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度对体外循环期间氧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马骏 刘立群 +3 位作者 孙秀梅 卢光林 隽兆东 阎迎军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38-440,共3页
目的 观察温度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CPB)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 11只 ,随机分为低温组 (H组 ,n =5 )和常温组 (N组 ,n =6)。H组采用 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2 8~ 3 0℃ ;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 目的 观察温度对体外循环心肺转流 (CPB)期间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成年健康杂种犬 11只 ,随机分为低温组 (H组 ,n =5 )和常温组 (N组 ,n =6)。H组采用 4℃改良托马氏停搏液间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2 8~ 3 0℃ ;N组采用氧合温血持续灌注 ,最低鼻咽温度 3 5 3~ 3 7 1℃。主动脉阻断 60分钟、CPB90分钟。分别测定麻醉稳定后CPB前、CPB3 0分钟、CPB90分钟、CPB后 60分钟时的动脉血氧饱和度 (SaO2 )、动脉氧分压 (PaO2 )、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 (S vO2 )、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 vO2 )、血红蛋白浓度 (Hb)、红细胞压积 (Hct)、股静脉乳酸 (La)浓度 ,并计算氧供给 (DO2 )、氧消耗(VO2 )、氧摄取率 (ERO2 )。结果 与CPB前相比 ,CPB中两组的DO2 明显降低 (P <0 0 1) ,CPB后60分钟两组SaO2 、PaO2 、S vO2 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La、ERO2 增高 ;CPB过程中H组DO2 、VO2 低于N组 (P <0 0 5或P <0 0 1)。结论 在过度血液稀释情况下 ,常温和低温CPB后都存在低氧血症 ,但常温CPB期间氧利用明显优于低温CP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温 血液稀释 心肺转流 氧代谢 温度 体外循环期间 心肌保护
下载PDF
体外循环期间血浆一氧化氮浓度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支媛 王俊科 +1 位作者 孙新艳 李庆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22-423,共2页
目的 吸入一氧化氮 (NO)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取得较好作用 ,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 ,但心肺转流 (CPB)期间血浆NO浓度变化报道尚少。本文测定了CPB期间及停机后血浆NO浓度的变化 ,旨在为临床应用NO治疗提供参... 目的 吸入一氧化氮 (NO)应用于心内直视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取得较好作用 ,感染性休克病人血浆NO浓度明显升高 ,但心肺转流 (CPB)期间血浆NO浓度变化报道尚少。本文测定了CPB期间及停机后血浆NO浓度的变化 ,旨在为临床应用NO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分别在手术前、CPB10分钟、停机前及停机后 1、6、12小时和 2 4小时测量血浆NO浓度。结果 术前血浆NO平均值 ( 2 73± 0 67) μmol/L ,而CPB后 10分钟、停机前及停机后 1、6、12小时和 2 4小时分别为 ( 3 80± 1 61)、( 4 0 9± 1 3 0 )、( 3 97± 1 18)、( 3 80± 1 3 1)、( 3 69± 1 0 2 )和 ( 3 4 1± 1 2 1) μmol/L。停机前达最高值 ;停机后浓度有所降低 ,但均较术前值显著升高 (P <0 0 0 0 1) ;术后 2 4小时仍高于术前。结论 CPB可导致血浆NO浓度显著升高 ,且持续至停止CPB后 2 4小时。CPB降温和复温过程对NO有影响 ,复温期NO浓度达最高值。NO浓度升高可能与CPB过程中的全身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一氧化氮 体外循环期间 血浆 浓度变化
下载PDF
丙泊酚对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刘瑶 郭曲练 +2 位作者 蔡宏伟 申建初 黄庆秋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24-426,共3页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低温心肺转流 (CPB)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n =10 )和丙泊酚组 (B组 ,n =10 )。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潘库溴铵维持麻醉 ,间断吸入异氟醚。B组于... 目的 探讨丙泊酚对心内直视手术病人低温心肺转流 (CPB)期间胃粘膜酸中毒的影响。方法  2 0例心内直视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 (A组 ,n =10 )和丙泊酚组 (B组 ,n =10 )。用芬太尼、咪唑安定、潘库溴铵维持麻醉 ,间断吸入异氟醚。B组于CPB开始至停机前持续静脉注入丙泊酚 5~ 8mg·kg-1·h-1。分别于CPB前 (T1)、停机前 (T2 )和停机后 4 0分钟 (T3)测定PaCO2 和胃粘膜PCO2 (PiCO2 ) ,计算PiCO2 与PaCO2 之差 [P(i a) CO2 ]和胃粘膜pH( pHi)。 结果 A、B两组T2 P(i a)CO2 较组内各时点均明显增高 ,pHi明显降低 (P <0 0 1) ;与A组比较 ,B组T2 、T3P(i a) CO2 显著降低 ,pHi显著增高 (P <0 0 5 ) ;与T1比较 :A组T3P(i a) CO2 仍显著增高 ,pHi显著降低 (P <0 0 5 ) ,B组T3P(i a) CO2 和 pHi基本恢复至T1水平。结论 低温CPB期间持续静脉注入一定剂量的丙泊酚可减轻胃粘膜低灌流和酸中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酸中毒 丙泊酚 心肺转流 低温 体外循环期间 PH值
下载PDF
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氧代谢和数量化脑电图的变化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英志 王世端 +2 位作者 宋振瑞 王明山 王爱娟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40-742,共3页
