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对不孕症患者行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彭超男 张晓敏 +3 位作者 杨贵芳 王云燕 杨晓丽 李淑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4期3769-3772,377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中不同TS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follicl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 目的观察不孕症患者中不同TSH水平对体外受精/卵泡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follicle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促排卵结局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太原市中心医院生殖中心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186例不孕患者不同TSH水平下行IVF/ICSI-ET助孕治疗的结局,分为A组(TSH<2.5 mU/L)、B组(2.5 mU/L≤TSH≤4 mU/L)均93例,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超促排卵治疗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促性腺激素(Gn)(总量/使用时间)、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E2/LH/P)、取卵日E2、获卵数、卵裂总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晚期卵裂率、优质胚胎率、OHSS发生率及累计种植率、累计临床妊娠率、累计流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2.5 mU/L组患者可获得更高的正常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累计种植率、累计临床妊娠率及较低的晚期卵裂率和累计流产率,并且OHSS发生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促甲状腺激素 促排卵 妊娠
下载PDF
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9
2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8-541,共4页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 目的:评估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CSI)术在完全受精失败周期的应用结局。方法:1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获取的卵细胞随机分组,分别采用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比较受精率与胚胎质量。105例常规IVF-ET周期短时受精后,行极体观察,早期判断完全受精失败后行补救性ICSI术,报道临床结局。结果:3h短时受精与过夜受精在受精率与胚胎质量上无明显差异(P>0.05)。短时受精联合早期受精失败补救后,临床妊娠率为53.3%,种植率为38.0%,出生婴儿64名。结论:短时受精联合早期补救性ICSI对常规IVF-ET周期完全受精失败患者的临床结局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补救性 短时受精
下载PDF
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术的安全性评估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宁媛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王玢 徐志鹏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 目的:评估完全受精失败周期应用早期补救性单精子卵细胞胞质内注射(ICSI)术的安全性。方法:105例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随访临床结局。结果:早期补救性ICSI周期出生婴儿64名。出生婴儿的性别比无偏差,出生体重正常,无严重出生缺陷。结论:早期补救性ICSI没有增加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风险,临床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补救性卵细胞质内注射精子 安全性 妊娠
下载PDF
卵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在治疗不育症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滕晓明 程怀瑾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79-380,共2页
关键词 不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卵子玻璃化冷冻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滕晓明 李昆明 +5 位作者 王羽 潘家坪 尹萍 梁珊珊 阮井玲 陈智勤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卵子冷冻保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指征和方法,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减少卵子的废弃。方法: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取卵日因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者或获卵数超过25枚,进行...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的卵子冷冻保存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及其指征和方法,以提高卵子利用率和减少卵子的废弃。方法: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IVF-ET治疗的患者,在取卵日因男方因素无法进行受精者或获卵数超过25枚,进行知情同意后对部分卵子进行玻璃化冷冻保存。将冷冻保存卵子解冻后继续使用,或捐赠给需要受卵患者。结果:2009年10月至2011年6月,已有7例患者的卵子进行了复苏。共复苏卵子53枚,存活44枚,复苏率83.02%;有41枚MⅡ卵子行ICSI,受精32枚,受精率72.73%;形成30枚胚胎,卵裂率93.75%,获有效胚胎23枚。9个移植周期移植胚胎16枚,临床妊娠2例,分娩3个健康婴儿,胚胎种植率18.75%,活产率22.22%。剩余冷冻胚胎7枚。结论:卵子的玻璃化冷冻保存,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复苏率和受精率;将获卵较多的患者进行部分卵子的冷冻保存可以提高卵子的利用率,可以作为临床治疗的一个可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子冷冻保存 玻璃化冷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
下载PDF
