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6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89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海波 李温斌 +3 位作者 花光斌 张建设 宋先荣 李立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1期856-857,共2页
关键词 心脏不停手术 循环 心脏不停技术 心肌保护效果 心脏手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搭桥在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燕君 苏丕雄 +2 位作者 张云 韩薇 刘岩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07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对28例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搭桥(on-pump beating heart,OPBH)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3年至2006年对28例择期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施行OPBH下CABG术,其中早... 目的对28例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不停跳搭桥(on-pump beating heart,OPBH)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方法2003年至2006年对28例择期需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施行OPBH下CABG术,其中早期左心功能低下行非体外循环搭桥(OPCAB)因血流动力学不能维持紧急转流OPBH6例,占同期OPCAB的6/702例(0.85%),22例常规行OPBH下CABG术,分析总结OPBH在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及体外循环管理经验。结果22例常规OPBH心脏搭桥(3.4±0.8)支,体外循环(extracorporeal circulation,ECC)时间(97.2±32.8)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2~24个月,心绞痛症状消失,心功能明显改善;紧急转流6例,搭桥(2.8±0.4)支,ECC时间(186.0±94.9)min,术中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例,围手术期死亡3例,分别于术后1 d、23 d、30 d死于心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及急性肺栓塞。结论对严重左心功能低下无相对ECC禁忌患者采用OPBH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有ECC相对禁忌患者除采用基本外科技术外,宜采用“湿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循环 心脏不停 心功能
下载PDF
儿童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心理干预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书盈 李一鸣 +2 位作者 何红燕 刘春容 陈奕娜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06B期1622-1622,共1页
报道100例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儿童的心理护理。针对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儿童的心理特点,提出规范心理护理,落实各项护理措施,最终达到预期目标。
关键词 循环 心脏不停 心内直视手术 心理
下载PDF
常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38例临床分析
4
作者 张泉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2年第6期590-591,共2页
目的 :探讨常温体外循环下 (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 38例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不降温的常温体外循环 ,并且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脏在空跳状态下进行手术。结果 :38例患者中 ,室间隔缺损 (VSD) 16例 ,房间隔缺损 (ASD)... 目的 :探讨常温体外循环下 (CPB)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 38例先天性心脏病施行不降温的常温体外循环 ,并且不阻断升主动脉 ,心脏在空跳状态下进行手术。结果 :38例患者中 ,室间隔缺损 (VSD) 16例 ,房间隔缺损 (ASD) 12例 ,成人动脉导管未闭 (PDA) 7例 ,肺动脉瓣狭窄 (PS) 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 ,未发生低心排综合征 (LOS) ,无脑气栓发生 ,无死亡。结论 :常温CPB下不阻断升主动脉对于切开右心系统的手术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分析 常温循环 心脏不停 心内手术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
5
作者 姜晶晶 李静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2年第23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组(42例,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我院收治的83例冠心病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1例,生理盐水)和右美托咪定组(42例,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指标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结果右美托咪定组的麻醉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T_(2)时,右美托咪定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 d,右美托咪定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两组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右美托咪定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应用于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中可减轻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损伤及心肌损伤,稳定血流动力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6
作者 梁春水 陈林 +5 位作者 肖颖彬 蹇朝 文仁国 刘泓 刘建 马瑞彦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0年第6期360-362,共3页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和心脏不停跳技术结合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右侧胸壁三孔法入路,自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保持浅低温(32~34℃)心脏不停跳,... 目的总结胸腔镜辅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修补房间隔缺损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胸腔镜和心脏不停跳技术结合治疗房间隔缺损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右侧胸壁三孔法入路,自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保持浅低温(32~34℃)心脏不停跳,创新建立左心房-左心室同期引流术,改善术野,在胸腔镜辅助下修补房间隔缺损和治疗合并畸形。结果全组106例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36~97 min,术中延长切口3例,并发液气胸2例,平均住院时间5~7 d,出院后随访12~60个月,全部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胸腔镜结合心脏不停跳技术治疗房间隔缺损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 不停心脏手术 房间隔缺损修补 循环 微创心脏手术
下载PDF
165例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喻书波 徐勇 《吉林医学》 CAS 2008年第12期1032-1033,共2页
关键词 循环 心脏不停 冠状动脉搭桥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瓣膜置换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8
