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脏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宋继勇 石炳毅 +5 位作者 杜国盛 蔡明 朱志东 金海龙 戴新 钱叶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寻找体液因素参与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证据,探索临床监测和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合理方案。方法通过检测肝脏移植术后肝穿组织中补体C4d、CD20(B细胞)和CD138(浆细胞)的表达情况,诊断肝损伤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结... 目的寻找体液因素参与肝脏移植排斥反应的相关证据,探索临床监测和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合理方案。方法通过检测肝脏移植术后肝穿组织中补体C4d、CD20(B细胞)和CD138(浆细胞)的表达情况,诊断肝损伤患者是否存在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结合病理诊断为排斥反应时,首先增加他克莫司(普乐可复)用量,肝功能损害严重者采用激素冲击治疗;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患者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给予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或雷帕霉素(RPM)治疗。结果16例患者共进行25次肝脏穿刺检查,病理检查结合临床表现,10例患者诊断为体液性排斥反应15次,4例患者诊断为细胞性排斥反应6次,另外2例患者均先后诊断为急性和慢性排斥反应。体液性排斥反应激素冲击治疗有效率(29.4%,5/17)明显低于细胞性排斥反应(87.5%,7/8)。7例患者12次肝损害时诊断为耐激素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在激素冲击治疗无效后1例给予ATG治疗,5例加用RPM,排斥反应均得以纠正,另外1例接受"O"型供肝的"AB"型患者出现2次肝功能明显异常,采取多种治疗方法无效,最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结论体液免疫因素可能参与了部分肝脏移植急、慢性排斥反应的发生。应用ATG和RPM治疗体液性排斥反应较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肾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及治疗 被引量:5
2
作者 袁小鹏 焦伟华 高伟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82-484,共3页
关键词 肾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临床病理观察(附一例报道) 被引量:2
3
作者 程东瑞 刘志红 +5 位作者 陈惠萍 孙启全 陈劲松 季曙明 文吉秋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0-416,共7页
目的:观察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临床及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肾移植的29岁年轻女性,术后出现肾功能减退,予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重复活检明确病理改变。术前及术后7d、1.5... 目的:观察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AHR)临床及病理改变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接受肾移植的29岁年轻女性,术后出现肾功能减退,予移植肾活检明确诊断,在移植肾功能恢复后重复活检明确病理改变。术前及术后7d、1.5月、3次移植肾活检时(分别为术后12d、1月、4.5月)共6个时间点留取血样标本检测FLOW-PRA、MICA抗体、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同时检测供者、受者以及MICA抗体的基因分型。结果:6次血清标本中FLOW-PRA、AECA全部为阴性结果。术前及术后7d,第一次移植肾活检时患者MICA抗体为阴性。第二次移植肾活检时MICA抗体转为阳性。供体MICA基因型为MICA 002/02,MICA008,受者MICA基因型为MICA010,MICA010。MICA抗体基因分型提示为针对MICA02、MICA19、MICA07位点的抗体,受者体内存在针对供体的抗MICA02抗体。患者前二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改变相同,符合AHR的特点。但免疫荧光证实第二次移植肾活检肾组织管周毛细血管C4d染色由阴性转为阳性。治疗上予甲基泼尼松龙(MP)冲击联合FK506+MMF+泼尼松+雷公藤多苷(TW)四联免疫抑制方案。第三次移植肾活检组织学基本正常,免疫荧光C4d染色由阳性转阴,最终患者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肾功能恢复正常。结论:肾移植术后受者体内可产生针对供体的特异性MICA抗体,该抗体可介导AHR。MP冲击治疗联合FK506+MMF+泼尼松+TW免疫抑制方案可逆转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抗供体特异性MICA抗体介导的AHR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预后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MICA抗体 肾活检
下载PDF
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石炳毅 蔡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抗体
下载PDF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与恶性肿瘤致体液性高血钙 被引量:1
5
作者 庞义存 马秀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0年第2期96-98,共3页
PTHrP的N端与PTH的N端氨基酸序列极相似,从而具有类似PTH的生物效应。PTHrP与恶性肿瘤引起的血钙升高有密切关系。本文对其结构、功能、存在部位。
关键词 PTHRP 甲状旁腺激素 肿瘤致 体液性 高血钙
下载PDF
移植肾急性体液性排斥的个体化治疗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启全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2-443,共2页
关键词 移植肾 体液性排斥反应 治疗
下载PDF
