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1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60-160,共1页
本书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以及“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体悟人生53问,是觉真法师在衣、食、住、行中实践佛法的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书中的每一问答... 本书是一本涉及哲学与心理学的普及性佛学读物,由“我”与法师的对话、“你”与法师的对话以及“心”与法师的对话三组对话、53个问答组成。体悟人生53问,是觉真法师在衣、食、住、行中实践佛法的亲身体验和切身感受。书中的每一问答,无不传达出觉真法师在现实生活中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自我超越,在阐述中贯穿着儒释道传统文化的精华。对现代很多迷失人生方向的人来说,本书是人海中的指南。读完此书,能使人性升华,从而放下人生旅途的包袱,轻松自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的大学——觉真法师体悟人生53问》 书刊 内容介绍 哲学
下载PDF
体悟人生
2
作者 胡小明 《中华活页文选(初一)》 2009年第8期65-68,共4页
著名作家毕淑敏在“人生如带”中写道:每个人诞生的时候,都是上帝之手涂抹干净的一盘磁带。伴随我们的生命,它开始缓缓地转动。录下大自然的风雨,录下慈父母的教诲,录下前人心血的结晶,录下远方未知的问号……
关键词 中学 课外阅读 体悟人生 胡小明
原文传递
南宋自寿词的人生体悟
3
作者 韩立平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104-107,共4页
自寿词是南宋出现的新词体,其创制主要缘于词人自我抒写的需求。早期自寿词表达对人生的反思与对功名的超脱,中后期则展现了宋室衰亡背景下词人对世事人生的悲观绝望心理。
关键词 南宋 自寿词 人生体悟 自我抒写
下载PDF
人生的风景──读《东山魁夷散文选》
4
作者 魏泉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09-110,共2页
人生的风景──读《东山魁夷散文选》魏泉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散文集取名《左手的缪司》,因为他说自己是“用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我想把这个贴切而新颖的比喻用在东山魁夷身上也是毫不过分的,长期以来,做为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 人生的风景──读《东山魁夷散文选》魏泉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散文集取名《左手的缪司》,因为他说自己是“用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我想把这个贴切而新颖的比喻用在东山魁夷身上也是毫不过分的,长期以来,做为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在探索“日本的美”的绘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山魁夷 散文 日本文化 川端康成 风景画家 人生体悟 日本画 自然风景 风景明信片 大自然
下载PDF
试论陶渊明对时间的体悟与言说
5
作者 柳音 《漳州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5-69,共5页
关键词 陶渊明诗文 人生体悟 田园生活 《形影神》 陶渊明诗歌 思考与选择 九月九日 存在之思 审美之境 生命自然
下载PDF
论《人生小景》的散文魅力
6
作者 王静 《晋东南师专学报》 1994年第1期58-61,共4页
关键词 人生小景》 散文 创作意识 人生体悟 燕治国
下载PDF
论废名创作禅味与诗境的本质蕴涵 被引量:10
7
作者 刘勇 李春雨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3-88,共6页
废名的创作具有深玄奇妙的禅宗意味和清新幽远的诗化意境,他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观念都浸润在这种鲜明而独特的氛围中。“不写而还是诗的”成为废名创作特有的表征,但这并不是根本所在,对现实人生的沉重的清醒和对命运的深切感... 废名的创作具有深玄奇妙的禅宗意味和清新幽远的诗化意境,他的诗歌、小说、散文以及文学观念都浸润在这种鲜明而独特的氛围中。“不写而还是诗的”成为废名创作特有的表征,但这并不是根本所在,对现实人生的沉重的清醒和对命运的深切感悟才是其创作的本质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名 禅味 诗境 人生体悟
下载PDF
启蒙的坚守与焦虑:《野草》重释 被引量:3
8
作者 田建民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4-33,共10页
作为一部真实地表现鲁迅这一启蒙先驱的个性和心态的作品,《野草》以其想象的奇特、意象的奇崛、对社会人生体悟的深刻及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蕴的丰厚幽深而成为现代散文诗的经典绝唱。其经久不衰的思想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学人通过阅... 作为一部真实地表现鲁迅这一启蒙先驱的个性和心态的作品,《野草》以其想象的奇特、意象的奇崛、对社会人生体悟的深刻及思想情感和文化意蕴的丰厚幽深而成为现代散文诗的经典绝唱。其经久不衰的思想艺术魅力吸引着众多读者学人通过阅读欣赏这部杰作而认识、体验和领略诗人的心路历程或探索真理的人生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 重释 焦虑 现代散文诗 文化意蕴 思想情感 人生体悟 阅读欣赏
下载PDF
诗人哲学家的点睛之笔——评帕斯卡尔的《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岩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哲学家 诗人 卡尔 帕斯 西方近代 理性思辨 人生体悟 学术史 学院派
下载PDF
关于安徒生童话研究性课程设计的理论构想
10
