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探析T2DM肌少症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发病机制及辨证论治
1
作者 李品 臧凝子 +5 位作者 宫成军 段炜莹 张爽 战丽彬 高天舒 吕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668-1674,共7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随的衰老性疾病是目前糖尿病领域研究热点,肌少症现已成为T2DM继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之外的第三大类并发症,能够导致骨折、失能、活动障碍等多种不良事件的发生发展。脾属土,居中焦,主运化,在体合肌。脾之健运、精气得布、肌肉充养,方可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近年研究表明,骨骼肌细胞铁死亡在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脾主运化,在体合肌”理论,从中医学“脾失运化、精气亏虚、湿浊困阻、肌肉失养”病机观及现代医学“骨骼肌细胞铁死亡”病理机制的角度对T2DM肌少症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归纳T2DM肌少症从脾论治的中医防治原则,为丰富脾藏象理论内涵以及中医药防治T2DM肌少症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体合 2型糖尿病 肌少症 铁死亡 发病机制 辨证论治
下载PDF
基于“脾在体合肉”理论探讨脾-2型糖尿病-肌肉间的相关性
2
作者 赵思晨 梁永林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7-11,共5页
脾病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众多医家多主张从脾论治。糖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食物入口转为糖分吸收入血供机体组织利用。而脾主运化,脾病则水谷精微不“运”不“化”,滞积于其他器官组织,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器质性病... 脾病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众多医家多主张从脾论治。糖为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食物入口转为糖分吸收入血供机体组织利用。而脾主运化,脾病则水谷精微不“运”不“化”,滞积于其他器官组织,使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受损甚至发生器质性病变。脾在体合肉是以脾主运化作为其生理功能的基础,在内脾之为病,在外肉亦为病。骨骼肌约占人体总重的40%,是机体摄取和利用葡萄糖最重要的器官组织之一,也是糖尿病损害的主要靶位。本文基于“脾在体合肉”理论试述脾-2型糖尿病-肌肉间的相关性以及健脾益肉对防治2型糖尿病及骨骼肌损伤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在体合 脾瘅 2型糖尿病 骨骼肌脂质沉积 骨骼肌炎症
下载PDF
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英 李燕村 +4 位作者 刘晓莹 王培 景菲 金延强 张伟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171-175,共5页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 中医学认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即"痹证",由五体痹和五脏痹组成。结缔组织疾病(CTD),中医又称风湿病,属"五体痹"范畴。间质性肺疾病(ILD)为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属中医学"肺痹"、"肺痿"、"咳嗽"、"肺胀"等范畴。肺脏受邪,气血失调,痰瘀互结,壅滞肺络,即可发为肺痹。虚、痰、瘀贯穿疾病始终。肺痹属五脏痹,为五体痹受邪深入发展而来。五体痹与五脏痹的发病关系以及证候表现体现了"五体合五脏"的理论思想,五体痹不愈,复感外邪,疾病传变入里,导致五脏痹。五体痹可导致五脏痹,五脏痹之间亦可相互传变。CTD是引起ILD的常见病因,五体痹不愈,内舍其合,继而引发多种呼吸系统损害,逐渐形成肺痹。近年来,随着社会工业化的进步,CTD相关ILD发病率明显上升。文章试从痹证"五体合五脏"论述CTD-ILD的关系,以求增强对CTD以及ILD的认识,为临床上诊疗开拓思路,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证 体合五脏 五脏痹 结缔组织疾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
下载PDF
从肝在体合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病理机制 被引量:11
4
作者 赵永华 项平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41-342,共2页
关键词 肝在体合 原发性高血压 中医病机
下载PDF
严复译《天演论》“体合”思想溯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星星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5-122,共8页
严复在《天演论》中介绍了斯宾塞的体合思想,它是理解《天演论》的关键。本文从严复追溯到斯宾塞,发现严复翻译的体合思想来自于斯宾塞的适应理论,这一理论最初源于生物学领域的拉马克机制。斯宾塞将体合理论结合个人主义和进化论建构... 严复在《天演论》中介绍了斯宾塞的体合思想,它是理解《天演论》的关键。本文从严复追溯到斯宾塞,发现严复翻译的体合思想来自于斯宾塞的适应理论,这一理论最初源于生物学领域的拉马克机制。斯宾塞将体合理论结合个人主义和进化论建构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斯宾塞的体合理论有效地解决了赫胥黎在《进化与伦理》一书中面对的人口压力与群己矛盾这两个难题,从而使严复在斯宾塞和赫胥黎之间坚定地选择斯宾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合 适应理论 斯宾塞 拉马克机制
下载PDF
从“肝在体合筋”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病理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任燕 《亚太传统医药》 2016年第14期83-84,共2页
