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J函数的低饱和油藏数值模拟及水平井含水模式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建兴 林承焰 +1 位作者 陈仕臻 文子桃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64,71,共8页
针对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投产初期含水复杂问题,根据单井动静态特征细分含水类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低饱和油藏水平井投产初期见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确定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结果表明,北部湾A油田低... 针对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水平井投产初期含水复杂问题,根据单井动静态特征细分含水类型,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探讨低饱和油藏水平井投产初期见水特征及形成机理,确定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结果表明,北部湾A油田低饱和油藏水平井具有3种含水上升类型,即一般型、先升后降再升型、初期突升-平稳型,油藏产水包括边水、底水及储层可动水;利用J函数法成功解决了异常含水上升规律的拟合难题。在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低饱和油藏中水平井含水上升模式,即边水推进型、可动水产出型和底水脊进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饱和油藏 J函数 油藏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水平井含水模式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湖斜坡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徐伯东 邹贤利 +4 位作者 吴新豫 赵文苹 王爱霞 许涛 赵晓东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中浅层发现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但是老井试油后产量不一,油藏“甜点”识别困难。为此,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参数,对八道湾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油的生物... 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斜坡中浅层发现了侏罗系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但是老井试油后产量不一,油藏“甜点”识别困难。为此,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参数,对八道湾组油藏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对分析原油特点和原油成因具有显著的表征意义,原油普遍具有β-胡萝卜烷和γ-蜡烷丰度高的特征,为典型二叠系风城组烃源岩的产物。其中,低产井原油的γ-蜡烷丰度相对偏低,Ts/Tm较大;高产井原油的γ-蜡烷丰度较高,Ts/Tm偏小,色层效应是造成原油间生物标志化合物差异的主要原因。综合分析认为,断裂沟通方式及油藏充注过程影响了油气的聚集程度,晚期构造掀斜调整形成的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更具有勘探潜力。研究结果可为玛湖凹陷下一步勘探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标志化合物 含油饱和油藏 色层效应 原油成因 八道湾组 玛湖凹陷
下载PDF
玛湖凹陷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及勘探方向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爱霞 徐怀宝 +4 位作者 耿梅 刘文锋 周伯玉 王燕娥 董文波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50,共7页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 为了落实玛湖凹陷斜坡区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为油气勘探工作奠定基础,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百口泉组储层物性、构造特征、构造发育史、油源供应以及隔夹层发育特征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归纳总结了研究区有利勘探方向。研究表明:YB4井区百口泉组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原因主要包括储层物性差、构造平缓、油源不足、构造反转以及隔夹层发育等5个因素,前3个因素为主控因素,构造反转及隔夹层发育进一步加剧了百口泉组油藏含油饱和度的下降;油源不足为客观油藏地质背景,构造和储层是玛湖凹陷YB4井区油气聚集的两大主控因素,有利沉积相带和继承性发育的局部高点同时满足的区域,其油气充注程度相对较高,是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的有利方向。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勘探开发的深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油藏 油藏成因 百口泉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储层特征及其成藏控制——以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中浅层八道湾组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林生 赵晓东 +4 位作者 李亮 周伯玉 徐倩茹 赵文苹 纪雪冰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70-778,共9页
