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兔红细胞作为抗原建立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动物模型 被引量:10
1
作者 仇成凤 雷林生 +4 位作者 吴玉英 余传林 朱正光 陈娜娜 吴曙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473-2476,共4页
目的探讨以兔红细胞作为抗原建立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动物模型的最适条件。方法微量溶血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抗兔红细胞溶血素峰时间为免疫后d6(免疫当天为d0);最适兔红细胞抗原量为20%,每鼠腹腔注射0.2ml。氢化可的... 目的探讨以兔红细胞作为抗原建立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动物模型的最适条件。方法微量溶血酶标仪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溶血素水平。结果抗兔红细胞溶血素峰时间为免疫后d6(免疫当天为d0);最适兔红细胞抗原量为20%,每鼠腹腔注射0.2ml。氢化可的松(25mg/kg)、环磷酰胺(20mg/kg)可以抑制小鼠抗兔红细胞溶血素的生成;甘露聚糖肽(4mg/kg)对正常小鼠抗兔红细胞溶血素水平影响不大,但对环磷酰胺免疫抑制小鼠的血清溶血素水平具有明显提高作用。结论以兔红细胞作为抗原建立的小鼠体液免疫反应动物模型具有实验过程简单、兔红细胞来源方便、实验误差小等优点,可用于药物对体液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兔红细胞 体液免疫反应 溶血素 环磷酰胺 氢化可的松 甘露聚糖肽
下载PDF
肝脏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宋继勇 石炳毅 +5 位作者 杜国盛 蔡明 朱志东 金海龙 戴新 钱叶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寻找体液因素参与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证据,探索临床监测和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合理方案。方法通过检测肝脏移植术后肝穿组织中补体C4d、CD20(B细胞)和CD138(浆细胞)的表达情况,诊断肝损伤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结... 目的寻找体液因素参与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证据,探索临床监测和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合理方案。方法通过检测肝脏移植术后肝穿组织中补体C4d、CD20(B细胞)和CD138(浆细胞)的表达情况,诊断肝损伤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结合病理诊断为排斥反应时,首先增加他克莫司(普乐可复)用量,肝功能损害严重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雷帕霉素(RPM)治疗。结果16例患者共进行25次肝脏穿刺检查,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10例患者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15次,4例患者诊断为细胞性排斥反应6次,另外2例患者均先后诊断为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体液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率(29.4%,5/17)明显低于细胞性排斥反应(87.5%,7/8)。7例患者12次肝损害时诊断为耐激素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1例给予ATG治疗,5例加用RPM,排斥反应均得以纠正,另外1例接受"O"型供肝的"AB"型患者出现2次肝功能明显异常,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无效,最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体液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部分肝脏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应用ATG和RPM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II型感染抑制伪狂犬病病毒疫苗的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峰 孟凡伟 +4 位作者 单晶晶 周双海 王志军 段佳强 张军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3年第8期35-39,共5页
为了探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检测了PCV2实验感染仔猪血清中PRV疫苗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将仔猪随机分成二组,一组仔猪进行PCV2接种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PCV2组;另一组仔猪不予PCV2接种... 为了探讨猪圆环病毒II型(PCV2)感染对伪狂犬病病毒(PRV)疫苗体液免疫反应的影响,检测了PCV2实验感染仔猪血清中PRV疫苗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将仔猪随机分成二组,一组仔猪进行PCV2接种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PCV2组;另一组仔猪不予PCV2接种但进行PRV疫苗免疫而作为对照组。所有仔猪在PCV2接种后14天均进行PRV弱毒疫苗免疫,用间接ELISA检测仔猪血清中病毒特异性抗体;到PCV2接种后14天,PCV2组仔猪全部出现PCV2病毒血症。在PRV疫苗免疫后7天,多数仔猪血清中可检测到疫苗抗体之后疫苗抗体含量逐渐上升,在免疫后14天时对照组疫苗抗体水平显著(P<0.05)高于PCV2组,但在免疫后21天时两组之间抗体水平没有差异。