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0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完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279例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桂炎 熊卫萍 +1 位作者 曾嵘 雷黎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4年第5期612-61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经胸腔镜体外循环施行心脏瓣膜手术279例.包括二尖瓣换瓣201例,二尖瓣整形78例.合并三尖瓣整形98例,三尖瓣换瓣3例,清除左心房血栓19... 目的 探讨经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于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经胸腔镜体外循环施行心脏瓣膜手术279例.包括二尖瓣换瓣201例,二尖瓣整形78例.合并三尖瓣整形98例,三尖瓣换瓣3例,清除左心房血栓19例,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修补5例,卵圆孔封闭术3例.使用30°胸腔镜及配套手术器械,股动脉插供血管,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行体外循环,胸腔内操作均在胸腔镜下进行,以30°胸腔镜显示屏为手术野.结果 本组279例患者手术成功276例,成功率98.9%,术中转为正中开胸2例,术后行正中开胸止血1例.体外循环时间(144.3±44.4)min,升主动脉阻断时间(92.4±30.7)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1(2~88)h,术后住院时间(8.2±4.6)d,术后24 h胸腔闭式引流量100(20~800) mL.全部患者无死亡.3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13.6%;包括术中转正中开胸2例,术后二次止血14例,右侧气胸2例,肺炎9例,泌尿系统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心脏骤停1例,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3例,伤口感染1例,伤口愈合不良2例,出现股静脉穿刺处血栓1例.术后随访复查心脏B超,时间为2~25个月,57例出现轻度二尖瓣反流(反流面积<4 cm2),5例出现中度二尖瓣反流(4 cm2≤反流面积<8 cm2),其中1例伴有二尖瓣中度梗阻.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二尖瓣换瓣或整形术及三尖瓣换瓣或整形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手术 胸腔镜 循环
下载PDF
不同时机应用氨甲环酸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出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喻君 金孝岠 +5 位作者 郭建荣 曹亚 鲁美静 常燕 周玉梅 周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1415-1420,共6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时间点静注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拟行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肝素化后5 min通过中心静脉注射氨...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下行心脏瓣膜置换术中不同时间点静注氨甲环酸对围术期患者血液保护的效果。方法:拟行择期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每组20例。A组:肝素化后5 min通过中心静脉注射氨甲环酸负荷剂量15 mg/kg,再以10 mg·kg^-1·h^-1的剂量静脉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B组:体外循环转机结束,给予鱼精蛋白后10 min通过静脉注射氨甲环酸的负荷剂量15 mg/kg,再以10 mg·kg^-1·h^-1的剂量静脉泵注维持至手术结束。在4个不同时间(术前T1、手术结束时T2、术后次日晨T3、术后24 h T4)抽静脉血查凝血功能、血常规,记录术后次日晨T3、术后24 h T4的心包纵膈引流量,异体红悬以及血浆输入量。结果:A组比B组显著减少患者在术后第一日晨和术后24 h的心包纵膈引流量以及血浆输注量(P<0.05)。但是在凝血功能方面,除了在T2-4时点B组的D-二聚体(D-D)显著大于A组(P<0.05),T3时间点B组的APTT显著长于A组(P<0.05),T2时间点B组的FDP显著高于A组(P<0.05)以外,所有其他时点凝血功能指标比如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组间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围术期所有时点的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结果在两组间比较也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异体红悬输注量、液体输入量与尿量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但在T3-4时点B组心包纵膈引流量和异体血浆的需求量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机之前使用氨甲环酸可以减少心脏手术术后早期心包纵膈引流量,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异体血制品的输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环酸 血液保护 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下载PDF
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苏醒质量、术后认知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陈家华 陈锦莹 关宇健 《吉林医学》 CAS 2022年第1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患者苏醒质量、术后认知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PB手术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其中11例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替换手术患者苏醒质量、术后认知功能、炎性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行CPB手术的2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成两组,其中11例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另外11例患者使用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进行麻醉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种麻醉方式对患者产生的影响。结果: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上,术前和术后3 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1 d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的肌肉活动评分量表(MA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白细胞介素(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上,手术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亚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右美托咪定用于体外循环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对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小,有助于提升苏醒质量,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剂量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循环 瓣膜替换手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气管插管拔除后早期饮水的临床实践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翠 朱福香 +5 位作者 张丛丛 宫慧 袁美玲 孔娜 崔振泉 魏丽丽 《循证护理》 2024年第3期565-570,共6页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 目的:评价早期经口饮水在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中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山东省青岛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外科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3月1日—5月31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3例作为对照组(常规拔管后4 h经口饮水),选取于2022年6月1日—9月30日行体外循环下心脏外科手术的病人12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拔除气管插管后早期经口饮水干预方案)。