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68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郎海波 张杰 +3 位作者 代静 曹艳 李奇 鞠红岩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58-861,共4页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 目的探讨体内牙线牵引法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消化内科行ESD的98例早期结直肠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镜下治疗方法分为牙线组(51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则行标准ESD,牙线组在ESD术中加用体内牙线牵引辅助。比较2组患者ESD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发生率、病灶切除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等临床资料。结果牙线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比例短于/低于对照组[25.0(17.3,30.0)min比45.0(32.0,64.0)min、39.2%(20/51)比53.2%(25/47)](均P<0.05)。2组整块切除率、完整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术后均无迟发穿孔发生。结论体内牙线牵引法在ESD治疗早期结直肠癌及癌前病变中可明显缩短手术操作时间,降低术中出血发生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结直肠癌 体内牙线牵引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下载PDF
基于皮肤-脂肪模型的太赫兹体内多输入多输出信道特性分析与建模
2
作者 张杰 尹镜涵 +3 位作者 邵羽 廖希 王洋 余子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76-1285,共10页
为探究太赫兹(THz)频段体内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该文在0.8~1.2 THz下构建了精确的皮肤-脂肪模型,对皮肤-脂肪模型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链路进行全波电磁仿真,分析太赫兹体内信道特性,建立路径损耗模型。首先,结合... 为探究太赫兹(THz)频段体内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的传输特性,该文在0.8~1.2 THz下构建了精确的皮肤-脂肪模型,对皮肤-脂肪模型中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链路进行全波电磁仿真,分析太赫兹体内信道特性,建立路径损耗模型。首先,结合太赫兹频段人体组织的介电特性和人体皮肤的解剖学结构构建皮肤-脂肪模型。其次,对比分析了3条链路的路径损耗和阴影衰落,提出带有等效吸收因子的太赫兹体内路径损耗模型。最后,对3条链路的莱斯K因子、均方根时延扩展、MIMO容量进行分析。仿真分析表明,带有等效吸收因子的太赫兹体内路径损耗模型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加长距离垂直链路2的路径损耗,发射端在体表可以增强MIMO容量。该文的工作可以为太赫兹体内通信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赫兹 体内通信 多输入多输出 信道特性
下载PDF
射干止咳胶囊体内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用初探
3
作者 陈贺 秦文艳 +4 位作者 葛兴森 吴怡 范英兰 武晓琳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 目的初步探讨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外抗病毒作用。方法通过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结合MTT法考察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采用小鼠滴鼻法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模型,观察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体内抗病毒作用。结果体外抗病毒试验结果显示,射干止咳胶囊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最高抑制率为11.86%,提示在攻毒剂量为100TCID_(50)的条件下,射干止咳胶囊在体外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小鼠滴鼻感染5LD_(50)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射干止咳胶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的死亡率分别为30%、10%、30%,死亡保护率达50%、70%、50%,平均生存天数分别为13 d、14 d、13 d,说明各给药组对攻毒小鼠具有较好的死亡保护作用。结论射干止咳胶囊体外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作用不显著,但射干止咳胶囊各剂量组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攻毒致小鼠死亡却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干止咳胶囊 抗病毒 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体内 体外
下载PDF
利用计算模拟技术建立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性溶出度评价方法
4
作者 彭洁 洪建文 +6 位作者 肖慧 郭英豪 李佩 罗嘉琳 李何杏 丁子珊 陈涛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25-332,共8页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 目的利用计算模拟技术,探索建立前体药物头孢呋辛酯片的体内外相关性预测模型,用于仿制药生物等效性评估。方法参考文献中头孢呋辛酯片口服给药后的PK数据,结合参比制剂的血药浓度数据,利用GastroPlus TM软件搭建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模型;结合原研制剂在不同溶出条件、4种溶出介质(pH1.2盐酸溶液、pH4.0醋酸盐缓冲溶液、pH6.8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水)中的体外溶出行为,筛选适宜的溶出条件;将在不同溶出介质中得到的溶出曲线作为体内释放曲线,预测头孢呋辛酯片在体内PK参数并与参比制剂的临床实测数据进行比较,探讨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结果成功建立了头孢呋辛酯片体内外相关的溶出度方法:桨法,转速为55 r/min,以pH4.0醋酸盐缓冲液900 mL为溶出介质。结论所建立的头孢呋辛酯片药代动力学预测模型,可用于仿制药的生物等效性虚拟评估,为该药物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模拟技术 头孢呋辛酯片 溶出曲线 体内外相关性模型 仿制药