作者 强粲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A01期45-48,共4页
开设有关安徒生童话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教科书之外,接触更多的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通过研究性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 开设有关安徒生童话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意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语文教科书之外,接触更多的文学大师和文学经典。通过研究性课程的方式,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探究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对安徒生童话进行理论认知,不仅要从童话中感受文学的魅力,还要把握文本的精神内核,对童话内涵进行深刻思考,透过文字的字面意义和表层内容体悟人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性课程 安徒生童话 感知文学 体悟人生
下载PDF
论中国当代电影中的意境及其创构 被引量:4
11
作者 欧阳文风 阳春秀 《理论与创作》 2006年第2期13-17,42,共6页
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它不以摹仿自然、酷肖自然为最高境界,而力求实现主客融合、相互贯通的整体性,追求充满感性生命的人生体悟和对宇宙人生独特真切的感受。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体悟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境界。因而,也就相应... 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它不以摹仿自然、酷肖自然为最高境界,而力求实现主客融合、相互贯通的整体性,追求充满感性生命的人生体悟和对宇宙人生独特真切的感受。艺术的目的就在于体悟这种天人合一、物我和谐的境界。因而,也就相应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理论——意境理论。意境理论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当然,最早只提及“意象”这一审美术语。如《易传》云:“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境理论 中国 当代电影 人生体悟 传统美学 西方艺术 感性生命 天人合一
下载PDF
“斗鸭阑干”·斗鸭·《谒金门》正解 被引量:1
12
作者 龙建春 《台州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34-37,共4页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词中的“斗鸭阑干”,是指圈养斗鸭的栅栏;斗鸭习俗至少于西汉中即风行,直至宋末始式微;《谒金门》是以实写吴中思妇“斗鸭阑干独倚”来表达其“望君”情结,也寄寓了冯延巳本人的一种人生体悟:“经过反省、挣扎... 冯延巳《谒金门》(风乍起)词中的“斗鸭阑干”,是指圈养斗鸭的栅栏;斗鸭习俗至少于西汉中即风行,直至宋末始式微;《谒金门》是以实写吴中思妇“斗鸭阑干独倚”来表达其“望君”情结,也寄寓了冯延巳本人的一种人生体悟:“经过反省、挣扎的苦熬以后的一种无法解脱的执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延巳 <谒金门> 斗鸭 栏杆 习俗 望君情结 人生体悟
下载PDF
浅谈语文教育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小平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 2012年第1期19-21,共3页
人文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立国之本,强邦之本。语文教育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 人文素质教育是真正的立国之本,强邦之本。语文教育体现的传统文化精神是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体悟的最直接的载体,它担当着传承与提升全民语言与文化素质的重任。语文教育的内容是中外的优秀文学文化遗产。它是一个知识系统,更是一种价值谱系,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是对自身、他人、集体、民族、国家,乃至对人类的一种认识与社会责任感,是对美与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社会责任感 人文素质教育 传统文化精神 人生体悟 文化素质 文化遗产 知识系统
下载PDF
作为财富的艺术——评《艺术货币》
14
作者 朱光耀 陈浩 《中国教育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I0019-I0019,共1页
艺术之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果。年轻学者尹苏桥在其新作《艺术货币》一书中便直言艺术就是货币。作为长期投身国内艺术市场的成功人士,作者在书中多有语惊四座之言。作者基于十数年的艺术品市场经历,对艺术市场尤其... 艺术之于不同知识背景的人,自然有着不同的认知结果。年轻学者尹苏桥在其新作《艺术货币》一书中便直言艺术就是货币。作为长期投身国内艺术市场的成功人士,作者在书中多有语惊四座之言。作者基于十数年的艺术品市场经历,对艺术市场尤其是20余年来中国书画名利场的直言快语绝非仅仅是闲人闲话,而是带有欲罢不能的人生体悟以及对中国艺术市场千帆历尽的美好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市场 艺术品市场 名利场 中国书画 知识背景 认知结果 人生体悟 直言
下载PDF
自然天成赋新篇——读孙振笃先生的散文集《鸿踏雪泥》
15
作者 姜文振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F0002-F0002,共1页
