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应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潘晓婷 李娟 +10 位作者 陈兵 刘俊杰 戚南山 廖申权 吕敏娜 林栩慧 蔡海明 胡俊菁 宋勇乐 白银山 孙铭飞 《中国畜牧兽医》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2-301,共10页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 鸡球虫病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鸡肠上皮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性原虫病,感染鸡体重减轻、营养不良、肠道损伤等,严重危害养鸡业的健康发展。球虫的生命周期包括从无性阶段到有性阶段的转换并局限于一个宿主。目前对球虫的研究主要包括在细胞生物学及其不同生命阶段的蛋白质表达和运输机制、宿主细胞入侵和宿主-寄生虫相互作用、新型药物靶标筛选等方面。鉴于研究问题的多样性,以及减少和取代动物试验的要求,建立高效的体外培养模型成为研究鸡球虫生物学特性、抗球虫疫苗和药物的基本条件。笔者重点阐述了鸡球虫体外培养模型及其在药物抗虫效果研究中的应用,包括鸡胚培养模型、二维培养模型(原代细胞培养模型、传代细胞系培养模型)及三维类器官培养模型。越来越多培养技术的突破为研究球虫生命周期阶段和干预策略开辟了新的途径,也为深入了解鸡球虫致病机制、抗球虫药物研发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美耳球虫 体外培养模型
下载PDF
成人动脉平滑肌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8
2
作者 梁若斯 陈德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31-34,共4页
目的 :建立成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hVSMC)体外培养模型 ,并保持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hVSMC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方法 :运用改良的植块贴壁法 ,在植块贴壁过程、培养基选取、换液时间及培养液用量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改进 ,成功建立了成人hV... 目的 :建立成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 (hVSMC)体外培养模型 ,并保持体外传代培养过程中hVSMC生物学特性的稳定。方法 :运用改良的植块贴壁法 ,在植块贴壁过程、培养基选取、换液时间及培养液用量等多个关键环节进行改进 ,成功建立了成人hVSMC体外培养模型 ,并用光镜和透射电镜对培养细胞进鉴定和形态学观察。结果 :培养的细胞生长良好 ,光镜下呈长梭形及“峰与谷”样生长。透射电镜下可见肌丝、密斑及密体 ,具有典型的hVSMC特征。经传代培养至 35代 ,细胞生长特性未见异常改变。结论 :改良植块贴壁法能使hVSMC原代培养的时间明显缩短 ,传代后hVSMC生物学特征的稳定性好 ,细胞扩增量大 ,且培养与纯化能同步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动脉平滑肌细胞 体外培养模型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猪原代肝细胞的分离及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
3
作者 郑鑫 梁海涛 +3 位作者 杨连玉 李家奎 杨文艳 王哲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84-586,共3页
采用剪切消化法 ,对猪肝细胞进行了分离和原代培养。结果显示 :分离的肝细胞即时存活率为 93.4 % ,培养存活率为 87.6 % ,并观测了肝细胞体外的生长形态和增殖规律 ,摸索了建立猪原代肝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条件 。
关键词 原代肝 细胞分离 体外培养模型 模型建立
下载PDF
胚胎着床体外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真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分册)》 1998年第2期92-95,共4页
胚胎着床是妊娠成功的关键,对其机理及调控的研究是开展助孕与避孕技术的基础,而建立胚胎着床的体外培养模型是研究着床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着床模型的胚胎成份主要有体内或体外受精的围着床胚胎及分离纯化的滋养细胞... 胚胎着床是妊娠成功的关键,对其机理及调控的研究是开展助孕与避孕技术的基础,而建立胚胎着床的体外培养模型是研究着床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必不可少的工具。用于着床模型的胚胎成份主要有体内或体外受精的围着床胚胎及分离纯化的滋养细胞,母体成份有子宫、子宫内膜、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基质/蜕膜细胞、细胞外基质等。理想的着床模型应尽量与在体情况相似,同时又能人工控制、监测各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着床 体外培养模型 妊娠生理
下载PDF
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5
作者 赵大为 史俊南 +1 位作者 王为 陈建元 《解剖科学进展》 1997年第3期27-27,共1页
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赵大为①史俊南①王为②陈建元②(第四军医大学①牙髓生物学实验室②中心实验室)牙乳头细胞是机体唯一具有分化成牙本质细胞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在牙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 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赵大为①史俊南①王为②陈建元②(第四军医大学①牙髓生物学实验室②中心实验室)牙乳头细胞是机体唯一具有分化成牙本质细胞能力的间充质细胞,在牙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人牙乳头细胞体外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牙乳头细胞 体外培养模型 胰岛素 骨钙素 维生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成牙本质细胞 免疫组化染色 增强作用