下载PDF
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体内外增殖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徐凤霞 孙万里 +3 位作者 张亚文 常爽 王一新 赵鹏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 为明确禽源α干扰素(IFN-α)对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体内外增殖的抑制效果,本试验在细胞和动物水平上分别采用鸡胚成纤维(DF-1)细胞和海兰褐鸡作为模型,于REV接种前(预防)和接种后(治疗)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禽IFN-α处理,分析禽IFN-α在体外和体内对REV增殖的影响。体外试验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治疗组72 h细胞和上清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禽IFN-α浓度为33 IU/mL的预防组72 h细胞中REV的增殖受到了显著抑制(P<0.05)。通过比较各组海兰褐鸡的平均体重、血液中REV阳性率和病毒载量、泄殖腔REV阳性率和排毒量、免疫器官指数和病毒载量系统评估禽IFN-α对REV体内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组相比,禽IFN-α浓度为1 500 IU的治疗组海兰褐鸡21和28日龄时体重显著升高(P<0.05),14日龄时肝脏发育指数以及14和28日龄时的脾脏发育指数显著降低(P<0.05),14日龄时血液和脾脏中病毒载量显著降低(P<0.05),7和21日龄时泄殖腔排毒量显著降低(P<0.05)。本试验在体外细胞和体内动物2个层面均证实了禽IFN-α对REV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这不仅为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的防控策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辅助手段,也为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REV) 干扰素 体外水平 体内水平 抑制作用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6
作者 李明 辛娟 +2 位作者 王远侠 崔二平 决利利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2-1109,共8页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高压均质法制备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测定包封率、载药量、粒径、Zeta电位,单因素试验优化处方,XRPD进行晶型分析,考察体外释药、稳定性。24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灌胃给予杨梅苷、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聚乙二醇硬脂酸酯、聚乙二醇修饰杨梅苷固体脂质纳米粒的0.5%CMC-Na混悬液(150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杨梅素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最优处方为药脂比1∶15,单硬酯酸甘油酯与聚乙二醇硬脂酸酯比例10∶1,泊洛沙姆188浓度0.8%,均质次数8次,包封率为81.75%,载药量为5.04%,粒径为207.56 nm,PDI为0.092,Zeta电位为-14.79 mV。杨梅苷以无定型状态存在于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中,18 h内累积释放度为64.71%,模拟胃液中2 h内、模拟肠液中12 h内稳定性良好。与原料药、固体脂质纳米粒比较,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t_(max)延长(P<0.05),C_(max)、AUC_(0~t)、AUC_(0~∞)升高(P<0.05,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原料药相比增加至4.60倍。结论聚乙二醇修饰固体脂质纳米粒可改善杨梅苷稳定性,促进其口服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苷 固体脂质纳米粒 聚乙二醇 制备 体内药动学 高压均质法 HPLC
下载PDF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内示踪技术的建立及在BALB/c裸鼠体内生物分布研究
7
作者 黄瑛 张澄 +3 位作者 秦超 霍艳 王三龙 耿兴超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4年第6期511-520,共10页
目的建立适用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标记和体内示踪技术,并考察UC-MSC在BALB/c裸鼠体内分布特征。方法采用DiR染料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统评价荧光染料DiR标记对UC-MSC活率、形态、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等影响以及进行动物体内... 目的建立适用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标记和体内示踪技术,并考察UC-MSC在BALB/c裸鼠体内分布特征。方法采用DiR染料标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系统评价荧光染料DiR标记对UC-MSC活率、形态、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等影响以及进行动物体内示踪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将标记的UC-MSC尾静脉注射BALB/c裸鼠,剂量为3×10^(6)个/只,利用活体成像技术、免疫荧光等方法检测UC-MSC在BALB/c裸鼠体内的分布代谢情况。结果DiR在5μg/ml浓度下标记5 min,干细胞标记率高,且对细胞形态、细胞活性、表面标志物、细胞周期均无明显影响;尾静脉注射后UC-MSC迅速分布在肺脏和肝脏,随后在脾脏等脏器分布。移植后30 d活体成像和免疫荧光方法均已检测不出UC-MSC。结论DiR可成功标记UC-MSC并对其多种生物学指标无明显影响;UC-MSC回输小鼠后,在体内不会广泛分布和长期存续,具有较好的临床前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体内示踪技术 成像 生物分布 非临床研究
