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代表体元法的根土复合体本构计算与验证
1
作者 李绍领 黄建坤 +1 位作者 及金楠 陈丽华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7-116,共10页
传统的根系固土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根系的存在对根土复合体弹性参数的影响,难以针对坡面数量庞大的根系进行高效地建模和计算。为研究植被根系对土体的增强作用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将根土复合体视为天然根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引入... 传统的根系固土计算方法没有考虑根系的存在对根土复合体弹性参数的影响,难以针对坡面数量庞大的根系进行高效地建模和计算。为研究植被根系对土体的增强作用和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将根土复合体视为天然根系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通过引入代表体元(RVE)法,直接建立根土复合体三维本构关系,量化根系对土体的增强作用;现场采集山西吉县刺槐根系及土壤,通过不同埋根方式的直剪试验及反复剪切试验验证RVE法理论结果;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RVE法获得的根土复合体等效力学参数用于评价边坡稳定性的可行性。研究表明:RVE法能预测根土复合体的等效弹性参数,其剪切弹性模量提升率与反复剪试验结果相比,相差仅为0.24%。RVE法理论计算得到的强度参数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与试验结果仅分别相差2.45 kPa和3°,而Wu模型计算的黏聚力c比试验结果高估约5倍。与素土边坡相比,根土复合体试验结果计算得到的边坡安全系数提高7.20%,RVE模型边坡提高9.78%,而Wu模型边坡安全系数提高29.33%。相比于RVE模型,Wu模型存在高估边坡稳定性的风险;因此,RVE法能准确预测根土复合体的弹性参数和强度参数c和φ的变化,根系对土体的增强作用,不仅体现在黏聚力的增强上,内摩擦角和等效弹性参数同样有变化。代表体元结合数值仿真的方式,为实现含大量根系边坡的稳定计算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表体元法 根系固土 直剪试验 边坡稳定性 等效力学参数
下载PDF
考虑内部胞元能量等效的代表体元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岭 阎军 程耿东 《固体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75-280,共6页
具有周期性胞元的超轻质材料在制造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基体材料、微结构拓扑和尺寸的随机性变化.此时,评价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需要借助基于均匀化方法(周期性边界条件)或代表体元法(周期性边界条件,均匀应力或均匀应变边界... 具有周期性胞元的超轻质材料在制造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基体材料、微结构拓扑和尺寸的随机性变化.此时,评价材料的等效弹性性能需要借助基于均匀化方法(周期性边界条件)或代表体元法(周期性边界条件,均匀应力或均匀应变边界条件等)的蒙特卡洛模拟.该文首先通过算例分析和比较了不同边界条件下的数值结果,讨论了结果的尺度效应和对胞元选取的依赖性.为了提高和改善Dirichlet边界条件下的计算效率和结果,提出了一种考虑内部胞元能量等效的代表体元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削弱边界条件和胞元选取的影响,从而实现了采用较小的代表体元得到更好的结果.数值算例验证了方法在预测确定性材料和随机性材料等效模量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轻质材料 代表体元法 均匀化方 尺度效应 随机缺陷
下载PDF
脑电正问题研究的解析法和有限体元法 被引量:1
3
作者 尧德中 孟繁盛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1997年第3期149-154,共6页
脑电正问题是脑电逆问题的基础,正问题算法的精度和效率往往是求逆方法成败的关键。本文归纳介绍了球模型的解析解和近年发展的有限体元法。
关键词 脑电正问题 有限体元法 解析解
下载PDF
基于三维激光点云数据的树冠体积计算方法研究
4
作者 罗俊涛 葛亚俊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4年第11期201-204,共4页
