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莫能菌素对亚油酸氢化及反式11-油酸合成的影响
1
作者 刘立成 金龙 +1 位作者 宋伟红 刘大森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43-348,共6页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在以亚油酸(C18∶2)为脂肪酸源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莫能菌素,研究其对C18∶2氢化及反式11-油酸(t11-C18∶1)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微晶纤维素为培养底物,莫能菌素以其占底物的质量浓度添加,...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在以亚油酸(C18∶2)为脂肪酸源的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水平的莫能菌素,研究其对C18∶2氢化及反式11-油酸(t11-C18∶1)合成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以微晶纤维素为培养底物,莫能菌素以其占底物的质量浓度添加,对照组、M1组、M2组、M3组和M4组莫能菌素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30和40mg/kg。于培养后2、4、8、16和24h5个时间点采集样品,每个时间点4个重复,分别测定各时间点样品中硬脂酸(C18∶0)、t11-C18∶1和顺式9,顺式12-亚油酸(c9,c12-C18∶2)含量。结果表明:添加莫能菌素能显著降低培养液中C18∶0含量(P<0.05),显著提高t11-C18∶1和c9,c12-C18∶2含量(P<0.05);且莫能菌素浓度高于10mg/kg时培养液中t11-C18∶1含量随着莫能菌素浓度的增加逐渐升高。结果提示,体外培养液中添加莫能菌素能提高t11-C18∶1含量,且莫能菌素浓度超过10mg/kg时t11-C18∶1合成随剂量增加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能菌素 亚油酸 反式11油酸 体外批次培养
下载PDF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2
作者 郭焘 高畅 +3 位作者 尹娜 王文文 王园 齐景伟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48,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CPE)对高精料饲粮条件下肉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共分1个对照组(CON)和4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培养底物为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Ⅰ组)、50(Ⅱ组)、80(Ⅲ组...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CPE)对高精料饲粮条件下肉羊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共分1个对照组(CON)和4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培养底物为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Ⅰ组)、50(Ⅱ组)、80(Ⅲ组)、110(Ⅳ组)mg/kg CPE。分别在培养3、6、9、12 h及24 h测定pH、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含量及产气量。结果表明:①3 h时,Ⅳ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和Ⅲ组(P<0.05);6 h时,Ⅰ组NH3-N浓度显著低于CON、Ⅲ、Ⅳ组(P<0.05);Ⅳ组NH3-N浓度显著高于Ⅰ组及Ⅱ组(P<0.05);12 h时,与CON组相比,Ⅰ、Ⅱ、Ⅲ组NH3-N浓度显著下降(P<0.05);24 h时,Ⅰ、Ⅱ、Ⅲ组NH3-N浓度均显著低于CON组及Ⅳ组(P<0.05)。②3 h时,Ⅰ组BCP含量显著低于CON、Ⅱ、Ⅲ组(P<0.05);6 h时,Ⅲ组BCP含量显著高于CON、Ⅰ及Ⅱ组(P<0.05)。9 h时,Ⅱ组及Ⅲ组BCP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Ⅱ组显著高于Ⅲ组(P<0.05);12 h时,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BCP含量均显著提高。③3 h时,Ⅲ组产气量显著高于CON组及其他各试验组(P<0.05)。6、9、12 h时,与CON组相比,Ⅱ、Ⅲ及Ⅳ组产气量均显著提高(P<0.05);24 h时,与对照组相比,各处理组产气量均显著提高(P<0.05)。④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表明,当CPE添加量为80 mg/kg时,对体外瘤胃发酵的促进效果较好。综上所述,CPE可促进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功能,且添加量为80 mg/kg为最适添加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提取物 高精料饲粮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 肉羊
下载PDF
γ-聚谷氨酸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3
作者 曹琪娜 王晓渊 +4 位作者 张兴夫 白晨 赵亚波 张艳梅 敖长金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00-206,共7页
试验通过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γ-聚谷氨酸(γ-PGA)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讨论γ-PGA在肉羊饲粮中的添加效果及确定适宜的添加量。选取3月龄、体况相近的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 试验通过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γ-聚谷氨酸(γ-PGA)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讨论γ-PGA在肉羊饲粮中的添加效果及确定适宜的添加量。选取3月龄、体况相近的6只健康的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取单因素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分别设计6组重复。γ-PGA添加量分别为0、0.5、1.0、1.5、2.0、2.5、3.0 mg/g,在体外发酵后3、6、9、12、24 h取出并测定瘤胃发酵参数,且根据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评定体外瘤胃发酵效果。