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4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受精完全失败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补救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20
1
作者 冯婷 钱云 +3 位作者 刘嘉茵 冒韵东 陈娟 蔡令波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5-177,181,共4页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 目的 :对受精完全失败的体外受精 (IVF)周期及时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进行补救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取精卵共培养 16~ 18h后受精完全失败的 16个周期 ,及时将所有可见第一极体的卵母细胞进行补救ICSI。 结果 :行ICSI后 ,卵母细胞异常受精率为 17.9% ,正常受精率为 4 2 .7% ,正常卵裂率为79.6 % ,种植日优质胚胎率为 2 9.7%。 16个周期共移植胚胎 5 4个 ,平均每个周期种植 3.4个。共获得 3例妊娠 ,临床妊娠率 18.8%。 结论 :补救性ICSI是否有临床应用价值 ,主要与可供行补救ICSI的卵母细胞数量和取卵当日卵母细胞的成熟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补救性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IVF ICSI
下载PDF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体外受精能力缺陷的改善 被引量:9
2
作者 蔡令波 冯婷 +3 位作者 陈娟 钱云 刘嘉茵 张燕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2期895-896,899,共3页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 目的:评价前一周期行体外受精(IVF)失败和受精率低后,改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受精效果。方法:行ICSI治疗的113例患者136周期分为两组:因严重少弱精子症而行ICSI的106个周期(组1);因前次常规IVF受精失败或受精率低于20%而改行ICSI的30个周期(组2)。比较两组间卵母细胞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和妊娠率的差异,并对第2组受精率的分布进行分析,以了解改行ICSI后受精效果的改善情况。结果:改行ICSI后,两组的正常受精率和优质胚胎率差异均无显著性(70.49%vs72.02%;38.28%vs38.81%)(P>0.05)。两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0.57%和40.00%,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改行ICSI后,大部分周期(70.00%,21/30)的受精率都在50%以上,平均受精率为79.79%,受精效果得到明显改善。结论:IVF受精失败和受精率低可以通过行ICSI而获得较好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育 体外受精 受精率低 受精失败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前次常规体外受精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徐艳文 周灿权 +3 位作者 方丛 张敏芳 邓明芬 张秀冰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否可以改善由于受精障碍导致不孕病例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于第1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0%,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 目的:探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是否可以改善由于受精障碍导致不孕病例的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04年12月由于第1周期的常规体外受精(IVF)治疗中卵子完全不受精或受精率≤20%,而在随后的治疗周期中采取ICSI方法受精的20个病例(共22个周期,研究组)的ICSI治疗结局。对照组为同期因男方少弱精子进行第1次ICSI治疗的连续100个周期。结果:与前次IVF相比,经ICSI治疗后受精率9,5.4%显著提高至76.9%(χ^2=264.66,P〈0.001),但研究组中低受精患者经ICSI治疗后的受精率67.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7.5%(χ^2=5.18,P〈0.05)和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84.2%(χ^2=8.97,P〈0.05)。研究组中完全不受精患者的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57.1%和40.5%,均高于对照组的35.0%和18.9%,但仅胚胎种植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8.80,P〈0.01)。结论:ICSI可以有效地克服受精障碍,提高受精率,并且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受精障碍 体外受精
下载PDF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的不同超促排卵方案比较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曼 林虹 +2 位作者 夏汝斌 彭三凤 李志凌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86-91,共6页
目的:探讨黄体期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卵泡期GnRH-a长方案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3种超促排卵方案... 目的:探讨黄体期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gonist,GnRH-a)长方案、卵泡期GnRH-a长方案以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拮抗剂(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 antagonist,GnRH-ant)方案3种超促排卵方案在进行体外受精或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 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2月在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IVF/ICSI-ET治疗的PCOS患者293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超促排卵方案分为黄体期短效GnRH-a长方案组(A组,48个取卵周期),卵泡期GnRH-a长方案组(B组,108个取卵周期),GnRH-ant方案组(C组,137个取卵周期)。分析3组患者的超促排卵情况以及临床治疗结局。结果:B组和C组的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量低于A组(P值均<0.05);C组的Gn使用时间最短、Gn使用总量最少(P值均<0.05);B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低于A组和C组(P值均<0.05);C组HCG注射日的内膜厚度低于A组和B组(P值均<0.05)。3组的获卵数、可利用胚胎数、优胚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发生率、全胚冷冻率及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GnRH-ant方案具有总Gn用量少、Gn刺激时间短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超促排卵
下载PDF
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5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补救性 短时受精
下载PDF
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性ICSI没有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补救性卵细胞质内注射精子 安全性 妊娠
下载PDF
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与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若鹏 邵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77-979,共3页