目的观察低温CPB期间丙泊酚加深麻醉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O2)及数量化脑电图(Q-EEG)参数(BIS、SEF)的影响。方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实验,n=15):丙泊酚... 目的观察低温CPB期间丙泊酚加深麻醉对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SjO2)、脑氧摄取率(CEO2)、脑动-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Ca-jO2)及数量化脑电图(Q-EEG)参数(BIS、SEF)的影响。方法30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Ⅰ组(实验,n=15):丙泊酚2~5mg/(kg·h);Ⅱ组(对照,n=15):不静注丙泊酚,其他麻醉用药两组相同。分别在下列CPB前(T1)、降温至33℃(T2)、低温稳定期(T3)、复温至33℃(T4)以及CPB结束后20min(T5)五个时点测定SjO2、CEO2、Ca-jO2、BIS和SEF值。结果两组SjO2在降温期(T2)均升高、CEO2和Ca-jO2降低(P<0.01)。复温时(T4)Ⅰ组的SjO2、CEO2和Ca-jO2较复温前(T3)无显著改变。而对照组(Ⅱ组)SjO2显著降低(P<0.01),CEO2和Ca-jO2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Ⅱ组)比较Ⅰ组复温期(T4)的SjO2显著升高(P<0.05)、CEO2和Ca-jO2显著降低(P<0.05)。BIS和SEF在CPB中均降低,且随着鼻咽温度(TNP)变化同向改变。CPB前后BIS、SEF无区别。两组间BIS、SEF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结论丙泊酚可以减轻CPB复温期SjO2下降以及CEO2和Ca-jO2升高,从而减轻脑氧供需失衡。加深麻醉有利于改善复温期脑氧合。在低温体外循环中BIS、SEF能反映CPB中脑氧代谢水平,麻醉深度进一步加重。但其临床应用价值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化脑电图 体外循环期间 脑氧代谢 颈内静脉球血氧饱和度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CEO2 低温循环 临床应用价值 CPB 脑氧摄取率 血氧含量差 BIS 丙泊酚 SEF 复温期 麻醉用药 SiO2 供需失衡 代谢水平 麻醉深度 深麻醉
下载PDF
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庆红 刘俊 刘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786-787,共2页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期间以全凭丙泊酚(>6 mgkg.h-1)控制血压组(P)和丙泊酚(4 mg/kg.h-1)加尼卡地平控制血压组(N),各10例,两组体... 目的了解不同剂量丙泊酚对体外循环期间血浆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方法20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体外循环期间以全凭丙泊酚(>6 mgkg.h-1)控制血压组(P)和丙泊酚(4 mg/kg.h-1)加尼卡地平控制血压组(N),各10例,两组体外循环前后麻醉用药相同;监测指标:分别于入室建立有创动脉压监测后(T1)、体外循环前(T2)、体外循环30min(T3)、停体外循环10min(T4)记录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同时采集动脉血2ml,检测各时点血浆内皮素(ET)、心钠素(ANP)。结果两组各时点血流动力学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各时间点的ET、ANP浓度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组内比较:ET水平在T3、T4时显著升高,与T1、T2相比有统计学意义;ANP浓度各时间点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期间单纯应用丙泊酚与小剂量丙泊酚加尼卡地平均可维持血压平稳,对应急激素内皮素及心钠素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期间 血浆内皮素 丙泊酚 心钠素 血流动力学指标 控制血压 尼卡地平 动脉压监测
下载PDF
温度改变对体外循环期间动脉血与氧合器排出气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影响
6
作者 沈赛娥 张韫佼 +2 位作者 苏枫 陈锡明 王英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669-670,共2页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因其无创、方便、连续性,已作为全身麻醉患者的常规监测手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只要管理恰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ncQ的差值的正常值为2.5~4...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监测因其无创、方便、连续性,已作为全身麻醉患者的常规监测手段。对于心肺功能正常的患者,在全身麻醉过程中只要管理恰当,血流动力学稳定,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PncQ的差值的正常值为2.5~4.5mmHg(1mmHg=0.133kPa),因此,在多数情况下,PETCO2可以准确、连续地反映PaCO2,两者有较好的相关性^[1]。然而在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期间,由于心肺功能被人为抑制,反映组织灌注及氧交换的指标完全依赖于间断性检测PaCO2,目前尚无常规连续监测PETCO2的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体外循环期间 氧合器 PETCO2 PACO2 排出 温度
下载PDF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罗勇 李世忠 +1 位作者 申树先 金士翱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419-421,共3页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下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中性粒细胞 (PMNs)活化、释放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心病矫正术患者随机分成使用FDP( 2 2 0mg/kg)的观察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 ,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 (PMN CL)值、中性粒...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下 1,6 二磷酸果糖 (FDP)对中性粒细胞 (PMNs)活化、释放的影响。方法  2 0例先心病矫正术患者随机分成使用FDP( 2 2 0mg/kg)的观察组 (n =10 )和对照组 (n =10 ) ,动态观察中性粒细胞化学发光 (PMN CL)值、中性粒细胞内髓过氧化物酶 (MPO)及弹性蛋白酶(ELA)活性。结果  ( 1)与阻断主动脉时对比 ,两组各时点PMN CL值均明显升高 (P <0 0 5、P <0 0 1或P <0 0 0 1) ,PMN MPO及ELA活性降低 (P <0 0 5或P <0 0 1) ,化学发光最高值、MPO及ELA活性最低值出现在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 4 5分钟。 ( 2 )与对照组相比 ,在主动脉阻断 3 0分钟、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 4 5分钟及 90分钟 ,观察组PMN CL值降低 ,PMN MPO及ELA活性升高 (P<0 0 5或P <0 0 1)。结论  ( 1)体外循环时PMNs活化并释放多种活性物质 ,且主要发生于主动脉开放后 (再灌注 )早期。 ( 2 )FDP抑制PMNs的活化 ,减轻了PMNs的释放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1 6-二磷酸果糖 中性粒细胞 体外循环期间 心脏病 手术 麻醉药