下载PDF
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
8
作者 熊绪 刘家明 +5 位作者 刘志礼 黄山虎 钱珊 高静 陈江伟 吴志华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24年第2期27-31,共5页
目的探讨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2021年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W Siever 3.2后处理工作站Volume viewer对患者术前伤椎椎体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精确计... 目的探讨Volume viewer椎体容积测量在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内植骨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2021年收治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AW Siever 3.2后处理工作站Volume viewer对患者术前伤椎椎体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精确计算术前伤椎椎体容积。将伤椎丢失容积<50%患者归为低丢失组,伤椎丢失容积≥50%者归为高丢失组,比较2组术后伤椎高度变化及再压缩发生率。结果共纳入70例患者,其中低丢失组37例,高丢失组33例。高丢失组患者术前伤椎容积和椎体前缘高度低于低丢失组(P<0.05)。高丢失组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前缘高度恢复低于低丢失组(P<0.05)。高丢失组术后伤椎再压缩发生率高于低丢失组(48.5%比10.8%,P<0.05)。低丢失组中植骨患者术后再压缩发生率均与未植骨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比9.1%,P=0.380);高丢失组中植骨患者术后再压缩发生率与未植骨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0%比56.5%,P=0.260)。结论术前伤椎椎体容积丢失≥50%的单节段胸腰椎骨折患者,其术后伤椎再压缩发生率高,而伤椎椎体植骨有降低术后再压缩发生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椎体再压缩 伤椎椎体容积测量 伤椎椎体内植骨
下载PDF
探究中药体内代谢过程的内稳态
9
作者 欧阳辉 熊豪 +3 位作者 李军茂 何明珍 冯育林 朱卫丰 《江西中医药》 CAS 2024年第3期78-84,共7页
中药体内代谢过程是中药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需要首先阐明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中药体内过程评价体系是中医药现代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中药多组分在体内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也含有成千上万种难以追踪的化学成分,... 中药体内代谢过程是中药的系统性、复杂性和需要首先阐明的重大基础科学问题,构建中药体内过程评价体系是中医药现代研究水平全面提升的关键所在。中药多组分在体内代谢过程十分复杂,即使是单味药也含有成千上万种难以追踪的化学成分,但对于中药代谢物之间自洽的协调和平衡关系尚不清楚,同时缺少中药体内代谢自洽与内稳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为全面揭示中药在体内代谢内稳态的整体逻辑性,现从机体中肝脏、肾脏、肠道及其微生物的生物酶-转运蛋白之间的内稳态调节机制出发,系统梳理体内中药代谢产物之间、外源性代谢产物与内源性代谢物之间、内源性代谢物与非共价结合的大分子蛋白之间的内稳态关系,旨在阐明中药体内代谢自洽作用与内稳态调节关系的科学内涵,以期揭示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有效成分的体内动态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内稳态 多成分 自洽调节 体内分析
下载PDF
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制备及其体内药动学、抗肿瘤活性研究
10
作者 陈永顺 杨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57-1465,共9页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 目的制备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并考察体内药动学和抗肿瘤活性。方法以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为载体制备纳米胶束,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测定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体外释药。12只H_(22)荷瘤小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尾静脉注射给予青蒿琥酯注射液和青蒿琥酯纳米胶束(1 mg/kg),于不同时间点采血,HPLC法测定青蒿琥酯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36只H_(22)肝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模型组(生理盐水)、阳性组(20 mg/kg环磷酰胺)、青蒿琥酯注射液组(30 mg/kg)及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mg/kg),末次给药3 d后记录体质量和瘤重,计算抑瘤率。结果最佳处方为mPEG-PLA-PHis与青蒿琥酯比例10.18∶1,青蒿琥酯质量浓度0.48 mg/mL,水化时间0.96 h,包封率、载药量、沉降率、粒径、Zeta电位分别为(94.27±1.26)%、(8.26±0.18)%、(4.19±0.20)%、(65.14±4.96)nm、-(17.64±1.06)mV。纳米胶束在弱酸性介质中的累积释放度高于在弱碱性介质中,具有pH敏感性。与注射液比较,纳米胶束t_(1/2)、MRT延长(P<0.01),CL降低(P<0.01),AUC_(0~t)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蒿琥酯纳米胶束不同剂量组小鼠体质量无明显变化(P>0.05),瘤重下降(P<0.05,P<0.01),以中剂量组更明显,抑瘤率达55.40%。结论青蒿琥酯纳米胶束包封率较高,体内抗肿瘤活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纳米胶束 制备 体内药动学 抗肿瘤活性 聚乙二醇单甲醚-聚乳酸-聚组氨酸(mPEG-PLA-PHis) HPLC H_(22)肝癌细胞