目的 :比较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oy transfer,IVF- 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1对夫妻进行 61个周期 ( IVF31周期 ,ICSI3... 目的 :比较常规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oy transfer,IVF- ET)与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两种助孕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61对夫妻进行 61个周期 ( IVF31周期 ,ICSI30周期 ) ,比较两组每周期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移植胚胎数、生化妊娠率和临床妊娠率。结果 :ICSI组平均每周期平均获卵数、正常受精卵数、卵裂数、移植胚胎数与 IVF组相似 ( ICSI组为 9.31、6.40、5 .63、2 .71 ;IVF组为 1 0 .0 2、7.5 3、5 .91、2 .69。 P>0 .0 5 ) ;ICSI组平均每周妊娠率与IVF组相似 ( ICSI组 36.7% ,IVF组 38.7%。 P>0 .0 5 )。结论 :ICSI技术治疗严重男性因素引起的不育症与常规 IVF治疗女性因素引起的不孕症临床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卵细胞内单精子注射 控制性超排卵
下载PDF
子宫内膜息肉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助孕后新鲜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康卫卫 黄剑磊 +4 位作者 马媛 贺晓 周娟 孙丹 王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505-1510,共6页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体外受精(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TCRP术后行IVF/ICSI助孕并于新鲜周期行胚胎移植的EP...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息肉(EPs)患者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TCRP)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体外受精(IVF)/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助孕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择TCRP术后行IVF/ICSI助孕并于新鲜周期行胚胎移植的EPs患者352例(366个周期),根据促不同排卵方案分为黄体期长方案组(198例,207个周期)和拮抗剂方案组(154例,159个周期)。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IVF/ICSI助孕指标。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方法探讨EPs患者TCRP术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IVF/ICS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结果:352例患者中,总体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阳性率为56.28%,临床妊娠率为54.64%,早孕流产率为7.50%,异位妊娠率为1.00%。两组体重指数(BMI)、TCRP距胚胎移植时间间隔、息肉个数、胚胎移植周期次数、促性腺激素(Gn)用量、hCG日雌二醇(E 2)水平、胚胎移植日子宫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息肉个数、息肉位置、受精方式为临床妊娠率的影响因素(均P<0.05)。在调整上述因素的影响后,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Ps患者TCRP术后不同促排卵方案对IVF/ICSI助孕后新鲜周期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经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促排卵方案 体外受精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临床妊娠率
下载PDF
短期应用左卡尼汀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少弱精子症中的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吴正沐 陆湘 +4 位作者 王永卫 孙健 陶皆唯 尹峰华 程怀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短期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后精液质量的变化及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根据WHO标准检测精液分析结果为少弱精子症者129例,治疗组42例服...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短期治疗男性少弱精子症后精液质量的变化及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治疗后的临床结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根据WHO标准检测精液分析结果为少弱精子症者129例,治疗组42例服用左卡尼汀2周后应用ICSI,对照组87例单纯应用ICSI助孕技术。对比治疗组患者用药前后精液精子浓度、活动率、(a+b)级精子百分率、畸形率指标,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ICSI后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a+b)级精子百分率(13.5±10.7)%,较治疗前(9.6±7.2)%提高(P<0.05),治疗组ICSI操作后有效胚胎率77.50%,明显高于对照组69.04%(P<0.05)。结论:左卡尼汀短期治疗能够改善精子质量,并有助于少弱精子症患者提高ICSI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卡尼汀 少弱精子 不育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冻融复苏微量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的疗效及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欧蕾 郭艺红 +1 位作者 孙莹璞 苏迎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28-332,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123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后冻融复苏微量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疗效及临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将采用微量冻融PESA、TESA精子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融精子组... 目的:回顾性分析123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或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后冻融复苏微量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ICSI)的疗效及临床妊娠结局情况。方法:将采用微量冻融PESA、TESA精子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融精子组,采用新鲜PESA、TESA精子行ICSI的病例归为对照组。比较冻融精子组与新鲜精子组组间及组内的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多胎妊娠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PESA精子冻融组与新鲜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多胎妊娠率分别为75.67%vs76.49%,64.96%vs66.19%,55.21%vs57.22%,13.21%vs12.61%,3.77%vs5.41%,37.74%vs37.84%(P>0.05),TESA精子冻融组与新鲜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宫外孕率及多胎妊娠率分别为74.41%vs76.43%,64.63%vs66.35%,46.81%vs53.39%,18.18%vs14.55%,4.55%vs1.82%,37.74%vs37.84%,组间及组内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ESA精子与TESA精子冻融复苏成功率为70.07%vs62.67%,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微量PESA及TESA精子冻融技术对无精子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精子冷冻复苏技术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该技术是否会增加子代远期遗传风险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精子冻融 精子 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经皮睾丸精子抽吸术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五子衍宗丸化裁联合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不育临床初探 被引量:6