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开展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中浅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强非均质储层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1)玛西斜坡中浅层侏罗系八道湾组为低含油饱和度油... 通过岩心观察和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开展了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西斜坡中浅层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强非均质储层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藏的影响。研究认为:1)玛西斜坡中浅层侏罗系八道湾组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产出品质较好的轻质油,油藏具有低含油、高含水特征;2)储层普遍含砾,以砾岩、砂砾岩等粗岩性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粒内溶孔,储层孔隙发育差,连通性差,属于低孔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主要聚集在较强非均质储层中;3)八道湾组储层主要经历了早期充注与晚期调整的油气成藏过程,油气早期运移形成了百口泉组、八道湾组古油藏,晚期发生构造掀斜,八道湾组古油藏遭受破坏,百口泉组古油藏沿次级断裂调整至八道湾组,强非均质储层对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藏起到控制作用,强非均质性厚层砂砾岩储层与次级断裂匹配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玛西斜坡中浅层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发现拓展了玛湖凹陷的油气勘探空间,同时增加了在厚层砂砾岩低渗储层中寻找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勘探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岩储层 强非均质性 含油饱和油藏 八道湾组 玛湖凹陷西斜坡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低饱和度油藏微观赋存状态及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成因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林生 赵晓东 +4 位作者 刘文锋 谢宗瑞 吴新豫 王燕娥 郭达发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25-1339,共15页
低饱和度油藏中存在明显可动水,明确低饱和度油藏的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低饱和度油藏特征的关键。利用原油性质、荧光薄片、铸体薄片及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的微观... 低饱和度油藏中存在明显可动水,明确低饱和度油藏的孔隙分布及不同尺度孔隙中石油微观赋存状态是认识低饱和度油藏特征的关键。利用原油性质、荧光薄片、铸体薄片及试油试采资料等对准噶尔盆地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的微观赋存状态进行研究。研究表明:1)玛西斜坡侏罗系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为轻质原油,原油组分主要有油质和胶质—沥青质两种类型,而三叠系百口泉组原油组分主要为油质组分,八道湾组一段原油组分具有“高含量胶质—沥青质、低含量油质”的特征。2)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为低孔低渗储层,储层孔隙结构较差,主要发育原生粒间孔、次生粒内溶孔和微裂缝,其中原生粒间孔为大孔,次生粒内溶孔为小孔,原生粒间孔对于储集物性的贡献占主导地位。3)玛西斜坡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储层中原生粒间孔富含油质,发育微裂隙的粒内溶孔也富含油质,而次生粒内溶孔和晶间孔富含胶质和沥青质。4)八道湾组一段低饱和度油藏经历了早期充注、晚期调整的过程,早期充注在大孔中的油质组分由于分子链小而逸散,而大分子链的胶质和沥青质在小孔的粒内溶孔和晶间孔中富集,形成了高含量的胶质和沥青质。结论认为:高含量胶质和沥青质加剧了砂砾岩储层的非均质性,为八道湾组一段的油藏成藏调整提供了侧向封堵条件,被胶质和沥青质影响的小孔中存在共存水,随着油藏的开发,大孔中的轻质油和小孔中的共存水一起被开采出来,表现出油水同出的生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西斜坡 八道湾组一段 饱和油藏 荧光薄片 微观赋存状态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低饱和油藏特征
6
作者 刘文锋 张小栓 +3 位作者 杨远峰 王晓萍 艾力曼 孙德强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21年第3期95-96,99,共3页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厚层砂砾岩具备形成大面积低饱和油藏的条件,勘探潜力大;储层有煤、泥岩各层,纵横向非均质性越强越容易形成低饱和油藏。隔夹层的存在,导致油水分异不充分,纵向上多套泥岩、煤层、致密砂岩均能形成隔夹... 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侏罗系八道湾组厚层砂砾岩具备形成大面积低饱和油藏的条件,勘探潜力大;储层有煤、泥岩各层,纵横向非均质性越强越容易形成低饱和油藏。隔夹层的存在,导致油水分异不充分,纵向上多套泥岩、煤层、致密砂岩均能形成隔夹层,将大套储层分割成多个独立油水单元,各单元幅度低、油水分异不充分,是形成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主要原因之一。准噶尔盆地玛北地区低饱和油藏发育于侏罗系八道湾煤层之上的砂砾岩储层,其低饱和油藏的地质特征有别于国内其它地区,研究其油藏地质特征对国内同类油藏有很好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玛北地区 侏罗系 八道湾组 低饱和油藏 油藏地质特征
原文传递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水渗流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为例 被引量:24
7
作者 刘柏林 李治平 +2 位作者 匡松远 王建 孙志刚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72,共4页
现场开发动态资料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着与常规油藏明显不同的渗流特点,但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类油藏渗流规律的系统认识,给油田开发带来许多困难。采用岩心水驱油试验及物理模型模拟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 现场开发动态资料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着与常规油藏明显不同的渗流特点,但由于目前缺乏对该类油藏渗流规律的系统认识,给油田开发带来许多困难。采用岩心水驱油试验及物理模型模拟试验等方法系统研究了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及水驱油机制。结果显示,该类油藏在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上主要表现为油水共渗区间变窄,水驱过程含水率的变化规律则表现为迅速上升阶段、稳定阶段和缓慢上升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油藏 渗流特征 微观水驱油 物理模型 采收率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特征 被引量:18