下载PDF
甲基强的松龙用于体外循环期间的肺保护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桂华 《贵州医药》 CAS 2006年第3期258-259,共2页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措施和心外科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肺损伤仍是其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研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取得了良好的肺保护...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技术、心肌保护措施和心外科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与提高,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并发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肺损伤仍是其重要而危险的并发症。本研究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中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取得了良好的肺保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期间 甲基强的松龙 保护效果 肺损伤 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循环技术 手术中应用 手术技巧 保护措施 下降趋势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小儿体外循环期间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变化的影响
9
作者 杨欣玮 郑丽娟 +4 位作者 石卓 施姗姗 张向红 沈红强 舒强 《浙江预防医学》 2006年第2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 体外循环期间 乌司他丁 缺血一再灌注损伤 小儿 蛋白水解酶抑制剂 全身炎症反应 表面接触 炎症介质 组织器官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大鼠体外循环期间中枢神经特异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燕桦 张炳东 +3 位作者 梁东科 韦祎 周而芳 谢玉波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6-2106,共1页
右美托咪定(Dex)有脑保护作用,本研究旨在观察Dex对体外循环(CPB)大脑的影响。一、材料与方法 选择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CPB组、Dex低剂量组(DL组)和Dex高剂量组(DH组)。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期间 成年SD大鼠 特异蛋白 中枢神经 脑保护作用 DEX CPB 高剂量
原文传递
血必净注射液对体外循环期间细胞因子TNF-α、IL-6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云帆 郭德和 +1 位作者 韩育宁 吴继红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08年第6期1003-1004,共2页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不断改良,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CPB后患者的器官损害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认为器官损伤主要是由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 近年来,随着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技术的不断改良,心内直视手术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CPB后患者的器官损害仍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认为器官损伤主要是由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期间 血必净注射液 TNF-α 细胞因子 IL-6 INFLAMMATORY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 心内直视手术
原文传递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机体应激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伍玉哲 孙广军 高珺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6年第S1期109-109,共1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机体应激、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期间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n=22)、观察组(n=22),对照组麻醉给予丙泊酚静脉输注...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实施七氟醚吸入麻醉对患者机体应激、血流动力学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0期间在我院接受瓣膜置换手术进行治疗的44例患者随机平分为对照组(n=22)、观察组(n=22),对照组麻醉给予丙泊酚静脉输注,观察组麻醉给予七氟醚吸入,对比分析2组患者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4个时间点的机体应激、血流动力学变化均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可有效以维持体外循环麻醉,并有效保证血流动力学可维持在稳定状态,且七氟醚吸入对心肌具有更好的保护作用,操作也较为简单,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循环转流期间 应激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抗凝血酶在体外循环期间除阻断血小板激活外还降低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CD11b上调
13
