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35篇文章
< 1 2 10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吴丹 张海伟 +1 位作者 林昕 刘鸿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 目的: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冠心病病人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10月南京医科大学与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冠心病病人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进行体外循环分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组(60例)与OPCAB组(60例)。CCABG组进行CCABG治疗,OPCAB组进行OPCAB治疗,两组在围术期均行手术室强化干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的肝肾功能,术前、术后3个月的心功能、生活质量,术后3个月内的安全性。结果:OPCAB组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短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24 h,两组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升高,但OPCAB组低于CCABG组(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短、左室射血分数(LVEF)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升高,且OPCAB组高于CCABG组(P<0.05)。术后3个月内,OPCAB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CCABG组(11.67%与63.33%,P<0.05)。结论:与CCABG比较,OPCAB联合手术室强化干预能缩短冠心病病人呼吸机使用时间、重症监护室停留时间、住院天数,改善病人术后肝肾功能及生活质量,且其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手术室 强化干预 肝功能 肾功能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
2
作者 解静 郭栋 +3 位作者 冯世强 赵毅 李红 曲振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74-1579,共6页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不同给药剂量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循环系统、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行OPCABG患者96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两组。A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5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B组在麻醉诱导前给予右美托咪定0.8μg/kg于10 min内输入,然后以0.8μg/(kg·h)维持剂量泵入直至手术结束。检测麻醉开始前(T0)、插管即刻(T1)、手术开始即刻(T2)、锯胸骨时(T3)、拔管即刻(T4)心脏指数(CI)、心率、平均动脉压(MAP)、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双频谱指数(BIS)、全身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差异,比较两组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安全性、术后苏醒时间。结果两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出血量、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中顺阿曲库铵使用量低于A组患者(P<0.05)。T0时,两组心率、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3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A组T4时心率、MAP均较T0时升高,B组T4时心率、MAP与T0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T2-T4时心率、MAP均低于同时间A组(P<0.05)。T0时,两组CI、CO、ITBI、SVR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CI、CO、ITBI、SVRI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0-4时CI、CO、ITBI、SVRI与同时间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BIS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1-T4时BIS值均较T0时降低(P<0.05)。B组T2-4时BIS值均低于同时间A(P<0.05)。B组术后苏醒时间(8.12±1.88)min与A组的(8.05±1.97)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Cor、Ang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 h时Cor、AngⅡ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6 h时Cor、AngⅡ低于同时间A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6.25%和B组8.3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0.5μg/(kg·h)的剂量相比,0.8μg/(kg·h)剂量的右美托咪定用于OPCABG,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镇静效果更好,术后机体应激反应程度更轻,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剂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桦 薛永平 +2 位作者 孙萍萍 潘复亮 樊瑞军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8期782-785,790,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OPCABG需在围术期进行输血操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监测,...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监测在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围术期输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122例行OPCABG需在围术期进行输血操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凝血监测,观察组采用TEG监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凝血状态,输液量、出血量及输血量,相关药物使用情况及临床结局。结果 观察组悬浮红细胞(RSC)、新鲜冰冻血浆(FFP)、机采血小板、冷沉淀凝血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同组术前比,术后1 h两组患者血清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压积(HCT)、纤维蛋白原(FIB)、血红蛋白水平均降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延长;观察组PLT、FFP输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但术前、术后1 h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出血量、输液量、自体血输入量、RBC输入量、氨甲环酸、鱼精蛋白、FIB使用量、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停留时间、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1 d内再次手术率、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TEG可有效监测OPCABG患者血液制品的使用状况,减少患者的输血量,且对患者的出血量及预后没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输血 围术期 血栓弹力图
下载PDF