研究结果显示:PCV2实验感染仔猪的PRV疫苗抗体产生出现延迟,表明PCV2感染可抑制PRV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II型 伪狂犬病病毒疫苗 仔猪 抗体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肾移植术前供者特异性抗体强度对术后的体液排斥反应和移植物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宁 李卫 张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13-519,共7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的术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与其术后发生抗体介导的体液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及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肾移植受者88例。术前采用Luminex流式法对肾...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的术前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与其术后发生抗体介导的体液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及移植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要求的肾移植受者88例。术前采用Luminex流式法对肾移植受者进行DSA检测,并将受者分为DSA阳性组(n=20)与DSA阴性组(n=68)。随访时间为2年。术后参照Banff 2005标准对移植肾病理形态进行评估分级,并观察移植肾的情况。结果:DSA阳性组与阴性组AMR发生率分别为20.0%和1.5%,移植物丢失发生率分别为15.0%和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1,P<0.05);AMR受者最高DSA的荧光指数中值(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MFI)较非AMR受者差异明显(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显示肾移植术后受者发展为AMR的最高MFI阈值为7909.5。两组移植肾功能延迟回复的发生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移植术前检测DSA水平,可以预测AMR的发生风险和移植肾功能状态。最高DSA值的MFI截点(7909.5)能够预测AMR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抗体介导的体液排斥反应 肾移植
下载PDF
肾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5
作者 袁小鹏 焦伟华 高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82-484,共3页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石炳毅 蔡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抗体
下载PDF
对体液免疫反应的条件反射性调节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丽 林文娟 +1 位作者 邵枫 王玮雯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以饮糖精水作为条件刺激 (conditionedstimulus,CS) ,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UCS)训练Wistar大鼠 ,3天后腹腔注射卵清蛋白 (ovalbumin ,OVA)抗原 ,观察再次单独条件刺激对原发性体液免疫反应... 以饮糖精水作为条件刺激 (conditionedstimulus,CS) ,腹腔注射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作为非条件刺激(unconditionedstimulus,UCS)训练Wistar大鼠 ,3天后腹腔注射卵清蛋白 (ovalbumin ,OVA)抗原 ,观察再次单独条件刺激对原发性体液免疫反应的作用。结果发现 ,一次CU -UCS结合训练导致CS组大鼠对再现糖精水产生厌恶反应 ,外周血中抗OVA lgG抗体水平显著低于UCS组。两次CS -UCS结合训练并多次给予条件刺激后 ,CS组大鼠抗OVA -lgG的条件性免疫抑制效应与一次CS -UCS结合训练及再次给予一次条件刺激的反应类同。这些结果证明条件刺激增强了环磷酰胺对动物原发性体液免疫反应的抑制作用 ,这种条件性体液免疫抑制作用是相对稳定和有限度的 ,不易受条件反射建立参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件刺激 体液免疫反应 原发性 环磷酰胺 腹腔注射 大鼠 IGG抗体 训练 证明 条件性
下载PDF
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病理观察(附一例报道) 被引量:2
8
作者 程东瑞 刘志红 +5 位作者 陈惠萍 孙启全 陈劲松 季曙明 文吉秋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观察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临床及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肾移植的29岁年轻女性,术后出现肾功能减退,予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重复活检明确病理改变。术前及术后7d、1.5... 目的:观察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临床及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肾移植的29岁年轻女性,术后出现肾功能减退,予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重复活检明确病理改变。术前及术后7d、1.5月、3次移植肾活检时(分别为术后12d、1月、4.5月)共6个时间点留取血样标本检测FLOW-PRA、MICA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同时检测供者、受者以及MICA抗体的基因分型。结果:6次血清标本中FLOW-PRA、AECA全部为阴性结果。术前及术后7d,第一次移植肾活检时患者MICA抗体为阴性。第二次移植肾活检时MICA抗体转为阳性。供体MICA基因型为MICA 002/02,MICA008,受者MICA基因型为MICA010,MICA010。MICA抗体基因分型提示为针对MICA02、MICA19、MICA07位点的抗体,受者体内存在针对供体的抗MICA02抗体。患者前二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相同,符合AHR的特点。但免疫荧光证实第二次移植肾活检肾组织管周毛细血管C4d染色由阴性转为阳性。治疗上予甲基泼尼松龙(MP)冲击联合FK506+MMF+泼尼松+雷公藤多苷(TW)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第三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基本正常,免疫荧光C4d染色由阳性转阴,最终患者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可产生针对供体的特异性MICA抗体,该抗体可介导AHR。MP冲击治疗联合FK506+MMF+泼尼松+TW免疫抑制方案可逆转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MICA抗体 肾活检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患者血浆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1
