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术前评估的CT与MRI对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窦丽娜 徐青 +2 位作者 施海彬 孙娜娜 杨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8期1276-1280,共5页
目的比较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25例,于术前分别行CT和MRI检查,CT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序列包括矢状位T2WI,冠状位T2WI,轴位T1WI及T2WI,轴位DWI。观察肿瘤对肠壁的侵润深度及范围,肿瘤... 目的比较CT和MRI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的价值。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癌25例,于术前分别行CT和MRI检查,CT采用平扫及增强扫描,MRI序列包括矢状位T2WI,冠状位T2WI,轴位T1WI及T2WI,轴位DWI。观察肿瘤对肠壁的侵润深度及范围,肿瘤周围组织结构,淋巴结等方面,将术前影像局部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对于T分期,CT的总诊断准确度为72.0%(18/25),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439);MRI为88.0%(22/25),与病理学T分期间一致性检验好(kappa=0.760)。对于N分期,CT的诊断准确率为72.0%(18/25),与病理学N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426);MRI-DWI为84.0%(21/25),与病理学N分期间一致性检验为较好(kappa=0.675)。结论在直肠癌术前局部分期中,MRI较CT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T分期 N分期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18)F-DG PET在癫痫外科手术中的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汤浩 舒凯 +4 位作者 张华楸 董芳永 吴华 雷霆 李龄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31-333,共3页
目的评估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照像术(PET)对癫痫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2例顽固性癫痫的患者进行18F-DGPET、长程脑电图(EEG)、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手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 目的评估18F-脱氧葡萄糖(18F-DG)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照像术(PET)对癫痫外科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22例顽固性癫痫的患者进行18F-DGPET、长程脑电图(EEG)、MRI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开颅手术治疗。手术后对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并对患者进行手术后随访评估。结果所有患者PET检查均为阳性,20例患者(90.9%)长程脑电图检查阳性,18例患者(81.8%)MRI检查阳性,20例患者(90.9%)手术后癫痫发作部分或完全缓解,2例患者(9.1%)无明显缓解。结论18F-DGPET在癫痫灶定位方面的作用对手术有重要指导意义,术中皮质脑电图(ECoG)将有助于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照像 ^18F-脱氧葡萄糖 癫痫
下载PDF
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长珠 王会敏 +4 位作者 曹务腾 练延帮 袁芬 朱攀 周智洋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目的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直肠癌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其中33例行CT检查,37例行MRI检查,检查后分别依据TRUS、CT、MRI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及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 目的评价经直肠双平面超声联合经直肠三维超声在直肠癌术前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直肠癌患者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TRUS),其中33例行CT检查,37例行MRI检查,检查后分别依据TRUS、CT、MRI对直肠癌进行T分期及N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所有患者经手术证实为直肠癌,并获得术后病理分期,术前TRus、cT、MRI的T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8.49%(50/73)、42.42%(14/33)、64.86%(24/37),TRUS与CT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2),而TRUS与MRI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0);术前TRUS、CT、MRI的N分期的准确度分别为63.01%(46/73)、66.67%(22/33)、81.08%(30/37)TRUS与CT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而TRUS与MRI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 TRUS在评估直肠癌局部浸润深度上较CT更为准确,在评估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方面MRI更为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腔内超声 三维超声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前分期
下载PDF
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吕晓勇 宣浩波 +1 位作者 郑屹峰 吴晓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年第3期220-222,共3页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 )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6例的CTA影像资料,并与其中(14例)该患者术前颈动脉CTA对比。结果32支颈动脉及其重要分支清晰显示且血管壁均存在...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 )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后随访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颈内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16例的CTA影像资料,并与其中(14例)该患者术前颈动脉CTA对比。结果32支颈动脉及其重要分支清晰显示且血管壁均存在不同程度钙化斑,支架植入处狭窄程度与术前(14例)相比改善分别为35%~92%,同时发现另侧管腔新发生狭窄1例。结论 CTA在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随访中是一种既无创、方便快捷又经济、还能360°观察的有效手段,是颈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支架