作者 林洁 陈志斌 +1 位作者 金孝梁 叶帆 《浙江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384-386,共3页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视为人工休克过程,因为降温、血流减少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会损害心、肝、肾、肺等脏器。有报道指出94%的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瓣膜病变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大多有肝淤血的表现,如何加... 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可视为人工休克过程,因为降温、血流减少及炎症反应等因素会损害心、肝、肾、肺等脏器。有报道指出94%的患者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瓣膜病变患者由于心功能不全大多有肝淤血的表现,如何加强这类患者的肝功能保护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拟通过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活性变化及总胆红素(T-BIL)水平,以了解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术期的肝功能的变化,同时比较心脏停跳手术及不停跳手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心脏手术 肝功能保护 心脏不停 瓣膜置换术 心脏手术后 血清谷丙转氨酶 心脏手术 心功能不全
下载PDF
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早期结果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胡延磊 茹江江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19年第1期32-35,53,共5页
目的研究并探讨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行传统体外循环停跳CABG与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的重症冠心病患者各50例... 目的研究并探讨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在重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本院行传统体外循环停跳CABG与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的重症冠心病患者各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设置为停跳组、不停跳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桥血管数量、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心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结果不停跳组的桥血管数量少于停跳组(P <0.05),其体外循环时间、呼吸机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停跳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肌钙蛋白(c Tn) I、c Tn T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而在治疗后,不停跳组的c Tn I、c Tn T均低于停跳组(P <0.05)。两组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 <0.05),其N末端脑钠肽前体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而在治疗后,不停跳组的左心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大于停跳组(P <0.05),其NT-pro BNP低于停跳组(P <0.05)。不停跳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停跳组(P <0.05),其死亡率也低于停跳组(P <0.05)。结论采用体外循环不停跳CABG治疗重症冠心病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促进病情恢复,还可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循环 心脏不停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心功能 重症
下载PDF
右腋下小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体会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松海 马治欣 +2 位作者 乔利阳 杨鸿炜 刘建波 《北京医学》 CAS 2006年第9期570-570,共1页
关键词 心脏不停技术 右腋下小切口 心内直视手术 循环 手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临床应用30例分析
11
作者 张建设 李水荣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7期6652-6653,共2页
对我院2005-01~2007-01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临床应用30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5例,女5例,体重12-80kg,心功能Ⅱ~Ⅲ级,手术种类,ASD15例,VSD5例,MVR3例,MVR+DVR2例,PS3例,右房黏液瘤1例,PDA1例。
关键词 心脏科手术 循环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术前护理及术后监护
12
作者 顾堃 《现代医药卫生》 2007年第18期2797-2797,共1页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循环干扰影响小,疼痛轻,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避免了体外循环对...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微创心脏外科手术。是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对循环干扰影响小,疼痛轻,拔管早,进食早,恢复快,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等优点。避免了体外循环对机体的损伤,特别是再灌注对心肌的损害。现对我科11例OPCAB病人的术前及术后护理特点分析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不停冠状动脉搭桥术 循环 术前护理 术后监护 微创心脏科手术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OPCAB 住院时间
下载PDF
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13
作者 谭丽丽 田海娇 张兰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33-36,41,共5页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 目的探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接受OPCABG治疗的1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常规组(n=61,采用常规术中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与加温组(n=61,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吹雾驱血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吹雾管气雾温度、患者核心体温、患者术中心率变异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加温组患者接管2.5 min、吹雾15.0 min、吹雾30.0 min时吹雾管气雾温度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开心包即刻、吹雾3.0 min、关心包即刻、出室前加温组患者核心体温均高于常规组患者;吹雾3.0、10.0、20.0、30.0 min时,加温组患者心率变异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引流置管时间、呼吸机应用时间、留置动脉测压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患者,术后引流量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温组患者术后肺感染发生率为3.28%(2/61),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6.39%(1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OPCABG术中采用双管加温二氧化碳吹雾管技术能够有效减小患者术中温差变化幅度,减轻温差刺激诱发的过度心率变异率,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并可降低术后肺感染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加温 二氧化碳吹雾管 循环不停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核心 心率变异率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早期饮水的临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翠 朱福香 +5 位作者 张丛丛 宫慧 袁美玲 孔娜 崔振泉 魏丽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拔管后4 h经口饮水),选取于2022年6月1日—9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经口饮水干预方案)。