流瓶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和对采用自制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持续吸引治疗的30例患者(治疗组)的临... 目的:总结自制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持续吸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难治性气胸的护理体会。方法:对采用一次性水封式单腔闭式引流瓶治疗的30例患者(对照组)和对采用自制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持续吸引治疗的30例患者(治疗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后者的护理要点。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平均肺复张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负压、小导管引流装置及负压吸引机能使肺组织尽快复张,创口尽快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小导管引流装置 持续吸引 慢性阻塞性疾病并发难治性气胸 护理
下载PDF
双腔管低负压引流用于术后肠瘘的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亿萍 李珊珊 《现代医药卫生》 2005年第17期2365-2366,共2页
关键词 手术后 引流 肠瘘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双腔管 护理 术后并发 住院时间 住院费用
下载PDF
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30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李迎春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年第6期568-570,共3页
目的 :观察采用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肛肠外科在2010年8月—2014年6月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挂线术(对照组)与切开挂线+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术(观察组)治疗... 目的 :观察采用自制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的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肛肠外科在2010年8月—2014年6月采用单纯切开排脓挂线术(对照组)与切开挂线+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术(观察组)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患者30例,比较两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一次性治愈率、术后疼痛指数及术后肛门失禁评分。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随访至今无复发。观察组肉芽组织生长情况、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早期术后疼痛指数及术后肛门失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一次性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肿切开挂线+双套管持续冲洗低负压引流术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在确保一次性治愈率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肛门功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缩短创面的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是治疗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马蹄形直肠后间隙脓肿 双套管 引流
下载PDF
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20
作者 曹钰 蒋辉 +2 位作者 张瑜 丁兵 凌俊 《腹部外科》 2018年第6期428-43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及术后使用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术前经直肠给予吲哚美辛及术后使用鼻胆管低负压引流对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发生的作用。方法选取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行ERCP治疗的胆总管结石病人188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吲哚美辛+鼻胆管低负压引流组,63例)、B组(吲哚美辛+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3例)、C组(安慰剂+鼻胆管常规引流组,62例),观察分析三组病人术后不同时刻各项监测指标的差异。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ERCP术后第24、48小时鼻胆管胆汁引流量更多、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更快,鼻胆管发生堵塞例数更少(均P<0.05)。A组、B组ERCP术后第6、24、48小时血清淀粉酶、WBC、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C组(均P<0.05),其中A组比B组更低(P<0.05)。A组(3.17%)PEP发生率低于B组(12.70%)、C组(16.13%),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B组与C组相比,腹痛、腹胀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其中A组恢复时间最快、住院时间最短(均P<0.05)。三组PEP病人中均无重型胰腺炎。结论吲哚美辛联合鼻胆管低负压引流方便、经济、安全,可更有效地降低PEP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吲哚美辛 鼻胆管引流 胰腺炎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