8
作者 刘柏林 王友启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1-344,368,共5页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油藏。采用室内大模型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建立含水率变化经验公式。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 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渗流特征明显不同于常规油藏。采用室内大模型物理模拟实验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开发动态特征和影响因素,拟合建立含水率变化经验公式。在数值模拟过程中考虑了低渗透油藏启动压力对渗流特征的影响,从而使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没有无水采油期,且存在一个含水快速上升后略为回落的含水稳定采油期,初始含水饱和度越高,含水稳定期采油时间越短;当注采压力梯度接近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较大;当注采压力梯度远大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采出程度随注采压力梯度变化很小,甚至没有变化。注采压力梯度小于拟启动压力梯度时,注水速度与最终采出程度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油藏 渗透油藏 拟启动压力梯度 渗流特征
下载PDF
低饱和度油藏原始饱和度计算及含水上升规律 被引量:11
9
作者 戴胜群 徐勋诚 +2 位作者 洪秀娥 尹太举 付波 《海洋石油》 CAS 2011年第4期68-72,共5页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在饱和油情况下进行,因此,油田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和利用室内试验曲线计算出的理论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不能较好吻合,当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时这种误差会很大,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无法正确预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根据试验获得的相渗曲线和实际生产数据,采用试验数据与生产实际相互印证的方法,修正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计算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了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以及具有原始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问题,对正确认识油藏和开发指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度构造 饱和油藏 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 含水上升规律
下载PDF
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成因 被引量:11
10
作者 许秀才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0-323,共4页
在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石物性测试、压汞、恒速压汞、密闭取心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定量、半定量地研究了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的成因。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孔隙结构差,油气运移毛细管阻力较大,... 在对古龙凹陷葡萄花油层油气成藏要素分析的基础上,综合利用岩石物性测试、压汞、恒速压汞、密闭取心分析等多种技术方法,定量、半定量地研究了葡萄花油层低饱和度油藏的成因。研究表明:葡萄花油层孔隙结构差,油气运移毛细管阻力较大,原油驱替水不充分,是低饱和度油藏的主要内因;地层较平缓,构造幅度低,小于油水过渡带的高度,是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强化因素;油藏构造调整导致早期油藏遭到破坏、晚期油藏分异不充分是低饱和度油藏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油藏 孔隙结构 葡萄花油层 古龙凹陷
下载PDF
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以高浅北区Ng6、Ng7、Ng9、Ng10小层为例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本维 龚晶晶 +3 位作者 雷占祥 骆红梅 李海东 温玉焕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74-77,148,共4页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Ng6、Ng7、Ng9、Ng10小层是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柱高度小,储层疏松,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分三步走能有效开发此类油藏:首先在厚度5 m以上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 冀东油田高浅北区Ng6、Ng7、Ng9、Ng10小层是低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构造幅度低,油柱高度小,储层疏松,常规定向井不能正常生产。应用水平井和侧钻水平井分三步走能有效开发此类油藏:首先在厚度5 m以上油层顶部"擦头皮"部署油井,避免底水快速脊进;然后在油井高含水时应用水平井化学堵水技术,封堵高水淹井段,迫使底水绕流扩大水驱波及体积;最后当底水全面脊进后时利用CO2吞吐技术,增强原油流动能力,进一步驱替井筒周围残余油。水平井设计是核心,堵水和CO2吞吐为高含水阶段控水增油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油田 含油饱和度底水油藏 水平井 开发技术 CO2吞吐
下载PDF
