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奉俊昊的“体制内作者”意识——以《雪国列车》《寄生虫》为个案
1
作者 陈博尔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56-161,共6页
奉俊昊是韩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从《雪国列车》到《寄生虫》,代表着奉俊昊一以贯之的“电影作者”创作风格与意识。奉俊昊在其作品中一直借助独具作者特性的空间结构、人物关系进行某种寓言叙述、原型表达与社会隐喻及反思。奉俊... 奉俊昊是韩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和编剧。从《雪国列车》到《寄生虫》,代表着奉俊昊一以贯之的“电影作者”创作风格与意识。奉俊昊在其作品中一直借助独具作者特性的空间结构、人物关系进行某种寓言叙述、原型表达与社会隐喻及反思。奉俊昊可以定位为一种“体制内作者”:一方面,他在韩国式国际化电影生产的体制中坚守一种具有“作者性”立场的现实反思和哲理思考;另一方面,他游刃有余地在商业性与艺术性、大众与作者的二元矛盾中进行“折中式探索”,达成某种合适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奉俊昊 体制内作者 空间结构 假定性 寓言叙述
下载PDF
“作者论”旅行、“主体性”变迁与电影工业美学生成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旭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78-88,共11页
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主体或主体性问题在文艺理论领域表现为艺术家主体、艺术精神、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究。在电影理论界,电影“作者论”理论最早源于法国。从法国“作者论”,到美国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再到中国的“体制内作... 作为现代哲学的“元话语”,主体或主体性问题在文艺理论领域表现为艺术家主体、艺术精神、艺术风格等问题的探究。在电影理论界,电影“作者论”理论最早源于法国。从法国“作者论”,到美国萨里斯的“作者论”批评,再到中国的“体制内作者”理论,经历了一场电影“作者论”的全球“理论旅行”。“体制内作者”已经成为中国新力量导演的电影美学观念和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的重要原则之一。电影“作者论”的“理论旅行”隐含了在全球化时代大众文化崛起,电影观念变革,文化的产业化等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意识形态蕴含。“体制内作者”观念在新力量导演中的形成并普遍践行意义重大。这标志着新力量导演的崛起和中国电影的工业化转型,也标志着电影工业美学理论生成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作者论” 体制内作者 电影工业美学
下载PDF
论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作者论批评”
3
作者 李黎明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78-88,共11页
"作者论"作为电影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进程以及电影批评的发展。"作者论"的理论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涵盖了"各门各派"的理论主张。"作者论"的发展历程不长,但争论不休,对... "作者论"作为电影理论中的经典理论之一,影响了整个世界电影的进程以及电影批评的发展。"作者论"的理论并非只有一种,而是涵盖了"各门各派"的理论主张。"作者论"的发展历程不长,但争论不休,对电影在生产、创作以及世人看待电影的观念与方式方面的影响都颇为深远。作者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逐渐影响中国电影的学术氛围,新浪潮主将弗朗索瓦·特吕弗提出的"作者策略"(la Politique des Auteurs)、美国影评人安德鲁·萨里斯提出的"导演作者论"(Auteur Theory)、英国结构主义理论家彼得·沃伦提出的"结构主义作者论"几乎在同一时间涌入中国,其中特吕弗的"作者策略"与萨里斯的"导演作者论"对中国电影的创作与批评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下,世界进入互联网时代,电影业也开始出现许多不再以导演为中心、为影片的第一作者的案例,"作者论"似乎正在被消解;另一方面,电影作者的概念似乎又正在被强化,被当做"传统电影的救世主"而出现。在中国电影批评的新语境下,对作者论的重新整理会迸发出新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者论” 作者论批评” 体制内作者
下载PDF
当代电影类型化难题 被引量:10
4
作者 胡克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15,共5页
中国当前电影类型化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有:需要培育出对商业电影有长期需求的稳定的观众群体;需要把握潜在支撑类型电影的文化冲突;需要培养体制内作者,既尊重类型电影积累的经验,诚心诚意满足观众观赏要求,又能发挥个人创作个性;需... 中国当前电影类型化面临的理论和实践难题有:需要培育出对商业电影有长期需求的稳定的观众群体;需要把握潜在支撑类型电影的文化冲突;需要培养体制内作者,既尊重类型电影积累的经验,诚心诚意满足观众观赏要求,又能发挥个人创作个性;需要认真处理类型与现实的微妙关系;尝试使类型电影在坚持社会主流价值的同时,为非理性或反文化的负面价值保留一定的表达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型化 文化冲突 体制内作者 非写实电影 非理性
下载PDF
论新力量导演的产业化生存——中国电影导演“新力量”系列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李卉 陈旭光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1期85-91,122,共8页
崛起于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快速发展进程之中的新力量导演,其电影生产实践呈现为一种"产业化生存"模式,主要内容或特点有:秉持电影作为一种创意性文化产品的市场意识,在电影创作中自觉遵循一定的产业运营规范,践行"制... 崛起于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与快速发展进程之中的新力量导演,其电影生产实践呈现为一种"产业化生存"模式,主要内容或特点有:秉持电影作为一种创意性文化产品的市场意识,在电影创作中自觉遵循一定的产业运营规范,践行"制片人中心制"与"导演资本制"的电影生产模式,并将社会体制的要求与市场受众的期待内化为一种创作意识,具有"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力量导演 产业化生存 制片人中心制 导演资本制 体制内作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