活体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晓北 石田英树 +4 位作者 古泽美由纪 土埼大介 饭田洋一 山口裕 田边一成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7-241,共5页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及其特异性的关系。方法87例活体肾移植患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6个月行流式细胞法群体反应抗体检测(Flow PRA screening test)。同时应用独立抗原免疫磁珠分析法(LAB Single an... 目的研究活体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与抗HLA抗体及其特异性的关系。方法87例活体肾移植患者,分别于肾移植术前1天及术后6个月行流式细胞法群体反应抗体检测(Flow PRA screening test)。同时应用独立抗原免疫磁珠分析法(LAB Single antigen analysis)检测抗HLA抗体的特异性。全部患者于术中、术后两周、术后6个月和1年4个时间段进行移植肾穿刺病理检查。结合患者一般情况、病理诊断及抗HLA抗体检测结果,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率、预后、相关抗体种类及特异性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7例患者中,群体反应抗体(PRA)术前1天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术后6个月时28例(32.2%,28/87)为阳性。其中,15例(53.6%,15/28)为非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13例(46.4%,13/28)存在供体特异性抗体。病理结果提示,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中11例(84.6%,11/13)在术后6个月内出现了严重的抗体介导的体液性排斥反应;术后1年时仍然有5例持续存在体液性排斥,移植肾3年内完全丧失功能,恢复到规律透析状态。非供体特异性抗体患者术后无体液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抗HLA抗体阴性组与阳性组3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6.6%和75.0%。结论活体肾移植患者抗HLA抗体的出现与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明显相关,特别是术后出现供体特异性抗HLA抗体的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更高,预后更差。肾移植术后严密监测抗HLA抗体的出现对于及时调整免疫抑制方案改善移植肾长期存活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活体 体液性排斥反应 抗HLA抗体
下载PDF
早期足量免疫抑制是预防体液性排斥反应的关键
8
作者 朱同玉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40-441,共2页
关键词 移植肾 体液性排斥反应 预防
下载PDF
肾移植术后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阳性的急性体液性排斥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启全 刘志红 +6 位作者 陈劲松 唐政 季曙明 陈惠萍 曾彩虹 周虹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肾移植 排斥 抗内皮细胞抗体 体液免疫 抗内皮细胞抗体 肾移植术后 抗体阳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体液性 排斥 后血清
下载PDF
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
10
作者 沈蓓莉 李玉华 +3 位作者 胡俊杰 王素静 胡盟培 李晓燕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33-3336,共4页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 背景: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是一类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常导致移植物丧失功能。目前,强效免疫抑制剂和B淋巴细胞抑制剂的应用使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逆转率明显提高。目的:探讨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治疗方案。方法:对20例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给予抗胸腺球蛋白、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在蛋白A免疫吸附初次治疗前和末次治疗后留血标本测定群体反应性抗体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结果与结论:20例患者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均有效逆转。随访48个月,1例患者在移植后5个月时因合并严重的肺部感染而停用免疫抑制剂,继而发生剧烈的急性排斥反应而行移植肾切除,恢复血液透析,其余患者移植肾功能良好,至随访终点时平均血肌酐浓度为(132.6±44.2)μmol/L。提示,抗胸细胞球蛋白联合蛋白A免疫吸附和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逆转肾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完全逆转的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并不影响移植肾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蛋白A免疫吸附 血液透析 随访
下载PDF
肝移植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两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栋 魏来 +4 位作者 蒋继贫 郭晖 杨军 王大为 陈知水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451-454,共4页
目的回顾并总结肝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病例资料。例1为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供者ABO血型为AB型,受者为A型;例2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 目的回顾并总结肝移植术后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总结2例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病例资料。例1为重症乙型肝炎患者接受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供者ABO血型为AB型,受者为A型;例2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接受血型相同的肝移植,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结果移植后两例患者均应用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酯+泼尼松预防排斥反应,例1采用了兔抗人淋巴细胞球蛋白诱导治疗,两例患者术后1周内移植肝功能均恢复良好,血清转氨酶和胆红素总量持续性下降。术后7d开始两例均出现肝功能的持续恶化。