下载PDF
肝纤维化3D共培养体外模型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黄龙 王雪 丛敏 《肝脏》 2023年第12期1492-1496,共5页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细胞癌。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的病理生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的核心事件,其被激活并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的晚期阶段,最终可能导致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甚至肝细胞癌。肝纤维化是细胞外基质(ECM)在肝脏过度沉积和异常分布的病理生理过程。肝星状细胞(HSC)活化是肝纤维化的核心事件,其被激活并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可以分泌大量的细胞外基质。肝脏巨噬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的参与以及各种炎症因子和促纤维化因子的共同作用决定了肝纤维化进程的复杂性。尽管目前已有各种病因诱导的肝纤维化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但是依然缺乏有效的体外模型来深入探究肝纤维化发病机制及药物研发。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更接近在体的肝纤维化体外模型,作为了解疾病和筛选新药的有效手段。本文将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肝纤维化3D共培养体外模型作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细胞基质 肝星状细胞 培养模型
下载PDF
一种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江成鸿 庄福连 +5 位作者 黄拔瑞 郭志辉 谢义德 周亚宽 王彪 陈文列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64-36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将新鲜的增殖期血管瘤手术标本置于纤维蛋白凝胶,以双层夹心法建立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结果血管瘤组织培养2~3d后芽生出细小血管,后呈枝丫状生长,至第8~9天长成树枝状... 目的建立一种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将新鲜的增殖期血管瘤手术标本置于纤维蛋白凝胶,以双层夹心法建立三维血管瘤血管生成体外培养模型。结果血管瘤组织培养2~3d后芽生出细小血管,后呈枝丫状生长,至第8~9天长成树枝状血管,分叉交叠,之后血管生长渐缓停滞。组织周边新生树枝状结构经石蜡切片HE染色、血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检测及电镜观察,鉴定为血管。结论该模型的成功建立有助于血管瘤血管生成机制及抗血管生成药物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血管生成 纤维蛋白凝胶 体外培养模型 抗血管生成药物 体外培养模型 血管瘤 三维 纤维蛋白凝胶 特异性标志物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培养 血管生长
原文传递
隐孢子虫体外培养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牛子文 常艳凯 +1 位作者 王克 张龙现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4-399,共6页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并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目前尚无有效针对隐孢子虫病的防控药物和疫苗。建立高效培养模型可为研究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机制、抗隐孢子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试验基础。与... 隐孢子虫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寄生原虫,主要寄生于肠上皮细胞并可引起人和动物腹泻。目前尚无有效针对隐孢子虫病的防控药物和疫苗。建立高效培养模型可为研究隐孢子虫入侵宿主细胞机制、抗隐孢子虫疫苗和药物的研发提供试验基础。与常见的动物感染模型相比,体外培养系统成本较低,可以模拟宿主生理状况,便于筛选抗隐孢子虫药物。本文对隐孢子虫鸡胚及鸡胚器官培养模型、细胞培养模型、无细胞培养模型、三维培养模型以及肠道类器官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隐孢子虫致病机制及抗隐孢子虫的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体外培养模型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小鼠耳蜗毛细胞体外培养研究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宣伟军 丁大连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5年第3期121-122,共2页
目的建立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取刚出生2~3天小鼠耳蜗,采用鼠尾胶表面平铺培养并结合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耳蜗基底膜经1~5天培养,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有序,无任何衰亡和缺损.结论耳蜗C... 目的建立耳蜗Corti器体外培养模型.方法取刚出生2~3天小鼠耳蜗,采用鼠尾胶表面平铺培养并结合荧光染色方法观察耳蜗毛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耳蜗基底膜经1~5天培养,内、外毛细胞和支持细胞生长良好,排列有序,无任何衰亡和缺损.结论耳蜗Corti器可以在体外培养环境存活一定时间并健康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小鼠 CORTI器 体外培养模型 耳蜗毛细胞 染色方法 细胞生长 毛细胞 培养环境 基底膜 鼠尾胶