针对目前树冠体积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如树冠空隙无法剔除、提取树冠边界粗糙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α-shape算法的树冠体积计算方法,通过设置最优分层间距与迭代步长实现树冠体积的精确计算。本文提出改进α-shape算法的树冠体积... 针对目前树冠体积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如树冠空隙无法剔除、提取树冠边界粗糙等,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α-shape算法的树冠体积计算方法,通过设置最优分层间距与迭代步长实现树冠体积的精确计算。本文提出改进α-shape算法的树冠体积计算步骤为:首先对原始树冠点云进行等间距切片,并根据改进α-shape算法提取点云切片多边形边界;其次根据切片面积与分层间距实现台体体积计算,树冠最终体积为台体体积之和。通过实测树冠点云数据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算法计算树冠体积较体元法与Graham算法的稳定性更高,受树冠密度的限制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冠点云 体积计算 改进α-shape算 体元法 台体
下载PDF
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定量评价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临床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燕 陶溢潮 +5 位作者 刘继章 马芬 冯敏 吴小凤 潘代 陆洋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1期32-33,共2页
目的分析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定量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2—2015-0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斑块检... 目的分析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定量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02—2015-0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我院同期4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斑块检出率、斑块面积、体积以及心功能相关指标,包括射血分数(EF)、收缩末期容积(ESV)和舒张末期容积(EDV)。结果观察组二维超声的ESV和EDV值均较对照组高,EF值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维超声的ESV和EDV值均较对照组高,EF值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维超声的斑块检出率(IMT≥1.5mm)高于二维超声组(P<0.05);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测量斑块的最大面积(0.36±0.17)cm2,明显大于二维超声技术测量斑块的(0.18±0.11)cm2(P<0.01)。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测量的斑块体积(0.19±0.12)cm3,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0.12±0.09)cm3(P<0.01)。结论体元模型法三维超声技术在斑块检出率、斑块面积、体积、管腔狭窄等方面效果均优于二维超声,在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CAS斑块定量评价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元模型 三维超声 缺血性脑卒中 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一种二阶混合有限体元格式的GAMG预条件子 被引量:6
6
作者 周志阳 聂存云 舒适 《计算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3-500,共8页
针对一种含跳系数椭圆问题的二阶混合有限体元格式,讨论求解相应离散系统PGMRES法的预条件子构造问题.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分层基下该二阶混合有限体元刚度矩阵和二次有限元刚度矩阵的谱等价关系,并利用关于二次有限元刚度矩阵的一... 针对一种含跳系数椭圆问题的二阶混合有限体元格式,讨论求解相应离散系统PGMRES法的预条件子构造问题.通过严格的理论分析,建立分层基下该二阶混合有限体元刚度矩阵和二次有限元刚度矩阵的谱等价关系,并利用关于二次有限元刚度矩阵的一种基于分层思想的GAMG预条件子,为二阶混合有限体元刚度矩阵设计一种高效GAMG预条件子.数值结果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新预条件子的高效性与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条件子 AMG 有限体元法 有限元
下载PDF
热力耦合作用下薄壁均热板的力学特性分析
7