不孕症女性体重指数对IVF/ICSI-ET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定飞 伍琼芳 +2 位作者 苏琼 田莉峰 李游 《江西医药》 CAS 2018年第7期731-734,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体重指数(BMI)对IVF/ICSI-ET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后双胎妊娠的妇女3399例,按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404例),BMI<18.5kg/...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体重指数(BMI)对IVF/ICSI-ET双胎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6年12月于江西省妇幼保健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ICSI-ET治疗后双胎妊娠的妇女3399例,按BMI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404例),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组(B组,2372例),BMI=18.5~23.9kg/m^2,超重组(C组,517例),BMI=24.0~27.9kg/m^2,肥胖组(D组,106例),BMI≥28kg/m^2,回顾性分析其妊娠结局,出生结局及妊娠期并发症情况。结果⑴基本情况比较,4组间年龄有显著差异,随着BMI增加,不孕年龄增大。不孕年限有显著差异,随着BMI增加,不孕年限延长。⑵不孕因素比较:输卵管因素,子宫内膜异位症,高泌乳素血症4组间无明显差异,排卵障碍及PCOS4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随着BMI的增加,排卵障碍和PCOS发生率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组内比较排卵障碍A、B组与C、D组比较有差异,C、D组明显高于A、B组,组内比较PCOS C、D组无差异,其余各组间均有差异。⑶妊娠结局比较:出生孕周4组间无明显差异,组内B、C组与D组有差异,肥胖组出生孕周相对更低,其余无差异;早期流产率无明显差异,晚期流产率4组组间比较有差异,组内A、B组与C、D组比较有差异,随着BMI的升高晚期流产率逐渐升高。⑷出生结局比较:早产发生率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早产<32周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32≤早产<37周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双胎中出生体重1,A组与其余各组比均有显著性差异,A组略低于其余各组,其余各组间无明显差异。低出生体重及极低出生体重四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出生体重2,4组间无明显差异,极低出生体重4组组间组内均无差异,低出生体重,组间无差异,B、C组D组有差异,其余各组无差异。4组间剖宫产率没有明显差异,但剖宫产率都高达80%以上。⑸孕产妇并发症:胆汁淤积综合症、高血压、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膜早剥、产后大出血、先兆子宫破裂、子宫切除、妊娠高血压合并糖尿病、重度子痫前期4组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排卵障碍及PCOS患者BMI更高,BMI升高不孕年限会随之延长,晚期流产率增加,孕妇双胎分娩孕周与BMI没有直接关系,但肥胖女性分娩孕周有更低趋势,不同BMI组早产发生率并没有显著差异,双胎分娩的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体质量组略低于其余各组,但低出生体重及极低出生体重的发生率与BMI指数无明显相关性,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与BMI指数没有明显相关性,但双胎妊娠的剖宫产率仍居高不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BMI)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双胎妊娠 妊娠结局 出生结局 孕产妇并发症
下载PDF
40岁以上高龄妇女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临床结局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冯翠娥 姜宏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探讨≥40岁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者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对接受IVF/ICSI-ET治疗的248例年龄≥40岁妇女的320个起始周期按年龄分为40岁、41岁、42岁及... 目的:探讨≥40岁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者的临床结局,旨在为高龄女性推荐更合理的助孕策略。方法:对接受IVF/ICSI-ET治疗的248例年龄≥40岁妇女的320个起始周期按年龄分为40岁、41岁、42岁及≥43岁4组,回顾性分析各组的临床资料。结果:320个起始周期,临床妊娠率为12.50%,活产率为7.19%。4组的周期取消率分别为18.99%、21.43%、32.20%和42.06%;临床妊娠率分别为29.11%、17.86%、10.17%和0.79%;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6.25%、11.02%、6.54%和0.56%;活产率分别为20.25%、7.14%、5.08%和0.00%。各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43岁组无1例活产。结论:女性≥40岁,年龄每增加1岁即对IVF/ICSI的结局有显著影响,≥43岁获得妊娠和活产的几率极低。建议年龄≥40岁的女性,即使无其他不孕原因亦应积极行IVF/ICSI治疗。而对于年龄≥43岁的女性寻求赠卵治疗或提前冷冻胚胎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0岁 体外受精(ivf) 卵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icsi) 胚胎移植(et)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原文传递
三种促排卵药物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雯碧 陈国武 +1 位作者 孙晓溪 李路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3种不同促排卵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的3种COH方案[短方案、长方案与克罗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方案]不孕症患者的3 347... 目的:比较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控制性超促排卵(COH)中3种不同促排卵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治疗的3种COH方案[短方案、长方案与克罗米芬(CC)+促性腺激素(Gn)方案]不孕症患者的3 347个移植周期的临床资料。3种COH方案内再各分为3个组,分别为高纯度尿促性素(HP-h MG)组、人尿促性素(h MG)组、重组卵泡刺激素(r FSH)组。比较3组患者给予Gn的时间、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结果:h MG组无论在Gn使用的天数和剂量上,都显著高于HP-h MG组与r FSH组。在CC+Gn方案中,HP-h MG组在h CG注射日E2峰值最低。在长方案中,HP-h MG组h CG注射日的P水平最低(P<0.05)。3种方案中各组的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受精率、卵裂率、有效胚胎率、平均移植胚胎数、临床妊娠率与种植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P-h MG在h CG注射日具有较低P水平,使得内膜更利于胚胎着床,其COH临床效果上与其他促排卵药物一样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控制性超促排卵(COH) 促性腺激素(Gn) 临床结局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治疗不明原因不孕受精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16