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谭丽丽 田海娇 张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61,采用常规术中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与加温组(n=61,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吹雾管气雾温度、患者核心体温、患者术中心率变异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加温组患者接管2.5 min、吹雾15.0 min、吹雾30.0 min时吹雾管气雾温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开心包即刻、吹雾3.0 min、关心包即刻、出室前加温组患者核心体温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吹雾3.0、10.0、20.0、30.0 min时,加温组患者心率变异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留置动脉测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为3.28%(2/6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OPCABG术中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患者术中温差变化幅度,减轻温差刺激诱发的过度心率变异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降低术后肺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加温 二氧化碳吹雾管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核心 心率变异率
下载PDF
术前依洛尤单抗治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
5
作者 田光书 徐殊 +2 位作者 祝岩 王强 李保银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8期608-611,共4页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 目的探讨术前应用依洛尤单抗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3年8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单纯OPCABG手术的186例患者的病例资料,按照用药不同分为治疗组(n=86,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联合口服匹伐他汀行降脂治疗)和对照组(n=100,入院后单纯使用匹伐他汀常规降脂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术后心电图监测7d的心律失常数据,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基线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心脏超声结果等)、手术前后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及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等指标的差异;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对术后房颤发生率的影响;同时分析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炎症因子CRP与IL-6的相关性。结果治疗组在ICU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房颤、术后CRP及术后IL-6等方面的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年龄及左房内径是影响术后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随后的相关性统计分析显示,依洛尤单抗的使用与患者术后CRP和IL-6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160、-0.577。同时,术后CRP、IL-6与患者术后房颤的发生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541、0.355。结论术前使用依洛尤单抗的OPCABG患者,术后新发房颤发生率明显低于术前常规降脂治疗的患者。依洛尤单抗可能通过降低OPCABG患者术后机体炎症反应,降低术后房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PCSK9抑制剂 房颤
下载PDF
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安全性分析
6
作者 黄荷 张瑞丽 +1 位作者 王晓伟 刘欢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OPCABG治疗的8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阳性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围手术期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接受OPCABG治疗的86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依据术前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结果分为阳性组20例和阴性组848例,利用倾向性评分1∶1的比例进行匹配,筛选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比较2组患者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指标,术中移植血管数、手术时间、术后机械通气及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梅毒感染相关心血管指标如主动脉瓣反流比例(20%对15%)、升主动脉直径[(30.2±2.2)mm对(30.0±3.1)mm]、冠状动脉开口狭窄比例(5%对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相关指标如移植血管数[(3.9±0.8)支对(3.4±0.8)支]、手术时间[(259.8±52.3)min对(257.0±49.4)min]、术后机械通气时间[(37.8±25.0)h对(33.0±12.8)h]、ICU治疗时间[(3.7±2.1)d对(3.8±2.1)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患者术后输血、肺部感染、恶性心律失常、透析治疗、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治疗发生率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PPA阳性的冠心病患者可安全施行OPCABG,对此类患者明确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可以降低外科医生感染梅毒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梅毒
下载PDF
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7
作者 王洁 卢轶强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2期41-46,共6页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 目的:探究下半身充气保温在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于福建省心脏医学中心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232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保温措施不同分为对照组(108例)和观察组(124例)。对照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上半身,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单纯保温措施基础上采用充气式保温毯覆盖下半身。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核心体温,术后末梢循环恢复情况,术后24 h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野消毒后、开胸后、开胸1 h后、吻合血管前、吻合血管后与手术结束核心体温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肤色红润与皮温温热比例更高,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 h内寒战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min、24 h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半身充气保温对维持老年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手术期核心体温稳定有一定帮助,能加快术后末梢循环恢复,降低术后寒战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平衡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半身充气保温 围手术期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麻醉的影响
8
作者 李金瑞 《华夏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06-21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非体外循环(OPCAB)麻醉的影响。方法选取115例行OPCAB手术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7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试验组予以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手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体征变化情况,麻醉镇痛、镇静效果,苏醒情况,苏醒后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在不同麻醉方案下,试验组T0、T2时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苏醒后VAS、RASS的评分,术中知晓率与常规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T1、T3时的HR、MAP均高于常规组,苏醒时间、CS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麻醉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低剂量舒芬太尼辅助OPCAB麻醉能有效维持患者围手术期基础体征稳定,镇痛、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芬太尼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