下载PDF
兔血管的体外应力培养研究
10
作者 付海洋 李敏 +2 位作者 于浩 付步芳 王召旭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261-261,共1页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体外血管培养模型,通过调节液体流量、流速及周期性脉动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和流体力学环境,为建立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体外评价新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生物反应器构建血管体外培养模型,保持脉冲泵运行位移与...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体外血管培养模型,通过调节液体流量、流速及周期性脉动模拟生物体内的生理环境和流体力学环境,为建立血管支架等医疗器械体外评价新方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使用生物反应器构建血管体外培养模型,保持脉冲泵运行位移与频率相同的情况下,调节蠕动泵,分别以50、80 mL/min应力状态培养,并设置静态培养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 医疗器械 生理环境 血管支架 流量 蠕动泵 静态培养 体外培养模型
下载PDF
基于水凝胶微球建立胰腺癌原代细胞的3D培养模型
11
作者 马芳芳 秦洁洁 +4 位作者 任灵杰 唐笑梅 刘佳 施敏敏 蒋玲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9-87,共9页
目的·利用水凝胶微球和新鲜胰腺癌组织原代细胞构建模拟肿瘤微环境的体外培养新模型。方法·记录水凝胶微球的形态分布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微球的直径,统计得到粒径分布图。肾上皮细胞(293T)... 目的·利用水凝胶微球和新鲜胰腺癌组织原代细胞构建模拟肿瘤微环境的体外培养新模型。方法·记录水凝胶微球的形态分布情况,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并拍照,通过Image J软件计算微球的直径,统计得到粒径分布图。肾上皮细胞(293T)、胰腺癌细胞(8988)、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PNE均在DMEM完全培养基中生长,当细胞长满到80%~90%时传代。DMEM培养基和微球浸提液培养293T细胞,通过CCK-8法检测2种培养基培养的293T细胞的增殖曲线,探究水凝胶微球的生物相容性。在超净工作台中剪碎新鲜胰腺肿瘤组织,用透明质酸酶和胶原蛋白酶Ⅰ裂解胰腺癌肿瘤组织,在37℃水浴锅中间隔振荡消化为单细胞。水凝胶微球与胰腺细胞在DMEM完全培养基中共培养3 d,半数细胞用4%多聚甲醛固定,鬼笔环肽和DAPI染色,普通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微球的形态和细胞分布;剩余一半细胞用于悬浮细胞和黏附细胞计数。水凝胶微球与原代细胞在培养基中共培养7 d,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基于水凝胶微球建立的胰腺癌原代细胞体外培养模型中的细胞组成。用石蜡包埋胰腺癌组织,随后进行石蜡组织切片,苏木精-伊红染色组织切片,用显微镜观察胰腺癌组织结构。结果·水凝胶微球大小均一,微球粒径约200μm,293T细胞的增殖曲线表明水凝胶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水凝胶微球与胰腺细胞系共培养结果表明水凝胶微球表面具有较强的细胞亲和力,能够为胰腺细胞提供支撑点,使其黏附在微球表面正常生长。水凝胶微球与消化后的胰腺癌新鲜组织单细胞共培养成功建立胰腺癌体外3D培养模型。该模型具有与胰腺肿瘤组织相似的细胞组成,包含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相似比例的肿瘤干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等。结论·基于水凝胶微球建立的胰腺癌原代细胞3D培养模型具有胰腺癌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凝胶微球 胰腺癌 肿瘤微环境 3D体外培养模型
下载PDF
粘膜类天疱疮的体外器官培养模型
12
作者 王智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6期446-446,共1页
粘膜类天疱疮(MMP)又称瘢痕性类天疱疮,是一种较少见的粘膜疱性疾病,好发于口腔、眼结合膜等体窍粘膜。本研究的目的:①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证实MMP忠者血浆中的自身循环抗体(抗基底膜抗体)与正常人口腔颊粘膜有无特异性结合;
关键词 粘膜类天疱疮 器官培养模型 间接免疫荧光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体外直接或间接共培养条件下压力经上皮细胞层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影响
13
作者 邓林红 赵国栋 +2 位作者 石晓灏 张治国 王悦 《常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通过建立气道上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研究气体压力经上皮细胞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和机制,为理解真实气道内气体压力作用下气道上皮与平滑肌细胞层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及其生理病理效应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在体外分别单独... 通过建立气道上皮细胞与平滑肌细胞体外共培养模型,研究气体压力经上皮细胞对气道平滑肌细胞的作用和机制,为理解真实气道内气体压力作用下气道上皮与平滑肌细胞层之间的信息交流方式及其生理病理效应提供科学依据。首先在体外分别单独培养原代大鼠气道上皮细胞和气道平滑肌细胞,然后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为介质建立气道上皮细胞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直接或间接的共培养模型,同时利用自制的气体增压装置对共培养模型中的上皮细胞层施加0-6kPa的压力。