孙振笃先生的散文集《鸿踏雪泥》由河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作为这部作品的第一批读者,我不仅为作品中昕表达的丰富的情感体验与人生体悟所深深打动,而且对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刻的散文创作理念赞赏不已。
关键词 散文集 自然天成 河北大学出版社 人生体悟 情感体验 创作理念 作品
下载PDF
徘徊于“尴尬”与“风流”之间——评王蒙新作《尴尬风流》
16
作者 方奕 《小说评论》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6-81,共6页
关键词 风流 尴尬 王蒙 作家出版社 艺术构思 人生体悟 叙述风格 相对独立 生活内容 知识分子
下载PDF
论狄金森诗歌的哲理性
17
作者 程晓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8期104-106,共3页
狄金森的诗歌具有极强的哲理性。狄金森在其诗歌中展现了失败与成功、得与失、欢乐与痛苦、死亡与永生、希望与绝望等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狄金森不是哲学家,但是她对人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缜密思索极富哲理,具有... 狄金森的诗歌具有极强的哲理性。狄金森在其诗歌中展现了失败与成功、得与失、欢乐与痛苦、死亡与永生、希望与绝望等辩证关系,揭示了生活的本质和人生的真谛。狄金森不是哲学家,但是她对人生中一系列重大问题的缜密思索极富哲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狄金森对人生的诠释极具个性特质,是诗人真挚情感和对人生体悟的真实再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狄金森 哲理性 诗歌 人生体悟 个性特质 真实再现 真挚情感 得与失
下载PDF
周飞跃歌词艺术探微
18
作者 金沙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5年第5期23-26,共4页
歌词作家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功底和音乐文学功底。周飞跃具备这两种功底,致力于歌词艺术追求三十多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词作品。本文试从其作品中深刻的人生体悟、真挚的情感表达、娴熟的语言技巧、精心的意境营造等方面,对实力派... 歌词作家必须具备深厚的生活功底和音乐文学功底。周飞跃具备这两种功底,致力于歌词艺术追求三十多年,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歌词作品。本文试从其作品中深刻的人生体悟、真挚的情感表达、娴熟的语言技巧、精心的意境营造等方面,对实力派词作家周飞跃歌词创作的微妙之理进行粗浅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歌词艺术 歌词创作 文学功底 艺术追求 人生体悟 情感表达 语言技巧 意境营造
下载PDF
在“讲故事”中融通叙事能力 被引量:2
19
作者 袁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5期36-40,共5页
莫言说: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在丰富而独特的生活体验中产生向人倾吐的欲望,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写作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而叙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1]的文学活动。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叙事... 莫言说:讲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在丰富而独特的生活体验中产生向人倾吐的欲望,这是生命的本能,也是写作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环。而叙事就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把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传示给他人”[1]的文学活动。通过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叙事”,我们不断建构日常生活秩序,这是形成自我身份认同的重要途径。凯里·凯文认为:文章是“观我”及“我观”的事。因此,指导学生或通过讲述自己的故事直接传达真实的内心感受;或通过讲述别人的故事,甚至可以在非真实性故事的讲述中,传达独特的人生体悟,以便在经验、情感、意见的分享中获得理解和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生经验 叙事能力 讲故事 内心感受 自我身份认同 生活体验 人生体悟 非真实性
下载PDF
巧设对比,感悟爱如茉莉
20
作者 鲍玲玲 《赤峰学院学报(作文教学研究)》 2011年第4期113-114,共2页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父母之间互相关爱的生活细节,揭示出一个深奥的人生体悟:真爱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却洁白纯净、芬芳隽永。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到这个深邃的情感哲学命题,是这篇... 《爱如茉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的一篇课文。文章通过描写父母之间互相关爱的生活细节,揭示出一个深奥的人生体悟:真爱就像茉莉一般平淡无奇但却洁白纯净、芬芳隽永。如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到这个深邃的情感哲学命题,是这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之所在。根据文章的故事结构、行文线索,我设计了这样的教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如茉莉》 对比 感悟 语文第十册 生活细节 人生体悟 哲学命题 引导学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