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脑屏障体外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6
1
作者 谢英 叶丽亚 +2 位作者 张小滨 侯新朴 娄晋宁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35-438,共4页
目的 :应用培养的CBA/J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brain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BMVEC)构建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将BMVEC种植在明胶包被的 2 4孔板细胞插入器的微孔滤膜上培养至汇合状态 ,通过 4h... 目的 :应用培养的CBA/J小鼠脑血管内皮细胞 (brainmicrovascularendothelialcells,BMVEC)构建血脑屏障(blood brainbarrier,BBB)的体外实验模型。方法 :将BMVEC种植在明胶包被的 2 4孔板细胞插入器的微孔滤膜上培养至汇合状态 ,通过 4h液面渗漏实验、扫描和透射电镜、血脑屏障形成前后膜两侧的电阻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peroxidase ,HRP)的通透性和RMP 7对血脑屏障通透性的调控作用来证实BBB的形成。结果 :BMVEC培养至汇合后 ,4h液面渗漏实验成为阳性 ;扫描电镜显示细胞形成单层 ,透射电镜证实细胞间形成紧密连接 ;跨细胞电阻 (thetransendothelialelectricalresistance ,TEER)分别为汇合前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 3.2倍和 7.7倍 ;对HRP的通透率分别为前对照组的 1 3.4 %和 6 .7% ;RMP 7处理使HRP在BBB的通透率增加了 2 .7倍。结论 :构建的BBB体外模型在形态学、电阻和通透性方面具备了BBB的基本特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体外实验模型 脑血管内皮细胞 BMVEC BBB
下载PDF
MRI化学位移同、反相位成像的体外实验模型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孙娟 孙浩然 +3 位作者 白旭 李亚军 王夕富 白人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2-715,共4页
目的 通过建立同、反相位的体外实验模型,探讨与同相位相比,反相位上信号强度变化与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并从中确定反相位上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时的确切脂肪含量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模型建立方法:将1%琼脂糖水溶液与色拉油先后倒入一长方... 目的 通过建立同、反相位的体外实验模型,探讨与同相位相比,反相位上信号强度变化与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并从中确定反相位上信号强度明显下降时的确切脂肪含量的标准。材料与方法 模型建立方法:将1%琼脂糖水溶液与色拉油先后倒入一长方形水槽内,在水-脂交界处采用层厚10mm倾斜面进行同、反相位检查。测出同、反相位图像各部感兴趣区(ROI)的信号强度(SI),计算信号强度下降指数(SI指数)值,并且绘制脂肪含量与SI指数关系的曲线图。结果 最初脂肪比例较低时,随脂肪含量增加,反相位的信号强度呈逐渐下降表现;而当脂肪比例较高时,其信号强度随着脂肪含量的增加而升高,其反转点的脂肪含量为23%。结论 脂肪含量在23%左右时,反相位上的信号强度有较为明显的下降,而且脂肪含量愈接近该值,信号强度下降的程度就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 反相位成像 同相位成像 体外实验模型
下载PDF
肝脏体外实验模型在毒理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呈菊 钱蓓丽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31-634,共4页
简要介绍了肝脏体外实验模型,并简述了其在外源性化合物毒性、药物代谢和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 肝脏 体外实验模型 毒理学
下载PDF
药物透皮吸收研究的体外实验模型(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桂兰 张泽威 《河北医学院学报》 1989年第3期190-192,共3页
1 引言药物的透皮吸收长期以来是皮肤科临床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透皮吸收实验模型的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2 皮样或皮肤模拟物研究药物透皮吸收的体外模拟实验方法一般是将皮肤或者其模拟物... 1 引言药物的透皮吸收长期以来是皮肤科临床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药剂学、药理学等学科关心的重要课题。本文仅就透皮吸收实验模型的发展情况综述如下。 2 皮样或皮肤模拟物研究药物透皮吸收的体外模拟实验方法一般是将皮肤或者其模拟物置于一定的扩散模型中并使之与药物(或药物制剂)接触来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透皮吸收 体外实验模型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表型耐药体外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徐文胜 缪晓辉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99-501,共3页