例1抗B型血型抗体滴度持续性升高,移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证实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予以血浆置换+硼替佐米+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治疗后体液性排斥反应逆转,移植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例2经护肝、利胆治疗后移植肝功能无明显改善,反复进行移植肝穿刺组织病理学检查,未见急性排斥反应组织学表现,出现少数肝细胞坏死和局部毛细胆管内明显胆汁淤积,检测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发现HLA-I类抗体为3.4%,Ⅱ类抗体为95.9%,怀疑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予以血浆置换+硼替佐米+IVIG治疗,治疗后移植肝功能无明显改善,于第1次肝移植后2个月行再次肝移植;移植肝切除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植肝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结论对于血型不相容的肝移植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肝移植受者,应警惕其发生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移植肝穿刺病理学检查、群体反应性抗体水平的检测对于明确诊断有帮助。治疗应抓紧时机,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治疗无效时实施再次肝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排斥反应 体液性
原文传递
再次免疫应答导致肾移植后早期严重急性体液排斥反应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剑荣 李留洋 +5 位作者 钱俊 赵明 刘占国 刘永光 郭颖 刘真喜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3315-3318,共4页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 背景:国内外有关预防高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超急性、急性排斥反应提高人肾存活率取得满意效果,然而临床对群体反应性抗体检测阴性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发生再次免疫应答研究则罕见报道。目的:探讨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的既往致敏受者肾移植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反应机制,为其早期诊断和治疗既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1例群体反应性抗体阴性术后早期发生严重急性体液性排斥的首次肾移植患者,动态分析移植后14d内反映急性体液性排斥的相关指标,包括IgG型抗HLA抗体,病理苏木精-伊红染色、C4d及细胞表面分子原位检测。结果与结论:21例患者既往均有输血或妊娠史;18例患者移植后第7天抗HLAⅠ类IgG抗体阳性率>80%,11例于移植后第7天抗HLAⅡ类IgG抗体>80%;5例女性患者于移植后第5~8天发生移植肾破裂,抗HLAⅠ类和Ⅱ类IgG抗体均>96%;21例受者均检出抗供者特异性抗体(DSA),13例(61.90%)供、受者存在HLA-A2和HLA-A11的错配并产生对应DSA,包括5例移植肾破裂受者;病理组织形态学均有不同程度急性损伤,免疫组化可见管周毛细血管区(PTC)C4d沉积,原位染色CD34(+)、CD68(+)、CD4(+)。提示移植前群体反应性抗体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受者的预致敏状态;移植后早期监测群体反应性抗体可预测和诊断既往致敏受者急性体液性排斥的发生;C4d、CD68(+)作为其的辅助诊断指标,可提高诊出率;HLA-A2和HLA-A11在既往致敏受者是高危致敏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次免疫应答 肾移植 既往致敏受者 体液性排斥反应 群体反应抗体
下载PDF
细胞性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机制与内在联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石炳毅 许晓光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5-437,共3页
早在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由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 早在20世纪50年代,器官移植技术兴起的早期,人们就对器官移植后发生排斥反应的原因进行过激烈的争论。以Gorer为代表的一方认为,是抗体导致了移植物的排斥反应;而以Medwar为代表的另一方则认为,由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才是引发排斥反应的关键。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对移植物直接造成损害的物质究竟是抗体还是细胞。本文对细胞性排斥反应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发生机制及其内在联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排斥反应 生排斥反应 体液性 器官移植技术 细胞免疫 细胞介导 移植物 移植后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于立新 《中华移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即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AMR由针对供者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介导,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随着对抗移植物抗体产生以及补体系统激活在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深入研究,AMR的治疗也出现新的策... 肾移植术后体液性排斥反应,即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MR)是一种预后较差的并发症。AMR由针对供者抗原的特异性抗体介导,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随着对抗移植物抗体产生以及补体系统激活在排斥反应中作用的深入研究,AMR的治疗也出现新的策略。除了标准的AMR治疗包括血浆置换、静脉输注免疫球蛋白,新型的针对B细胞、浆细胞和补体系统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如:利妥昔单抗、硼替佐米、依库珠单抗等,被证明能有效治疗肾移植术后AMR。如何采用这些新型免疫抑制剂更好地控制体液免疫并延长移植物的生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体液性排斥反应 供者特异抗体 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体液性排斥反应的靶向B淋巴细胞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石炳毅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80-583,共4页
器官移植术后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的抗体导致移植物损伤,在体液性排斥反应启动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笔者曾撰文,结合国内外文献讨论B淋巴细胞活化与抗体介导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关键词 体液性排斥反应 淋巴细胞活化 细胞治疗 移植物排斥反应 靶向 抗体介导 移植物损伤 移植术后
原文传递
小鼠心脏移植急性体液性排斥模型的建立
16