下载PDF
肾移植术前活体供肾的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分析
5
作者 秦卫和 陈燕萍 +2 位作者 龙宇晖 陈学文 黎晶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1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肾移植供体,其中男50例,女5例,平均31.10±6.0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33例可见副肾动脉,...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活体肾移植术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55例肾移植供体,其中男50例,女5例,平均31.10±6.08岁。采用德国西门子Emotion16排螺旋CT机。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结果 33例可见副肾动脉,发生率60.0%;7例可见肾动脉过早分支,发生率12.7%;7例有多支肾静脉,发生率12.7%;主动脉后位型肾静脉1例,肾静脉晚期汇合3例,2例可见左侧性腺静脉粗大、迂曲,2例右侧隔下动脉源自右侧肾动脉。结论 MSCTA能够明确肾移植供体的血管变异,可作为肾移植供体术前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体肾 肾移植 体层影像 x线计算机 血管成像
下载PDF
基于Linux平台的CT图像重建的优势
6
作者 林少春 杨旭峰 +2 位作者 吴腾芳 罗小梅 蔡华崧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年第5期297-298,共2页
目的利用Matlab数学工具重建CT图像。用完全相同的程序和图像模型,对比在Linux平台下和在Windows平台下的运行速度。方法运行Matlab数学工具,使用不同像素大小Shepp-Logan的headphantom切片,通过投影得出投影数据,然后用傅立叶逆变换、... 目的利用Matlab数学工具重建CT图像。用完全相同的程序和图像模型,对比在Linux平台下和在Windows平台下的运行速度。方法运行Matlab数学工具,使用不同像素大小Shepp-Logan的headphantom切片,通过投影得出投影数据,然后用傅立叶逆变换、滤波反投影和雷登逆变换等方法,在不同操作系统Linux和Windows下运行。结果在操作系统Linux下运行CT图像重建程序效率明显高于Windows。结论 Linux操作平台的具有更高的CT图像重建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系统 体层投影 x线计算机 图像重建 重建速度
下载PDF
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在个性化超低剂量胸部CT成像的应用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星 娄明武 +4 位作者 谢尚煌 鲁琳 申云霞 王曼 梁碧玲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2年第5期341-345,共5页
目的迭代算法是实现CT低剂量成像的有效工具,其特点是在降低图像噪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但对于扫描条件过低噪声过大的图像,过度的迭代重建有可能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损失解剖结构的细节。因此,如何能针对不同病人实... 目的迭代算法是实现CT低剂量成像的有效工具,其特点是在降低图像噪声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较好的图像质量。但对于扫描条件过低噪声过大的图像,过度的迭代重建有可能降低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并损失解剖结构的细节。因此,如何能针对不同病人实施个性化成像、使放射剂量达到可处理的最低水平是在临床实施CT低剂量成像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应用自适应迭代降剂量技术(adaptive iterative dose reduction 3D,AIDR3D)进行个体化超低剂量胸部CT成像的可行性。方法从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2月进行过首次常规剂量胸部CT平扫检查并且明确诊断的病人中,连续收集需要在1个月内进行CT平扫复查的病人共48例,其中男25例,女23例,13~84岁,平均年龄48.27±17.63岁,BMI为15.62~30.85,平均21.62±3.38。这48例病人首次常规剂量检查时采用普通自动曝光控制技术(automatic exposure control,AEC)扫描,其目标噪声值SD为12.5,并用常规滤波反投影(filter back projection,FBP)算法进行重建。复查时进行个性化超低剂量胸部CT成像方案扫描,扫描条件采用整合迭代算法(AIDR 3D)的AEC技术,设置目标噪声值为SD25,其他扫描参数和重建参数保持和常规检查一致,得到的数据分别进行AIDR算法和FBP算法重建。两次检查总共得到三组数据,分别为常规剂量FBP组(A组)、低剂量AIDR组(B组)和低剂量FBP组(C组)。3组分别用相应的过滤函数显示肺窗和纵隔窗。对三组数据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并进行对比:客观评价用图像噪声值进行量化(用CT值的标准差表示),主观评价由两名医师采用3分制(3-优,2-可,1-差)进行独立盲法评分。为了评估结合了AIDR 3D的AEC技术调控管电流的效果,把胸部分成上、中、下部分别进行评价。数据统计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Friedman检验,将上、中、下评分均≥2分的病例定义为可诊断,计算可诊断率。扫描的放射剂量则通过记录机器上显示的CTDI和DLP数值,计算有效剂量ED(k=0.014),将复查和首次扫描的剂量进行对比。结果客观图像质量评价3组肺窗图像的噪声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比C组大幅降低噪声值(上66.58%;中39.62%;下48.55%),而B组和A组相比,上肺和下肺噪声分别降低15.67%和15.26%,而中肺噪声值则增加9.33%。3组的纵隔窗图像的噪声值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比C组噪声值显著降低(上66.58%:中39.62%;下48.56%),而B组比A组噪声值有轻度增加(上39.95%;中79.43%;下76.35%)。主观图像质量评价:B组的肺窗上、中、下部之间评价无统计学差异(P>0.05),纵隔窗的上、中、下评价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组的肺窗图像的可诊断率(上、中、下均在2分或以上)都达到100%,优、良、差的分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3组纵隔窗图像的可诊断率有显著差异,C组的可诊断率明显较低,B组和A组的可诊断率相同(95.83%vs 95.83%vs 56.25%,P<0.05)。放射剂量方面,复查扫描(B/C组)和初次扫描(A组)相比有效剂量降低87.05%(0.715 vs 5.524 mSv,k=0.014)。结论采用整合AIDR 3D的AEC技术可以实现对不同体型的人群的胸部个性化超低剂量CT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 体层影像 x线计算机 迭代算法 胸部
下载PDF
罗萨伊-多尔夫曼病^(18)F-FDG PET/CT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婷婷 孙珂 +2 位作者 石丽红 张晶晶 韩星敏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5-258,共4页
目的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 目的观察罗萨伊-多尔夫曼病(RDD)^(18)F-FDG PET/CT表现。方法纳入6例活检病理确诊RDD患者,分析其^(18)F-FDG PET/CT及其他常规影像学检查资料,观察RDD ^(18)F-FDG PET/CT表现特点。结果本组6例RDD中,1例为皮肤原发病变,3例为淋巴结内+结外病变,2例仅有淋巴结内病变;最常见的结外受累部位为骨(n=3),其次为鼻咽/鼻腔及鼻窦(n=2);PET/CT示其均呈FDG高摄取,最大标准摄取值为4.3~16.5。结论RDD病灶^(18)F-FDG PET/CT表现为FDG高摄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细胞增生症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冠脉支架术后随访中的应用
