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3
1
作者 谢霄亭 马子红 《西部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54,共11页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CGSS2013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 基于城镇居民家庭特征变量和组织变量,采用CGSS2013数据,通过Logistic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居民住房获取概率和获取不同类型住房概率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我国针对福利分房制度的市场化改革提高了居民的住房水平,但是在市场化转型过程中,再分配权力资源对住房资源仍然保持着占有上的优势。非市场因素对居民住房的获取产生了较为显著的影响,拥有制度优势的城镇户口居民、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商业精英在优质住房获取的机会上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应继续深化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住房制度改革,也要积极探索和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等级"观念的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资源 住房制度 福利分房制度 市场化改革 住房获取概率 住房结构 住房类型选择 社会分化 等级观念
下载PDF
沿海大城市新移民住房获取能力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毛丰付 魏艳 潘加顺 《南大商学评论》 CSSCI 2012年第2期66-83,共18页
本文旨在分析沿海大城市新移民住房获取能力。我们采用移民的住房属性来衡量其住房获取能力,从城市新移民主体特征出发,研究住房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好城市新移民的住房问题提供思路和对策。本文采用次序逻辑模型研究发现:①... 本文旨在分析沿海大城市新移民住房获取能力。我们采用移民的住房属性来衡量其住房获取能力,从城市新移民主体特征出发,研究住房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从而为解决好城市新移民的住房问题提供思路和对策。本文采用次序逻辑模型研究发现:①收入越高,住房获取能力越强;②受教育水平对于住房获取能力有显著正影响;③城市新移民的单位性质、单位规模和职务也是其住房获取能力的重要影响因素;④具有本地户籍能够显著增强城市新移民的住房获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房获取能力 城市新移民 受教育水平 户籍 社会保障
原文传递
举家迁移对流动人口住房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邓彤博 王阳 《时代人物》 2023年第30期80-83,共4页
住房权属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向和能力,本文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举家迁移、流动范围和流动时间对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住房权属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迁移模式对于流动人口拥有城市房屋产权具... 住房权属反映了新生代农民工定居意向和能力,本文运用“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2016年数据,实证分析举家迁移、流动范围和流动时间对中国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住房权属的影响。结果发现:家庭迁移模式对于流动人口拥有城市房屋产权具有显著效应,举家迁移,迁移距离越小,在当地生活时间越长,且有长期生活下去的打算,越有可能在迁入地购房。此外,举家迁移和流动时间的交互分析发现,流动距离过大和迁移时间过短均会弱化举家迁移对住房获取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举家迁移 住房获取 流动距离 流动时间
下载PDF
寄居大都市:京沪两地流动人口住房现状分析 被引量:183
4
作者 吴维平 王汉生 《社会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92-110,共19页
China’s recent waves of internal migration reflect a rapidly urbanizing society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to a market economy. Largely circular and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places in the long run... China’s recent waves of internal migration reflect a rapidly urbanizing society undergoing a transition from a planned to a market economy. Largely circular and expected to return to their home places in the long run, migrants confront severe restrictions on housing in urban destinations. This paper is motivated by three key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are the choices and constraints migrants face in the cities for making housing decisions? (2) how do housing patterns of migrants compare to those of local residents? and (3) what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fluence migrant housing location in the cities? It is critical that interpretations of migrant housing patterns in urban China need to be linked with the country’s unique institutional factors, in particular the circulating nature of migration, the existing household registration system, and the transitioning state of the urban housing market. Restricted access to urban housing, together with the temporary status for migrants, contributes to poor housing conditions. Compared to the locals, migrants fare worse in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ndicators of housing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上海 住房问题 住房获取方式 居住条件 影响因素 流动人口 现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