9
作者 焦伟华 胡桂云 +4 位作者 陈恒燕 林柏怡 张建华 万燕 李梅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09-110,共2页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患者循环中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时 ,称为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AHR)。AHR对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 ,血浆置换能有效地清除循环抗体 ,促进排斥反应逆转。本文报告 15例AHR患者的 72次血浆置换治疗 ,认为在肾移植术后...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患者循环中出现供者特异性抗体时 ,称为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AHR)。AHR对常规免疫抑制剂治疗无效 ,血浆置换能有效地清除循环抗体 ,促进排斥反应逆转。本文报告 15例AHR患者的 72次血浆置换治疗 ,认为在肾移植术后早期行血浆置换术时 ,维持好患者的血压和水电解质平衡 ,预防凝血、溶血和移植肾破裂以及做好心理护理和预防感染的各项措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血浆置换 护理
下载PDF
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红宾 李敏 +4 位作者 王海燕 杨静 于爱学 杨晓莉 安沂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8期7439-7442,共4页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设计:... 背景:尽管中枢神经系统是"免疫特赦区",但有研究显示出宿主对神经干细胞存在排斥,从临床安全性考虑,加深神经干细胞移植免疫学的研究极其必要。目的: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神经干细胞移植后中枢内的体液免疫反应模式。设计:病例分析。对象:2006-09/2007-06武装警察部队总医院收治的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32例,均符合EL Escorial诊断标准,经影像学和Queckenstedt试验确定不存在蛛网膜下腔阻塞,男21例,女11例,平均年龄(51±10)岁,其中有8例曾于6个月前行1个疗程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神经干细胞取自流产胎儿的脑组织,产妇及家属均签署捐赠同意书,实验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方法:1个疗程共行4次神经干细胞移植,每次移植所分离培养的神经干细胞4.0×106个,1次/周,其中3次经腰穿途径,1次经脑实质内移植途径。于首次移植前和末次移植后分别配对采取脑脊液和晨起空腹血清各2mL,用散射比浊法平行测定配对脑脊液和血清中的白蛋白、IgG、IgA、IgM浓度。主要观察指标:以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来反映血-脑脊液屏障功能,检测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结果:与细胞移植前比较,移植后32例患者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均明显增加(P<0.05),脑脊液中IgG、IgA、IgM浓度均显著升高(P<0.05)。移植前32例患者各类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率均<0,未发现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移植后1例女性患者IgA鞘内合成率为24.3%,1例男性患者IgM鞘内合成率为7.0%,余30例患者仍未发现有鞘内免疫球蛋白合成。结论:脑脊液内免疫球蛋白浓度升高是因脑脊液/血清白蛋白浓度商升高引起而非鞘内合成,植入物并未引起可以探测到的中枢内体液免疫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肌萎缩侧索硬化 免疫球蛋白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柞蚕滞育蛹的体液防卫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淑仙 远立江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4-359,共6页
本文对柞蚕Antheraeapernyi滞育蛹体液防卫的某些特性做了报道。结果表明:(1)经注射大肠杆菌诱导6h后,体液中出现了抗菌活性物质。诱导7d后,抗菌活力达到峰值,15d后活力消失。用生理盐水诱导的反应较快,... 本文对柞蚕Antheraeapernyi滞育蛹体液防卫的某些特性做了报道。结果表明:(1)经注射大肠杆菌诱导6h后,体液中出现了抗菌活性物质。诱导7d后,抗菌活力达到峰值,15d后活力消失。用生理盐水诱导的反应较快,4d后达到峰值,10d后活力消失。(2)经大肠杆菌诱导后的体液对苏芸金杆菌、大肠杆菌、枯草杆菌及金黄葡萄球菌均有杀菌效应。在最初5min内杀菌效率较高。注射生理盐水诱导的体液较大肠杆菌诱导的杀菌效果低。(3)用昆虫病原菌苏芸金杆菌及非病原菌大肠杆菌作不同的诱导源,诱导1d后的体液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活力差别不显著,但对柞蚕蛹的生活力及发育有明显影响;用苏芸金杆菌诱导的柞蚕滞育蛹3d后死亡,用大肠杆菌诱导的蛹能正常羽化。(4)在一定范围内用不同剂量的大肠杆菌进行诱导,其抗菌活力不受影响,但超过一定限度,既使是非病原菌也可以突破昆虫的防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滞育蛹 体液防卫反应