作者 蔡爱峰 钱程 +4 位作者 朱娟 聂晓展 程鑫 杨光 吴静怡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2期157-165,共9页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功耗、大尺寸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亟待解决。基于被动式两相热输运机理的大面积薄壁均热板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高效散热选择,同时大面积、薄壁的结构特点也为其流-热-力耦合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基于弹性力学...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高功耗、大尺寸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亟待解决。基于被动式两相热输运机理的大面积薄壁均热板提供了一种有前景的高效散热选择,同时大面积、薄壁的结构特点也为其流-热-力耦合设计带来了一系列挑战。基于弹性力学理论与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承力单元各结构参数的力学构效关系,并研究了在不同压力场、温度场、热-力耦合场下腔体应力的变化规律。仿真结果表明,承力单元最大应力与孔隙率、承力柱直径呈指数关系。当只考虑腔体内部温度场时,腔体热应力与承力柱直径正相关,与孔隙率和板厚负相关。温度场和压力场在承力结构的不同部位会导致不同的拉、压应力效果,腔体的表观最大应力受到温度场与压力场两种作用相互叠加或抵消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均热板 代表体元法 力学特性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卷绕式锂离子电池单体有限元建模方法研究与实验验证 被引量:1
8
作者 曲杰 黄美华 +2 位作者 王超 刘明建 杜显赫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1-178,共8页
为能够在产品开发阶段将电池置于产品中进行有效的CAE分析,需要建立具有高计算效率和精度的电池仿真模型。以某款商用卷绕式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以代表体元法为基础,进行锂离子电池的建模方法研究。建立的精细电池模型包括铝塑膜、活... 为能够在产品开发阶段将电池置于产品中进行有效的CAE分析,需要建立具有高计算效率和精度的电池仿真模型。以某款商用卷绕式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以代表体元法为基础,进行锂离子电池的建模方法研究。建立的精细电池模型包括铝塑膜、活性物质、集流器、隔膜、底黄胶等,使得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基于代表体元法对电芯进行简化,以提高计算效率;进行电池的准静态平面挤压实验,并应用建立的电池模型进行准静态平面挤压仿真,发现简化模型和精细模型的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均能较好吻合,但简化模型的计算效率提高90%以上,内存占有率减少了85%。局部球头挤压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简化锂离子电池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机械损伤 有限元建模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二阶椭圆问题的一个对称间断有限体元格式
9
作者 罗贤兵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探讨二阶椭圆边值问题的一个对称间断有限体元格式,对其数值近似得出了最优阶的L2(Ω)模和离散的H1(Ω)误差估计,并给出了数值算例。
关键词 间断 有限体元法 对称 二阶椭圆方程
下载PDF
二阶双曲方程初边值问题的一个对称有限体元格式
10
作者 罗贤兵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3期1-4,共4页
本文探讨二阶双曲方程初边值问题的有限体元法,给出了对称的半离散格式,以此为基础,给出了一个对称的全离散格式,并分别对半离散近似和全离散近似得出了先验误差,最后给出了数值算例。
关键词 有限体元法 对称 二阶双曲方程
下载PDF
双相X80管线钢塑性变形和损伤机制
11
作者 张洋 王葛 +2 位作者 吕正芳 范利锋 秦淑琪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7-136,共10页
针对油气管线在高压、大变形等运行工况下极易产生局部屈曲、失稳和延性断裂等与塑性损伤相关的失效行为,为了揭示管线钢塑性损伤行为的微观机制,以双相结构(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双相X80管线... 针对油气管线在高压、大变形等运行工况下极易产生局部屈曲、失稳和延性断裂等与塑性损伤相关的失效行为,为了揭示管线钢塑性损伤行为的微观机制,以双相结构(贝氏体+多边形铁素体)X80管线钢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双相X80管线钢微观塑性损伤演化规律。通过电子背向散射衍射技术分析了塑性损伤过程中的微观结构演化机制。结果表明,应变主要由铁素体承担,应力主要由贝氏体承担,在拉伸变形作用下,易在两相界面处发生位错堆积,导致应力集中,形成孔洞。随着应变的增加,孔洞逐渐地向铁素体内部扩展、聚集直至贯通;铁素体晶粒的主要变形机制是晶粒内部滑移系统的滑移和晶格的转动,造成了微孔洞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X80管线钢 代表体元法 塑性损伤 EBSD
