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风化壳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刚
张玺华
+3 位作者
陈勇
林良彪
文龙
林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9,93,共6页
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古岩溶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难以解释储层的分布发育情况。元坝地区位于岩溶古地貌的岩溶斜坡区,微地貌对岩溶储层分布起到控制作用,其中岩溶残丘是岩溶斜坡上最有利于岩溶储层形成...
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古岩溶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难以解释储层的分布发育情况。元坝地区位于岩溶古地貌的岩溶斜坡区,微地貌对岩溶储层分布起到控制作用,其中岩溶残丘是岩溶斜坡上最有利于岩溶储层形成的微地貌单元,且发育于岩溶残丘顶部的铝质泥岩有利于气藏的保存。运用"印模法"、地震反射结构分析等方法,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古地貌分析,采用基于匹配追踪时频分析的低频能量增强油气检测技术,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降低了勘探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岩溶
岩溶残丘
古地貌分析
低频能量增强
储层预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技术在YP地区稠油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志伟
陈兆明
+2 位作者
张忠涛
吴静
徐颖晶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
地震波在穿过含油气储层时,由于受油气流体的黏滞性和内摩擦力影响,在频率上会表现为高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的特征,在频谱上就表现为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使得低频能量相对增强。同时,前人大量研究表明流体黏度越大,黏滞性越强,对地震...
地震波在穿过含油气储层时,由于受油气流体的黏滞性和内摩擦力影响,在频率上会表现为高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的特征,在频谱上就表现为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使得低频能量相对增强。同时,前人大量研究表明流体黏度越大,黏滞性越强,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效果越明显。在所研究的YP地区,油气运移到浅部成藏,经历了大量的生物降解作用,原油具有比重大、黏度大的特性。利用频率域的吸收衰减技术在研究区这种特性的油层进行了识别,最终实验结果与已钻井结果吻合度较好,预测井也与实钻井相吻合,验证了该技术在该区应用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波
黏滞性
高频衰减
低频能量增强
生物降解
吸收衰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风化壳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为例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刚
张玺华
陈勇
林良彪
文龙
林凯
机构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南京物探研究院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5-89,9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39901)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2011ZX05002-004)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20115122110002)
文摘
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古岩溶储层埋藏深、非均质性强,常规地震储层预测方法难以解释储层的分布发育情况。元坝地区位于岩溶古地貌的岩溶斜坡区,微地貌对岩溶储层分布起到控制作用,其中岩溶残丘是岩溶斜坡上最有利于岩溶储层形成的微地貌单元,且发育于岩溶残丘顶部的铝质泥岩有利于气藏的保存。运用"印模法"、地震反射结构分析等方法,利用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古地貌分析,采用基于匹配追踪时频分析的低频能量增强油气检测技术,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降低了勘探风险。
关键词
古岩溶
岩溶残丘
古地貌分析
低频能量增强
储层预测
Keywords
palaeokarst
karst monadnock
palaeogeomorphologic analysis
enhancement by Low frequency energy
reservoir prediction
分类号
TU44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技术在YP地区稠油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
2
2
作者
张志伟
陈兆明
张忠涛
吴静
徐颖晶
机构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研究院
出处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年第1期67-73,共7页
基金
“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南海东部海域勘探新领域及关键技术”(2016ZX05024-004)。
文摘
地震波在穿过含油气储层时,由于受油气流体的黏滞性和内摩擦力影响,在频率上会表现为高频衰减快、低频衰减慢的特征,在频谱上就表现为整体能量向低频移动,使得低频能量相对增强。同时,前人大量研究表明流体黏度越大,黏滞性越强,对地震波的吸收衰减效果越明显。在所研究的YP地区,油气运移到浅部成藏,经历了大量的生物降解作用,原油具有比重大、黏度大的特性。利用频率域的吸收衰减技术在研究区这种特性的油层进行了识别,最终实验结果与已钻井结果吻合度较好,预测井也与实钻井相吻合,验证了该技术在该区应用的可行性。
关键词
地震波
黏滞性
高频衰减
低频能量增强
生物降解
吸收衰减
Keywords
seismic wave
viscosity
high frequency attenuation
low frequency energy enhancement
biodegradation
absorption attenuation
分类号
P618.13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风化壳古岩溶储层地震预测方法-以川东北元坝地区雷口坡组四段为例
陈刚
张玺华
陈勇
林良彪
文龙
林凯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广义S变换的吸收衰减技术在YP地区稠油识别中的应用
张志伟
陈兆明
张忠涛
吴静
徐颖晶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202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