记录两组病人口渴程度、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记录两组的平均饮水时间。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口渴程度得分和口唇黏膜湿润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饮水呛咳、恶心呕吐、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为(93.01±6.17)分,明显高于对照组(90.29±7.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饮水时间为(18.75±14.92)min,明显短于对照组(245.06±17.5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安全评估,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后气管插管拔除病人立即评估并早期经口饮水有利于缓解术后口渴程度,增加口腔黏膜湿润程度,减轻口咽部不适感,改善病人舒适度,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且未增加相关临床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实践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心脏手术 早期饮水 口渴 气管插管 拔管 护理
下载PDF
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杜守峰 师文华 +1 位作者 孙君隽 韩冬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丙泊酚镇静深度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50≤脑电双频指数(BIS)<... 目的探讨丙泊酚镇静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南阳市中心医院行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丙泊酚镇静深度将患者分为观察A组[50≤脑电双频指数(BIS)<60]和观察B组(35≤BIS<45),每组76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高血压、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睡眠障碍、营养障碍、焦虑、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前心功能不全、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过度疼痛、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手术方式、CPB时间等临床资料,采用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评估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比较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52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有36例发生术后谵妄,发生率为23.68%。观察A组和观察B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分别为38.16%(29/76)、9.21%(7/76),观察A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B组(χ^(2)=17.617,P<0.05)。性别、BMI、合并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合并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合并认知障碍、合并睡眠障碍、合并营养障碍、合并焦虑、合并抑郁、吸烟史、饮酒史、术中低氧血症、术中低蛋白血症、术后急性肾损伤、二次插管、大量输血、手术方式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无关(P>0.05);年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术后LVEF、CPB时间与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CPB时间≥100 min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术后LVEF≥50%、丙泊酚镇静深度35≤BIS<45是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丙泊酚镇静深度为35≤BIS<45、术后LVEF≥50%可有效降低患者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年龄≥60岁、术前心功能不全、过度疼痛、CPB时间≥100 min会增加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镇静深度 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术后谵妄
下载PDF
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
6
作者 周荣胜 张占琴 +5 位作者 朱皓阳 毕阳 刘锋锋 宋艳 李小刚 王强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021年8月至2022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36例进行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置管过程中是否使用超声引导技术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方式置管,102例)和观察组(给予超声引导技术辅助下置管,334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分析两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情况以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穿刺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置管时间、穿刺困难发生率、误入颈内动脉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股动静脉解剖置管的置管时间、解剖困难发生率、导管位置异常发生率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小切口微创心脏手术经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及股动静脉解剖置管建立外周体外循环中,能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缩短置管时间,减少导管位置异常、误入颈内动脉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技术 小切口 微创心脏手术 循环
下载PDF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术后低心排血量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温萌 张伟华 +4 位作者 马宁 李明 孙晓柯 刘洋 张俭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16期2914-2922,共9页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 目的:探讨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行体外循环术后发生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术后是否出现低心排血量,将病人分为低心排血量组(52例)和非低心排血量组(102例)。对比分析两组病人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影响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调整混杂变量,分析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性。GRACE风险评分探讨支链氨基酸和传统标志物结合后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Cox回归评价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之间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y=1-1/(1+e-z)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等是低心排血量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脑钠肽、肌钙蛋白I、亮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水平的升高,与低心排血量事件的关联效应也更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传统标志物结合,会提高GRACE风险评分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异亮氨酸联合脑钠肽前体对低心排血量事件的预测效应最高。经Bootstrap自抽样,预测模型区分度、准确度较好。结论: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和低心排血量密切相关。支链氨基酸代谢物加入传统标志物中,会提高对低心排血量的预测能力,有助于改善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病人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瓣膜 支链氨基酸代谢物 低心排血量 循环 脑钠肽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8