下载PDF
周期性点阵类桁架材料等效弹性性能预测及尺度效应 被引量:25
12
作者 阎军 程耿东 +1 位作者 刘书田 刘岭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1-428,共8页
比较了D irichlet型和Neum ann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及均匀化方法对具有周期性结构的点阵类桁架材料等效弹性性能的预测结果.数值结果表明,D irichlet型和Neum ann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所得结果随着参与模拟的单胞(微结构的最... 比较了D irichlet型和Neum ann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及均匀化方法对具有周期性结构的点阵类桁架材料等效弹性性能的预测结果.数值结果表明,D irichlet型和Neum ann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所得结果随着参与模拟的单胞(微结构的最小周期)个数的增加,分别从上下界逼近均匀化方法的结果.对于一类具有特殊微结构的桁架材料,只需一个单胞即可充分逼近均匀化结果.指出产生尺度效应的判据是,对D irichlet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单胞公共边界处的节点支反力是否平衡;对Neum ann型边界条件下的代表体元法,单胞边界间变形是否协调.最后,我们证明了对于一类均匀化方法求解中没有广义自由度的桁架材料,其均匀化结果就是各构件性能按照体积份数加权平均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材料 等效性能预测 尺度效应 均匀化方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桁架板等效刚度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苏文政 刘书田 张永存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3-767,共5页
桁架材料的连续介质等效模型的研究已有相当基础,而工程中桁架材料往往以类板结构形式出现,其变形表现出明显的弯曲特征。将类板桁架材料采用弯曲板模型模拟,研究合理的方法确定等效板模型的刚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于Kirchhoff假定... 桁架材料的连续介质等效模型的研究已有相当基础,而工程中桁架材料往往以类板结构形式出现,其变形表现出明显的弯曲特征。将类板桁架材料采用弯曲板模型模拟,研究合理的方法确定等效板模型的刚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基于Kirchhoff假定的小挠度薄板弹性理论框架下,研究了类板桁架材料的等效弯曲薄板模型,提出了确定薄板模型等效刚度的基于Dirichlet位移边界条件的代表体元法,给出了确定各刚度系数所对应的代表体元的边界位移形式。具体计算了几种典型形式桁架板的等效刚度,并采用有限元离散模型和实验技术分析了桁架板在一定的边界约束和荷载作用下的响应,并与等效板模型的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在响应分析中,具有等效刚度的薄板模型可准确模拟类板桁架材料;连续介质板等效刚度计算的积分法不能给出准确的桁架板等效刚度,而基于Dirichlet位移边界条件的代表体元法获得的等效板的刚度具有很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桁架材料 桁架板 等效刚度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缝合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剪切刚度预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慧 张晓晶 汪海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0-603,共4页
针对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的缝合工艺采用代表体元法,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剪切刚度性能进行了预测。考察了缝合对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给出了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并着重探讨了纤维弯曲、富树脂区以及缝线刚度、... 针对复合材料泡沫夹芯结构的缝合工艺采用代表体元法,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这种新型复合材料结构的剪切刚度性能进行了预测。考察了缝合对材料弹性常数的影响,给出了弹性常数的计算方法,并着重探讨了纤维弯曲、富树脂区以及缝线刚度、缝线等效直径对结构剪切刚度的影响。对比发现:结构的面内剪切刚度与缝线直径成反比,与缝线的剪切刚度成正比;面外剪切刚度与缝线直径成正比,与缝线的剪切刚度成正比。数值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合 泡沫夹芯 复合材料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格栅材料等效介质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文政 刘书田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85,共10页