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逐渐增加,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从"肝在体合筋"的角度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理机制进行论述,使其中医辨证更具体化、微观化,以期为中医诊治原发性高血压提供丰富的理论依据和辨证思路。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肝在体合 中医病理机制
下载PDF
风电机壳筒体合件半自动焊接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2
7
作者 宋艳庆 段小静 +1 位作者 刘春雷 王志明 《机械制造》 2013年第4期60-61,共2页
根据风电机壳部件焊接的特殊性,设计了专用的半自动焊接装置,制作了与其配套的简易滚轮架,解决了长直焊缝的焊接问题,实践验证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 风电机壳 体合 半自动 焊接装置
下载PDF
“证体合辨”论治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理论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胡建国 邹卫兵 +1 位作者 姜贵秀 赵黾 《光明中医》 2016年第15期2291-2293,共3页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辨证论治法是治疗SS的重要治法,但辨证论治法存在"无证可辨"、侧重辨"病"而对"人"不够关注等不足。鉴于辨证论治法不能全面地把握SS患者的病变... 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患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辨证论治法是治疗SS的重要治法,但辨证论治法存在"无证可辨"、侧重辨"病"而对"人"不够关注等不足。鉴于辨证论治法不能全面地把握SS患者的病变本质,为更好地治疗SS患者,提出"证体合辨"论治法治疗SS这一思路,并分析了"证体合辨"论治法治疗SS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提出了实施"证体合辨"论治法的具体做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体合辨”论治法 干燥综 理论思考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护理课程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
9
作者 黄小群 陈丽花 +3 位作者 黄瑶 曾丽婷 何婷婷 张书琴 《全科护理》 2025年第2期215-219,共5页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护理课程培训指标体系。方法:以文献回顾确定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ECMO护理培训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5,肯... 目的:构建体外膜肺氧合(ECMO)护理课程培训指标体系。方法:以文献回顾确定指标体系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函询,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最终ECMO护理培训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的权重。结果:专家函询积极系数为100%,权威系数为0.85,肯德尔协调系数为0.249。最终形成包括6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及66个三级指标的ECMO护理培训指标体系。结论:ECMO护理课程培训指标体系具有良好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进一步验证后可用于ECMO护理课程培训后的效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 护理 课程培训 指标
下载PDF
五体合五脏辨证思维在中医骨伤教学的应用
10
作者 刘爱峰 杨晓琨 余伟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5年第1期13-16,共4页
辨证论治是中医骨伤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诊疗的关键环节。目前,五体辨证和五脏辨证均应用广泛,但骨伤研究生临床实践多进行单一辨证,难以灵活运用两种辨证思维。文章拟重点阐述“五体合五脏”辨证思维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辨证论治是中医骨伤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临床诊疗的关键环节。目前,五体辨证和五脏辨证均应用广泛,但骨伤研究生临床实践多进行单一辨证,难以灵活运用两种辨证思维。文章拟重点阐述“五体合五脏”辨证思维在中医骨伤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基于“五体”(皮、肉、筋、骨、脉)和“五脏”(肺、脾、肝、肾、心)的关系,深入分析二者疾病传变规律和防治原则,培养学生司外揣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中医思维,提高其辨证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 五脏辨证 体合五脏 中医骨伤 临床教学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支持危重症患者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甜甜 张丽 +3 位作者 李付华 张苇 吕会力 王丹丹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1期51-53,共3页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 目的总结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危重症患者的优化院间转运措施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6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行院间转运的60例经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采用优化转运措施分为优化转运组(28例)和常规转运组(32例)。比较2组转运护理质量和护士的满意度。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转至接收医院。优化转运组的院外滞留时间、并发症和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常规转运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常规转运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接收医院的接收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ECMO支持的危重症患者,实施院间优化转运措施,能有效提高转运护理质量、转运效率和护士满意度。严格落实ECMO支持患者院间优化转运的措施和流程,并熟练规范进行ECMO操作,可保障患者的安全,为拯救其生命争取宝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 危重症患者 转运 优化措施