记录两组病人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的平均饮水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口渴程度得分和口唇黏膜湿润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饮水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3.01±6.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9±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饮水时间为(18.75±14.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45.06±17.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安全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立即评估并早期经口饮水有利于缓解术后口渴程度,增加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减轻口咽部不适感,改善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且未增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实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心脏科手术 早期饮水 口渴 气管插管 拔管 护理
下载PDF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周荣胜 张占琴 +5 位作者 朱皓阳 毕阳 刘锋锋 宋艳 李小刚 王强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置管,102例)和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技术辅助下置管,3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穿刺困难发生率、误入颈内动脉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置管时间、解剖困难发生率、导管位置异常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能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导管位置异常、误入颈内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技术 小切口 微创心脏手术 循环
下载PDF
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16
作者 杜守峰 师文华 +1 位作者 孙君隽 韩冬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丙泊酚镇静深度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50≤脑电双频指数(BIS)<...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丙泊酚镇静深度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50≤脑电双频指数(BIS)<60]和观察B组(35≤BIS<45),每组7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障碍、营养障碍、焦虑、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前心功能不全、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过度疼痛、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方式、CPB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36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3.68%。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38.16%(29/76)、9.21%(7/76),观察A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χ^(2)=17.617,P<0.05)。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合并营养障碍、合并焦虑、合并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无关(P>0.05);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术后LVEF、CPB时间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CPB时间≥100 min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LVEF≥50%、丙泊酚镇静深度35≤BIS<45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深度为35≤BIS<45、术后LVEF≥50%可有效降低患者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年龄≥60岁、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CPB时间≥100 min会增加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镇静深度 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谵妄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术后谵妄
17
作者 沈立 王恒 +3 位作者 付正晨 冯缘 王维俊 薛松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4期345-348,共4页
体外循环术后谵妄是一种心脏体外循环手术后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影响预后。本综述将从体外循环手术后谵妄的分类、病理生理学机制、危险因素、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从体外循环角度讨论可行的干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循环 术后谵妄 谵妄预防 心脏术后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温萌 张伟华 +4 位作者 马宁 李明 孙晓柯 刘洋 张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14-2922,共9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 低心排血量 循环 脑钠肽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19
作者 马亚飞 冯毅 +2 位作者 魏利娟 陈小莉 郭仲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0期3471-3474,34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及术后3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及术后3 d行TEAS双侧合谷、内关、神门、中府、云门和大包穴,每天2次,每次30 min;对照组穴位选择同观察组,仅接电针刺激仪但不给予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2、3 d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3 d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和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升高,IS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EAS双侧内关、神门、合谷、中府、云门和大包穴,可改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恢复质量,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循环 术后恢复质量 心脏手术 心脏瓣膜病
下载PDF
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20
作者 蔡锡雅 贺艳 +1 位作者 顾燕平 吴叶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优化麻醉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实施优化麻醉护理、体外循环护理联合护理,可以大大地减少手术的时间,加快其康复进程,并且在护理配合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减少了麻醉的副作用,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麻醉护理 循环护理 心脏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