11
作者 孙振高 连方 +2 位作者 张建伟 刘延荷 牟善芳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7-188,共2页
关键词 补肾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男性不育 五子衍宗丸
下载PDF
钙离子载体A23187联合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圆头精子症2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慧军 李梅 +4 位作者 马水英 李城 范媛媛 刘皎婧 陈子江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的病因、圆头精子的受精能力,以及人工激活技术在圆头精子症患者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圆头精子症ICSI治疗病例,患者配偶的卵子经ICSI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卵子... 目的:探讨圆头精子症的病因、圆头精子的受精能力,以及人工激活技术在圆头精子症患者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圆头精子症ICSI治疗病例,患者配偶的卵子经ICSI处理后,随机分为2组,其中1组卵子接受钙离子载体A23187激活处理,另外1组不接受任何处理。结合国内外文献对圆头精子症的发病原因、受精能力和治疗方案进行复习和讨论。结果:A23187激活处理组均获得优质胚胎,而常规处理对照组的卵子则未受精、未卵裂、无优质胚胎、无囊胚形成。2例患者均移植A23187激活组的优质胚胎,获得妊娠并分娩健康婴儿。结论:A23187可以用于圆头精子症患者的ICSI治疗,并获得较好的临床结局,但还应密切关注A23187的安全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离子载体A23187 圆头精子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卵子激活
下载PDF
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对比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帆 王美姣 +2 位作者 李桑琳 张觇宇 胡丽娜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4-262,共9页
目的:评价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MSI)对比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linical Trials.gov和Sino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 目的:评价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MSI)对比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男性因素不育症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CENTRAL、Clinical Trials.gov和Sino Med数据库,检索时限为1992年至2017年7月,并手工检索相关参考文献,纳入比较IMSI和ICSI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应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由于单纯男性因素和合并男性因素的不育症患者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故行亚组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280篇,纳入8个RCT,合计1 741个周期(IMSI=842,ICSI=899)。在单纯男性因素亚组,无证据证明IMSI周期和ICSI周期的活产率具有差异[RR=1.31,95%CI(0.68,2.51),1个RCT,77个周期,极低质量证据];IMSI能提高临床妊娠率[RR=1.46,95%CI(1.02,2.07),4个RCT,813个周期,低质量证据]。在合并男性因素亚组,均无证据证明IMSI周期和ICSI周期的活产率[RR=0.88,95%CI(0.60,1.31),1个RCT,255个周期,低质量证据]和临床妊娠率[RR=1.03,95%CI(0.86,1.23),3个RCT,851个周期,中等质量证据]具有差异。结论:尽管IMSI能提高单纯男性因素不育症患者体外受精周期的临床妊娠率,但证据质量等级较低,尚不足以支持将IMSI常规应用于该类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选择性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男性因素不育症 META分析
下载PDF
冻融经皮抽吸附睾精子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1例分娩报告 被引量:5
14
作者 靳镭 王俊霞 +1 位作者 朱桂金 刘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前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PESA)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联合应用是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的主要措施。将ICSI后多余的PESA精子冻存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费用、保证父方精子供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中心... 目前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 (PESA)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 (ICSI)联合应用是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的主要措施。将ICSI后多余的PESA精子冻存对于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手术费用、保证父方精子供应等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中心用冻融PESA精子进行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 ,获得 1例成功分娩。说明冻融PESA精子行ICSI治疗阻塞性无精子症是实用可行的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无精子 经皮抽吸附睾精子 冷冻 分娩 卵细胞 精子注射
下载PDF
不同来源精子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临床妊娠结局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欧蕾 郭艺红 +1 位作者 孙莹璞 苏迎春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56-659,共4页
关键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经皮附睾穿刺抽吸术 经皮睾丸穿刺抽吸术 精子来源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不孕症34例临床总结 被引量:9
16
作者 邢福祺 陈士岭 +4 位作者 闫宗合 陈东红 孔令红 宋兰林 陈思梅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343-344,共2页