下载PDF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体外肺膜氧合成功救治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1例报道 被引量:1
12
作者 姜俊 唐云 +2 位作者 张颖 赵艳超 刘迟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75-178,共4页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通过介入手段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急性STEMI患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导致介入治疗无法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通过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使介入治疗...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是冠心病的严重类型之一,通过介入手段早期快速开通梗死相关动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部分急性STEMI患者易出现心源性休克,导致介入治疗无法实施。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通过呼吸和循环功能支持,使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以提高。本文报告通过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联合ECMO成功救治1例STEMI患者的过程,并讨论如何提高急性STEMI尤其是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外膜肺氧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肖浩 崔晓磊 +7 位作者 刘亮 吕宝谱 张睿 郑拓康 孟庆冰 姚冬奇 高恒波 田英平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4期438-441,共4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 目的评估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源性休克(CS)危重症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CMO)支持下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住院的AMI合并CS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既往史(吸烟、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脑血管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入院后24h内最高血管活性药物评分(VIS);入院后24h内最差辅助检查值:血乳酸(Lac)、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肌肌钙蛋白I(cTnI)、丙氨酸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血清钾、左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行急诊PCI期间是否出现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是否完成PCI、30 d预后等.根据是否应用ECMO将患者分为ECMO组和非ECMO组,比较两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ECMO组与非ECMO组在性别、年龄、BMI、既往史、APACHEⅡ评分、VIS评分、入院后24h内最差辅助检查值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ECMO组行急诊PCI期间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发生率和30d病死率均较非ECMO组均明显降低[行急诊PCI期间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发生率:17.9%(7/39)比45.0%(9/20),30 d病死率:46.2%(18/39)比75.0(15/20),均P<0.05];ECMO组PCI完成率较非ECMO组明显升高[100.0%(39/39)比80.0%(16/20),P<0.05].结论AMI合并CS的危重症患者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期间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或心搏骤停的风险和30d病死率均降低,PCI完成率高.在ECMO团队的保障下,ECMO支持下行急诊PCI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 急性心肌梗死 心源性休克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应用时机的比较
14