结果表明:添加γ-PGA发酵12 h且添加剂量为1 mg/g时,pH高于对照组与其余各处理组(P<0.05);0.5、2.0、3.0 mg/gγ-PGA组发酵时间为9 h时氨态氮(NH3-N)均高于对照组(P<0.05),γ-PGA组发酵时间为12 h时均高于对照组(P<0.01);1.5、2.5 mg/gγ-PGA组发酵时间为6 h时菌体蛋白(BCP)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1.0、2.5、3.0 mg/gγ-PGA组发酵时间为9 h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1.5、2.5 mg/gγ-PGA组发酵时间为6 h时干物质降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0.5、2.0、3.0 mg/gγ-PGA组发酵时间为12 h时原虫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各γ-PGA组发酵时间为3 h时乙酸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2.5 mg/g组发酵时间为12 h时乙酸浓度高于对照组和其他各添加组(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高于各组(P<0.05);γ-PGA添加量为1.0 mg/g时多项组和效应值(MFAEI)最高。在体外培养条件下,γ-PGA能够调节肉羊瘤胃发酵,且γ-PGA的适宜添加量为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PGA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参数 肉羊
下载PDF
酵母培养物对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体外发酵模型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1
4
作者 任胜男 金亚倩 +1 位作者 赵芳芳 王洪荣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263-2272,共10页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对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外发酵模型的调控作用。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1.19(常规底物)和2.30(高NFC底物)]的底物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对照)、0.5%、1.0%、1... 本试验旨在探究酵母培养物(YC)对山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外发酵模型的调控作用。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在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1.19(常规底物)和2.30(高NFC底物)]的底物中分别添加6个水平[0(对照)、0.5%、1.0%、1.5%、2.0%和2.5%]的YC,探究其对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并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筛选出在不同NFC/NDF条件下最适YC添加水平。结果表明:1)在高NFC底物条件下,发酵液pH低于5.8时长超过3 h,体外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模型建立成功;且添加YC能够稳定9~12 h的pH,显著降低12和24 h乳酸含量(P<0.05),显著降低9和12 h氨态氮(NH3 N)含量(P<0.05),显著提高12 h微生物蛋白(MCP)含量(P<0.05),显著提高3、6、12、24 h乙酸百分比(P<0.05),显著提高24 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P<0.05)。2)在常规底物条件下,YC能稳定瘤胃发酵液24 h的pH,显著降低12 h乳酸含量(P<0.05),显著提高9 h的NH3 N含量、6和12 h MCP含量及3~24 h TVFA含量(P<0.05)。3)MFAEI结果表明,常规底物条件下,以1.5%的YC添加水平对体外发酵作用效果最佳;高NFC底物条件下,以2.0%的YC添加水平对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缓解作用最佳。因此,在高NFC底物条件下添加YC的作用效果更好,能通过降低发酵液中乳酸含量达到调控瘤胃发酵液pH的效果,具有缓解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批次培养 酵母培养 不同添加水平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下载PDF
发酵麸皮多糖对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5
作者 郭焘 董琛琳 +3 位作者 尹娜 王文文 王园 齐景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5,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发酵麸皮多糖(FWBPs)对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通过体外批次培养法,选取4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羔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共分为1个对照组(CON)及4个试验组,每组... 试验旨在研究添加发酵麸皮多糖(FWBPs)对羔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通过体外批次培养法,选取4头体况相近、健康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羔羊作为瘤胃液供体。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共分为1个对照组(CON)及4个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对照组培养底物为基础饲粮,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Ⅳ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1.0‰、2.0‰及4.0‰的FWBPs。在培养3、6、9、12、24 h分别测定各组瘤胃液pH值、氨氮(NH3-N)浓度、菌体蛋白(BCP)含量及产气量。结果表明,发酵3 h时,试验Ⅱ组及Ⅳ组羔羊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发酵6、9、12、24 h时,试验Ⅱ组、Ⅲ组、Ⅳ组羔羊瘤胃液p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发酵3 h时,试验Ⅱ组和Ⅳ组羔羊瘤胃液pH值NH_(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发酵12 h时,试验Ⅱ组羔羊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Ⅳ组(P<0.05);发酵3、6 h时,对照组、试验Ⅰ组及Ⅳ组羔羊瘤胃液BCP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及Ⅱ组(P<0.05),发酵24 h时,试验Ⅱ组BC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及试验Ⅰ组(P<0.05);发酵9、12h时,试验Ⅱ组及Ⅲ组羔羊瘤胃液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发酵24 h时,试验Ⅲ组羔羊瘤胃液产气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多项组合效应指数(MFAEI)表明,当FWBPs添加量为2.0‰时,对体外瘤胃发酵的促进效果较好。研究表明,FWBPs可促进羔羊体外瘤胃发酵,添加2.0‰FWBPs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麸皮多糖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 羔羊