9
作者 郑晓英 刘平 +3 位作者 廉颖 吴昱琪 陈贵安 乔杰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体外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每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35例)超促排卵获取的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二组,分别行常规体外受精(A组)和ICSI受精(B组),比较二组的受精结局、妊娠率及着床率。结果:A组受精率(51.2%)低于B组(...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不孕患者体外受精方式的选择。方法:将每例不明原因不孕患者(35例)超促排卵获取的卵母细胞随机分为二组,分别行常规体外受精(A组)和ICSI受精(B组),比较二组的受精结局、妊娠率及着床率。结果:A组受精率(51.2%)低于B组(61.3%,P<0.05);而完全受精失败率(20.0%)明显高于B组(2.8%,P<0.05);二组的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着床率无差异。结论:不明原因不孕患者行首次IVF治疗时,采用部分卵母细胞常规受精、部分卵母细胞ICSI的方法,可降低完全受精失败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 不明原因不孕 体外受精(ivf) 胚胎移植(et)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中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妊娠结局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东霞 翟军 +2 位作者 王靖媛 董方莉 张莹莹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9-127,共9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旨在为助孕前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rd)、万方数据库... 目的:系统性评价二甲双胍对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VF/ICSI)中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有效性。旨在为助孕前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rd)、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有关二甲双胍对IVF/ICSI中PCOS患者妊娠结局的l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首先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后,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1个RCT研究,共1310例患者,其中二甲双胍组713例,对照组5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较,二甲双胍组的临床妊娠率(OR=1.60,95%CI:1.26~2.04,P=0.0002)较高,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nss)发生率较低(OR=0.45,95%CI:0.31~0.64,P=0.0001)。而活产率(OR=1.38,95%CI:0.98~1.94,P=0.06)和流产率(OR=0.72,95%CI:0.51~1.02,P=-0.07)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二甲双胍可提高IVF/ICSI中PCOS患者的妊娠率、降低oHSS发生率,但不能提高活产率及降低流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甲双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 妊娠结局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IVF/ICSI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颖 徐望明 +2 位作者 罗增丽 程佳 蔡益婷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12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生殖中心2008年6月~2009年12月间经IVF/ICSI治疗获得临床妊娠的331例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早... 目的探讨不孕症患者接受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VF/ICSI)-胚胎移植治疗获得妊娠后发生早期流产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生殖中心2008年6月~2009年12月间经IVF/ICSI治疗获得临床妊娠的331例患者,按妊娠结局分为早期流产组及继续妊娠组;分析受精方式、年龄、既往自然流产史、移植后12天血β-HCG值、孕囊数及不孕原因与早期流产率的关系。结果 IVF、ICSI两种受精方式的早期流产率无显著差异,早期流产组的年龄显著高于继续妊娠组,多胎妊娠率、移植后12天血β-HCG值显著低于继续妊娠组。众多导致不孕的病因中,排卵障碍的流产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龄、单胎妊娠、多囊卵巢为IVF/ICSI治疗后早期自然流产的危险因素,移植后12天低β-HCG水平可高度预测早期自然流产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细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 流产 相关因素
下载PDF
不孕症女性体质量指数对IVF/ICSI-ET治疗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15
12