作者 孙智(摘译) 周庆申(校)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524-524,共1页
背景需要心肺分流术的心脏手术患者常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抗凝血酶Ⅲ(AT)不仅有抗凝作用,而且有迹象表明其具有抗炎效果。本研究目的是检查在模拟心肺分流术(sCPB)过程中,缺少内皮组织。外源性AT除抑制血小板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 背景需要心肺分流术的心脏手术患者常发生全身性炎症反应。抗凝血酶Ⅲ(AT)不仅有抗凝作用,而且有迹象表明其具有抗炎效果。本研究目的是检查在模拟心肺分流术(sCPB)过程中,缺少内皮组织。外源性AT除抑制血小板激活和纤维蛋白生成外,是否还可以降低白细胞激活作用(CD11b上调或弹性蛋白酶释放)。研究设计与方法在sCPB中对照组以最低限度的肝素化(2U/mL)人血90分钟,并按照低剂量(1U/mL)和高剂量(5U/mL)补充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激活 抗凝血酶Ⅲ 体外循环期间 CD11B 中性粒细胞 低单核细胞 全身性炎症反应 心肺分流术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期间血液稀释和红细胞输注与肾脏和其他内脏损伤生化标记物的相关性
14
作者 Rien A. J. M. Huybregts, MD Roel deVroege, PhD +5 位作者 Evert K. Jansen, MD AnneW. van Schijndel, MD Herman M. T. Christiaans, MD Willem van Oeveren PhD 唐建成(译) 刘晓(译) 《麻醉与镇痛》 2011年第3期23-31,共9页
背景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是导致血细胞比容下降的主要原因。血细胞比容降低往往导致血液向组织运氧能力下降,从而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中血细胞比容和输注同种异体血与手术后肾脏和其他脏器损伤标记物的关系。方... 背景体外循环中血液稀释是导致血细胞比容下降的主要原因。血细胞比容降低往往导致血液向组织运氧能力下降,从而需要输注浓缩红细胞。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手术中血细胞比容和输注同种异体血与手术后肾脏和其他脏器损伤标记物的关系。方法选择50例连续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乳酸水平来评价全身组织缺氧程度。测定尿中N-乙酰-β-D-氨基葡糖苷酶(NAG)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浓度来评估肾脏及其他内脏器官的缺血程度。回顾性地根据体外循环过程中最低血细胞比容的水平将患者分为2组(Hct〈24%或≥24%)进行分析。结果血细胞比容较低组(〈24%)手术中乳酸浓度和手术后NAG和IFABP的浓度均高于血细胞比容较高组(≥24%;P〈0.05)。低血细胞比容分别与高乳酸水平(R^2=0.150,P〈0.01)和高NAG(R^2=0.138,P〈0.01)及IFABP(R^2=0.107,P〈0.0k)浓度相关。体外循环期间输注红细胞与较高乳酸水平(R^2=0.089,P〈0.05)、NAG浓度(R^2=0.431,P〈O.01)及IFABP浓度(R^2=0.189,P〈O.01)相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手术中血液稀释至血细胞比容低于24%和输注红细胞都与肾脏及其他内脏器官损伤标记物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期间 红细胞输注 生化标记物 血液稀释 内脏损伤 肾脏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相关性
原文传递
体外循环中炎性反应对亚临床脑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蔚 李云涛 刘斌 《中国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6期174-176,共3页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循环中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水平,并评价炎性反应与脑损伤标志性蛋白S100β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003-01/06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循环中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水平,并评价炎性反应与脑损伤标志性蛋白S100β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003-01/06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逆行放置导管至颈静脉球部,于体外循环前、稳定低温期、复温至33℃和体外循环后30min,分别成对抽取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于体外循环前和体外循环后30min,6,24,48h测量血浆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体外循环中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增加(P<0.01),但仅在复温期和体外循环后30min观察到颈静脉和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分别为(0.26±0.63)和(0.19±0.43)μg/L。②体外循环前后血浆S100β水平的变化:体外循环后30min达峰值,体外循环后48h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③S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关系:体外循环后30minS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r=0.489);而S100β与颈静脉-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差值和脑摄氧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可激活脑的炎性反应,并引起血浆S100β蛋白水平增高;体外循环后血浆S100β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只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循环 肿瘤坏死因子 S 100蛋白质类 体外循环期间 炎性反应 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 中低温循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浓度及激活程度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寿勇 张诗海 姚尚龙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9期648-650,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激活程度的变化。