下载PDF
再次免疫应答导致肾移植后早期严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剑荣 李留洋 +5 位作者 钱俊 赵明 刘占国 刘永光 郭颖 刘真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15-3318,共4页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免疫应答 肾移植 既往致敏受者 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 群体反应性抗体
下载PDF
紫外线减毒弓形虫ZS1株滋养体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芳丽 郑焕钦 陈观今 《实用寄生虫病杂志》 1999年第4期149-152,共4页
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性和体液免疫反应。采用波长为2 537A 的紫外灯照射弓形虫ZS1 株滋养体,照射距离5cm ,照射时间分别为30 、60 、90min 和120min 。小鼠分为4 组,组1 ... 探讨紫外线减毒弓形虫活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免疫保护性和体液免疫反应。采用波长为2 537A 的紫外灯照射弓形虫ZS1 株滋养体,照射距离5cm ,照射时间分别为30 、60 、90min 和120min 。小鼠分为4 组,组1 为免疫组,组2 为免疫攻击组,组3 为感染组,组4 为正常对照组。接种照射30min 虫体的小鼠在接种后7 ~8d 全部死亡,其他免疫接种小鼠均正常存活,各组织未查见滋养体、假包囊或包囊。用同株滋养体攻击感染,免疫攻击组小鼠较单感染组小鼠存活时间延长。经ELISA及IHA检测,免疫组及免疫攻击组血清IgG抗体滴度增高,提示紫外线减毒弓形虫ZS1 株疫苗免疫小鼠后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定的免疫保护力,其中体液免疫可能发挥着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紫外线减毒 IGG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活体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晓北 石田英树 +4 位作者 古泽美由纪 土埼大介 饭田洋一 山口裕 田边一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及其特异性的关系。方法87例活体肾移植患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6个月行流式细胞法群体反应抗体检测(Flow PRA screening test)。同时应用独立抗原免疫磁珠分析法(LAB Single an...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及其特异性的关系。方法87例活体肾移植患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6个月行流式细胞法群体反应抗体检测(Flow PRA screening test)。同时应用独立抗原免疫磁珠分析法(LAB Single antigen analysis)检测抗HLA抗体的特异性。全部患者于术中、术后两周、术后6个月和1年4个时间段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病理诊断及抗HLA抗体检测结果,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预后、相关抗体种类及特异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群体反应抗体(PRA)术前1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时28例(32.2%,28/87)为阳性。其中,15例(53.6%,15/28)为非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13例(46.4%,13/28)存在供体特异性抗体。病理结果提示,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中11例(84.6%,11/13)在术后6个月内出现了严重的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术后1年时仍然有5例持续存在体液性排斥,移植肾3年内完全丧失功能,恢复到规律透析状态。非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术后无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抗HLA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6.6%和75.0%。结论活体肾移植患者抗HLA抗体的出现与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明显相关,特别是术后出现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的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肾移植术后严密监测抗HLA抗体的出现对于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 体液性排斥反应 抗HLA抗体
下载PDF
重组体pEF-HCV诱发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15
作者 张景霞 周红超 +3 位作者 徐德忠 黄茑 门可 闫永平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84-485,共2页
目的 探讨基因疫苗在HCV感染中的预防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HCVC区基因插入pEF质粒EF 1α启动子下游 ,构建pEF HCVC重组质粒 ,然后经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结果 在接种后 3周内在肌注组内检测到抗 HCV ,但是抗体滴度较低 ... 目的 探讨基因疫苗在HCV感染中的预防和治疗价值。方法 将HCVC区基因插入pEF质粒EF 1α启动子下游 ,构建pEF HCVC重组质粒 ,然后经肌肉注射及皮下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结果 在接种后 3周内在肌注组内检测到抗 HCV ,但是抗体滴度较低 ,在加强免疫后 7天血清抗 HCV明显增高 ,而其它几组均未检出抗 HCV。结论 构建的HCVDNA重组体可诱发Balb/c上鼠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病毒C区蛋白 DNA免疫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精子膜抗原SA-30诱导雌性小鼠的体液免疫反应