考察了结构最小尺寸与材料特征长度量级相当的格栅材料等效性能,建议了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格栅材料等效介质模型以及确定等效模量的代表体元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位移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正交各向异性偶应力介质的特征长度表达式和偶... 考察了结构最小尺寸与材料特征长度量级相当的格栅材料等效性能,建议了基于偶应力理论的格栅材料等效介质模型以及确定等效模量的代表体元模型,给出了相应的位移边界条件.在此基础上导出了正交各向异性偶应力介质的特征长度表达式和偶应力介质梁的抗弯刚度表达式,定义了偶应力影响因子δ以表征梁的偶应力效应.具体计算了几种典型的格栅材料的等效偶应力模量以及格栅梁在一定工况下的挠曲线,并与相应的有限元离散解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等效结果具有较高精度,且当宏观结构的尺寸和微结构尺寸相差不大时,宏观结构表现出强烈的偶应力效应.偶应力介质的特征长度表征了偶应力效应的强弱,进而分析了格栅材料的相对密度,单胞尺寸以及几何构型对等效介质特征长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固体 格栅材料 偶应力 特征长度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地下电缆参数的有限体元与虚拟媒质耦合分析方法
16
作者 邹军 袁建生 马信山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2,共4页
为处理二维局部非均匀大地媒质开域电磁场的求解问题,以地下隧道中电缆参数的计算为例,提出了有限体元与虚拟媒质耦合的分析方法。考虑隧道区域不导电的空气媒质对电缆参数的影响,采用虚拟媒质方法建立矢量磁位满足的积分方程,确定隧道... 为处理二维局部非均匀大地媒质开域电磁场的求解问题,以地下隧道中电缆参数的计算为例,提出了有限体元与虚拟媒质耦合的分析方法。考虑隧道区域不导电的空气媒质对电缆参数的影响,采用虚拟媒质方法建立矢量磁位满足的积分方程,确定隧道边界节点与其内部节点的关系,从而可精确地截断开域边界。对于隧道内部的节点,采用有限体元方法,通过选择合适控制体单元,可确定隧道内部各节点之间的关系。该法基本保证了系数矩阵的稀疏性,避免了面积分多次重复计算,因此,该法的计算效率较高。数值算例表明,该法与积分方程法的计算结果的相对误差不超过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体元法 虚拟媒质 开域问题
原文传递
仿骨小梁力学性能的多孔结构拓扑优化设计 被引量:10
17
作者 郭新路 刘蓉 王永轩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02-409,共8页
目的基于动物骨小梁结构设计多孔植入物,阐述骨小梁结构的力学性能特点,说明使用仿骨小梁多孔结构植入物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动物骨小梁结构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利用拓扑优化技术进行多孔结构设计。根据骨功能原理提出分... 目的基于动物骨小梁结构设计多孔植入物,阐述骨小梁结构的力学性能特点,说明使用仿骨小梁多孔结构植入物在临床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方法基于动物骨小梁结构的各向异性力学性能,利用拓扑优化技术进行多孔结构设计。根据骨功能原理提出分区、分块重建原则,利用Micro-CT图像重建动物骨小梁模型结构;根据代表体元法对模型施加边界约束和外载荷,以求解的力学性能作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利用拓扑优化中的变密度法和均匀化方法进行多孔结构设计及优化。结果骨小梁结构具有各向异性的力学特点。求解发现,松质骨的体积分数在同一截面的边缘到中间主压力位置呈现递增趋势;泊松比无明显变化规律,均匀分布在0. 17-0. 30之间;而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在松质骨主压力位置明显大于其他位置;基于上述结果进行拓扑优化设计,结果显示,优化后模型的泊松比分布在0. 17-0. 30,弹性模量误差在14%以下,最小的仅为3%,剪切模量误差范围在8%以下,基本符合最初的设计目标。结论利用拓扑优化方法设计的多孔结构具有与动物松质骨相同的各向异性特点,同时减少应力集中现象,可以实现特定性能的多孔结构设计,为后续设计临床应用的多孔植入物提供一种合理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小梁 多孔结构 代表体元法 力学分析 拓扑优化
下载PDF
考虑材料各向异性的熔丝制造PLA点阵结构弹性各向同性设计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书恒 戴时 +2 位作者 吴鑫伟 马永彬 邓子辰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91-1302,共12页