作者 马亚飞 冯毅 +2 位作者 魏利娟 陈小莉 郭仲辉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20期3471-3474,3480,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及术后3 ...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12月拟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至术毕及术后3 d行TEAS双侧合谷、内关、神门、中府、云门和大包穴,每天2次,每次30 min;对照组穴位选择同观察组,仅接电针刺激仪但不给予刺激。比较2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2、3 d 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分和失眠严重程度指数量表(ISI)评分;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病房(ICU)停留时间;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结果观察组术后1、2、3 d时QoR-40量表总评分及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和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升高,ISI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及拔除气管插管后24 h恶心呕吐发生率、PCIA有效按压次数、PCIA按压总次数和补救镇痛率较对照组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TEAS双侧内关、神门、合谷、中府、云门和大包穴,可改善心脏直视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的恢复质量,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和恶心呕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循环 术后恢复质量 心脏手术 心脏瓣膜
下载PDF
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李晖 刘长城 李海洋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OX-Maze IV,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我科治疗的23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其他需体外循环手术... 目的:探究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迷宫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COX-Maze IV,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对左心房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3年8月,我科治疗的235例持续性心房颤动合并其他需体外循环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同期改良CMIV手术。男性68例、女性167例,评均年龄(51.5±6.7)岁,心房颤动病程中位数4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患者窦性心律恢复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3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院前心房颤动转为窦性心律或交界性心律占206例(90.0%),194例(84.7%)恢复左心房功能,平均A波速度(37.6±11.4)cm/s。术后12个月随访,维持窦性心律及左心房功能恢复患者分别占82.7%和80.1%。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同期改良CMIV治疗心脏疾病合并持续性心房颤动是有效的,且有助于左心房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改良迷宫房颤射频消融手术 左心房功能 循环手术
下载PDF
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探究
10
作者 蔡锡雅 贺艳 +1 位作者 顾燕平 吴叶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究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护理,研究... 目的:探究优化麻醉护理联合体外循环护理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在无锡市人民医院接受心脏手术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体外循环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优化麻醉护理。对比两组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实施优化麻醉护理、体外循环护理联合护理,可以大大地减少手术的时间,加快其康复进程,并且在护理配合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麻醉的质量,减少了麻醉的副作用,护理满意度也得到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麻醉护理 循环护理 心脏手术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指导的输血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传在 陈宏伟 黄东娇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8期41-44,共4页
目的探析血栓弹力图指导的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3例)及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参照凝血指标行输血指导,研究组参照血栓弹力图行输... 目的探析血栓弹力图指导的输血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6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对照的方式分为对照组(33例)及研究组(32例)。对照组参照凝血指标行输血指导,研究组参照血栓弹力图行输血指导。比较两组输血情况(血小板、自体血液、新鲜冰冻血浆、红细胞输入量)、输血效果[手术完成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转出时的血红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临床结局(气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ICU停留时间和死亡情况)。结果两组红细胞、自体血液输入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输入量分别为(523.32±152.39)、(321.41±65.33)ml,比对照组的(655.11±187.48)、(375.52±71.74)ml少(P<0.05)。两组手术完成时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ICU转出时的血红蛋白(118.41±10.41)g/L、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13.90±2.01)%比对照组的(105.41±9.19)g/L、(10.41±2.33)%高(P<0.05)。研究组无死亡病例,对照组死亡1例,死亡率为3.03%,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气管插管时间(19.12±5.49)h、ICU停留时间(21.06±4.55)h、住院时间(16.42±4.35)d比对照组的(21.81±5.11)h、(23.96±5.02)h、(19.33±5.06)d短(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围手术期输血中实行血栓弹力图指导,可减少输血量,提高输血效果;同时也能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改善临床预后,值得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心脏手术 血栓弹力图 输血 手术 临床结局