作者 张纲 谢晋良 +3 位作者 周成 朱向荣 丁翔 陈国栋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23-823,共1页
急性体液性排斥(AMR)是目前器官移植领域研究热点,尤其是在心脏及肾脏移植领域中。本研究旨在建立实验动物器官移植AMR模型。
关键词 心脏移植 体液性 模型 排斥 动物器官移植 小鼠 肾脏移植
原文传递
细胞性和体液性排斥反应的不同机制与内在联系(续)
17
作者 石炳毅 许晓光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99-500,共2页
2.T、B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第二信号):经抗原刺激的初始T淋巴细胞被抗原提呈细胞(APC)“捕捉”后被特异性激活,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CD40配体(CD40L),并分泌细胞因子。随后,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的辅助性T淋... 2.T、B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第二信号):经抗原刺激的初始T淋巴细胞被抗原提呈细胞(APC)“捕捉”后被特异性激活,活化的T淋巴细胞表面表达CD40配体(CD40L),并分泌细胞因子。随后,抗原特异性B淋巴细胞在抗原特异性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TH)辅助下激活。TH细胞对B淋巴细胞的辅助方式有两种:(1)TH细胞膜表面的CD40L与B淋巴细胞膜表面的CD40配接,由后者传递B淋巴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TH细胞通过细胞-细胞直接接触活化识别同一抗原的B淋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T淋巴细胞 排斥反应 体液性 细胞 B淋巴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 CD40配体 淋巴细胞活化
原文传递
肾移植术后非HLA抗体与体液性排斥反应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庄少勇 陈若洋 +5 位作者 李大伟 武昊宇 吴佳晋 贺俊波 张明 袁晓东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328-333,共6页
目的探讨术后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H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检测了非HLA抗体水平的40例肾移植受者资料, 选取活检证实发生HR, 并且发生HR时供者特... 目的探讨术后非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抗体与肾移植体液性排斥反应(HR)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9年9月至2021年1月检测了非HLA抗体水平的40例肾移植受者资料, 选取活检证实发生HR, 并且发生HR时供者特异性HLA抗体阴性或者弱阳的受者入组HR组(11例), 选取术后2周至检测非HLA抗体时移植肾功能稳定的受者入组稳定组(29例)。采用Luminex单抗原微珠法检测HLA抗体、MHCⅠ类链相关基因A(MICA)抗体、32种非HLA抗体的水平,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抗体水平。分析两组受者非HLA抗体阳性率和阳性非HLA抗体数量的差异。结果 24例受者具有阳性非HLA抗体, 剩余16例受者的非HLA抗体全为阴性。HR组分别有3例受者的肌动蛋白(ACTIN)抗体、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Ⅲ)抗体、谷胱甘肽硫转移酶θ1(GSTT1)抗体和γ干扰素(IFN-γ)抗体阳性, 而稳定受者的这4种非HLA抗体都是阴性, 两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4例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 而仅1例稳定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 HR受者的Collagen Ⅱ抗体阳性率高于稳定受者(P=0.023)。HR受者的平均阳性非HLA抗体数为2.36个, 而稳定受者为0.90个, 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高水平非HLA抗体增加肾移植HR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体液性排斥反应
原文传递
癌性体液细胞中端粒酶活性的研究及意义
19
作者 祝怀平 戴海明 +3 位作者 何义富 丁敏 凌斌 吴奎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89-91,共3页
目的 研究癌性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在良恶性体液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PCR- 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 ,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癌性胸、腹水端粒酶阳性率为 61 .1 1 % (33/54) ... 目的 研究癌性体液脱落细胞的端粒酶活性及在良恶性体液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 PCR- ELISA方法检测体液脱落细胞中端粒酶活性 ,并将检测结果与细胞学检查进行比较。结果 癌性胸、腹水端粒酶阳性率为 61 .1 1 % (33/54) ;其中 ,肺癌胸水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为 70 % (2 1 /30 ) ,而形态学阳性率为 53.33% (1 6/30 )。膀胱癌尿液端粒酶阳性率为 83.64%(46/55) ,而形态学阳性率为 52 .72 % (2 9/55)。结论 端粒酶活性检测在癌性体液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肿瘤 体液脱落细胞 诊断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无菌性体液中真菌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冰 余修中 +1 位作者 杨敏 杨朝国 《四川省卫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87-88,共2页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无菌性体液中真菌结果可靠性。方法 :采用真菌通用引物 ,通过PCR对 96份临床无菌性体液扩增检测真菌DNA ,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结果 :PCR诊断无菌性体液真菌感染与培养法完全一致 ,... 目的 :评价聚合酶链反应 (PCR)直接检测无菌性体液中真菌结果可靠性。方法 :采用真菌通用引物 ,通过PCR对 96份临床无菌性体液扩增检测真菌DNA ,同时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真菌培养。结果 :PCR诊断无菌性体液真菌感染与培养法完全一致 ,培养出细菌的标本PCR检测真菌DNA均阴性。结论 :PCR直接检测无菌性体液中真菌敏感、特异、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体液 聚合酶链反应 真菌 微生物检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