目的总结应用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ICS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对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不孕患者采用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给有第一极体的卵细胞行单精子注射。结果34例34个治疗周期中,1例因反应不良取消。取卵... 目的总结应用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ICSI)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4对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不孕患者采用GnRHa长周期促排卵方案,给有第一极体的卵细胞行单精子注射。结果34例34个治疗周期中,1例因反应不良取消。取卵数378个,注射卵数317(83.9%)个,正常受精卵231个(72.9%)卵裂228(98.3%)个,良好胚胎99(43.4%)个,平均移植胚胎数36个,临床妊娠12例(移植周期妊娠率为36.4%)。结论ICSI是治疗男性因素、原因不明、受精障碍等因素引起不孕症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注射 卵细胞质内 不孕症 治疗
下载PDF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精子冷冻复苏后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无精子症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靳镭 蒋凌英 +4 位作者 朱桂金 刘群 魏玉兰 胡娟 任新玲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443-445,449,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 目的:回顾性分析27例无精子症患者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PESA)所获精子冷冻复苏后行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治疗后的效果及妊娠结局。方法:将诊断性附睾穿刺以及PESA治疗周期ICSI后所剩余活精子以常规方法加以冷冻,将复苏后找到了足量活精子并行ICSI的病例归为冻精组,而采用新鲜PESA活精子ICSI的病例则归为对照组。比较冻精组与对照组的受精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同时分析两组间的妊娠并发症、新生儿出生及畸形等情况。结果:冻精组15个周期、对照组100个周期分别注射MⅡ期成熟卵子163、1 157个,受精率冻精组显著高于对照组(84.05%vs73.29%,P<0.05),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23.07%vs15.73%;53.33%vs37.00%,P>0.05),新生儿出生体重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冻精组共妊娠8例,已分娩5例,继续妊娠3例。对照组妊娠37例,已分娩30例,1例死胎;继续妊娠3例;流产4例。两组均未出现重大的妊娠并发症及新生儿畸形。结论:采用PESA冷冻精子ICSI是治疗男性无精子症的一种经济、有效、安全的方法;但PESA冻精复苏率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 经皮附睾穿刺取精术 冷冻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应用复方左旋肉碱在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治疗男性不育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胜 钟影 +4 位作者 吴东 谭超 刘敬 张思孝 岳焕勋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6-367,共2页
在不育夫妇中因男性因素所致约占50%,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男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男性不育治疗的难度亦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和手术等的经验治疗,疗效难以肯定。自1992年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 在不育夫妇中因男性因素所致约占50%,随着生活方式改变和环境污染日益加重,男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男性不育治疗的难度亦有所增加。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和手术等的经验治疗,疗效难以肯定。自1992年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运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已使许多不育夫妇实现了生育的梦想,但总的临床效果还不甚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左旋肉碱 乙酰左旋肉碱 男性不育
下载PDF
小鼠卵细胞质内显微注入单精子受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益寿 熊素芳 +3 位作者 龙文 李鸣 夏明珠 汪昌介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1-445,I011,共6页
为了探讨提高小鼠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入受精率的方法,选取鼠龄12~14周的健康昆明白小鼠作为精子和卵子的供体,采用ICSI技术,以受精后二细胞卵裂的形成率为指标,了解不同采卵时间、不同微注射针参数及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质内... 为了探讨提高小鼠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入受精率的方法,选取鼠龄12~14周的健康昆明白小鼠作为精子和卵子的供体,采用ICSI技术,以受精后二细胞卵裂的形成率为指标,了解不同采卵时间、不同微注射针参数及不同培养液对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入的影响。结果表明,hCG注射后18~19h采卵,用针尖内径为4~5μm、斜面角度为35~40度的微注射针进行ICSI操作,受精后卵子置CZB中培养可获得较多的2细胞胚,卵裂率明显高于其余各组(28.10%),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提示:恰当的采卵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细胞 精子注射 显微注射 小鼠 受精
下载PDF
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 被引量:4
20
作者 杜强 杨大磊 +4 位作者 潘伯臣 何丽霞 王秀霞 宋永胜 吴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总结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10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ICSI助孕资料,比较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与非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 目的:总结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总结2006年1月~2008年12月间10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ICSI助孕资料,比较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与非先天性输精管缺如组之间受精率、卵裂率以及妊娠率的差异。结果:107例梗阻性无精子症病例ICSI助孕中共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949枚卵子,形成受精卵678枚(受精率71.4%),获得胚胎卵裂605枚(卵裂率89.2%),临床妊娠44例,临床妊娠率41.1%。其中先天性输精管缺如49例,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442枚卵子,形成受精卵308枚(受精率69.6%),获得胚胎卵裂279枚(卵裂率90.6%),临床妊娠27例,临床妊娠率55.1%;炎症或手术等原因引起的梗阻性无精子症58例,行单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507枚卵子,形成受精卵370枚(受精率72.9%),获得胚胎卵裂326枚(卵裂率88.1%),临床妊娠17例,临床妊娠率29.3%。两组比较受精率、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妊娠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采用经皮附睾或睾丸穿刺抽吸精子结合ICSI技术助孕是治疗梗阻性无精子症的安全有效方法。先天性输精管缺如较其它原因所导致的梗阻性无精子症有更高的临床妊娠率。炎症或手术等原因除引起精道梗阻外也可能影响精子的质量,导致胚胎发育潜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无精子 精子卵细胞质内注射 经皮附睾穿刺抽吸精子 睾丸穿刺抽吸精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