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计算机建模在口服缓控释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陈潇 郑海花 +3 位作者 潘新彤 向柏 潘振华 党云洁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93-1600,共8页
缓控释制剂是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增强疗效的理想制剂,其中口服缓控释片的应用最为广泛。制剂体外释放与药物的体内吸收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体外释放实验均为劳动密集型和破坏性的,大数据的缺乏也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 缓控释制剂是能降低药物毒副作用、提高患者依从性和增强疗效的理想制剂,其中口服缓控释片的应用最为广泛。制剂体外释放与药物的体内吸收密切相关,然而目前的体外释放实验均为劳动密集型和破坏性的,大数据的缺乏也导致难以建立良好的体内外相关性。计算机建模作为一种可将客观原理转化为数学模型的技术手段,在数据预测方面有很大的前景。本综述探讨了可用于口服缓控释片体外释放曲线预测的计算机建模手段,并进一步讨论了可提高模型准确度的辅助技术,为药物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缓控释片 计算机建模 体外释放曲线 数学建模 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被引量:2
2
作者 任秋霞 王亚男 +3 位作者 曲新艳 郑冰清 洪婷 周喆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5-9,共5页
目的:制备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试验及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通过比较不同处方自微乳外观、粒径及乳化时间优选处方工艺,确定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载药量并评价其... 目的:制备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化给药系统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溶解度试验、处方配伍试验及绘制伪三元相图筛选辅料种类及用量,通过比较不同处方自微乳外观、粒径及乳化时间优选处方工艺,确定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载药量并评价其体外释放情况和稳定性。结果: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最佳处方为m穗花杉双黄酮∶m聚氧乙烯蓖麻油∶m油酸乙酯∶m1,2-丙二醇=5.0∶47.5∶19.0∶28.5,乳滴呈圆球性,粒径(15.37±0.09)nm,Zeta电位(-17.1±0.24)mV,在不同pH介质中自微乳制剂均能快速完全释放药物。结论:穗花杉双黄酮自微乳可显著提高穗花杉双黄酮的体外溶出度,且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花杉双黄酮 自微乳化给药系统 伪三元相图 稳定性试验 体外释放曲线 载药量
原文传递
醋酸戈舍瑞林微球的体内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梦迪 薛英 +5 位作者 冷广意 许丽晓 闫静静 余飞 杨化新 刘万卉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9-165,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建立体内外相关性(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IVIVC)。制备了3种释放速率不同的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温水浴振荡法测定了3种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曲线... 本研究的目的是对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建立体内外相关性(in vitro-in vivo correlation, IVIVC)。制备了3种释放速率不同的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并对其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采用恒温水浴振荡法测定了3种微球的体外释放度曲线并研究了在该条件下的释放机制;以SD大鼠为动物模型,研究3种微球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性,药代动力学实验方案经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经%AUC法处理后得到体内累积释放曲线,并与体外累积释放曲线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体外释放度测定方法对不同的醋酸戈舍瑞林微球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醋酸戈舍瑞林微球的体内外相关性良好(r> 0.98),并在SD大鼠体内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戈舍瑞林 微球 释放曲线 药代动力学 相关性 预测能力
原文传递
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实时释放度相似性分析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刘洁 刘辉 鲁秋红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40-2246,共7页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实时释放曲线,比较不同来源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行为的差异,为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处方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及手段。方法:采用光纤药物释放度实时测定仪,测定各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在p H 6... 目的:考察不同厂家生产的阿司匹林肠溶片体外实时释放曲线,比较不同来源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行为的差异,为提高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处方设计和质量控制提供思路及手段。方法:采用光纤药物释放度实时测定仪,测定各厂家阿司匹林肠溶片在p H 6.8(中国药典2010年版)、p H 6.8(日本橙皮书)、p H 6.0(日本橙皮书)、p H 4.0缓冲液和p H 1.2盐酸溶液5种释放介质中的实时释放曲线。结果:参比制剂在2种p H 6.8和p H 6.0缓冲液释放介质中,50 min内的释放量均可达到80%;以p H 6.8缓冲液(中国药典2010年版)为释放介质,31家企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45 min内的释放量均大于80%,且均一性良好;以p H 6.0缓冲液(日本橙皮书)为释放介质,部分企业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50 min内的释放量均小于20%,且180 min内的释放量仍小于50%;以p H 6.8缓冲液(日本橙皮书)为释放介质,仅有部分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在2种p H 6.8缓冲液中表现出相似的释放行为,另一部分厂家的阿司匹林肠溶片释放较慢或不释放;p H 4.0缓冲液和p H1.2盐酸溶液为溶出介质,参比制剂和受试制剂均未释放。结论:参比制剂在p H 6.0以及不同离子种类及强度下的p H 6.8的缓冲液释放介质中均能释放,表明参比制剂在大部分肠道内均能够进行释放,并且受肠道内环境影响较小。部分企业阿司匹林肠溶片与参比制剂在释放度行为上存在差异,需重视处方工艺的进一步研究;建议采用多条释放曲线评价阿司匹林肠溶片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司匹林肠溶片 体外释放曲线 光纤药物释放度测定仪 实时释放 相似性分析 不同样品比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