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为体外组,同期行其他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体外组患者在肝素化后常规...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前后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浓度和激活程度的变化。方法拟行心内直视手术的成年患者20例为体外组,同期行其他开胸手术的成年患者8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芬太尼静脉复合麻醉。体外组患者在肝素化后常规建立体外循环,以2.2 ̄2.4L/(m2·min)恒流灌注,体外循环期间维持鼻温27℃~29℃。分别在手术开始前、转流开始前和停机成功后取血液标本2ml,肝素抗凝,分离出血浆,分装并置于-20℃冰箱中保存。对照组患者的采血时间为手术开始前、进胸后和关胸时,标本处理和保存方法同体外组。全部标本均测定血浆总MMP-9浓度和活性MMP-9浓度,计算MMP-9激活程度。结果体外组患者血浆总MMP-9、活性MMP-9浓度及其激活程度于停机成功后高于对照组(对照组为关胸时)(P<0.01);与手术开始前比较,体外组患者上述指标于停机成功后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各时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可导致患者血浆MMP-9浓度和激活程度显著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术 明胶酶B 蛋白质工程 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 体外循环期间 患者血浆 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 浓度 激活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手术期间控制血浆胶体渗透压对心脏外科手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17
作者 王敏燕 陈志斌 +2 位作者 金孝梁 张薇薇 李煜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8期1318-1320,共3页
肺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易损器官,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对于稳定血容量,预防组织水肿有重要作用。COP〈16mmHg时血管保水能力减弱,大量液体移至组织间隙,引起液体在肺、心肌、肠壁及外周组织聚集,进而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心... 肺是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的易损器官,正常的血浆胶体渗透压(COP)对于稳定血容量,预防组织水肿有重要作用。COP〈16mmHg时血管保水能力减弱,大量液体移至组织间隙,引起液体在肺、心肌、肠壁及外周组织聚集,进而影响术后呼吸功能、心功能、肠道运动和伤口愈合[1]。肺毛细血管压力低于COP时,正常肺组织无组织液生成,以保持肺的弹性和干燥。在体外循环期间维持适当的COP,限制晶体液的过多摄入可减轻体外循环相关的肺功能损害。本文探讨在心脏外科手术期间控制COP〉16mmHg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科手术后 血浆胶渗透压 肺功能损害 手术期间 循环心脏手术 毛细血管压力 术后呼吸功能 体外循环期间
下载PDF
小儿体外循环围术期体内钾离子变化及补钾方法的探讨
18
作者 马玉花 谷琦 马玉香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10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低温循环 补钾方法 离子变化 围术期 小儿 体外循环期间 心脏直视术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肌损伤及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宏伟 王茂生 《医学研究杂志》 2009年第2期7-10,共4页
关键词 循环装置 心肌保护 心肌损伤 心内直视手术 心脏科技术 体外循环期间 手术并发症 心功能减退
下载PDF
探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20
作者 谢杰 谭和莲 《系统医学》 2020年第21期25-27,共3页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该院在2013年2月—2019年8月期间共计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50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如下分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25... 目的分析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对肌钙蛋白Ⅰ的影响。方法该院在2013年2月—2019年8月期间共计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50例,将其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对患者进行如下分组,观察组25例患者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25例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不同时段肌钙蛋白Ⅰ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HR为(70.3±3.2)次/min,SBP为(127.4±7.3)mmHg,DBP为(84.9±5.2)mm Hg,BIS指数为(82.4±3.7),各项数据较之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6、5.215、7.207、7.137,P<0.05);观察组患者T0、T1、T2时段肌钙蛋白Ⅰ水平分别是(0.43±0.12)μg/L、(0.45±0.17)μg/L、(0.48±0.21)μg/L,数据较之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0、0.220、0.329,P>0.05),但T3、T4时段肌钙蛋白Ⅰ水平为(0.49±0.15)μg/L、(0.55±0.14)μg/L,数据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6、7.58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数据,观察组为12%,对照组为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22,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在体外循环转流期间可以抑制肌钙蛋白Ⅰ,降低其浓度,而且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不良反应风险低,故而推荐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吸入麻醉 循环转流期间 肌钙蛋白Ⅰ 麻醉效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