下载PDF
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武鑫 闫杰立 《机器人外科学杂志(中英文)》 2024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 目的: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精准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8月在邢台市人民医院心脏外科接受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35,精准护理)和对照组(n=35,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禁饮、禁食情况、拔管时间、术后恢复情况、心理状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在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气管插管、尿管、纵隔引流管、心包积液引流管、胸管拔管时间、首次进水时间、进食时间、排便时间、下床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导管引流量、SAS评分、SDS评分及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6MWD长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护理干预模式相比,基于ERAS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护理模式在机器人辅助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有利于促进患者快速康复,在有效控制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 机器人辅助手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精准护理
下载PDF
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张继倬 韩露 +1 位作者 陈兴华 陈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2033-2035,2039,共4页
目的比较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单纯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并按是否... 目的比较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体外循环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3年6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心脏外科收治的单纯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106例,并按是否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分为体外循环组(45例)和非体外循环组(61例)。体外循环组麻醉成功后全身肝素化,经升主动脉和右心房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非体外循环组麻醉成功后全身半量肝素化,应用Medtronic心脏固定器。观察患者术中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操作时间(从切皮到缝皮完毕)、术后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住院费用;术后3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结果两组患者术中的静脉桥血管远端吻合口数、手术操作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ICU治疗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体外循环组(P<0.05);非体外循环组患者术后心房纤颤持续时间>10min的发生率低于体外循环组(P<0.05);体外循环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低于非体外循环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患者的LVEF、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的LVEF、LVEDD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于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对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疗效可能较好,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老年人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原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曦 陈彧 +8 位作者 赵舟 董穗欣 刘刚 陈生龙 凌云鹏 李辉 廉波 鲍黎明 杨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879-883,共5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中转原因以及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单纯OPCAB的2613例患者,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者62例纳入中转...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中转体外循环的预后、中转原因以及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012年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单纯OPCAB的2613例患者,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者62例纳入中转组,非中转组2551例。收集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对比两组的基线资料及围手术期预后资料。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导致中转体外循环的危险因素。结果:中转率为2.37%。术中中转体外循环下手术的原因包括血液动力学不稳定42例,靶血管暴露困难6例,恶性心律失常9例,桥血管闭塞在体外循环下重新吻合3例,其他原因2例。比较中转组和非中转组的围手术期资料显示,中转组在术后引流量、呼吸机使用时间、二次开胸止血率、血滤使用率以及围手术期死亡率均高于非中转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纽约心功能分级≥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及左主干病变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靶血管暴露困难、恶性心律失常等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常见原因。OPCAB术中发生中转体外循环事件增加了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既往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纽约心功能分级≥3级、左心室射血分数≤40%、左主干病变是OPCAB术中中转体外循环手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中转 预后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治疗结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王晓武 蔡振杰 +2 位作者 张卫达 方福珍 单飞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nven tional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 ing ,OPCABG)治疗结果 ,评价两种方法优越性 .方法 :将 35 0例冠状动... 目的 :比较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nven tional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ing,CCABG)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 pumpcoronaryarterybypassgraft ing ,OPCABG)治疗结果 ,评价两种方法优越性 .方法 :将 35 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分为OPCABG和CCABG组 ,OPCABG组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组建立常规体外循环 ,心脏停跳或跳动下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治疗及一般情况如性别、年龄、体质量、心梗史、心功能、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等无差别 ;手术时间、血管桥数无差别 ;术后OPCABG组呼吸机辅助时间、住ICU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CCABG组低 ,术后早期并发症如开胸止血、伤口感染、心律失常、呼吸道并发症等的发生率OPCABG组为 6 .4 % ,CCABG组为 9.1% ,OPCABG组无 1例死亡 ,CCABG组死亡率为 1.5 % ,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OPCABG可减少手术创伤 ,缩短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 ,降低住院费用 ,但不能替代CCAB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疗效 比较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2