下载PDF
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对泌乳奶牛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白萨茹拉 杨红建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920-2927,共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TMR)对泌乳奶牛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选用4头体重、年龄、泌乳期和日均产奶量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分别饲喂4种TMR。TMR精饲料组成相同...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组合全混合日粮(TMR)对泌乳奶牛体外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选用4头体重、年龄、泌乳期和日均产奶量相近、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分别饲喂4种TMR。TMR精饲料组成相同,精粗比为61∶39,粗饲料组合分别为100%玉米秸(TMR1)、50%玉米秸+50%玉米秸黄贮(TMR2)、50%玉米秸黄贮+50%羊草(TMR3)、50%羊草+50%全株玉米青贮(TMR4)。在预试期15 d后,晨饲前采集各头奶牛瘤胃液,分别以各头奶牛所饲喂的TMR为底物,进行体外批次培养试验,采样时间点分别为发酵后2、5、10、14、20、27、36、48和72 h。结果表明:TMR4乙酸产量潜在增幅(46.8 mmol/L)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TMR(P<0.01);TMR2乙酸产量增速常数(0.14%/h)和日产量(29.01 mol/d)最高,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其他3种TMR。TM R2丙酸产量潜在增幅(8.0 mmol/L)最低,极显著低于其他TM R(P<0.01),TM R1(13.5 mmol/L)最高,但与TMR3和TMR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TMR丙酸产量增速常数差异不显著(P>0.05);TMR2丙酸日产量最低(1.35 mol/d),显著低于TMR3和TMR4(P<0.05)。不同TMR丁酸产量潜在增幅差异不显著(P>0.05);TMR3丁酸产量增速常数(0.091%/h)和日产量最高(2.82 mol/d),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其他TM R。综上所述,不同粗饲料组合TM R瘤胃微生物发酵乙酸、丙酸和丁酸生成动力学参数存在显著差异,但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测算的奶牛瘤胃乙酸、丙酸、丁酸日产量较同位素示踪体内法偏低,故不适于测算奶牛体内挥发性脂肪酸日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饲料组合 泌乳奶牛 挥发性脂肪酸 体外批次培养
下载PDF
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满全 高民 +2 位作者 云伏雨 韩秀荣 斯庆米德力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5-37,共3页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以青贮玉米、玉米秸秆和苜蓿为主要粗饲料来源,通过研究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批次VFA产量、产气量和pH值的影响,确定维持奶牛瘤胃健康同时保持较高生产性能适宜的日粮SC:NSC比例,为奶牛日粮合理配制及日粮适宜SC...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以青贮玉米、玉米秸秆和苜蓿为主要粗饲料来源,通过研究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批次VFA产量、产气量和pH值的影响,确定维持奶牛瘤胃健康同时保持较高生产性能适宜的日粮SC:NSC比例,为奶牛日粮合理配制及日粮适宜SC:NSC比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SC:NSC在0.59~0.70范围内,体外培养液发酵相对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SC比例 体外批次培养 VFA产量 产气量 PH值
下载PDF
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
8
作者 李满全 高民 +2 位作者 云伏雨 韩秀荣 斯庆米德力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1年第9期77-79,共3页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以青贮玉米、玉米秸秆和苜蓿为主要粗饲料来源,通过研究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批次VFA产量、产气量和pH值的影响,确定既可维持奶牛瘤胃健康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生产性能的适宜日粮SC∶NSC比例,为奶牛日粮合理配制... 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以青贮玉米、玉米秸秆和苜蓿为主要粗饲料来源,通过研究日粮不同SC∶NSC比例对体外批次VFA产量、产气量和pH值的影响,确定既可维持奶牛瘤胃健康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生产性能的适宜日粮SC∶NSC比例,为奶牛日粮合理配制及日粮适宜SC∶NSC比例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SC∶NSC在0.59~0.70范围内,体外培养液发酵相对最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NSC比例 体外批次培养 VFA产量 产气量 PH值
下载PDF