现已上市的口服核苷类药物在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均可出现耐药性,特别是最近报道发现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性等更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的研究,如临床耐药和HBV基因组序列分析等已开展... 现已上市的口服核苷类药物在治疗乙型肝炎过程中均可出现耐药性,特别是最近报道发现联合核苷类药物治疗的患者出现多重耐药性等更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关注。有关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的研究,如临床耐药和HBV基因组序列分析等已开展十余年,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但越来越复杂的病毒突变问题要求更有效的研究手段加以分析。近年来已有一些表型耐药分析技术成功地应用于HBV交叉耐药研究和抗HBV治疗监测,本文将对基于聚合酶代谢和基于培养细胞株两种HBV表型耐药体外实验研究模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HBV) 体外实验模型 多重耐药性 病毒表型 基因组序列分析 核苷类药物 临床医师 药物治疗
原文传递
HIV-1潜伏感染体外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康学军 杨怡姝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6-102,共7页
潜伏感染的静息记忆CD4+T细胞是清除HIV-1病毒的一个重要障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多以原病毒c DNA的形式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但是病毒基因表达处于沉默状态,因此潜伏感染的细胞难以受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或机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 潜伏感染的静息记忆CD4+T细胞是清除HIV-1病毒的一个重要障碍。处于潜伏状态的病毒多以原病毒c DNA的形式整合至宿主基因组中,但是病毒基因表达处于沉默状态,因此潜伏感染的细胞难以受到病毒的致细胞病变效应或机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的杀伤,也不易受到抗反转录病毒治疗药物的作用。如何减少潜伏感染的细胞储存库是艾滋病治疗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问题。体内及体外HIV-1潜伏感染模型有助于深入了解HIV-1潜伏感染的建立、维持或打破机制,评价潜伏感染再激活剂的活性。在此侧重于介绍采用永生化细胞系、原代静息CD4^+T细胞或活化的CD4+T细胞建立的HIV-1潜伏感染体外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 潜伏感染 再激活 体外实验模型
原文传递
低弹性模量纯钛种植体的生物力学测试——体外模型实验 被引量:9
7
作者 罗智斌 丁学强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2年第3期118-120,131,共4页
目的 :探讨种植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颌骨表面压应变值的影响。方法 :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分别植入人工颌骨模型 ,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法记录种植体承载不同的垂直负荷时颌骨表面的压应变值。结果 :在相同垂直载荷下 ,... 目的 :探讨种植体弹性模量的变化对颌骨表面压应变值的影响。方法 :将弹性模量为53GPa、78GPa、110GPa的种植体分别植入人工颌骨模型 ,利用电阻应变测量法记录种植体承载不同的垂直负荷时颌骨表面的压应变值。结果 :在相同垂直载荷下 ,当种植体的弹性模量由高至低时 ,人工颌骨表面的压应变值随着弹性模量的降低而增大。结论 :降低种植体的弹性模量 ,有利于将种植体承受的功能负荷以压应力的形式传递到骨组织中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弹性模量 纯钛 种植 生物力学 测试 模型实验
下载PDF
治疗色素障碍性皮肤病中药体外实验研究进展
8
作者 陈景华 王兴焱 +3 位作者 王天晔 陈巧云 张宁 李绍民 《中医药信息》 2011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综述了脱色和增色中药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体外实验模型,包括酪氨酸酶活性调节实验模型、单独培养黑素细胞模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三维色素化皮肤类似物模型及各自存在优缺点,为合理选用上述模型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 综述了脱色和增色中药筛选及作用机制研究的体外实验模型,包括酪氨酸酶活性调节实验模型、单独培养黑素细胞模型、黑素细胞与角质形成细胞共培养模型、三维色素化皮肤类似物模型及各自存在优缺点,为合理选用上述模型开展实验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实验模型 脱色中药 增色中药 筛选
下载PDF
软骨细胞体外培养及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勇平 蒋垚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33-35,共3页