下载PDF
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12
作者 王晓博 周俊辉 +2 位作者 钟巍 奚高原 王鹏浩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期108-113,119,共7页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 目的 探讨西维来司他钠对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 招募于本院手术室接受择期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C组)和西维来司他钠组(S组),每组40例。记录术中及术后任何不良事件包括窦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记录住院时间及90天死亡率。3个月后,使用问卷收集与睡眠有关的数据、生活质量、焦虑和疼痛。结果 C组共有13例患者(32.5%)在术后3 d内发生术后谵妄(POD),S组共有5例患者(12.5%)在术后3 d内发生POD,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术后1、3 d时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术前1 d均增高,但S组均显著低于C组(P<0.05)。与C组比较,S组患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均显著缩短(P<0.05)。术后90 d随访时,MMSE评分与基线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共有4例(10.0%)患者出现神经认知功能障碍(POCD)。两组间POCD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中心动过缓或低血压/高血压、术后感染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在两组间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90 d的随访期内,两组均无患者死亡。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上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EQ-5D问卷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的睡眠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西维来司他钠可降低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老年患者POD发生率,缩短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入住时间,有益于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维来司他钠 术后谵妄 炎性反应 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孕产期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临床进展
13
作者 梁晓君 张豪锋 张军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0-545,共6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仍是危害母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妊娠期心脏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分为介入手术及体外循环(cardiovascular pulmonary bypass,CPB)下开胸直视手术两种方式。妊娠期需要行外科手术治... 心血管系统疾病仍是危害母儿生命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妊娠期心脏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可分为介入手术及体外循环(cardiovascular pulmonary bypass,CPB)下开胸直视手术两种方式。妊娠期需要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疾病包括妊娠前已知的存在的心脏病及妊娠期急性发作的心脏病。常见的需要行心外科手术的心脏病类型包括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疾病及心房黏液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开胸直视手术 妊娠 妊娠期心脏手术 母胎结局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器官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雷登 郑宝石 周军庆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50-155,共6页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 体外循环(CPB)主要应用于心脏手术,CPB会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产生相关的并发症。代谢组学是研究生物体受外部刺激所产生的全部变化的代谢产物的科学,CPB后机体的代谢物成分会发生变化。研究心脏手术围术期的代谢变化,可以为疾病的发病机制提供重要的见解,并有潜力识别新的生物标志物。本综述主要介绍代谢组学的现状,以及其在CPB心脏手术对脑、心、肾、肺等重要脏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并就代谢组学在该领域的未来做一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 代谢组学 先天性心脏 脑损伤 急性肾损伤 低心排血量综合征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效果分析
15
作者 李传在 陈宏伟 黄东娇 《中外医疗》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行正中开胸手... 目的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治疗的效果展开探讨。方法方便选取2020年9月-2022年8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65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行正中开胸手术治疗,研究组(32例)行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及手术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ICU时间、住院时间更短,生活质量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72,P=0.046)。结论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行微创小切口体外循环手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间和ICU停留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 循环心脏手术 并发症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重症成人心脏瓣膜病体外循环灌注策略的研究
16
作者 汪洋 葛圣林 +2 位作者 高晴云 张成鑫 刘海渊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5期0097-0101,共5页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 研究重症心脏瓣膜病不同的灌注方式对心肌保护和心脏顿抑的影响,确定较为合适的灌注方式。方法 选择80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分为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40例)和单纯Del Nido灌注液(40例),分别收集麻醉诱导后(T1) 、Del Nido液灌注后10min(T2) 、开放升主动脉10min( T3) 、术后 24 h( T4) 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 I( c Tn I) 、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浓度,体外循环时间、ICU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两组灌注方式心脏顿抑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有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血液心肌酶谱浓度在升主动脉开放后10min(T3)及术后 24 h(T4) 均有升高( P <0.01) ,但升高的程度有差别,CK 浓度和cTnI 浓度在 T3、T4 时间点 Del Nido灌注液+温血诱导灌注组显著低于Del Nido液灌组( P <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心脏瓣膜 循环 灌注策略