作者 卓胜楠 张印峰 +1 位作者 张帅 张云山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3年第8期534-54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IVF/ICSI-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37l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按年龄分成≤35岁和〉35岁者,再按BMl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组(B组),BMI=18.5~23.9kg... 目的:探讨不孕症女性体质量指数(BMI)对IVF/ICSI-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37l例女性不孕症患者按年龄分成≤35岁和〉35岁者,再按BMl分为4组:低体质量组(A组),BMI〈18.5kg/m2,正常体质量组(B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C组),BMI.24.0~27.9kg/m2,肥胖组(D组),BMI≥28kg/m2,回顾性分析其IVF/ICSI新鲜取卵周期的相关指标及治疗结局。结果:①年龄≤35岁患者中,C、D组患者Gn使用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1);C、D组患者Gn使用总量明显多于A、B组CP〈0.01);C、D组患者hCG注射日血清E:水平显著低于A、B组,D组显著低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患者总获卵数显著低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C、D组患者卵成熟率显著低于B组(P〈0.05),D组显著低于A、C组(P〈0.01);C、D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低于B组(P〈0.05);C、D组患者流产率显著高于B组(P〈0.05);各组总ET数、周期取消率、生化妊娠率及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年龄〉35岁患者中,D组患者Gn使用时间及Gn使用总量显著高于B、C组(P〈0.05):A组患者卵成熟率显著低于B、C和D组(P〈0.05);其他临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MI过高可导致IVF/ICSI治疗过程中Gn使用时间延长、Gn使用总量增加、临床妊娠率降低及流产率增加等,但BMI在不同年龄组对IVF/ICSI结局影响程度不同,对年龄较小(年龄≤35岁)的影响更显著,过高的BMI对IVF的结局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指数(BMI)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精子注射 胚胎移植(ivf icsi—et) 妊娠结局
原文传递
IVF/ICSI-ET技术中单卵双胎的发生及其相关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孙林 罗海娇 +2 位作者 鄢磊 孙秀静 邵小光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7-35,共9页
目的:探讨潜在的可能导致体外授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单卵双胎(MZT)高发生率的因素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ET的2 885个周期,其中新鲜胚胎移植2 184个周期(常规IVF-ET周期1 473个,ICSI周期... 目的:探讨潜在的可能导致体外授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技术单卵双胎(MZT)高发生率的因素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ICSI-ET的2 885个周期,其中新鲜胚胎移植2 184个周期(常规IVF-ET周期1 473个,ICSI周期711个)和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701个,统计各个周期MZT妊娠的发生率,并分析可能影响其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在2 885个周期中临床妊娠1 102例,多胎妊娠的发生率为20.78%(229/1 102),其中MZT(双绒毛膜双胎及单绒毛膜双胎)妊娠20例,占临床妊娠的1.81%(20/1 102),占多胎的8.73%(20/229)。MZT中单卵双绒毛膜双胎5例,占MZT的25%(5/20),单卵单绒毛膜双胎15例,占MZT的75%(15/20)。ICSI中MZT的发生率为1.76%(5/284),高于常规IVF-ET周期(1.56%,9/575),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701个周期中临床妊娠243个周期,多胎34例,MZT 6例,占多胎发生率的17.65%(6/34);新鲜移植的2 184个周期中临床妊娠859个周期,多胎195例,MZT 14个周期,占多胎发生的7.18%(14/195),FET组和新鲜周期移植组间多胎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囊胚移植204个周期中妊娠95例,多胎12例,MZT3例,占多胎发生的25%(3/12),非囊胚移植2 681个周期中妊娠1 007例,多胎217例,MZT 17例,占多胎发生的7.83%(17/217),囊胚移植组与非囊胚移植组间多胎率有统计学差异(P<0.05)。冻融囊胚移植发生MZT的几率显著高于冻融非囊胚移植(P<0.05)。IVF-ET中MZT妊娠与非MZT妊娠患者的年龄、促排卵方案、促排卵天数、促性腺激素(Gn)剂量与时间、优质胚胎数、移植胚胎数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ZT的发生率IVF/ICSI-ET明显高于自然妊娠;冻融囊胚移植明显高于冻融非囊胚移植,这可能与体外培养条件和冷冻复苏技术的应用有关,使其透明带硬度有所增加,致使囊胚在孵出时较易嵌顿,从而导致了MZT的发生。单纯显微授精技术不会明显增加MZT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双胎(MZT)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 icsi et) 冻融胚胎移植(Fet) 囊胚移植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女性患者心理韧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马胜男 肖红 +4 位作者 柳鸣 谢雅琴 赵梨媛 黄莎 李璐柳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女性患者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 目的探讨接受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女性患者影响心理韧性的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韧性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进行IVF/ICSI-ET的189例女性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IVF/ICSI-ET女性患者的心理韧性总分为(61.4±11.7)分,显著低于国内普通人群[(65.4±13.9)分](P<0.05),一般自我效能、积极应对方式、家庭内支持状况、文化程度、不孕类型、治疗周期数及不孕原因是心理韧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共同解释了IVF/ICSI-ET女性患者心理韧性63.00%的变异。结论 IVF/ICSI-ET女性患者心理韧性总体水平较差,医护人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来提高其心理韧性,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心理韧性 影响因素
原文传递
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失败的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孔娜 刘景瑜 +2 位作者 陈华 王玢 孙海翔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4-618,共5页
