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汶川震前几种低频事件波形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邓津 李鹏 +1 位作者 马腾飞 赵凌云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7-170,282,共14页
列举分析了国外文献所记载的几类低频事件.选择汶川MS8.0地震主断层附近四川省部分台网宽频带数据,采用相应频段,进行带通滤波处理,检测到4种类似的低频事件波形.分别为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ETS事件),深低频地震事件(LFE事件),深低频震... 列举分析了国外文献所记载的几类低频事件.选择汶川MS8.0地震主断层附近四川省部分台网宽频带数据,采用相应频段,进行带通滤波处理,检测到4种类似的低频事件波形.分别为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ETS事件),深低频地震事件(LFE事件),深低频震动事件(DLF事件),以及超低频震动事件(VLF事件).定位分析实例证实,汶川震前的ETS和DLF等低频事件发生在主断层附近,表明大震发生之前龙门山断裂带附近有低频事件发生,主要为ETS和VLF两类事件及少量DLF事件.因有远震记录与LFE事件时间相近,无法确认此类事件是否存在.低频事件作为天然地震目录的补充,可为大震前兆和触发机理研究提供新的探索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低频地震 震颤 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 低频震动事件 低频震动事件
下载PDF
低频事件类别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津 刘琨 李少华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48-657,共10页
通过分析全球记录到的各类低频地震,主要类型如:ETS(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LFT(低频震颤)、SSE(慢滑移事件)、VLF(超低频事件)、DLF(深低频事件)等,介绍了主要低频事件与天然地震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发现不同国家地区记录到的ETS,LFT,SSE... 通过分析全球记录到的各类低频地震,主要类型如:ETS(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LFT(低频震颤)、SSE(慢滑移事件)、VLF(超低频事件)、DLF(深低频事件)等,介绍了主要低频事件与天然地震的波形和频谱特征.发现不同国家地区记录到的ETS,LFT,SSE等低频事件均有相近的周期范围.文中将低频震动事件进行类别划分,获得频率-持续时间分类示意图,结果表明全球主要地区记录的低频事件、火山地震、天然地震、台风和地脉动等,都有特定的频率范围和持续时间,可以从图上大体区分出低频震动事件的属性特点,为低频事件的判别提供依据.通过对低频信息的频率范围,波形特征等的深入分析和确认,可提供有价值的地震前兆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地震 震颤 低频震颤与滑移事件 低频震动事件 低频震动事件
下载PDF
平面电极型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军波 龚黎明 +3 位作者 陈德勇 何文涛 王鹏 陈健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69-775,共7页
针对传统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的加工工艺成本高、一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平面电极型微机电系统(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结构。建立了平面电极型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的计算模型,通过Comsol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影响传感器的... 针对传统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的加工工艺成本高、一致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平面电极型微机电系统(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结构。建立了平面电极型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的计算模型,通过Comsol多场耦合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影响传感器的结构参数如:电极宽度、电极间距、流道高度等进行了计算和优化。采用MEMS表面工艺和准LIGA工艺,制备了平面电极型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最后,与采用传统方法精密加工的MET2003器件进行了频率响应和微震动的对比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MET2003器件相比,平面电极型MEMS电化学地震传感器的带宽从1Hz扩展到了30Hz,两种器件的采集结果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887,在1Hz处的噪声低于120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机电系统 电化学地震传感器 平面电极 低频震动检测
下载PDF
低频爆破震动对岩石介质破坏机理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史秀志 董凯程 陈小康 《矿业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8-70,共3页
基于小波包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法和损伤力学基本理论,对低频爆破震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震动对岩石的拉压损伤作用理论,从能量角度解释了岩石破坏原因,克服以往岩石破坏判据单一的缺陷,得出低频爆破震动破坏岩石的普遍理论... 基于小波包爆破地震能量分析法和损伤力学基本理论,对低频爆破震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震动对岩石的拉压损伤作用理论,从能量角度解释了岩石破坏原因,克服以往岩石破坏判据单一的缺陷,得出低频爆破震动破坏岩石的普遍理论,为以后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爆破 低频震动 能量分析法 损伤力学
原文传递
便携式公路路基动态弯沉仪系统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 袁翔 +2 位作者 查旭东 周育才 曾志伟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3,共4页
文中将低频震动DP传感器用于路基振动位移检测,分析了位移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并针对同类传感器容易出现横向干扰的情况,设计了一套自动定心机构,避免了DP传感器受横向扰动力的影响。实际路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性、数据可靠性得到较... 文中将低频震动DP传感器用于路基振动位移检测,分析了位移传感器的主要特性,并针对同类传感器容易出现横向干扰的情况,设计了一套自动定心机构,避免了DP传感器受横向扰动力的影响。实际路试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性、数据可靠性得到较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基回弹模量 低频震动传感器 抗横向力干扰 单片机
下载PDF
电缆上杆保护管封堵装置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饶刚 洪和强 +2 位作者 杨勇 王敏 周文韬 《科技资讯》 2016年第26期39-40,共2页
电缆管道封堵很重要,地下电缆由于管理不便,电缆经常被雨水浸泡,或者老鼠咬断,造成漏电、断电等情况,影响极大。甚至有些还存在管道流通问题,增加人工井抽水挖泥的麻烦和时间,降低作业效率。研发一种新型的柔性电缆管道密封装置,专门用... 电缆管道封堵很重要,地下电缆由于管理不便,电缆经常被雨水浸泡,或者老鼠咬断,造成漏电、断电等情况,影响极大。甚至有些还存在管道流通问题,增加人工井抽水挖泥的麻烦和时间,降低作业效率。研发一种新型的柔性电缆管道密封装置,专门用于电缆管道口封堵使用,其优越的密封性能可以在管道口封堵时更好地保护电缆及管道安全;柔性密封装置是由一种软质合金和纳米高分子材料经过21道工序精加工而成,具有放水、防火、防鼠蚁泥沙等功效,达到有效保护地下管网资源安全的战略性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频震动 钢性特性 柔性密封系统 电缆管理
下载PD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Low Frequency Wave That Radiates into the Air before the Failure of Rock 被引量:4
7
作者 LiShiyu TangLinbo +3 位作者 HeXuesong SuFang SunWei LiuJianxin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05年第1期86-96,共11页
Experiments on sonic transmission show that a slabstone can directly transmit part of the energy of a wave excited by knocking or by a transducer into the air. The other part of the wave energy can generate the normal... Experiments on sonic transmission show that a slabstone can directly transmit part of the energy of a wave excited by knocking or by a transducer into the air. The other part of the wave energy can generate the normal mode of vibration on the slabstone and excite measurable acoustic signals in the air. The dominant frequency is related to the size of the slabstone.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acoustic emission (AE) in rock also displays similar behavior if the source is shallow.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with the nucleation and propagation of cracks, the dominant frequency of the radiated wave will be lower. When the frequency becomes very low, the wave can be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rock into the air and be received by a microphone.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similarity of size, there will be low-frequency waves before strong earthquakes because of nucleation of cracks, which can be received by special low-frequency transducers or infrasonic detectors. Before earthquakes, the mechanism of precursors could be very complicated. They might be produced by plastic creep or attributed to liquids but not brittle fracture in most cases. So the periods of the produced waves will be longer. This perhaps accounts for the lack of foreshocks before many strong earthquak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ecursors of earthquake infrasonic wave physics of earthquake source nucleation of micro-cracks low-frequency radi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