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熊玉婉 唐安娜 +1 位作者 江胜 罗淑云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4期2920-2921,共2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目前它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功救治了无数急危重症患者。为了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行血液净化治疗时需要对患者采取全身肝素化...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血液净化技术的应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目前它在急危重症患者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成功救治了无数急危重症患者。为了保证治疗的连续性和安全性,行血液净化治疗时需要对患者采取全身肝素化。但是,全身肝素化常导致活动性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加重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肝素液透析 穿刺针 静脉壶 动脉压 体外循环血路 静脉管
下载PDF
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的细菌内毒素检测方法探讨
2
作者 黄敏菊 林伟聪 +1 位作者 何燕英 颜林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年第11期66-68,共3页
本文通过对鲎试剂的灵敏度复核、干扰试验、并与家兔法试验对照,建立用细菌内毒素法检查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中的热原物质的方法。该方法比家兔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关键词 热原 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
下载PDF
山东省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风险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玄怡 黄琳 +4 位作者 赵玉娟 杨建卫 于文雯 刘长青 田月洁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22年第12期68-71,99,共5页
调研了山东省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的临床应用及生产情况,分析了医疗机构和企业监测哨点不良事件,梳理和挖掘了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在临床使用和生产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监管机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提出了改进建议,为血液净化体... 调研了山东省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的临床应用及生产情况,分析了医疗机构和企业监测哨点不良事件,梳理和挖掘了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在临床使用和生产环节存在的风险因素,并对监管机构、医疗机构、生产企业提出了改进建议,为血液净化体外循环血路安全使用和监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净化 体外循环血路 风险防控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下载PDF
在体外循环血路行业标准中增加常用化学粘合剂残留量检测的建议及检测方法设计 被引量:8
4
作者 卢忠 胡相华 +2 位作者 何晓帆 黄敏菊 叶晓燕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0年第9期48-50,共3页
体外循环血路生产中常引入化学粘合剂,其残留量如不加以控制,可能随血液循环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危害。本文分析了在行业标准中增加化学粘合剂残留量检测的必要性,并结合常用化学粘合剂的特性和毒性,探讨粘合剂残留量的检测方法设计。
关键词 体外循环血路 化学粘合剂 残留
下载PDF
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在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郝小丹 徐光 《西南军医》 2016年第4期313-314,共2页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在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喉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5例,A组使用普通胃管进行鼻饲饮食,B组使用安装了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的胃管进行鼻饲饮食。统计两组...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在喉癌术后患者鼻饲饮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65例喉癌术后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5例,A组使用普通胃管进行鼻饲饮食,B组使用安装了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的胃管进行鼻饲饮食。统计两组患者鼻饲饮食的护理时间、胃管破损发生率。结果 A组平均每次鼻饲饮食护理时间为8.6分钟,B组为6.2分钟。A组患者鼻饲过程中胃管破损而重新置入胃管4例(13.3%),B组未发生胃管破损。结论在喉癌术后患者的鼻饲饮食中使用安装了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的胃管,可以减少胃管破损,避免胃胀气,缩短护理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血路管调速器 鼻饲 喉癌 回收再利用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中DEHCH的溶出量
6
作者 肖月丽 杨伟芳 +2 位作者 张菁 华俊娟 徐梦瑶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AS 2022年第5期68-71,共4页
建立了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在模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溶出的测试方法,选择密度为0.9376g/mL的乙醇/水混合液作为模拟的浸提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DEHCH的溶出量。结果表明,DEHCH质量浓... 建立了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在模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环己烷–1,2–二甲酸二异辛酯(DEHCH)溶出的测试方法,选择密度为0.9376g/mL的乙醇/水混合液作为模拟的浸提溶液,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DEHCH的溶出量。结果表明,DEHCH质量浓度在0.1~4.0mg/L时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9),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0.0%~110.0%,DEHCH的溶出量为0.148~0.173mg/L。该测定方法稳定性、精密度、准确度均较好,能够准确对DEHCH定性和定量,可用于血液净化装置的体外循环血路中DEHCH溶出量的日常监管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HCH 体外循环血路 液净化装置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一种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的设计及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敬 孟凡英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9年第18期2922-2925,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预防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无肝素血液透析CK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采用传统一次性血液... 目的探讨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预防慢性肾脏病(CKD)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行无肝素血液透析CKD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血液透析期间采用传统一次性血液透析管路治疗,观察组血液透析期间应用改良血管通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操作时间、回血时间、预冲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生理盐水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而动脉端回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凝血、导管相关性感染、循环血路暴露空气、渗血、动脉端脱出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而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无肝素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血路能有效缩短血液透析操作时间,降低无肝素血液透析器凝血发生率及血流感染风险,且操作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无肝素液透析 体外循环血路 慢性肾脏病 并发症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血液灌流在抢救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玉英 赵亚辉 《全科护理》 2008年第28期2572-2573,共2页
回顾性分析血液灌流在17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人的应用,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建立进行静脉-静脉、动脉-静脉体外循环血路进行血液灌流,结果病人抢救成功率为100%。
关键词 液灌流 有机磷农药中毒 体外循环血路 静脉留置针
下载PDF
影响血液灌流解毒效果的因素及护理对策
9
作者 毛爱贞 尹桂英 孙玉霞 《齐鲁护理杂志》 2001年第6期440-,共1页
关键词 液灌流 护理对策 体外循环血路 灌流时间
下载PD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using a bilateral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Y graft 被引量:10
10
作者 Cheng-Xiong Gu Jun-Feng Yang +2 位作者 Hong-Chao Zhang Hua Wei Ling-Ke Li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3期247-251,共5页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using a bilateral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BIMA) Y configuration graft to achieve total arterial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outcome of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 using a bilateral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BIMA) Y configuration graft to achieve total arterial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Methods From October 2002 to December 2008, 208 patients (196 males and 12 females) underwent OPCABG using a BIMA Y configuration graft. The average age of the patients was 56.5 ± 11.3 years, with an age range of 33-78 years. A total of 167 (80.2%) cases had triple-vessel disease. Left main stem disease was found in 33 (15.9%) cases, and double-vessel disease was found in 8 (3.9%) cases. The semi-skeletonization technique was used to harvest the two internal mammary arteries (IMAs), and then the free righ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was connected end-to-side to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in situ to complete the Y configuration graft. Off-pump and sequential anastomosis methods were used to perform 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 in all patients. Graft patency was assessed intm-operatively with the HT311 transit time flowmeter. Results A total of 728 distal anastomoses were performed in 208 patients, with the average being 3.5± 1.3 per person. No one died or experienced recurrent angina within 30 days after the operation. Conclusions OPCABG using the BIMA Y graft was safe and effective to achieve total arterial revascularization. This method avoids surgical operation on the ascending aorta and other inci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lateral internal mammary arteries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OFF-PUM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