软骨组织﹙cartilage)由软骨细胞﹙chondrocyte)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构成,软骨细胞是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成分,是软骨破坏过程中的靶细胞,因此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是研究关节软骨生理及病理的常用体外实验模型。... 软骨组织﹙cartilage)由软骨细胞﹙chondrocyte)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matrix,ECM﹚构成,软骨细胞是软骨组织中唯一的细胞成分,是软骨破坏过程中的靶细胞,因此软骨细胞的体外培养是研究关节软骨生理及病理的常用体外实验模型。软骨组织内无血管,软骨细胞所需营养由软骨基质向内渗入,这样使软骨细胞易于分离且有较强大的生命力,为软骨细胞体外培养提供了可能性。但由于软骨细胞位于软骨基质内的软骨陷窝中,其周围包裹着胶原纤维蛋白和蛋白聚糖等大分子构成的固态结构,因此与其他细胞相比,体外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存在一定的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培养 软骨细胞 分离培养 鉴定 软骨组织 体外实验模型 细胞基质 原纤维蛋白
下载PDF
环孢霉素A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武美丽 柳肃芬 +2 位作者 毛芳玲 李惠敏 王文第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10年第6期338-340,共3页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体外作用. 方法 以CsA作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实验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CD4+CD25+Tr细胞表达频率的变化. 结果 CsA... 目的 探讨环孢素A(CsA)对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的体外作用. 方法 以CsA作用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体外实验模型,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对CD4+CD25+Tr细胞表达频率的变化. 结果 CsA处理外周血后CD4+CD25+Tr细胞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1.0 μmol/L组为(11.78±1.61)%,10.0 μmol/L组为(13,42±1.98)%,与正常生育组(6.52±2.3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A可提高外周血CD4+CD25+Tr细胞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霉素 不明原因 反复自然流产 CD4+CD25+Tr 调节性 细胞作用 研究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ON 周血单个核细胞 流式细胞术分析 体外实验模型 CsA 统计学意义 CD4+T细胞 作用 患者 表达频率 环孢素 生育 结果
下载PDF
氟防龋效果实验室评价模型 被引量:1
11
作者 阎建新 《牙膏工业》 2005年第1期31-32,共2页
介绍了几种国内外常用的含氟牙膏防龋效果的体外实验模型,可以用来筛选新产品和控制上市产品质量,或用于产品防龋机理研究。
关键词 防龋效果 实验室评价 体外实验模型 含氟牙膏 机理研究 上市 筛选 产品质量 国内 新产品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体内外实验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何转霞 齐鑫鑫 刘涛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0-85,共6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气道或肺泡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而引起肺部损伤。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是一种常见的、可防治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通常是由于气道或肺泡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而引起肺部损伤。其临床症状主要为咳嗽、咳痰及呼吸困难等,可进一步发展为呼吸衰竭及肺心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2015年,中国40岁以上人群中COPD的患病率约达13.6%^([2])。而目前的药物治疗、接种疫苗与非药物治疗仍不能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实验模型 体外实验模型 肺气肿
原文传递
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国仙 王万明 《实用骨科杂志》 2007年第1期33-36,共4页
关键词 椎间盘退变 动物模型 计算机模拟实验 动物实验模型 体外实验模型 内研究 DISC 介入治疗
下载PDF
α-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对前列腺平滑肌细胞分化状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恩忠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8-378,共1页
关键词 α-肾上腺素能受阻滞剂 前列腺平滑肌 细胞分化 调节作 前列腺基质细胞 状态 模型实验 去氧肾上腺素
下载PDF
口腔内科学:龋病及牙体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15
《中国医学文摘(口腔医学)》 2008年第1期13-15,共3页