储层电阻率校正模型在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郑辰 燕继成 石宁宁 《国外测井技术》 2018年第3期8-11,共4页
L油田S油层属构造-岩性油藏,为中孔、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的难度较大。为解决油水层识别的难题,研究确定该油田油水层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泥质、钙质。为消除泥质、钙质对油水层识别的影响,研制了基于并联导电原理的层状储... L油田S油层属构造-岩性油藏,为中孔、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的难度较大。为解决油水层识别的难题,研究确定该油田油水层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泥质、钙质。为消除泥质、钙质对油水层识别的影响,研制了基于并联导电原理的层状储层电阻率泥质校正模型、钙质校正模型和泥质钙质校正模型共三个电阻率校正理论模型,应用自然电位与校正后的电阻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阻率校正模型可以提高油水层识别图版的精度。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电阻率校正模型是提高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油藏 泥质 钙质 电阻率校正 油水层识别
下载PDF
储层电阻率校正模型在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郑辰 燕继成 石宁宁 《国外测井技术》 2018年第2期17-20,2,共4页
L油田S油层属构造-岩性油藏,为中孔、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的难度较大。为解决油水层识别的难题,研究确定该油田油水层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泥质、钙质。为消除泥质、钙质对油水层识别的影响,研制了基于并联导电原理的层状储... L油田S油层属构造-岩性油藏,为中孔、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的难度较大。为解决油水层识别的难题,研究确定该油田油水层识别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泥质、钙质。为消除泥质、钙质对油水层识别的影响,研制了基于并联导电原理的层状储层电阻率泥质校正模型、钙质校正模型和泥质钙质校正模型共三个电阻率校正理论模型,应用自然电位与校正后的电阻率建立油水层识别图版。实际应用效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电阻率校正模型可以提高油水层识别图版的精度。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储层电阻率校正模型是提高低饱和度油藏油水层识别精度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油藏 泥质 钙质 电阻率校正 油水层识别
下载PDF
低阻低饱和油层地质油藏新模型研究及应用
14
作者 彭文丰 刘土亮 +1 位作者 张乔良 方小宇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43-46,共4页
基于北部湾A油田低阻低饱和油藏开发初期含水难以拟合,提出通过J函数建立原始含油饱和度场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储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分布受储层的物性及油柱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饱和度数据体更符合地下油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 基于北部湾A油田低阻低饱和油藏开发初期含水难以拟合,提出通过J函数建立原始含油饱和度场的方法,该方法考虑储层中含水饱和度的分布受储层的物性及油柱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所建立的饱和度数据体更符合地下油水的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地质油藏新模型可以较好的拟合各生产井的含水率,指导油田的开发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A油田 低饱和油藏 J函数 新模型 含水率 开发调整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朝洪 司马立强 +1 位作者 王亮 王刚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2-48,56,共8页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油藏前期成因研究缺乏储层物性、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隔夹层等方面开展了油藏低饱和度成因分析,剖析了构造幅度对油水分异、储层物性对油水同产区厚度、隔夹层对... 针对准噶尔盆地莫索湾凸起八道湾组油藏前期成因研究缺乏储层物性、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从孔隙结构、储层物性及非均质隔夹层等方面开展了油藏低饱和度成因分析,剖析了构造幅度对油水分异、储层物性对油水同产区厚度、隔夹层对含油饱和度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孔隙结构差造成储层油水分异不明显、油水置换不完全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主要原因;②储层低孔隙度与渗透率的物性特征导致油水同产厚度较大是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次要原因;③由于八道湾组并没有形成区域性的、连续的隔夹层,因此,隔夹层对八道湾组油藏含油饱和度低的影响较小。研究结果将为八道湾组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加快探勘开发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差 饱和油藏 八道湾组 准噶尔盆地
下载PDF
低渗透不饱和油藏的产能分析
16
作者 王超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理论)》 2014年第1期116-116,共1页
该文研究了低渗透未饱和油藏的产能公式,通过达西公式。
关键词 渗透不饱和油藏 产能分析 石油化工行业 生产能力
下载PDF
吐哈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地质工程一体化效益勘探实践 被引量:30
17
作者 王昕 杨斌 王瑞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8-45,共8页