目的探讨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方案失败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IVF/ICSI-ET应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因POR放弃周期或移植失败后改用微刺激方案的402... 目的探讨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在常规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方案失败的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6例IVF/ICSI-ET应用常规促排卵方案因POR放弃周期或移植失败后改用微刺激方案的402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前、后2次不同促排卵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结果 402个微刺激周期中32个周期取消,周期取消率为7.96%,370个周期获得卵母细胞,平均获卵数(2.2±1.5)个,共233个周期有胚胎冷冻,胚胎冷冻率为57.96%,共194个周期进行了ET,临床妊娠74例,早期自然流产6例,起始周期累积妊娠率为37.75%(74/196),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8.14%(74/194),其中≤37岁组FET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0.89%)明显高于>37岁组(20.73%)(P<0.05)。微刺激方案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长方案。结论微刺激全部胚胎冷冻方案对常规方案IVF/ICSI-ET治疗失败的POR患者具有疗程短、刺激剂量小,获卵率高、可利用胚胎率高、周期取消率低等特点,对于该类患者再次助孕可考虑微刺激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刺激方案 卵巢低反应(POR)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原文传递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贾婵维 李颖 +3 位作者 任国庆 周丽颖 周明书 王树玉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0年第1期100-102,共3页
目的研究来源于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进行体外成熟培养(IVM)的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探讨适宜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条件,探索IVM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为研究对象... 目的研究来源于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进行体外成熟培养(IVM)的成熟、受精及胚胎发育能力,探讨适宜的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条件,探索IVM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68名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采用基本细胞培养基与改良培养基条件下,MI和GV期不成熟卵的体外成熟情况;并比较体内成熟卵和体外成熟卵进行ICSI后的受精、卵裂和优质胚胎形成情况。结果采用常规培养基培养条件下,GV期未成熟卵培养失败,MI期卵成熟率为明显低于改良培养基条件下未成熟卵成熟率;改良培养基条件下GV期与MI期卵成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体外培养中69.23%的MI期卵和76.74%的GV期卵均在24h内达到成熟,其24h和48h的成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体外成熟卵与体内成熟卵相比较,受精率、卵裂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优质胚胎形成率较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常规超排卵周期中的未成熟卵在改良培养基中能够发育成熟;未成熟卵在拆除卵丘细胞后继续体外发育成熟,具有与体内成熟卵相似的ICSI受精、卵裂能力;虽然优质胚胎的形成率低于体内成熟卵,但增加了胚胎数目,可增加移植胚胎数和冷冻胚胎数量,是一种有效的辅助生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成熟卵 体外成熟培养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
原文传递
IVF/ICSI-ET周期hCG注射次日雌二醇(E_2)水平变化的意义
17
作者 许虹 陈烨 +4 位作者 易艳红 呙庆庆 黄翠玉 周娜 刘风华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2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中hCG注射次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hCG注射日的增幅对超促排卵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行黄体中期长方案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hC...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周期中hCG注射次日血清雌二醇(E2)水平较hCG注射日的增幅对超促排卵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2例行黄体中期长方案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hCG注射次日E2增幅=(hCG注射次日血清E2水平-hCG注射日E2水平)/hCG注射日E2水平×100%。根据增幅的不同分成4组:A组增幅〉20%,B组增幅为0.1%~20%间,C组为-20%~O%间,D组增幅〈-20%。分析4组患者基本,临床资料、超促排卵情况以及临床结局各项指标。结果:各组患者的取卵年龄、不孕年限、基础FSH(bFSH)值、降调节剂量、rFSH天数、hCG用量、hCG注射日LH值、2原核(2PN)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冷冻胚胎数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患者的Gn启动剂量、Gn总用量、hCG注射日P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值随着E2增幅的降低逐渐升高。A组的临床妊娠率(56.30%)显著高于B、C、D组(40.27%、42.85%和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A组的胚胎种植率(33.86%)虽高于B、C、D组(26.23%、28.65%和16.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监测黄体中期长方案垂体降调节IVF/ICSI.ET患者hCG注射次日E2增幅水平对临床结局有预测意义,E2水平在hCG注射次日较hcG注射日增幅高达20%以上时,临床结局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 icsi—et) HCG注射 雌二醇(E2)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IVF/ICSI-ET中三维超声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价值 被引量:13
18