增材制造技术的兴起激发了国内外学者对结构创新设计的热情.然而,增材制造材料的各向异性为结构力学性能的预测与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预测熔丝制造聚乳酸(PLA)材料和点阵结构的弹性性能,并实现点阵结构的弹性各向同性设计,首... 增材制造技术的兴起激发了国内外学者对结构创新设计的热情.然而,增材制造材料的各向异性为结构力学性能的预测与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为了准确预测熔丝制造聚乳酸(PLA)材料和点阵结构的弹性性能,并实现点阵结构的弹性各向同性设计,首先,本文采用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来描述PLA材料的弹性行为,通过实验和计算得到了正交各向异性模型需要的9个独立的弹性常数.然后,设计了一种力学性能可调的二维组合桁架点阵结构,基于代表体元法,在不考虑材料各向异性的情况下推导出了其平面内等效弹性性能的解析表达式及弹性各向同性条件.最后,根据PLA材料的各向异性调整点阵结构内部杆件的弹性模量和厚度,并基于代表体元法重新推导出了点阵结构平面内等效弹性性能的解析表达式及其弹性各向同性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正交各向异性弹性模型适用于描述熔丝制造PLA材料的弹性行为,基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PLA材料在任意方向上的弹性模量.在预测与设计熔丝制造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时需要充分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在考虑材料的各向异性之后,基于代表体元法调整点阵结构的几何尺寸,能够实现部分点阵结构的弹性各向同性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丝制造 正交各向异性 点阵结构 代表体元法 弹性各向同性设计
下载PDF
大面积超薄蒸汽腔力学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晓展 程鑫 +3 位作者 王珊珊 李春煜 杨光 吴静怡 《系统仿真技术》 2022年第4期233-239,共7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中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越发受到重视。蒸汽腔作为一种被动式的气液两相流传热器件,适用于解决航天器散热问题。然而当散热设备尺寸不断增大,常规厘米级尺度的蒸汽腔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特定场景下的需求。然而...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太空中电子元件的散热问题越发受到重视。蒸汽腔作为一种被动式的气液两相流传热器件,适用于解决航天器散热问题。然而当散热设备尺寸不断增大,常规厘米级尺度的蒸汽腔已经不能满足某些特定场景下的需求。然而蒸汽腔散热面积的增大,会带来更多变形和损坏的问题。本文对长宽尺寸为米级的大面积超薄蒸汽腔展开研究,通过代表体元法局部建模来探究整个腔体结构变化与腔体最大应力的关系。研究表明,蒸汽腔腔体最大应力受支撑柱直径、孔隙率、腔体上下板厚和腔体内外压差4个参数的共同影响,其中最大应力随着孔隙率、支撑柱直径和腔体内外压差的增大而增大,随着板厚的增大而减小。同时,给出了4个参数与最大应力的函数关系式,根据此关系式得到的最大应力与仿真计算结果的误差在15%以内。本文从力学角度分析了影响蒸汽腔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为大面积超薄蒸汽腔设计提供了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面积蒸汽腔 静力分析 有限元 均匀化 代表体元法
下载PDF
真实心脏模型上兴奋时序图仿真数据的可视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济全 段会龙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464-468,共5页
L FX虚拟心脏模型采用具有真实几何形状的三维心脏、躯体模型进行仿真研究 ,但在仿真输出结果上基本上以二维的形式给出。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体元映射算法 ,将 L FX虚拟心脏模型的关键仿真数据之一兴奋时序图 (EIM)从真实几何形... L FX虚拟心脏模型采用具有真实几何形状的三维心脏、躯体模型进行仿真研究 ,但在仿真输出结果上基本上以二维的形式给出。针对这一问题 ,提出了一种体元映射算法 ,将 L FX虚拟心脏模型的关键仿真数据之一兴奋时序图 (EIM)从真实几何形状的心脏模型映射到真实人体心脏模型 ,并在 4 DView三维医学图像实时可视化平台上对映射前后的 EIM仿真数据进行了三维可视化 ,从而将 L FX虚拟心脏模型的 EIM仿真数据的输出从二维拓展到了四维、从真实几何形状的心脏模型拓展到了真实人体的心脏模型。映射前后 EIM仿真数据的可视化结果表明 L FX虚拟心脏模型具有了更为直观有效的仿真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心脏模型 兴奋时序图 4DView 三维可视化 体元映射 真实心脏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