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荷斯坦奶牛体外瘤胃发酵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郭晨阳 张腾龙 +2 位作者 徐腾腾 敖长金 王丽芳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698-3707,共10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口腔瘤胃液采集,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复合植物提取物为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醇提物,按质量比1∶1∶1∶1进...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提取物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选取4头健康、泌乳期相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奶牛进行口腔瘤胃液采集,作为瘤胃液的供体。复合植物提取物为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醇提物,按质量比1∶1∶1∶1进行配制。称取2.0 g精粗比为4∶6的风干全混合日粮(TMR)于人工瘤胃培养瓶中,分别向其中添加0(对照组)、0.03%、0.30%和3.00%复合植物提取物(干物质基础),分别在2、4、6、8、12和24 h测定培养液的pH和菌体蛋白(MCP)、氨态氮(NH_3-N)、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及干物质降解率,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各时间点各组之间pH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8 h时,0.03%、3.00%剂量组NH_3-N浓度显著高于其余2组(P<0.05)。在2 h时,0.03%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和0.30%、3.00%剂量组(P<0.05);在12 h时,0.30%和3.00%剂量组MC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在8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0.03%、0.30%和3.00%剂量组丙酸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在4 h时,0.03%和0.30%剂量组干物质降解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在6 h时,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0.30%剂量组(P<0.05);在8 h时,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03%组(P<0.05);在12 h和24 h时,0.03%、0.30%和3.00%剂量组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 MFAEI自高到低排序为0.30%剂量组>3.00%剂量组>0.03%剂量组。由此可见,在体外培养条件下,添加蒲公英、连翘、益母草和金银花的复合植物提取物可以有效调节荷斯坦奶牛瘤胃发酵,且适宜添加量为0.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植物提取物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 荷斯坦奶牛
下载PDF
小麦低聚肽对肉羊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吕可欣 敖长金 +4 位作者 赵亚星 安雅雯 段嘉钰 张昊 张喜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400-3409,共10页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筛选小麦低聚肽在肉羊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6只年龄、体况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和...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小麦低聚肽对肉羊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以筛选小麦低聚肽在肉羊饲粮中的适宜添加量。试验选取6只年龄、体况相近的健康小尾寒羊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设1个对照组和6个试验组,每组6个重复。对照组采用基础培养底物(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培养底物中分别添加0.05%、0.10%、0.15%、0.25%、0.35%和0.45%的小麦低聚肽。分别于体外发酵2、4、8、12和24 h后,测定培养液的pH、氨态氮(NH 3-N)、菌体蛋白(MCP)、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以及干物质降解率,并应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进行评定。结果表明:1)发酵2 h时,0.25%组的p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12和24 h,除0.05%组外其他试验组pH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发酵4 h,0.25%组的NH 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0.35%组的NH 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25%、0.35%和0.45%组的NH 3-N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发酵2 h,0.15%、0.25%和0.45%组的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各试验组的MC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10%、0.15%和0.25%组的MCP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发酵2和4 h,试验组的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8、12和24 h,试验组乙酸和丙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发酵8 h,0.25%和0.35%组乙丙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发酵24 h,0.45%组乙丙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5)发酵12 h,0.05%、0.10%和0.15%组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MFAEI由高到低排序为0.25%组>0.35%组>0.45%组>0.15%组>0.10%组>0.05%组。综上所述,在本试验体外培养条件下,饲粮中添加小麦低聚肽可有效促进肉羊体外瘤胃发酵,且最佳添加量为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低聚肽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 肉羊
下载PDF
保护性蛋氨酸和缓释尿素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率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亚强 姜宁 +3 位作者 于忠升 聂炼 管鹏宇 张爱忠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5-21,27,共8页