下载PDF
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一项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司徒宝凤 曾庆诗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54-159,共6页
目的探究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胸腔镜心脏手术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 目的探究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后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期间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胸腔镜心脏手术20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胸腔镜心脏手术CPB后OLV期间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胸腔镜心脏手术患者CPB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为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指标包括年龄(P=0.020),吸烟史(P<0.001),室间隔厚度(P=0.018),舒芬太尼用量(P=0.017),麻醉时长(P=0.030),超滤量(P=0.023),心肌保护液类型(P=0.035),主动脉阻断时间(P=0.022),CPB时间(P=0.031),手术时长(P=0.036)。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示年龄(OR=0.029,P=0.037)、吸烟史(OR=1.638,P<0.001)、室间隔厚度(OR=0.172,P=0.043)是CPB后发生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而舒芬太尼用量(OR=0.006,P=0.016)是发生低氧血症的保护因素。结论高龄及吸烟史患者行胸腔镜心脏手术时,CPB后OLV期间发生低氧血症风险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腔镜心脏手术 单肺通气 循环 低氧血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长效心肌保护液对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心肌保护的影响
18
作者 李子林 胡静 +3 位作者 段旭杰 李梦妍 金振晓 陈涛 《中国体外循环杂志》 2024年第5期360-364,共5页
目的回顾性比较两种长效心肌保护液(del Nido液和HTK液)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循环下成人心脏手术105例,根据所使用的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del... 目的回顾性比较两种长效心肌保护液(del Nido液和HTK液)在成人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外循环下成人心脏手术105例,根据所使用的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del Nido(DN)组(55例)和HTK组(50例),对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围手术期特定时间点相关临床指标给予评估。结果两组在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中尿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左室射血分数和左室舒张末内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血液检验指标中肌酸激酶-MB亚型、肌钙蛋白I、B型钠尿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肌酐、尿素及乳酸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DN组的心肌灌注量及超滤液量少于HTK组(P<0.01),而灌注次数则多于HTK组。结论在成人心脏手术中del Nido液与HTK液均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 Nido液 HTK液 心肌保护 循环 心脏手术
下载PDF
需体外循环手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营养评估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茜 苏洁 +4 位作者 陶柯宏 周思敏 刘双飞 薛超 韩跃虎 《心脏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91-195,共5页
目的调查需体外循环手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拟行体外循环手术的479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年龄0岁~3岁)的临床资料,收集身高、体质量、疾病类型、... 目的调查需体外循环手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的营养状况。方法连续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1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拟行体外循环手术的479例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年龄0岁~3岁)的临床资料,收集身高、体质量、疾病类型、诊疗结果和住院天数(HOD)等信息。在营养评估过程中选择与WHO的标准进行对比,并采用Z评分来评价患儿的营养状况,包括年龄别身高Z评分(HAZ)、年龄别体质量Z评分(WAZ)和身高别体质量Z评分(WHZ),分析营养不良相关因素与患儿HOD的相关性。结果生长迟缓(HAZ<-2)、低体质量(WAZ<-2)和消瘦(WHZ<-2)三种营养不良情况分别占16.1%、12.6%和9.0%。其中婴儿期的生长迟缓、低体质量和消瘦三种营养不良情况分别占25.5%、34.0%和14.8%,幼儿期的生长迟缓、低体质量和消瘦三种营养不良情况分别占7.7%、1.2%和6.2%,营养不良的情况与患儿的性别无关。在相关性分析中WAZ、HAZ、WHZ和白蛋白(alumin,ALU)与HOD呈负相关(均P<0.01)。结论需体外循环手术干预的先天性心脏病婴幼儿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尤其是处于婴儿期的先心病患儿,营养不良可导致该群体患儿HOD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手术 先天性心脏 婴幼儿 营养评估
下载PDF
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尹茂英 庞勇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2期207-208,共2页
目的 探讨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不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研究组使用含胰岛素的改良... 目的 探讨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93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根据使用心肌保护液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不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研究组使用含胰岛素的改良托马斯停跳液,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停机后多巴胺用量、心肌指标以及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体外循环停机后的多巴胺用量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结束时、体外循环停机后24 h的cTnⅠ、 CK-MB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体外循环停机后48 h的CKMB水平低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3.04%,低于对照组的29.79%(P <0.05)。结论 含胰岛素的心肌保护液用于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可发挥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能有效减少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循环 心脏瓣膜置换术 心肌保护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