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膜肺氧合联合体外球囊反搏及血液净化救治暴发性心肌炎1例 被引量:3
1
作者 易琼 戴飞跃 +3 位作者 周波 刘东亮 陈瑶 徐文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65-1366,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腹痛、呕吐、发热5 d,胸闷、乏力2 d,加重1 d",于2013年11月13日11:50就诊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患者2013年11月8日22:30在外用餐并受凉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伴腹泻,自测体温38.1℃,随即前... 1病例资料患者,女,21岁,因"腹痛、呕吐、发热5 d,胸闷、乏力2 d,加重1 d",于2013年11月13日11:50就诊于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患者2013年11月8日22:30在外用餐并受凉后出现上腹部疼痛,呕吐胃内容物1次,伴腹泻,自测体温38.1℃,随即前往当地医院急诊,予抗感染、护胃、补液治疗后腹痛腹泻好转,于2013年11月09日中午13:00左右无明显诱因出现晕厥1次,在当地院予抗感染、护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肺氧合 体外球囊反搏 血液净化治疗 暴发性心肌炎 多器官功能衰竭
原文传递
单向加压式体外主动脉球囊反搏对血压及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原风 王玫 +2 位作者 肖煜东 吕宾 刘金琪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87-688,共2页
目的探讨自制体外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各年龄组动脉血压和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心、脑血管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人60人,年龄30~71岁,按年龄分为3个组:30~49岁组(A组),50~59岁组(B组)和60岁以上组(C组),在静卧、... 目的探讨自制体外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各年龄组动脉血压和颈内动脉血流速度的影响,从而了解其对心、脑血管血流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人60人,年龄30~71岁,按年龄分为3个组:30~49岁组(A组),50~59岁组(B组)和60岁以上组(C组),在静卧、清醒状态下,以自制的体外主动脉球囊反搏仪进行腹部主动脉球囊反搏,监测反搏前、中、后上肢动脉血压,以经颅多普勒检测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上肢动脉血压:收缩压(SBP):各组均未出现显著变化.舒张压(DBP):A组无显著变化;B组在反搏中较反搏前有明显升高(P<0.05),反搏后很快恢复;C组在反搏中和反搏后1、3 min时与反搏前比较变化显著(P<0.05),反搏后5 min统计学差异消失.颈内动脉血流速度:A组未出现明显变化;B组在反搏中有明显升高(P<0.05),反搏后1 min仍较反搏前快(P<0.05),但比反搏过程中已明显减慢,反搏后3、5 min已明显低于反搏中的流速(P<0.05);C组:反搏中和反搏后1、3 min较反搏前血流速度明显加快(P<0.05),反搏后5 min与反搏中比较已明显下降(P<0.05),仍高于反搏前.A、B、C三组均未出现皮肤及软组织损伤或淤血,也未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未见反搏部位远端静脉回流障碍征象.结论体外主动脉球囊反搏对各年龄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对收缩压均无明显影响,舒张压和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反应随年龄增长逐渐明显,恢复逐渐减慢.单向加压式腹部主动脉体外反搏未出现明显的副作用或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收缩压 舒张压 颈内动脉血流速度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疗程体外球囊反搏配合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潘丽胜 郝增富 安毅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16年第7期221-221,共1页
探讨不同疗程体外球囊反搏配合药物治疗A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90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分为I组(常规治疗 组)、II组(短疗程反搏组)、III(长疗程 反搏组)。I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常规治疗及15 天体外反搏治疗,Ⅲ组接受常规治疗... 探讨不同疗程体外球囊反搏配合药物治疗AS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 将90例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分为I组(常规治疗 组)、II组(短疗程反搏组)、III(长疗程 反搏组)。I组接受常规治疗,Ⅱ组接受常规治疗及15 天体外反搏治疗,Ⅲ组接受常规治疗及35 天体外反搏治疗。治疗35天后,比较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的差异性。结果:II组、III组明显优于I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II、III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长疗程反搏与短疗程反搏配合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球囊反搏 动脉粥样硬化 C-应蛋白 临床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