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贫液排放在低铜金矿炭浆工艺中的应用
1
作者 代正和 吴龙龙 焦增军 《有色冶金设计与研究》 2022年第2期6-9,共4页
对低铜金矿进行氰化浸出,探索铜在金浸出—吸附回收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矿物的存在增加了环保浸金剂的消耗,降低了金的浸出率,造成金回收率的下降。经过试验研究,在低铜金矿炭浆工艺中,采用定期排放贫液的措施,显著降低了氰化矿... 对低铜金矿进行氰化浸出,探索铜在金浸出—吸附回收过程中的影响。结果表明:铜矿物的存在增加了环保浸金剂的消耗,降低了金的浸出率,造成金回收率的下降。经过试验研究,在低铜金矿炭浆工艺中,采用定期排放贫液的措施,显著降低了氰化矿浆中铜离子的浓度,从而提高了金的浸出率,降低了环保浸金剂的单耗,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铜金矿 氰化浸出 炭吸附 炭浆工艺
下载PDF
含铜低品位金矿除铜回收氰浸出工艺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谭希发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6,62,共7页
传统工艺"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解吸-电积-提纯"难于处理含有氰化物易溶铜的含铜低品位金矿。采用"柱浸-贵液除铜回收氰-活性炭吸附金"工艺处理福建某含铜低品位金矿,以硫化亚铜沉淀形式除铜,络合氰化物经酸化为游... 传统工艺"氰化浸出-活性炭吸附-解吸-电积-提纯"难于处理含有氰化物易溶铜的含铜低品位金矿。采用"柱浸-贵液除铜回收氰-活性炭吸附金"工艺处理福建某含铜低品位金矿,以硫化亚铜沉淀形式除铜,络合氰化物经酸化为游离氰化物回收氰。结果表明,采用除铜回收氰工艺,与新制浸出液相比,各项指标接近;与未除铜工艺相比,金浸出率高10.81%,氰化钠耗量低78.30 g/t。回收的铜可以作为铜精矿,吸附贫液可返回循环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冶 品位 贵液除 吸附 综合回收 零排放
下载PDF
西藏班-怒带西段荣那铜(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3
3
作者 孙振明 任云生 +3 位作者 李才 李兴奎 王明 范建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08-617,共10页
荣那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新发现的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矿床之一,已探明储量达大型规模,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荣那铜(金)矿床矿石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典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组... 荣那铜(金)矿床是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新发现的矿床,是多龙矿集区的重要组成矿床之一,已探明储量达大型规模,具有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潜力。荣那铜(金)矿床矿石矿相学与岩相学研究显示其具有典型高硫化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的矿物组合(明矾石、硫砷铜矿等)和矿化蚀变特征。通过资料收集与野外观察,本文将荣那铜(金)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与碳酸盐阶段,其中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为查明该矿床的成矿流体特征,进一步确定矿床成因类型,对取自深部矿石中的石英脉(均为主成矿阶段含黄铁矿、黄铜矿石英脉)开展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表明,上述矿物中主要发育富液相、富气相和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富液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80~440℃和4.63%~11.95%NaCl eqv;富气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盐度分别为:320~440℃和5.55%~10.74%NaCl eqv;含子矿物三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与盐度分别为200~400℃和29.4%~32.56%NaCl eqv;富液相与富气相包裹体的气体成分除少量N2外,气体成分均为H2O。综合分析认为,荣那矿床成矿流体发生了强烈的沸腾作用,流体沸腾作用是该矿床的重要成矿机制。可见,荣那矿床具有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矿物组合及蚀变特征,但主成矿阶段石英脉流体包裹体特征与典型斑岩型铜(金)矿床的流体包裹体特征相似。因此,推测荣那高硫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的深部存在斑岩型铜金矿化,该矿床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型-斑岩型铜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床成因 浅成温热液型-斑岩型 荣那() 西藏班-怒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