13
作者 王洋 李林 +5 位作者 宋丹丹 于冬梅 孙莹杰 刁玉刚 陈克研 张铁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21-42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患者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65岁,ASAII或Ⅲ级,BMI%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中对患者影响。方法择期行OPCABG患者60例,年龄50-65岁,ASAII或Ⅲ级,BMI%27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D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负荷剂量1μg/kg,10min输注完成,然后以0.5~0.7μg·kg^-1·h^-1的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C组以同样的方式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后(T0)、药物输注10min(T1)、气管插管后(T2)、锯胸骨时(T3)、吻合前降支时(T4)、吻合左旋支或对角支时(T5)、吻合右冠状动脉或后降支时(T6)、血管吻合完毕后15min(T7)、术毕(T8)、术后6h(Tg)、拔出气管导管后(T10)记录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分别于T0、T3、T7、T8、T10时抽取桡动脉血1ml,测定血糖(Glu)浓度。于术前1d和术后7d采用简易精神状态量表和韦氏成人记忆及智力量表对患者进行术后认知功能测试。结果与T0时比较,C组T2~T4、T10时HR明显增快(P〈0.05);T2、T3、T10时MAP明显升高,而瓦时MAP明显降低(P〈0.05);两组T5、T6时CVP、T8~T10时CI明显升高(P〈0.05),而T6时左、右心每搏作功指数(LVSWI、RVSWI)明显降低(P〈0.05);T3、T7、T8和T10时Glu浓度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D组T1~T10时HR明显减慢(P〈0.05),T1~T3、R~T10时MAP,T1、T2、T4~T10时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T1~T10时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T3、T7、T8时Glu浓度明显降低(P〈0.05)。C组POCD发生率为10例(33.3%),明显高于D组2例(6.7%)(P〈0.01)。结论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有利于稳定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围术期血流动力学,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中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近期疗效及患者康复情况 被引量:16
14
作者 张继倬 韩露 +1 位作者 陈兴华 陈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89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体外循环组(C... 目的对比分析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手术后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89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70岁及以上老年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体外循环组(CCAB组,39例)和非体外循环组(OPCAB组,50例)。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各项相关指标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2组比较,手术操作时间、远端吻合口数、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ICU治疗时间、术后住院费用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期直径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OPCAB组总体健康、情感职能、精神健康评分明显高于CCAB组(均P<0.05)。结论 CCAB与OPCAB对于7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均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各有优势,OPCAB对于术后康复更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下载PDF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下的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被引量:34
15
作者 万峰 陈彧 +2 位作者 王京生 王新生 陈生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2-374,共3页
目的 :分析讨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辅助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12例OPCAB使用IABP辅助 ,包括术前顽固心绞痛 2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 2例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下 5例 ,... 目的 :分析讨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 (IABP)辅助下进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  方法 :12例OPCAB使用IABP辅助 ,包括术前顽固心绞痛 2例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 2例 ,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下 5例 ,心梗恢复期心功能Ⅳ级 2例 ,心脏明显扩大 1例 ,所有患者术中不易搬动心脏。  结果 :12例OPCAB全部成功 ,远端吻合口数 3 7± 0 6个。术后IABP辅助时间平均 2 2 3± 9 5小时。 1例术后8天死于高钾心跳骤停。有 1例拔除IABP管后出现局部血肿。其他患者顺利恢复。  结论 :IABP辅助下进行OPCAB是可行而安全的。对于低LVEF、急性心梗和心脏明显扩大等术中不易搬动心脏的情况 ,IABP有助于扩大OPCAB的适应证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动脉内球囊反搏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6
作者 胡佳心 阮新民 林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5期3117-3121,共5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1998年11月—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血管二科行单纯ONCAB的患者97例,为ONCA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CAB)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围术期效果及远期预后。方法选取1998年11月—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心血管二科行单纯ONCAB的患者97例,为ONCAB组;另选取同期在本科行单纯OPCAB的患者150例,为OPCAB组。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围术期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OPCAB组患者年龄高于ONCAB组,左主干病变发生率低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CAB组患者远端吻合口数少于ONCAB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住院时间短于ONCAB组,术后多巴胺用量、红细胞用量、血浆用量及术后引流量少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存活的242例患者中,172例(71.1%)随访7年以上,平均随访时间为(11.6±2.5)年。OPCAB组随访7年以上患者胸闷/心绞痛症状发生率、新发ST-T改变/心律失常率、血管桥闭塞发生率高于ONC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二者因心脏事件死亡率、因心脏外事件死亡率及总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PCAB的围术期康复效果明显优于ONCAB;但OPCAB因操作较困难导致远期桥血管通畅率较差,再发胸闷/心绞痛率、新发心肌缺血性改变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手术期 预后