作者 何亚琼 杨静 +4 位作者 张天杰 王杨 王缘 党璇 孙赟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8-625,共8页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IVF/ICSI助孕患者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将妊娠组与非妊娠组资料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根据年龄(...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在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中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价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2例IVF/ICSI助孕患者h CG注射日子宫内膜三维超声参数,将妊娠组与非妊娠组资料进行比较,并进一步根据年龄(<35岁,≥35岁)、内膜体积(<2.5 ml,≥2.5 ml)分层,分析各项超声参数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妊娠组234例,非妊娠组188例,妊娠组年龄、不孕年限显著低于非妊娠组(P<0.05),内膜体积显著大于非妊娠组(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及内膜体积对妊娠有预测价值。年龄<35岁时,妊娠组与非妊娠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各项超声参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35岁时,妊娠组内膜体积显著大于非妊娠组(P<0.05),一般资料及其它超声参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内膜体积<2.5 ml组相比,内膜体积≥2.5 ml组临床妊娠率及胚胎种植率均显著增加(P<0.05);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显著降低(P<0.05),内膜厚度及内膜螺旋动脉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期峰值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血流指数(FI)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IVF/ICSIET中子宫内膜h CG注射日三维超声测定对内膜容受性的评价具有一定作用,内膜体积对妊娠有预测作用,高龄患者可根据h CG注射日内膜体积慎重选择ET时机,提高妊娠率,避免有限的优质胚胎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 超声 三维多普勒 子宫内膜容受性
原文传递
小剂量Gn启动在超长方案患者行IVF/ICSI-ET助孕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田莉峰 伍琼芳 +4 位作者 唐亮 黄志辉 苏琼 李游 许定飞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76-980,共5页
目的:探讨正常卵巢反应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治疗中早卵泡期超长方案时采用小剂量促性腺激素(... 目的:探讨正常卵巢反应不孕患者行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invitro fertilization/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ICSI-ET)助孕治疗中早卵泡期超长方案时采用小剂量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启动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早卵泡期超长方案患者1393例,其中小剂量Gn启动组(A组,Gn75-149u)858例,正常剂量Gn启动组饵组,Gn150-225U)535例。分析不同Gn启动剂量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A组Gn使用时间长,Gn使用总量低,获卵数少,hCG注射日E2水平低、LH水平高,双原核(2PN)受精率、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流产率、全部胚胎冷冻率及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早卵泡期超长方案中使用小剂量Gn启动超促排卵可获得更佳的临床结局,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Gn启动 早卵泡期超长方案 体外受精/卵胞质内精子显微注射.胚胎移植 (ivf/icsi—et) 临床妊娠率
原文传递
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降调后促性腺激素启动时间对IVF/ICSI-ET结局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许伟标 杨桂艳 蔡喆 《生殖与避孕》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24-327,333,共5页
目的: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促性腺激素(Gn)的启动时机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接受IVF/ICSI-ET治疗的710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GnRH... 目的:探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促性腺激素(Gn)的启动时机对体外受精/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接受IVF/ICSI-ET治疗的710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GnRH—a降调节时间分组:14-15d者为A组,16~17d者为B组,≥18d者为C组。分析和比较3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使用天数、Gn使用剂量、启动日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注射日内膜厚度、获卵教、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的差异。另根据月经周期Gn启动时间分组:在月经周期第3~7日者为Ⅰ组,月经第8日及以后者为Ⅱ组。分析和比较组间上述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A组的Gn用量为32.4±11.4支,Gn使用天数为12.5±1.9d,显著大于B组(30.9±11.6支;10.8±2.5d)、C组(30.5±11.5支;10.8±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Gn用量、Gn使用天数B组与C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Gn不同启动时间的3纽间在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流产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Ⅰ组、Ⅱ组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相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适当延长GnRH—a降调节天数有利于降低Gn用药剂量及用药时间,但是Gn启动时间对临床结局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 卵胞质内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 icsi—et) 降调节 促性腺激素(Gn)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