吐哈油田近年来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勘探上取得重要突破,红台地区发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并快速建产,区域扩展取得多个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开辟出一个勘探前景良好的增储建产新领域,实现了复杂类型油气藏的效... 吐哈油田近年来在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中—下侏罗统水西沟群低饱和度油藏勘探上取得重要突破,红台地区发现了规模整装储量并快速建产,区域扩展取得多个领域的突破与进展,开辟出一个勘探前景良好的增储建产新领域,实现了复杂类型油气藏的效益勘探。这一勘探重要发现得益于勘探思路的转变和技术进步。吐哈油田借鉴致密油勘探思路,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体积压裂工艺改造技术,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台北凹陷低渗低饱和度油藏,深化成藏机理研究,准确预测储层甜点;科学设计水平井轨迹及方位,强化长水平段工程地质导向及轨迹跟踪,有效提高水平井储层钻遇率;根据油藏特性,优化体积压裂规模和工艺参数,全过程开展地质工程一体化攻关,有力助推勘探获得重要突破;强化成熟技术集成配套,持续推进钻井提速;优化井身结构和完井方式,优化管串设计和固井工艺技术;多措并举,强化工程降本增效,进一步提高低饱和度油藏勘探开发效益。当前应对低品位储量要牢固树立效益勘探的理念,找准主要控制因素是地质工程一体化破解勘探瓶颈的关键,坚持地质工程一体化是实现低品位储量效益动用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红台地区 饱和油藏 水平井 体积压裂 地质工程一体化 效益勘探
下载PDF
约束最小二乘法在低含油饱和度油藏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刘谨铭 张小栓 +2 位作者 杨远峰 廖启平 樊亚飞 《测井技术》 CAS 2022年第5期586-591,共6页
A井区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孔隙结构、岩电关系复杂,导致测井评价中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的流体饱和度精度较低。为实现饱和度的精确计算,以阿尔奇公式计算电阻率误差为目标函数,将需要设定m、n值的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转化为信赖域... A井区八道湾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孔隙结构、岩电关系复杂,导致测井评价中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的流体饱和度精度较低。为实现饱和度的精确计算,以阿尔奇公式计算电阻率误差为目标函数,将需要设定m、n值的传统阿尔奇公式计算转化为信赖域方法求解,通过带m、n值约束的非线性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储层的含水饱和度。在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解释中,根据基于m、n值约束的流体饱和度计算结果判别的油水层,与试油结论较为吻合,解释符合率达85%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该文提出的方法可精确计算流体饱和度,适用于低含油饱和度油藏的含水饱和度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饱和油藏 阿尔奇公式 最小二乘法 饱和度评价 信赖域
下载PDF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勘探实践及启示 被引量:3
19
作者 康积伦 靳继坤 +1 位作者 蒲振山 余晓华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9年第2期1-5,I0001,共6页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发育多个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藏类型丰富。近年来,在油田成熟主力层系扩边扩块的同时,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在主力油层以下发现了红台、鄯善西山窑组等两个5000万吨级储量规...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发育多个大的复式油气聚集带,油气藏类型丰富。近年来,在油田成熟主力层系扩边扩块的同时,综合运用钻井、地震和测试化验等资料,地质、工程一体化研究,在主力油层以下发现了红台、鄯善西山窑组等两个5000万吨级储量规模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具有储层低孔特低渗、含油饱和度低、常规试油试采油气产量低且油水同出或不出液等特点。综合研究表明,台北凹陷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成因机制受油源条件、储层低孔特低渗、油气调整、构造幅度低等影响,近油源、储层“甜点”、古构造背景、保存条件好等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规模富集的主要原因。水平井钻探与体积压裂储层工艺改造是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有效动用的工程配套技术。地质、地球物理及工程技术等相结合,形成了一套有效的低含油饱和度油藏勘探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台北凹陷 复式油气聚集带 含油饱和油藏 成因机制 勘探技术
下载PDF
丘陵油田西山窑组低饱和度油藏成因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佳奎 王波 +1 位作者 徐传艳 李红燕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17年第3期11-14,共4页
利用陵检4XXX井岩心分析资料,一方面从丘陵油田西山窑组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分析了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从沉积、构造与油气成藏机理开展研究,分析了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外在因素,在丘陵油田低饱和度油藏成因... 利用陵检4XXX井岩心分析资料,一方面从丘陵油田西山窑组储层岩性、物性与含油性的关系,分析了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内在因素,另一方面从沉积、构造与油气成藏机理开展研究,分析了形成低饱和度油藏的外在因素,在丘陵油田低饱和度油藏成因机理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实例剖析了低饱和度油藏的三种常用开发方式的利弊,为下步有效开发给出了几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油田 饱和油藏 成因机理 开发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