下载PDF
基于生理的毒代/毒效动力学定量体外-体内外推技术
11
作者 刘盛男 张强 皮静波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6-772,共7页
基于新途径方法(NAMs)的下一代风险评估策略和技术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NAMs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体外-体内外推(QIVIVE)已逐渐成为化学物质毒性测试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技术之一。QIVIVE的实施依赖于计算毒理学的两大模型:基于... 基于新途径方法(NAMs)的下一代风险评估策略和技术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悄然兴起。作为NAMs的重要组成部分,定量体外-体内外推(QIVIVE)已逐渐成为化学物质毒性测试与风险评估的重要技术之一。QIVIVE的实施依赖于计算毒理学的两大模型:基于生理的毒代动力学和基于生理的毒效动力学。本文重点介绍上述两大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流程和应用等,旨在为化学物质的健康风险评估提供高效、准确的毒性测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途径方法 下一代风险评估 定量体外-体内外推 基于生理的毒代动力学 基于生理的毒效动力学
下载PDF
抗寄生虫药物双氯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12
作者 陈体 佘鹏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77-1485,共9页
目的研究抗寄生虫药物双氯酚(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DIC的敏感性和耐药诱导能力,时间-杀菌曲线检测DIC的杀菌效率,结晶紫和XTT染色检测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 目的研究抗寄生虫药物双氯酚(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方法通过微量肉汤稀释试验和纸片扩散试验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DIC的敏感性和耐药诱导能力,时间-杀菌曲线检测DIC的杀菌效率,结晶紫和XTT染色检测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和对已形成生物膜的清除作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试剂盒检测DIC的细胞毒性,构建皮肤脓肿感染的小鼠模型检测DIC的体内抗菌活性和体内毒性。结果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分别为2~4μg/mL、2~8μg/mL;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菌株的MIC和MBC分别为2~8μg/mL、8~32μg/mL。纸片扩散试验中,DI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抑菌活性。时间-杀菌曲线显示,DIC浓度为4×MIC时,处理2 h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ATCC 29213和处理4 h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43300可分别将活菌浓度从(5.51±0.27)Log 10 CFU/mL、(5.44±0.08)Log 10 CFU/mL降低至最低检测限。亚抑菌浓度的DIC连续作用于细菌传代15次后,未见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突变株形成。2μg/mL的DIC可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使其生物膜的总量从(100±7.49)%减少至(11.12±2.86)%(P<0.001);2μg/mL的DIC可显著清除已形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使生物膜的总量从(100±10.34)%减少至(42.53±16.87)%(P<0.001)。DIC能显著降低小鼠脓肿组织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活菌载量,使活菌数从(9.54±0.46)Log 10 CFU/脓肿降低至(7.78±0.62)Log 10 CFU/脓肿(P<0.05)。苏木精-伊红染色结果显示,DIC能明显缩小小鼠脓肿面积并降低组织中的炎性细胞浸润,具有良好的体内耐受性。结论DIC的细胞毒性小且体外和体内抗菌活性显著,有望成为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替代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双氯酚 药物重新利用 生物膜 体内抗菌活性
下载PDF
不同替米考星制剂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比较
13
作者 邱梅 赵良明 +5 位作者 于欢坤 王海峰 许国防 孙晓鸣 刘志海 李秋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1,共6页
为了比较4种替米考星制剂(肠溶颗粒R及预混剂X、Q和H)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情况,本试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浆法测定不同时间替米考星的累积溶出量,评价不同替米考星制剂的体外溶出特征;选用24头... 为了比较4种替米考星制剂(肠溶颗粒R及预混剂X、Q和H)的体外溶出和体内吸收情况,本试验以0.1 mol/L盐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钠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浆法测定不同时间替米考星的累积溶出量,评价不同替米考星制剂的体外溶出特征;选用24头健康仔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6头,按20 mg/(kg·bw)单次集中拌料给药,评价不同替米考星制剂在猪血浆中的药动学特征。体外溶出结果显示,加入0.1 mol/L盐酸溶液2 h时,R的药物累积溶出量在10%以内,X的药物累积溶出量在15%以内,Q和H则完全溶出;加入0.2 mol/L磷酸钠溶液30 min时,R和X的累积溶出量均在90%以上。体内吸收结果显示,与H相比,R、X和Q的相对生物利用度分别为160.35%、153.37%和94.56%。结果表明,替米考星肠溶颗粒R和预混剂X具有良好的耐酸性,但不耐碱,进入体内不会被胃液破坏,在肠道得到充分释放,且在猪体内具有较好的吸收和利用效果。本试验证实替米考星肠溶制剂更符合临床所需,且建立了替米考星体外溶出与体内吸收的相关性,对评价不同替米考星制剂药动学性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米考星 体外溶出 体内吸收
