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PICC中的应用
1
作者 赵连英 沈叶红 +1 位作者 周娟 王齐芳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腔内心电图(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在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阜宁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行上肢PICC置管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币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进行PICC,对照组PICC应用体外测量法,观察组PICC应用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比较两组一次性置管情况、导管相关并发症、置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准确率为98.00%,高于对照组的86.00%,置管过深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的9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ECG定位技术联合体外测量法可提高一次置管准确率,提高患者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定位技术 体外测量法 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 尖端最佳位置
下载PDF
改良体外测量法在PICC置管深度评估中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徐义凤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PICC导管末端置于体内最适位置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 :将1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即从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5 cm,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测量法。... 目的:探讨PICC导管末端置于体内最适位置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 :将1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等分为A、B两组。A组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即从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5 cm,B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胸部X线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及置于最适位置的成功率。结果:A组置入上腔静脉88例,置入最适位置85例;B组置入上腔静脉67例,置入最适位置50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即从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5 cm的测量方法准确简便,且置管成功及置入最适位置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改良体外测量法 置管深度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确定上臂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周浩 张艳 +2 位作者 李兰 钟远科 李雪红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第6期162-164,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传统体外测量法用于确定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门诊植入上臂式输液港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 目的比较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与传统体外测量法用于确定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方法将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在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导管门诊植入上臂式输液港的患者13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65例,分别采用体外测量法(对照组)和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植入(试验组),术后均行X射线确定导管尖端位置,比较两组置入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结果试验组植入上臂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一次成功率为98.5%,明显高于对照组90.8%(P<0.05)。对照组6例患者发生导管的体内异位,其中体内导管打折2例,异位于胸壁小静脉1例,异位于对侧头臂静脉2例,异位于颈内静脉1例;试验组未发生导管异位。结论体外测量法结合腔内心电定位技术植入上臂式输液港,可提高导管尖端位置的准确率,减少并发症发生,有效避免反复调整尖端位置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增加感染的风险,减轻患者的心理和经济负担,提高患者满意度,节约医务人员时间和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式输液港 体外测量法 腔内心电技术 尖端定位
下载PDF
改良体外测量法在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旭恒 余威勇 《中国乡村医药》 2019年第17期4-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体外测量法在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行PICC的各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60组,分别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传统横L法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 目的探讨改良体外测量法在成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该院行PICC的各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与对照组各60组,分别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传统横L法置管。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导管尖端位于最佳位置成功率。结果改良组置管成功率(95.0%)及导管尖端位于最佳位置成功率(91.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良体外测量法置管较传统横L法置管,不但成功率高,且导管尖端容易达最佳位置,安全、精确、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体外测量法 成人 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内外联合式植入手臂式输液港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长期静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5
作者 李文 刘景景 巴菲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21期3823-3825,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长期静脉化疗患者行内外联合式(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植入手臂式输液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9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长期静脉化疗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 目的:探讨老年妇科恶性肿瘤长期静脉化疗患者行内外联合式(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植入手臂式输液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7月—2019年7月收治的129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长期静脉化疗患者,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分为两组,对照组64例实施胸壁输液港,观察组65例实施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植入手臂式输液港。观察两组首次穿刺成功率、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癌因性疲乏程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各维度癌因性疲乏程度评分、感染、血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动脉误穿、导管堵塞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内心电图术中定位结合体外测量法植入手臂式输液港可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轻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而改善癌因性疲乏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心电图术 体外测量法 手臂式输液港
下载PDF
两种体表测量法在PICC置管深度评估中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6
作者 高玲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年第19期2332-2334,共3页
目的探讨PICC导管末端置于体内最适位置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或者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法,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 目的探讨PICC导管末端置于体内最适位置的最佳体外测量方法。方法将86例行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或者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法,对照组采用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再向下反折至第3肋间的测量法,置管到达测量长度后,摄胸部X线片定位。比较两组PICC导管末端置入上腔静脉及置于最适位置的成功率、置管长度。结果观察组置入最适位置36例,成功率92.31%,置入上腔静脉39例,成功率90.70%;对照组置入最适位置12例,成功率38.71%,置入上腔静脉31例,成功率72.09%。观察组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及最适深度的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3.785,4.572;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测得置管长度分别为(48.43±3.20),(50.46±3.20)cm,与实际置管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24,1.509;P〉0.05)。结论采用从右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从左上肢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4cm的测量方法准确,可提高PICC置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中心静脉置管 体外测量法 置管位置
原文传递
PICC置管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秀梅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简称外周导管,适用于中期或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此技术于198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1].但是其穿刺技术,从置管到维护过程都...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简称外周导管,适用于中期或长期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患者,此技术于1986年开始应用于临床,具有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带管时间长,并发症少等优点,已被临床广泛应用[1].但是其穿刺技术,从置管到维护过程都有严格要求,而适宜的导管位置更是其关键环节之一,尽管临床护理专家根据置管经验制定了多种体外测量方法,但一直存在矛盾和争议,本文就PICC置管体外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 体外测量法 研究现状
原文传递
食物铁生物利用率评价方法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雷激 黄承钰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前食物铁生物利用率的评估方法分为动物实验法、体外测量法、数学模型法与人体试验法四种。本文对这四种评价方法的应用现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同时还分析、总结了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劣。
关键词 生物利用率 体外测量法 动物实验法 试验法
下载PDF
(131)^I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体内剂量测定方法的临床应用进展
9
作者 崇维霞 付巍 《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 2022年第1期42-46,共5页
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不同危险度分层结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行(131)^I治疗,但(131)^I可对周围人群产生辐射,因此正确评估患者体内的辐射剂量,对辐射防护个体化及(131)^I治疗流程的优化至关重要。DTC患者术后(131)^I治... 根据分化型甲状腺癌(DTC)患者术后不同危险度分层结果,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一步行(131)^I治疗,但(131)^I可对周围人群产生辐射,因此正确评估患者体内的辐射剂量,对辐射防护个体化及(131)^I治疗流程的优化至关重要。DTC患者术后(131)^I治疗期间辐射剂量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体内和体外测量两大类,体外测量包括尿液测量法和血液剂量测定法;体内测量主要包括局部测量法和全身测量法,笔者就辐射剂量相关测定方法及其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放射性同位素 分化型甲状腺癌 测量法 体外测量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