作者 王靖 卞璐瑜 +11 位作者 李真真 刘刚 王建 王茜 滕媛 王添隆 张寒 闫姝洁 楼松 胡强 高国栋 吉冰洋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5期365-370,399,共7页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应用ECMO支持的患者资料,共计14例患者。根据ECM... 目的 评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围术期应用体外膜氧合(ECMO)支持的时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接受PCI治疗并应用ECMO支持的患者资料,共计14例患者。根据ECMO启动时机分为预置ECMO支持组(6例)和非预置ECMO支持组(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PCI治疗情况、机械支持情况、并发症及结局。结果 14例患者平均年龄为(57.9±13.3)岁,男性占12例(85.7%)。预置ECMO支持组主要为三支病变(66.7%),非预置ECMO支持组主要为单支及双支病变(75%)。预置ECMO支持组置入支架中位数和置入球囊中位数均显著高于非预置ECMO支持组(3 vs. 1,P=0.005;6 vs. 2,P=0.020)。预置ECMO支持组PCI中位时间大于非预置ECMO支持组(109 min vs. 27 min,P=0.042)。非预置ECMO支持组死亡率显著高于预置ECMO支持组(75.0%vs. 16.7%,P=0.031),两组患者在相关并发症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预防性应用ECMO支持提高了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的血运重建率及生存率,且并未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外膜氧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心原性休克 心脏骤停
下载PDF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联合体外膜肺氧合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15
作者 吕顺巧 米洁 赵庆华 《中华护理教育》 CSCD 2024年第10期1224-1229,共6页
目的设计针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方案,并分析其培训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和临床实践需求,总结归纳CRRT联... 目的设计针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联合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护理操作技术的培训方案,并分析其培训效果。方法结合文献分析和临床实践需求,总结归纳CRRT联合ECMO护理操作技术的核心知识点和技能要求,基于掌握性理论设计培训方案,包括理论授课、模拟操作和实践操作三部分。针对2021年—2023年重庆市卫生健康委重症医学专科护士培训班学员开展4期培训,通过比较培训前后学员的理论知识、模拟操作、临床实践考核成绩及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量表得分,评价培训效果。结果培训后20名学员的各项成绩均高于培训前(P<0.05),培训后学员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量表得分(33.70±2.98)高于培训前(24.10±2.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培训能够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CRRT联合ECMO护理操作理论及技术水平,提高学员的临床技能学习自我效能,为进一步完善重症专科护士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职培训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外膜肺氧 专科护士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专科护士培训策略及效果
16
作者 林志敏 刘闪闪 +2 位作者 梁燕嫦 杨维泽 毕艳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4年第10期193-195,共3页
目的了解体外膜肺氧合(ECMO)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并探索分级培训策略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以就职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的80名ECMO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调查护士的护理培训需求... 目的了解体外膜肺氧合(ECMO)专科护士的培训需求,并探索分级培训策略及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2年9月,以就职于中山市人民医院的80名ECMO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简单随机法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名。调查护士的护理培训需求和培训现状,基于调查结果制定分级培训策略。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观察组接受分级培训,并对比2组的培训效果等情况。结果ECMO专科护士对ECMO专科操作技能培训的需求最为强烈,其次为护理实践培训。当前培训以不定期培训、理论培训为主,多数护士累积培训时长不足1周,51.25%的护士培训有考核,仅38.75%的护士认为培训能够满足需求。培训12周后,2组的考核成绩和核心能力评分均较培训前提高(P均<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在培训12周后的培训级别较培训前更高(P<0.05)。结论ECMO专科护士对理论知识、操作实践及护理实践培训均有需求,且当前培训难以满足护士需求,开展分级培训可提升护士的考核成绩和核心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 专科护士 分级培训 培训策略 培训效果
下载PDF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支持中支气管镜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李春香 龚霄雷 +2 位作者 徐卓明 柳立平 朱丽敏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3期183-18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患儿因循环衰竭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CHD术后V-A ECMO支持的患儿,按照... 目的回顾性分析先天性心脏病(CHD)术后患儿因循环衰竭在静脉-动脉体外膜氧合(V-A ECMO)支持下完成支气管镜的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CHD术后V-A ECMO支持的患儿,按照是否行支气管镜分为行支气管镜组(A组)及未行支气管镜组(B组)。结果共纳入101例,A组患儿42例(41.6%)。行支气管镜的中位数时间为ECMO支持第5天。相比较B组患儿,A组患儿ECMO持续时间长,肺不张及肺部感染发生率高,但撤离ECMO后的机械通气时间较B组患儿缩短,两组在ICU总滞留时间及死亡率方面无差异。ECMO期间肺不张发生率在所有患儿中达49.5%,A组患儿37例,B组13例;肺不张开始中位数时间为ECMO支持第3天。