之后,采用倒置显微镜、MTT法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等观测共培养模型中气道平滑肌细胞在不同压力作用下和不同时间点的形态特征、细胞增殖和杨氏模量。无论在直接和间接共培养模型中,经上皮细胞施加外部压力都导致气道平滑肌细胞形态变宽、变扁,促进细胞增殖和硬化。而且在直接共培养模型下,气道平滑肌细胞对外加压力的响应更为明显。外加压力透过气道上皮细胞确实能够影响气道平滑肌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这种影响很可能随着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间的距离靠近而增强。这一发现对于揭示不同细胞之间的力学信号传导方式有重要的意义,特别是有助于理解哮喘病中气道上皮细胞挤压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病理变化的关系及其在哮喘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上皮细胞 气道平滑肌细胞 培养模型 压力 细胞力学
下载PDF
人类风湿性关节炎B型滑膜细胞的分离、培养和纯化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世峰 肖长虹 +4 位作者 顾为望 陈国强 张嘉宁 杨敏 陈德超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关节镜下钳取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滑膜细胞。经台盼蓝拒染计数,将细胞按3.2×106接种于培养瓶,传代培养。从形态学、光镜、细胞... 目的建立一种人类风湿性关节炎滑膜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关节镜下钳取膝关节滑膜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酶消化法分离滑膜细胞。经台盼蓝拒染计数,将细胞按3.2×106接种于培养瓶,传代培养。从形态学、光镜、细胞免疫化学、生长特性鉴定细胞类型。结果反复贴壁和多次消化达到形态学上的纯化要求,纯度达96%以上,活性率为98%,成纤维细胞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符合B型滑膜细胞特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简单易行的滑膜细胞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致病机制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极有意义的体外细胞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滑膜细胞 体外培养模型
下载PDF
氧化苦参碱抑制体外细胞培养模型HCV感染靶细胞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娜 刘叶红 +3 位作者 刘小静 陈云茹 郭永红 刘敏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HCV体外细胞培养模型(HCVcc)系统,验证氧化苦参碱抗HCV的作用。方法通过构建HCVcc系统,检测氧化苦参碱对感染HCV靶细胞24、48h和72h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氧化苦参碱组和对照组中感染HCV靶细胞中HCV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免... 目的通过构建HCV体外细胞培养模型(HCVcc)系统,验证氧化苦参碱抗HCV的作用。方法通过构建HCVcc系统,检测氧化苦参碱对感染HCV靶细胞24、48h和72h细胞增殖的影响和氧化苦参碱组和对照组中感染HCV靶细胞中HCVmRNA的表达水平变化,免疫荧光观察氧化苦参碱对Huh7.5.1细胞HCV蛋白荧光表达情况,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单样本t检验判定统计学意义。结果2、4、8和12g/L氧化苦参碱分别作用于感染J6cc的Huh7.5.1细胞24、48、72h后,即呈明显的时间一剂量依赖性(P〈0.05);氧化苦参碱处理组中感染J6cc的Huh7.5.1细胞中HCVmRNA相对表达量为0.59±0.12,与正常对照组基数1相比,HCV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t=8.909,P〈0.05);随着氧化苦参碱药物浓度2~12g/L逐渐增大,HCV蛋白荧光表达量逐渐减弱。结论成功构建J6ccHCV系统,初步验证了氧化苦参碱的抗丙型肝炎病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感染 HCV细胞培养模型 氧化苦参碱
原文传递
内皮细胞对鼠骨髓造血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作用
16
作者 吴岩 祝彼得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1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髓造血 分化作用 内皮细胞 鼠骨 造血细胞 造血因子 原代培养 体外培养模型 小鼠骨髓细胞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中药视神经保护有效成分筛选的方法学研究
17
作者 陈思敏 张艺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0-40,共1页
关键词 方法学研究 效成分筛选 视神经保护 视网膜神经细胞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中药 体外培养模型 RGCS 层粘连蛋白 培养时间 MTT法 存活曲线 SD乳鼠 细胞悬液 二氧化碳 存活率 比色法 噻唑兰 72h 培养 鸟氨酸 培养
下载PDF
C型凝集素CLEC4M对HCVcc易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婷 聂青和 +3 位作者 王媛媛 高禄化 龙振昼 李汨 《肝脏》 2015年第3期205-209,共5页