16
作者 孙秉贵 周占祥 邓泽沛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94-496,共3页
利用 ELISA方法检测了精子膜抗原 ( sperm antigen-30 ,SA-30 ,从牛精子膜提取的一种糖蛋白 )诱导雌性昆明系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 ,SA-30免疫后 ,无论是妊娠前 (间情期 )还是妊娠后 (妊娠 3d) ,小鼠的血清及子宫分泌物中... 利用 ELISA方法检测了精子膜抗原 ( sperm antigen-30 ,SA-30 ,从牛精子膜提取的一种糖蛋白 )诱导雌性昆明系小鼠体液免疫反应的情况。结果表明 ,SA-30免疫后 ,无论是妊娠前 (间情期 )还是妊娠后 (妊娠 3d) ,小鼠的血清及子宫分泌物中都有抗 SA-30抗体 Ig G存在 ;与对照组 (用不加 SA-30的佐剂免疫 )比较 ,二者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 P<0 .0 1 ) ,说明 SA-30具有较强的抗原性。本试验结果提示 ,抗体产生可能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30抗原 体液免疫反应 ELISA 小鼠 精子抗原
下载PDF
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5年同一机构296例随访(英文)
17
作者 陈桦 胡丽娟 +4 位作者 李留洋 陈剑荣 钱俊 李民 赵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8期3249-3254,共6页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移植物功能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是移植物早期丢失的主要原因。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意义。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规律随访的受者296例,其中移植前群体...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虽然发生率不高,但对移植物功能恢复可造成严重影响,是移植物早期丢失的主要原因。目的:分析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早期诊断和防治的意义。方法:选择接受肾移植后规律随访的受者296例,其中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26例,阴性受者270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肾移植受后外周血中的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穿刺活检组织中C4d的沉积及浸润淋巴细胞表面分子标记,按Banff2005标准结合临床相关指标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结果与结论:26例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阳性受者中6例(23%)移植后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270例阴性受者中19例(7%)发生了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22例(88%)外周血清中检测到供者特异性抗体,271例无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中仅1例检出供者特异性抗体,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急性体液排斥反应受者中C4d阳性率为80%,未发生急性体液排斥反应的患者C4d阳性率仅为6.7%,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肾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和供者特异性抗体水平,通过穿刺活检观察移植肾组织中的C4d沉积情况,可及时诊断急性体液排斥反应,有效改善移植物功能并提高移植物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供者特异性抗体 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C4D 利妥昔单抗
下载PDF
实验感染肝片吸虫的水牛体液免疫反应的研究
18
作者 王丙云 陈龙 +2 位作者 毛鑫智 陈继明 Javier Gonzaloz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33-133,共1页
为研究水牛抗肝片吸虫的免疫反应机制,选择8头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成感染(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水牛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坳,连续20天,共接种1200个囊蚴。每周... 为研究水牛抗肝片吸虫的免疫反应机制,选择8头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经2周适应性饲养后,随机分成感染(n=5)和对照组(n=3)。感染组水牛每天每头经口感染60个囊坳,连续20天,共接种1200个囊蚴。每周颈静脉采血,测定外周血的 T、B 淋巴细胞的比例、血清总蛋白含量和组分比例以及抗体(IgG)水平。结果表明:感染组水牛在感染肝片吸虫后第2周开始,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肝片吸虫 水牛 实验感染 反应机制 经口感染 雄性去势 粪便检查 淋巴细胞比例 体液免疫反应 适应性
下载PDF
胃癌MG7—Ag模拟表达与热休克蛋白70融合基因疫苗的构建及其体液免疫反应的诱导
19
作者 宁晓暄 吴开春 《胃肠病学》 2001年第C00期27-27,共1页
关键词 胃癌 MG7-Ag模拟表达 热休克蛋白70 基因疫苗 体液免疫反应
下载PDF
早期足量免疫抑制是预防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20
作者 朱同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移植肾 体液性排斥反应 预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