9
作者 周娟 盛国华 殷志成 《交通医学》 2015年第4期393-394,396,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9个月以上69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为13枚,支架血管内通...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在冠脉支架置入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9个月以上69例患者,给予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并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作对照分析。结果:64排螺旋CT显示支架内再狭窄为13枚,支架血管内通畅94枚,相对比于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64排螺旋CT识别支架内再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诊断符合率分别46.4%、98.8%、92.9%、84%及85.2%。结论: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的患者随访中,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可以作为冠心病支架植入术后随访的无创检查中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脉支架植入 64排螺旋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 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
下载PDF
高分辨率CT检查在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0
作者 都基权 焦健 +1 位作者 许韫 张鹏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在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对30例临床疑似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腹部HRCT图像和腹部X线透视(或者腹部X线平片)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3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在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效能。方法对30例临床疑似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患者的腹部HRCT图像和腹部X线透视(或者腹部X线平片)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作比较。结果30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引起机械性小肠梗阻者19例(1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7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1例急性坏疽性阑尾炎),非阑尾炎源性肠梗阻者11例。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HRCT检查诊断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真阳性18例、假阳性1例、真阴性10例、假阴性1例,诊断敏感性为94.74%、特异性为90.91%、准确率为93.33%、阳性预测值为94.74%、阴性预测值为90.91%;X线检查诊断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真阳性4例、假阳性2例、真阴性9例、假阴性15例,诊断敏感性为21.05%、特异性为81.82%、准确率为43.33%、阳性预测值为66.67%、阴性预测值为37.50%;HRCT、X线检查诊断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相比,χ2值分别为18.24、0.39、17.33、1.26、8.67,P值分别<0.05、>0.05、<0.05、>0.05、<0.05。结论HRCT检查对以肠梗阻为主要表现急性阑尾炎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而且明显高于X线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体层射影 阑尾炎 肠梗阻
下载PDF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的影像学表现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玲 刘学文 +2 位作者 李卉 耿志君 谢传淼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91-795,共5页
目的探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ERM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鼻部ERMS中,邻近骨质破坏11例,眼眶受累5例,翼腭窝及颅内侵犯各4例;5例腹盆腔及腹膜后ERMS中,3例包绕邻近大血管,2例... 目的探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CT和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6例ERMS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 14例鼻部ERMS中,邻近骨质破坏11例,眼眶受累5例,翼腭窝及颅内侵犯各4例;5例腹盆腔及腹膜后ERMS中,3例包绕邻近大血管,2例腹膜种植转移;5例肌肉及肌间隙ERMS病变较局限,其中2例伴邻近骨质轻微破坏;1例ERMS位于左颌下腺区;1例ERMS为颅骨多发病灶。16例患者有区域淋巴结转移,5例呈环线状强化。结论 ERMS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对患者年龄、发生部位、强化方式、邻近骨质的破坏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进行综合分析有助于治疗前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纹肌肉瘤 胚胎型 体层射影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大为 杨正汉 +3 位作者 李惠章 胡荣剑 张永春 周诚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5期514-517,共4页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女性,2例男性,发病年龄为17—46岁。3例行CT和US检查,1例行CT和MR检查,2例单独行CT检查,1例... 目的:研究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收集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5例女性,2例男性,发病年龄为17—46岁。3例行CT和US检查,1例行CT和MR检查,2例单独行CT检查,1例单独行US检查。分析其临床特征及CT、MR、US表现。结果:7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中,1例诊断为恶性,6例诊断为未定性。6例未定性中,1例于术后半年复查发现肿瘤复发及肝转移。CT均表现为巨大的囊实性肿块,其中2例可见钙化,增强扫描后,肿块囊壁与实性成分不均匀强化,出血坏死区无强化。MR可见肿块在T1WI、T2WI上呈不均匀混杂信号,能识别肿瘤内部的坏死囊变及出血等特异性征象。