下载PDF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王睿 陈鑫 +4 位作者 石开虎 徐明 蒋英硕 刘培生 肖立琼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将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的21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 目的对比分析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治疗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效果,并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将欧洲心脏手术风险评估系统(EuroSCORE)≥6分的210例高危冠心病患者,根据采用的术式不同分为两组,CABG组:90例,在体外循环下行CABG;OPCAB组:120例,行OPCAB。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死亡率、二次开胸止血、肾功能损害、再血管化指数、移植血管血流量、呼吸机支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等。结果两组各死亡1例,分别死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和严重低心排血量综合征,两组在死亡率、冠状动脉内膜剥脱率、心房颤动发生率、脑梗死发生率、二次开胸止血、再血管化指数、移植血管血流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OPCAB组患者的肾功能损害(Cr>100μmol/L)、呼吸机支持时间、胸腔引流量和输血量均少于或低于CABG组(P<0.05)。结论OPCAB适用于高危冠心病患者,而且在缩短呼吸机支持时间、减少胸腔引流量、输血量和减轻肾功能损害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高危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疗效的评价 被引量:8
18
作者 赵枫 徐志云 +1 位作者 邹良建 梅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 (冠脉 )旁路移植术 (OPCABG)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 :将 36 2例行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 OPCABG组 (n=1 5 2 )和 CCABG组 (n=2 1 0 ) ,分别在非体外... 目的 :评价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 (冠脉 )旁路移植术 (OPCABG)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移植术 (CCABG)相比是否具有优越性。方法 :将 36 2例行单纯冠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分为 OPCABG组 (n=1 5 2 )和 CCABG组 (n=2 1 0 ) ,分别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 ,或建立常规体外循环 ,心脏停跳下完成冠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应用肺动脉漂浮导管监测血流动力学 ,对两组患者的术前和术后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手术时间、血管桥数无差别 ,OPCABG组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房颤和肺不张的发生率显著低于 CCABG组 (P<0 .0 5 ) ,呼吸机支持时间、监护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显著低于 CCABG组 (P<0 .0 5 )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出血量、输血量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无显著差异。 结论 :OP-CABG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可缩短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疗效评价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01例临床经验体会 被引量:16
19
作者 胡盛寿 吴清玉 +1 位作者 宋云虎 周玉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98-200,共3页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 ,并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  方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完成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 1例 ,包括经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手术方法及手术适应证 ,并评价其初步临床结果。  方法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1996年 5月~ 1999年 12月完成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0 1例 ,包括经正中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PCAB)组 76例和经胸壁小切口非体外循环下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MIDCAB)组 2 5例 ,其中 7例在胸腔镜辅助下获取内乳动脉。  结果 :OPCAB组 76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 2 .5 9支 ,无手术死亡 ,术后并发症包括 :心室颤动并使用主动脉球囊反搏1例 ,出血二次开胸 3例 ,胸部切口感染 2例 ,肺部并发症 2例 ,肾部并发症 1例 ;MIDCAB组 2 5例 ,旁路移植支数平均1.10支 ,无手术死亡 ,围术期心肌梗塞行再次旁路移植手术 1例 ,出血二次开胸 1例 ,胸部切口感染 1例。  结论 :对于选择的患者 ,非体外循环下 ,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心病
下载PDF
体外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炎症细胞因子与肌钙蛋白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4
20
作者 黄志勇 姚滨 +1 位作者 蒋红英 徐名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8-170,共3页
目的 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 0例行择期 CABG患者 ,随机分成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CCABG组 ,30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OPCABG组 ,30例 ) ,分别于... 目的 探讨体外与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对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  6 0例行择期 CABG患者 ,随机分成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CCABG组 ,30例 )和非体外循环下行 CABG组 (OPCABG组 ,30例 ) ,分别于术前和术后 2、8、2 4、4 8h抽取中心静脉血 ,检测白细胞介素 6 (IL 6 )、IL 8、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肌钙蛋白 I(c Tn I)等 ,并记录术后早期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CCABG组术后早期 IL 6、IL 8、TNFα、CK MB及 c Tn I均明显高于术前及 OPCABG组 ,OPCABG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大部分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与 CCABG组相比 ,OPCABG组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及心肌损伤程度均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围术期 炎症细胞因子 肌钙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