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研究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凌冰 张娜 邓树海 《中国药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 对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在预测体内数据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方法 应用美国缓、控释制剂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水平A、水平B两种体内外相关的模型。收集红霉素缓释微囊12 h的体外溶出数据。同时以家兔为... 目的 对红霉素缓释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了研究,并对模型在预测体内数据方面的性能进行了考察。方法 应用美国缓、控释制剂专业委员会推荐的水平A、水平B两种体内外相关的模型。收集红霉素缓释微囊12 h的体外溶出数据。同时以家兔为实验动物,灌服微囊后收集血药浓度。应用水平A相关性模型,采用反卷积方法获得体内吸收百分数,并与体外溶出百分数进行比较。同时进一步运用基本的和扩展的卷积-反卷积方法对微囊的体内外相关性进行研究。对水平B相关性模型在药物相关性研究上的应用也进行了考察。结果 水平A模型和水平B模型都得到比较好的结果。结论 两种模型都能刻画体内外的相关性,水平A相关性模型可以得到较水平B相关性模型更多的关于药物体内外相关性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红霉素缓释微囊 血药浓度 血浆数据
下载PDF
利用计算模拟技术建立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性溶出度评价方法
2
作者 彭洁 洪建文 +6 位作者 肖慧 郭英豪 李佩 罗嘉琳 李何杏 丁子珊 陈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条件、4种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筛选适宜的溶出条件;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得到的溶出曲线作为体内释放曲线,预测头孢呋辛酯片在体内PK参数并与参比制剂的临床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结果成功建立了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桨法,转速为55 r/min,以pH4.0醋酸盐缓冲液900 mL为溶出介质。结论所建立的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预测模型,可用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虚拟评估,为该药物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拟技术 头孢呋辛酯片 溶出曲线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仿制药
下载PDF
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体内外相关性溶出方法研究
3
作者 范诗雨 刘芳伶 +2 位作者 贺劲杰 周群 程泽能 《中南药学》 CAS 2023年第1期87-91,共5页
目的通过流通池法模拟富马酸喹硫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建立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溶出方法,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得T1、T2和R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通过WinNonlin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和反卷积... 目的通过流通池法模拟富马酸喹硫平缓释制剂的体内动力学过程,建立具有体内外相关性的溶出方法,并进行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估。方法采用HPLC-MS/MS法测得T1、T2和R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通过WinNonlin软件的非房室模型和反卷积模块解析参比制剂的体内特征,依据参比制剂的体内特征指导溶出方法的设计,用3种释放速率不同的制剂的体内和体外数据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并进行模型预测能力验证。结果建立了具有A级相关性(R^(2)=0.967)和C级相关性(R^(2)=0.996)的溶出方法,内部制剂预测和外部制剂预测的预测误差PE%<10%,符合标准。结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其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经验证预测误差符合标准,对于吸收速率不同的制剂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力,可以为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的制剂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流通池法
下载PDF
吸入制剂体内外相关性评价模型的概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胡玥 盛云华 +2 位作者 唐黎明 陈刚 陈桂良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4-41,共8页
吸入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是通过建立体外模型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征,指导和优化处方设计,调整制剂工艺,评估药效和安全性,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节约研发成本。本文总结了吸入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常用的体外模型,包括用于预测药物... 吸入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是通过建立体外模型预测药物在体内的作用特征,指导和优化处方设计,调整制剂工艺,评估药效和安全性,从而提高研发效率,节约研发成本。本文总结了吸入制剂体内外相关性研究中常用的体外模型,包括用于预测药物肺部沉积的呼吸道物理模型,预测药物体内药代动力学的计算机模型,以及预测药物安全性和体内过程的体外细胞和3D器官模型,并探讨不同模型的应用范围、优势和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入制剂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肺部沉积模型 计算机模型 细胞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