下载PDF
4株双歧杆菌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龚春淼 王晓楠 +4 位作者 费鹏 李岩 赵小萌 段泊安 陈树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6-152,共7页
为探究4株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BP-1、长双歧杆菌BL-3、动物双歧杆菌BA-5、婴儿双歧杆菌BI-38)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测定4株双歧杆菌对线虫寿命、生殖能力、活力、体形、抗逆性、体内脂褐素水平、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 为探究4株双歧杆菌(假小链双歧杆菌BP-1、长双歧杆菌BL-3、动物双歧杆菌BA-5、婴儿双歧杆菌BI-38)对秀丽隐杆线虫的体内抗衰老作用,测定4株双歧杆菌对线虫寿命、生殖能力、活力、体形、抗逆性、体内脂褐素水平、抗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大肠杆菌OP50)相比,BA-5、BI-38有效地延长了线虫的寿命(P<0.05),BP-1、BL-3对线虫寿命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BA-5、BI-38并不会减少线虫的产卵量和削弱线虫的运动能力(P>0.05),且能有效增强其吞咽能力并显著减小体形(P<0.05);BA-5、BI-38能够有效增强线虫的抗热应激和抗氧化应激能力进而延长其寿命(P<0.05),显著减少体内脂褐素积累和降低丙二醛含量(P<0.05),并显著提高线虫体内的2种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P<0.05)。综上,婴儿双歧杆菌BI-38和动物双歧杆菌BA-5具有更强的体内抗衰老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秀丽隐杆线虫 抗衰老 体内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文凯 徐晓敏 +4 位作者 蒋鑫 沃佳美雪 贾素霞 刘树民 卢芳 《中国药师》 CAS 2024年第7期1089-1098,共10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与动物体内实验,探究白鲜皮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IP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得到白鲜皮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GeneCards和CTD数据库获取肝损伤疾病的相关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质互作网络分析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完成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使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多层次关联网络图。动物实验中,通过灌胃给予小鼠92.7 g/(kg·d)白鲜皮,7 d后取材。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sson、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学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肝脏组织蛋白激酶B1(AKT1)、IL-6、TNF-α、肿瘤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IL-1β的m RNA表达。应用分子对接验证潜在毒性成分与靶点的结合情况。结果通过筛选共得到白鲜皮化学成分14个,预测靶点244个;与肝损伤的交集靶点202个。GO生物过程分析主要涉及基因表达正向调控、凋亡过程的负向调控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癌症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TNF、IL-17等信号通路等。病理片结果显示,给予白鲜皮后,HE染色小鼠肝组织中可见重度出血,较大量的肝细胞坏死,核碎裂或溶解;Masson染色显示肝组织出现明显纤维化;油红O染色结果有大量脂滴生成。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给药组小鼠血清AST、ALT、ALP、LDH及肝脏MDA、TNF-α、IL-1β水平显著上升(P<0.05),肝脏SOD水平显著降低(P<0.05)。qRT-PCR结果显示给药组小鼠肝脏组织相关m RNA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分子对接显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3个白鲜皮的潜在毒性成分与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靶点结合性、亲和力良好。结论黄柏酮、白鲜碱、梣酮、柠檬苦素可能是白鲜皮致小鼠急性肝损伤潜在毒性成分,白鲜皮可能是通过改变AKT1、IL6、TNF-α、TP53、CASP3、IL-1β等蛋白的表达,影响能量代谢、细胞分化、炎症、氧化应激及免疫等多种途径来作用于肝脏,导致肝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鲜皮 急性肝损伤 网络药理学 关联网络图 分子对接 体内实验 黄柏酮 白鲜碱 梣酮 柠檬苦素
下载PDF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亭如 毛士龙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4年第2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临床样本的特点、临床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近年来,随着临床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的... 目的探讨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在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临床样本的特点、临床常用的体内药物分析方法、体内药物分析在临床药学中的应用以及现存的问题进行综述。结果和结论近年来,随着临床个体化治疗、精准治疗的需求增大,以及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内药物分析技术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药学工作中,成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个体化治疗水平、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辅助技术之一。但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血液采样的侵入性阻碍采样、药物监测结果解释能力弱和临床检测方法等仍有待完善的问题。这些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在后续的研究和应用中不断改善和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内药物分析技术 临床药学 治疗药物监测 应用
