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新生代青年低额彩礼的形成机制及其现实挑战
1
作者 张艳霞 刘远冬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3-180,共18页
高额彩礼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治理的突出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对重庆石村新生代青年“零彩礼”现象的田野调查,分析当地低额彩礼的形成机制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石村“不算彩礼”的共识促进了婚姻交换灵活多元的发展,相对于更具仪式性的婚... 高额彩礼是我国近年来重点治理的突出社会问题。本研究基于对重庆石村新生代青年“零彩礼”现象的田野调查,分析当地低额彩礼的形成机制及其面临的现实挑战。石村“不算彩礼”的共识促进了婚姻交换灵活多元的发展,相对于更具仪式性的婚礼花费、改口费和房产花费,彩礼因过于货币化和功利化而被排除在有意义的婚姻交换之外。自明清流传至今的传统习俗和社会主义新风尚共同塑造了当地礼俗传统,弱代际责任感下自由恋爱、代际和性别平等的情境化解了婚姻交换的偿付和资助功能,礼物模式的婚姻交换在仪式和日常中塑造着集体道德感,即使是在跨婚姻圈的新生代中也没有形成高额彩礼。但随着社会流动性和风险性增大,当地低额彩礼实践的维系正面临着跨区域文化冲突和彩礼抵押功能强化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额彩礼 重庆 农村 新生代青年 礼物秩序
下载PDF
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理解低额彩礼的一种视角——基于粤北宗族性村庄的考察 被引量:7
2
作者 李永萍 《当代青年研究》 CSSCI 2018年第3期96-102,共7页
家庭是理解彩礼性质和彩礼变迁的重要变量。婚姻偿付理论和婚姻资助理论关于彩礼性质的解释存在形式主义的局限。事实上,彩礼嵌入在特定的家庭再生产模式中,并受到家庭动力学机制的具体规定。华南地区的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是理解当地低... 家庭是理解彩礼性质和彩礼变迁的重要变量。婚姻偿付理论和婚姻资助理论关于彩礼性质的解释存在形式主义的局限。事实上,彩礼嵌入在特定的家庭再生产模式中,并受到家庭动力学机制的具体规定。华南地区的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是理解当地低额彩礼的结构性原因。这种家庭再生产模式具有低度代际支持、低度代内竞争和低度社区竞争等特点,强调联合家庭整体的文化认同,从而抑制了彩礼上涨的动力,维持了彩礼水平的相对均衡。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具有相对独立性,它有助于抵消婚姻市场失衡导致的婚姻要价效应,进而低成本地实现家庭再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家庭 家庭再生产 宗族性村庄 低额彩礼
下载PDF
归属视角下农村低额彩礼形成的动力机制——基于赣南G村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永萍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0-128,共9页
基于赣南农村的田野经验,以彩礼归属为研究视角,分析农村婚姻家庭变迁中低额彩礼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赣南农村的宗族性底色维系了彩礼的传统属性,即彩礼主要归属于女方父母,体现了彩礼的婚姻补偿功能。彩礼的父母归属不仅降低了女方父母... 基于赣南农村的田野经验,以彩礼归属为研究视角,分析农村婚姻家庭变迁中低额彩礼的形成与维系机制。赣南农村的宗族性底色维系了彩礼的传统属性,即彩礼主要归属于女方父母,体现了彩礼的婚姻补偿功能。彩礼的父母归属不仅降低了女方父母的要价动力,而且抑制了女儿成为彩礼要价主体的动机。具体而言,家庭经济条件改善、女儿地位提高以及对女儿养老的预期等因素抑制了女方父母的彩礼要价动力;宗族性村庄女儿对婆家的身份认同以及联合家庭再生产模式下的责任连带,避免了女儿卷入婚姻要价过程。赣南农村的低额彩礼避免了子代对父代的经济剥夺,维系了代际关系的平衡,展现了不同于高额彩礼的婚姻变革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额彩礼 彩礼归属 要价主体 联合家庭模式 宗族性村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