US可见肿块呈孤立性、囊实性结构,边界清楚锐利,有包膜回声。肿块周边及实质内可探及血流信号,以静脉血流为主。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影像学表现较具特征性,结合临床特征对术前诊断很有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征锦 邵娟 +1 位作者 施斌斌 叶靖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16排螺旋CT对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SAP)和17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以及41例正常胰腺组进行CT灌注扫描。应用perfusion3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各组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毛细血管通透性(PS)等灌注参数,对各组样本灌注数据的均数及标准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急性胰腺炎临床生化指标与灌注参数BF变量之间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MAP、SAP的BF、BV平均值较正常胰腺组显著降低(P<0.01),PS高于正常组(P<0.05),MAP组的BF、BV显著高于SAP组。结论:CT灌注成像技术对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 灌注成像 体层射影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结辉 黄学全 +3 位作者 陈伟 张恩全 张琳 蔡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椎体病变经椎弓根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随访结果 ,外科手术结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恶性病变总的穿刺成功率为 10 0 % (10 / 10 ) ,其中首次穿刺成功率... 目的 :评价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7例椎体病变经椎弓根穿刺活检的病理结果 ,随访结果 ,外科手术结果及穿刺并发症。结果 :恶性病变总的穿刺成功率为 10 0 % (10 / 10 ) ,其中首次穿刺成功率为 80 % (8/ 10 ) ,第二次穿刺成功率为 10 0 % (2 / 2 ) ;良性病变穿刺成功率为 5 7 1% (4/ 7) ;所有病例均未发生严重穿刺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对椎体病变的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 ,并发症较低 ,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 椎体病变 活组织检查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7
15
作者 卢君 林广 林良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 目的总结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表现,以便早期诊断,指导临床选择抗生素。方法对12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病原学及X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新生儿肺炎临床表现多样化、不典型,年龄越小症状体征越不明显;(2)由于受年龄小等因素的限制,新生儿肺炎病原学诊断困难,且有假阳性,容易导致过度治疗或漏诊;(3)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炎不可少的手段。结论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及肺部体征不典型,需结合临床表现、肺部体征、微生物学检查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及早诊断并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抗生素,预防细菌耐药性的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诊断 体层射影 x线 病原学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MRA与CTA诊断对比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蒋春雨 王建波 +4 位作者 程永德 赵俊功 周佳 闫磊磊 严雪冰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3期220-224,共5页
目的文章着重对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MRA及CTA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行MRA、CTA、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MRA、CTA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 MRA对于糖尿病足下肢血... 目的文章着重对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MRA及CTA诊断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41例临床确诊糖尿病足患者的下肢血管行MRA、CTA、DSA检查,以DSA为金标准,分析MRA、CTA对糖尿病足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果。结果 MRA对于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成像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7.8%、98%、97.7%,CTA对于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成像的总体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96.7%、94.9%、98.1%。膝上动脉组,MRA的成像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为98.4%、98.4%、98.4%,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7.8%、98%、97.6%。膝下动脉组,MR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7%、97%、96.6%,CTA的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4.7%、83.3%、98.9%。结论 MRA及CTA均为诊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有效的影像学方法,且MRA及CTA对于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整体诊断效果无明显差异,但MRA对膝下动脉病变的诊断优于C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下肢血管病变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血管造影
下载PDF