为了研究保护性蛋氨酸(RPMet)和缓释尿素(SRU)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水平RPMet和SRU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析因试验设计,设置RPMet、SRU两个因素,其中RPMet... 为了研究保护性蛋氨酸(RPMet)和缓释尿素(SRU)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水平RPMet和SRU对肉牛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率的影响。试验采用析因试验设计,设置RPMet、SRU两个因素,其中RPMet的添加量分别为0.56,0.83,1.25 g/kg,SRU添加量分别为6.67,13.33,20.00 g/kg,共设置9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分别在体外培养的2,4,8,12,24小时时采集样品,进行相应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RPMet和SRU能够一定程度地影响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纤维降解率,其中在各培养时间内,1.25 g/kg RPMet+13.33 g/kg SRU水平组的产气量、菌体蛋白含量均高于其他组,且NH3-N浓度处于最适范围,在体外培养4小时时,该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浓度最高,而纤维降解率在各培养时间点也相对较高。说明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RPMet和SRU可以改善肉牛瘤胃内环境,促进瘤胃发酵,此次试验中的最适添加量为1.25 g/kg RPMet、13.33 g/kg SR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性蛋氨酸 缓释尿素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发酵参数 纤维降解率
原文传递
瘤胃微生物对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
12
作者 战永波 王纯洁 +1 位作者 包金荣 敖日格乐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9-140,共2页
为了研究瘤胃微生物对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疗效的影响,确立内服药服用剂型,对5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进行瘤胃液体外批次培养,用牛津杯法测定经培养和未被培养的蒙药复方的抑菌直径。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对蒙药复方Ⅰ和Ⅳ的体外... 为了研究瘤胃微生物对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疗效的影响,确立内服药服用剂型,对5种治疗奶牛乳房炎蒙药复方进行瘤胃液体外批次培养,用牛津杯法测定经培养和未被培养的蒙药复方的抑菌直径。结果表明:瘤胃微生物对蒙药复方Ⅰ和Ⅳ的体外抑菌效果的影响较小(P>0.05),对复方Ⅴ有显著影响(P<0.05),对复方Ⅱ和Ⅲ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因此复方Ⅰ和Ⅳ可以直接给乳房炎患牛内服;复方Ⅱ、Ⅲ应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从而减少瘤胃微生物对其抑菌效果的破坏;对于复方Ⅴ尽管瘤胃微生物对其抑菌效果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幅度并不大,是否要进行过瘤胃保护处理,尚需对其药效和成本进行综合考虑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胃微生物 蒙药复方 体外批次培养 抑菌试验
原文传递
不同粗饲料与精料间组合效应的发酵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震 朱双 +6 位作者 姜宁 张爱忠 李婉 祁丽 李栋 卜登攀 熊本海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16年第3期36-42,共7页
为探讨饲料中精饲料和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测定产气量、p H值、氨态氮浓度、干物质和有机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失率,研究单一粗饲料与相同精料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与... 为探讨饲料中精饲料和粗饲料间的组合效应,利用多项指标综合指数(MFAEI),应用体外批次培养法测定产气量、p H值、氨态氮浓度、干物质和有机物质及中性洗涤纤维的消失率,研究单一粗饲料与相同精料间的组合效应。结果表明,不同粗饲料与相同精料之间均产生了明显的正组合效应。与相同种类单一粗饲料的发酵参数比较,禾本科牧草和秸秆类饲料与精料组合效果较好,MFAEI在1.273~1.620之间,明显高于苜蓿与精料的组合效果(0.819),尤以小叶章和玉米秸与精料组合后效果最好;单一粗饲料及不同粗饲料与精料组合后,其发酵指标的MFAEI以苜蓿最高,分别为1.585和1.029。说明精料与粗饲料组合后提高了日粮的整体发酵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批次培养 组合效应 粗饲料 精饲料
下载PDF
体外评估一种新型蛋白原料-麻疯树脱毒浓缩蛋白的营养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伶俐 苏勇 +2 位作者 Harinder Makkar 朱伟云 毛胜勇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57-59,共3页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评估了新型蛋白饲料原料麻疯树脱毒浓缩蛋白用作山羊蛋白饲料的可能性。试验设对照组及处理组,其中对照底物组成包括苜蓿、玉米、豆粕及棉粕(6∶2∶1∶1),各处理组中分别以麻疯树脱毒浓缩蛋白替代对照组日粮组成... 利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评估了新型蛋白饲料原料麻疯树脱毒浓缩蛋白用作山羊蛋白饲料的可能性。试验设对照组及处理组,其中对照底物组成包括苜蓿、玉米、豆粕及棉粕(6∶2∶1∶1),各处理组中分别以麻疯树脱毒浓缩蛋白替代对照组日粮组成蛋白的25%(T1)、50%(T2)和75%(T3)。结果发现接种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以麻疯树脱毒蛋白替代原日粮中的蛋白的处理组中累积产气量、干物质及有机物消失率、微生物蛋白产量、丙酸、丁酸浓度显著增高(P<0.05),而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但对pH值、NH3-N、乙酸及TVFA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德国脱毒麻疯树种仁粕是一种优质的蛋白饲料,可以部分替代山羊日粮中的蛋白原料。但由于本研究采用体外批次培养技术,其测定结果与体内试验虽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但仍需要进行动物代谢和生长试验,才能最终确定该饲料产品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蛋白质 体外批次培养 瘤胃微生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