上海防酸牙膏(加强型)对牙齿感觉过敏症短期疗效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在龋病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研究;窝沟封闭继发类龋损体外实验模型的研究;伢典(Carisolv)治疗老年人根面龋的临床研究;
关键词 硬组织非龋性疾病 口腔内科学 DYRACT复合修复 龋病 牙齿感觉过敏症 基质金属蛋白酶 体外实验模型 老年人根面龋
下载PDF
大豆异黄酮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颖 张玮玮 +2 位作者 李景刚 那晓琳 徐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63-166,共4页
本实验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通过MTT实验,分裂指数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具有较强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大豆异黄酮单体成分。结果表明游离形式的金雀异黄素的抑癌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形式的金雀异黄素苷和黄豆苷体外抑... 本实验以人胃癌SGC-7901细胞为体外实验模型,通过MTT实验,分裂指数法和集落形成实验,筛选具有较强抑制胃癌细胞生长作用的大豆异黄酮单体成分。结果表明游离形式的金雀异黄素的抑癌效果最为显著,其他形式的金雀异黄素苷和黄豆苷体外抑制细胞生长作用不明显。金雀异黄素代谢前体物鸡豆苷素亦有较显著的抑制效果,但作用迟缓。苷元形式的大豆异黄酮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作用明显强于苷类形式的大豆异黄酮,三羟异黄酮金雀异黄素是大豆异黄酮发挥生物学作用的最有效单体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异黄酮 抑制作用 胃癌细胞生长 体外实验模型 MTT实验 分裂指数法 三羟异黄酮金雀异黄素
下载PDF
明胶纤维网对血小板粘附聚集的效应及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牛金柱 牛金亮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02年第6期593-593,共1页
关键词 明胶纤维网 血小板 粘附聚集 GF 粘附率 止血材料 体外实验模型
下载PDF
肿瘤放射治疗生物靶区轮廓确定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建军 黄钢 +2 位作者 万良荣 孙晓光 施一平 《世界肿瘤杂志》 2005年第4期297-297,共1页
目的 利用体外模型实验,确定PET/CT图像中生物靶区边界的阈值及不同PET图像采集条件下对阈值的可能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生物靶区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 利用Flanged Jaszczak Ect Phantom及等比稀释法建立不同直径与靶本比浓度... 目的 利用体外模型实验,确定PET/CT图像中生物靶区边界的阈值及不同PET图像采集条件下对阈值的可能影响,为放射治疗计划中应用生物靶区奠定方法学基础。方法 利用Flanged Jaszczak Ect Phantom及等比稀释法建立不同直径与靶本比浓度的热区模型,应用Profile曲线软件,将在CT图像上显示的热区边界准确复制到PET图像中,通过最大阈值法计算勾画生物靶区体积的阈值;并研发在不同总计数率、靶本比浓度、直径大小和采集模式下对热区边界阈值变化的影响。结果 靶本比对PET图像中靶区边界阈值大小的确定存在明显差异,当靶本比分别为2:1和4:1时,其阈值分别为0.54±0.10和0.41±0.09(P〈0.05)。热区直径、总计数率及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阈值的计算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使用PET/CT图像确定生物靶区体积时,应当根据图像中靶本比大小选择合适的阈值进行勾画,可近似准确地计算靶区体积;总计数率、直径大小与采集模式对靶区边界的确定没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靶区 肿瘤放射治疗 PET图像 模型实验 Profile 轮廓 CT图像 放射治疗计划 靶区 采集模式
下载PDF
新资源食品提取物辅助降血糖配方的确定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同方 于燕波 +4 位作者 李淑娟 沈起兵 张国文 李亦凡 陈斌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8-83,共6页
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模型实验筛选出4种具有较强活性的新资源食品提取物原料,进行混料配方优化设计,获得较优配方比例为:青钱柳提取物26.05%,葡萄皮提取物10.00%,桑叶提取物22.13%,枇杷叶提取物41.82%。采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HepG... 以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模型实验筛选出4种具有较强活性的新资源食品提取物原料,进行混料配方优化设计,获得较优配方比例为:青钱柳提取物26.05%,葡萄皮提取物10.00%,桑叶提取物22.13%,枇杷叶提取物41.82%。采用高浓度葡萄糖刺激HepG2细胞体外降血糖评价模型对优化配方进行功能评价,结果显示配方可显著提高胰岛素抵抗模型的葡萄糖利用率,对造成的胰岛素抵抗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酶 模型实验 HEPG2细胞 葡萄糖利用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