肺部感染总发生率为54.5%,A组患儿30例,B组患儿25例。在A组患儿中,支气管镜发现支气管受压或狭窄15例,占比35.7%;发现痰栓阻塞者24例,占比57.1%;其中12例患儿在ECMO撤离实验中表现低氧血症,予以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后呼吸机通气条件下降,次日再次行撤离实验过程顺利,最终成功撤离ECMO。42例支气管镜检查中2例有轻微气道出血、肺出血,无ECMO流量变化、循环波动、气胸等并发症。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送检标本发现致病微生物者22例。结论ECMO期间支气管镜是安全的,支气管镜有益于小儿CHD术后V-A ECMO支持患儿的肺部并发症的诊疗,缩短了V-A ECMO患儿ECMO撤离后的机械通气时间,而且对ECMO的成功撤离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术后 静脉-动脉外膜氧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下载PDF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危重症孕产妇的多学科协作护理
18
作者 王淑芹 李绪言 +6 位作者 张春艳 万娜 张煜 唐晓 王睿 贾燕瑞 孙兵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1004-1006,共3页
总结8例危重症孕产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困难置管的配合与管理;分娩计划的落实与胎儿监测;精准抗凝及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加强管路固定及自主呼吸监测;多层面给予心... 总结8例危重症孕产妇应用体外膜肺氧合救治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组建多学科协作团队;做好困难置管的配合与管理;分娩计划的落实与胎儿监测;精准抗凝及出血并发症的预防;清醒体外膜肺氧合期间加强管路固定及自主呼吸监测;多层面给予心理支持。本组8例患者均存活,胎儿3例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学科 外膜肺氧 危重症 孕产妇 危重病护理
下载PDF
1例长程VA-ECMO救治急性心梗合并巨大室间隔穿孔及心源性休克患者的护理体会
19
作者 冯英 张银雪 +2 位作者 孙娟 李学蕊 王炜 《甘肃医药》 2024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对1例急性心梗合并巨大室间隔穿孔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及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CRRT),患者最终痊愈出院。总结相关护理体会: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保证护理治疗的质量和效率;清醒ECMO期间要重视... 对1例急性心梗合并巨大室间隔穿孔及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给予体外膜氧合(ECMO)联合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及持续性血液滤过治疗(CRRT),患者最终痊愈出院。总结相关护理体会:设置专科护理小组,保证护理治疗的质量和效率;清醒ECMO期间要重视心理护理及ECMO管道相关护理;ECMO抗凝护理为长程ECMO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应细致观察并做好抗凝监测;尽量减少医源性血液损失,减少输血及其相关并发症。总之,注重护理工作中每个细节,方能促进此类患者病情好转,降低护理不安全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室间隔穿孔 心源性休克 外膜氧 护理
下载PDF
基于流程管理的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最佳证据总结
20
作者 郭小靖 盖玉彪 +2 位作者 刘庆伟 辛晨 王伟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3期1831-1839,共9页
目的:检索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相关证据,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管理的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和相关组织、指南网站中有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所有证据,... 目的:检索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相关证据,总结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提供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期间管理的循证依据。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数据库和相关组织、指南网站中有关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所有证据,证据类型包括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Meta分析。检索时限为2012年11月31日至2022年11月31日,由2名研究者对检索到的证据进行独立的文献质量评价,结合业内专家的意见,对符合质量标准的文献进行证据提取及总结。结果:初步检索共获得文献1347篇,最终纳入12篇文献,包括4篇指南、7篇专家共识、1篇Meta分析,从体外膜肺氧合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抗凝监测、运行期间指标监测、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镇静镇痛、营养支持、早期康复、团队管理和撤机10个方面汇总38条最佳证据。结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流程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能够为有效促进患者康复提供理论依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应注意与临床情境和患者病情选择最佳证据,以形成科学、有循证依据的体外膜肺氧合管理方案,从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危重患者救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膜肺氧 重症监护 流程管理 循证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