目的利用HCV体外培养细胞模型,观察C型凝集素CLEC4M对于HCVcc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V166-CLEC4M慢病毒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转染Huh7.5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CLEC4M的Huh7.5细胞系(即Huh7.5-CLEC4M),Western印迹和R... 目的利用HCV体外培养细胞模型,观察C型凝集素CLEC4M对于HCVcc易感性的影响。方法构建GV166-CLEC4M慢病毒表达载体,脂质体转染293T细胞,获取的慢病毒转染Huh7.5细胞,获得稳定过表达CLEC4M的Huh7.5细胞系(即Huh7.5-CLEC4M),Western印迹和RT-PCR检测CLEC4M的过表达情况。利用HCVcc病毒液感染过表达CLEC4M的Huh7.5细胞系,并设置单克隆抗体干扰组及甘露聚糖干扰组,检测CLEC4M对HCVcc感染性的变化。结果 Huh7.5细胞系获得稳定过表达的CLEC4M。Huh7.5-CLEC4M获得对HCVcc的高度易感性。经鼠抗人CLEC4M单克隆抗体和甘露聚糖干扰后,Huh7.5细胞的感染效率较前降低。结论 C型凝集素CLEC4M影响细胞对HCVcc的易感性,可能与HCV的嗜肝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凝集素 HCV 培养细胞模型 易感性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
19
《传染病网络动态》 2007年第1期139-140,共2页
清脂健肝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戴宁等(辽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11601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57—1459[目的:从细胞学水平研究自研中药清脂健肝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 清脂健肝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戴宁等(辽宁大连市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116011);《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5,13(12):1457—1459[目的:从细胞学水平研究自研中药清脂健肝方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原位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建立酒精性肝损伤的体外培养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中药原液,观察其对酒精性肝损伤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性肝病 酒精性肝损伤 第一附属医院 大连医科大学 体外培养模型 消化内科 大鼠肝细胞 世界华人
下载PDF
D-β-hydroxybutyrate inhibits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a cell activation model in vitro 被引量:1
20
作者 Xu Xudong Zhang Qing Tu Jianqi Ren Zhenfeng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1年第3期117-127,共11页
Microglial acti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panel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uch as multiple sclerosis(MS) and Parkinson's disease(PD),and is a key target for develop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se dis... Microglial activ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panel of neurological disorders such as multiple sclerosis(MS) and Parkinson's disease(PD),and is a key target for developing therapeutic strategies for these diseases.Ketogenic diet (KD),which is able to inhibit microglial activation in substantia nigra pars compacta of mice,has been shown effective in a mouse model of PD,possibly through increasing D-β-hydroxybutyrate(D-β-HB),a major component of ketone bodies.To verify this,we developed an in vitro model of microglia activation with a microglia line,BV-2,and investigated how D-β-HB have an effect on the LPS-stimulated BV-2 cells.We found D-β-HB is able to recover the cell viability,and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inflammatory mediators and cytokines such as ROS,nitrite,IL-1β,TNF-α,and IL-6,which otherwise were increased in LPS-stimulated BV-2 cells.We conclude that the LPS induced BV-2 cells activation is a valid in vitro model of microglia activation.D-β-HB is able to suppress the activation of BV-2 cells, which might account for one of the possible reasons of KD therapy on the PD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glial activation D-13-hydroxybutyrate LIPOPOLYSACCHARIDE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NO IL-1Β TNF-α IL-6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