下载PDF
食源性致病菌感染体内外肠道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仪洋 吴梦洁 +1 位作者 董庆利 李卓思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340-349,共10页
体内外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科学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基因表型、耐受性、免疫反应和疫苗开发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致病菌肠道模型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 体内外肠道模型是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重要科学工具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致病机理、基因表型、耐受性、免疫反应和疫苗开发等研究领域。目前,国内外对食源性致病菌肠道模型的研究已有诸多进展,但缺乏较为系统的总结。本文对近年来研究食源性致病菌的体内外肠道模型进行了系统阐述。分别归纳了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其他一些动物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系统阐述了细胞模型、肠道类器官等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价值和前景,最后分析和讨论了不同肠道模型在食源性致病菌研究中的优劣势。体内动物模型可全面评价食源性致病菌的宏观感染进程以及宿主免疫反应,但由于物种差异,结果不能完全适用于人类;体外三维细胞模型,尤其是肠道类器官和器官芯片,采用人体细胞,不存在种源差异,在研究食源性致病菌微观层面上的致病机制、细胞和组织趋向性方面潜力巨大。本文的进展研究,将为研究食源性致病菌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致病菌 体内模型 体外模型 肠类器官 毒性评价
下载PDF
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优化及其体内药动学研究
18
作者 段黎娟 黄小强 +2 位作者 贾安 王丽 黄涛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7-951,共5页
目的 优化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基质种类、基质与药物比例、冷凝温度、滴距对成型率的影响,测定体外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度。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 目的 优化薯蓣皂苷元滴丸制备工艺,并考察其体内药动学。方法 以成型率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考察基质种类、基质与药物比例、冷凝温度、滴距对成型率的影响,测定体外溶出速率和累积溶出度。HPLC法测定薯蓣皂苷元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 最佳条件为基质PEG 4000,基质与药物比例6∶1,冷凝温度10℃,滴距8 cm,成型率为95.68%,30 min内累积溶出度达95.68%。与原料药、物理混合物比较,滴丸tmax缩短(P<0.01),Cmax、AUC升高(P<0.01),相对生物利用度增加至4.53倍。结论 滴丸可提高薯蓣皂苷元溶出度和口服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元 滴丸 制备工艺 体内药动学 单因素试验 HPLC
下载PDF
抗菌药物体内疗效评估方法的不足和探索
19
作者 刘宝宝 刘家奇 +1 位作者 王志强 朱国强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117,共5页
由细菌耐药性引起的干预疗效不佳或治疗失败正不断挑战人类和动物健康。研究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和有效评估宿主体内抗菌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抗菌药物体内疗效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新的思考与探索,旨在... 由细菌耐药性引起的干预疗效不佳或治疗失败正不断挑战人类和动物健康。研究如何科学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和有效评估宿主体内抗菌药物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综述总结抗菌药物体内疗效评估方法并分析其不足之处,提出新的思考与探索,旨在为科学、合理、有效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减少耐药性产生,最大程度降低干预疗效不佳或治疗失败引起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体内疗效 评估方法
下载PDF
影响刚地弓形虫组织包囊体内外形成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丰慧 孟欣 崔平 《现代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86-90,共5页
在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发育为成熟组织包囊(bradyzoites)和卵囊(sporozoites)的两个时期,传统上需要进行动物试验,这极大地阻碍了对这些阶段的形态和代谢的生物学研究,而此阶段对弓形虫的感染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组织包囊... 在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发育为成熟组织包囊(bradyzoites)和卵囊(sporozoites)的两个时期,传统上需要进行动物试验,这极大地阻碍了对这些阶段的形态和代谢的生物学研究,而此阶段对弓形虫的感染至关重要。因此,在研究组织包囊时利用体外诱导的方法成为研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文章综述了影响组织包囊形成的因素,旨在为弓形虫病的研究、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组织包囊 缓殖子分化 体内外诱导包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