P53与肺癌病理、CT征象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鲁植艳 杨桂芳 +2 位作者 弋伟 孙骏谟 熊永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2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突变与肺癌的临床病理、CT征象、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146例肺癌患者的标本 ,分别行 HE染色观察基本病理情况和 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P5 3表达结果。结果  146例周围型肺癌中 ,有深分叶、细毛刺、棘... 目的 探讨 P5 3基因突变与肺癌的临床病理、CT征象、TNM分期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收集 146例肺癌患者的标本 ,分别行 HE染色观察基本病理情况和 SP法免疫组化染色检测 P5 3表达结果。结果  146例周围型肺癌中 ,有深分叶、细毛刺、棘状突起、肿瘤强化增 CT值 >2 0 Hu者 ,其 P5 3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深分叶、细毛刺、棘状突起、肿瘤强化增 CT值 <2 0 Hu(P<0 .0 1)。肿瘤大小、空洞、空泡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征与 P5 3表达无关 (P>0 .0 5 )。P5 3蛋白免疫组化阳性 75例 (5 1.36 % ) ,5 a生存率分析 ,P5 3基因表达组明显低于无 P5 3异常表达组。结论  P5 3基因突变可作为判断周围型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重要指标之一。 CT表现有深分叶、细毛刺、棘状突起、肿瘤强化增 CT值 >2 0 Hu者可能与 P5 3基因异常表达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肺肿瘤 病理学 x线计算机体层 预后
下载PDF
可分解与不可分解活检针肺穿刺活检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波 温宗秋 +2 位作者 盛展新 温雅敏 张丽萍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7年第2期62-64,共3页
目的对比可分解与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在CT导引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B组(25例)使用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 目的对比可分解与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在CT导引肺穿刺活检的临床应用特点。方法对50例肺部肿块患者进行CT引导下穿刺活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5例)采用不可分解针体的活检针:BioPinceTM活检针;B组(25例)使用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活检针。对比两组:穿刺活检组织量,首次穿刺成功率,病理诊断结果,穿刺并发症发生率。结果A组较B组可明显获取更多的条状组织,分别为(24/25)和(11/25)(P<0.05),同时病理示“严重挤压变形细胞,未能定性”而影响诊断者仅见于B组。但是A组首次穿刺成功率较B组低,分别为52%(13/25)和80(20/25)(P<0.05),出血和气胸发生率以A组稍高,分别为84%和72%,16%和4%(P>0.05)。结论不可分解针体的BioPinceTM穿刺活检针取材相对良好,但因结构原因,会影响首次穿刺成功率以及增加操作的风险,一定程度上增加并发症发生率。相反,可分解针体的Precisa和Vitesse取材稍逊,但是操作灵活,尤其对于特殊患者,如肿块小、胸壁薄、体质差者有独到优势。提示我们有必要结合使用两种不同类型活检针,以提高肺部肿块CT导引下穿刺活检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检针 可分解针体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穿刺活检
下载PDF
Ⅱ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灌注成像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晓璇 时惠平 +4 位作者 孙鹏 黄鹤 齐朝月 宋宏涛 王舒皓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5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应用全器官CT灌注成像技术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进行扫描,分析其灌注特点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320排CT对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低剂量全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并与11例胰腺正常及8例胰腺癌患者的灌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各组... 目的应用全器官CT灌注成像技术对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进行扫描,分析其灌注特点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应用320排CT对7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进行低剂量全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并与11例胰腺正常及8例胰腺癌患者的灌注特点进行对比,分析各组灌注参数及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 7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全胰腺CT灌注成像检查。通过影像学与临床综合诊断分析,7例患者均诊断为Ⅱ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病变位于胰头处5例,胰体尾部2例;5例患者伴有胰管扩张,4例伴有肝内胆管扩张,1例患者伴有溃疡性结肠炎。时间-密度曲线分析表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病灶强化方式与正常胰腺组织相似,但强化程度明显低于正常胰腺组织。统计学分析AIP与正常胰腺组织及胰腺癌组织的灌注血流值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T灌注成像可量化评价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对Ⅱ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免疫球蛋白G4 体层摄像 x线计算机 灌注成像
下载PDF
小儿肺门影增大辨识的Kappa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江红 焦旭东 +3 位作者 张矿梅 杨磊 江建华 蒋瑞娟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2014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 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3位观察... 目的研究不同影像医师对小儿"肺门影增大"征象辨识的个体间差异,分析临床工作中对该征象辨识的稳定性。方法 3位不同工作经历的影像医师作为观察者,对60例患儿的胸部DR胶片进行评价,确定小儿肺门影增大的有无及其程度。结果 3位观察者在对肺门等级评判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总体评判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pa检验结果显示,对肺门"正常"的评判K值0.427~0.643(P〈0.05);对"轻度增大"的评判K值0.531~0.617(P〈0.05);对"明显增大"的评判K值0.786~0.844(P〈0.05)。结论小儿肺门影增大等级主观判断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其中对"正常""轻度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差,对"明显增大"的评判一致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诊断 体层射影 x线 儿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