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对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建构的启示 被引量:1
1
作者 周晓敏 杨先农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8,共8页
马克思是一位极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批判性是马克思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科技思想贯穿着鲜明的批判精神,其中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科技批判精神贯穿的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技批判精神彰显的主旨,制度体制的批判是科技批... 马克思是一位极富批判精神的思想家,批判性是马克思取得卓越成就的重要特点。马克思的科技思想贯穿着鲜明的批判精神,其中实践基础上的批判是科技批判精神贯穿的主线,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科技批判精神彰显的主旨,制度体制的批判是科技批判精神聚焦的主题。以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为指导,建构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现实和实践意义。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是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与时俱进的动力源泉、立论基础和目标追求。坚持实践、创新、人本、系统、生态等原则,把科学对待马克思科技批判精神与反对各种形式的教条主义结合起来,是树立当代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理论自信基本原则和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科技批判 中国科技批判思想体系
下载PDF
论《判断力批判》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问题
2
作者 石若凡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56-60,共5页
康德哲学以其三大批判为核心构成一个严实缜密的体系而著称。这一体系被称之为"批判哲学体系"。其中,《判断力批判》被康德赋予了作为沟通知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的"桥梁"的重大使命和地位,从而完成其整个批判哲学... 康德哲学以其三大批判为核心构成一个严实缜密的体系而著称。这一体系被称之为"批判哲学体系"。其中,《判断力批判》被康德赋予了作为沟通知性与理性、自然与自由的"桥梁"的重大使命和地位,从而完成其整个批判哲学体系。但是,第三批判是否如康德所言完成了这一使命,则历来在学者间不无疑义。本文即旨在就此问题作简要的分析,以重新认识《判断力批判》在康德批判哲学体系中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批判哲学体系 自然 自由 目的
下载PDF
论康德批判时期的美学与其思想体系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志荣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97-102,83,共7页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就曾对知、情、意依次作过研究、在批判时期,受前两大批判的启发,特别是通过目的论的研究,康德发现了审美的先天法则,使心灵的三种能力的研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判断力批判》,康德将理性与感性直观联... 康德在前批判时期,就曾对知、情、意依次作过研究、在批判时期,受前两大批判的启发,特别是通过目的论的研究,康德发现了审美的先天法则,使心灵的三种能力的研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通过《判断力批判》,康德将理性与感性直观联系起来,使自然领域与自由领域得以协调。在理论形态上.第三批判是第一批判的展开,同时,审美境界又最终服务于道德境界,并使美与道德在评判态度及语言表述上获得贯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力批判 《纯粹理性批判 康德 合目的性 实践理性批判 审美判断 批判哲学体系 感性直观 目的论的 道德境界
下载PDF
批判人道主义话语的批判
4
作者 李倩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19世纪由一批欧洲作家所建立起来的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是欧洲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作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和作家们切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视角,决定了这套话语体系的特点。我们在对这套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提出批判时,应该改变过去... 19世纪由一批欧洲作家所建立起来的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是欧洲思想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作家深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和作家们切入生活、反映生活的特殊视角,决定了这套话语体系的特点。我们在对这套人道主义话语体系提出批判时,应该改变过去那种极左的思维模式,尊重历史,尊重文学独特的规律,在对这批作家在一个特定的历史的变革期在道德建设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充分肯定的基础上,尝试建立一套新的人道主义批判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道主义 批判话语体系 思维馍式 道德法则 人文主义
下载PDF
批判性思维可教的涵义及实现 被引量:11
5
作者 陶威 沈红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1-57,共7页
批判性思维是可教的,这种可教不仅意味着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两个部分均可通过教育手段获得,也表明需要依据不同的教授内容来选择更为有效的教授方式。批判性思维可教的效果评价不能够拘泥于传统的试卷、量表等工具,应该继续开发新的... 批判性思维是可教的,这种可教不仅意味着批判性思维技能与倾向两个部分均可通过教育手段获得,也表明需要依据不同的教授内容来选择更为有效的教授方式。批判性思维可教的效果评价不能够拘泥于传统的试卷、量表等工具,应该继续开发新的测试工具与方法来更为全面地衡量个体批判性思维技能、倾向、实践等各方面的状况。批判性思维可教的终极价值在于使用批判性思维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学校应建立全学段的批判性思维培养体系,塑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批判性思维培养环境,在批判性思维课堂中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促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教 实践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培养体系 批判性思维培养环境 批判性思维课堂
下载PDF
也读《走向新建筑》:理解柯布西耶的写作策略和意图 被引量:1
6
作者 程超 《建筑师》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本文对现代建筑的经典文本《走向新建筑》的概念结构进行梳理,以阐明该书作者勒柯布西耶的策略和意图。借助该书的出版,柯布西耶以机器时代的造型事件作为证据,完成对学院派古典建筑体系的批判和继承,并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建筑体系的空... 本文对现代建筑的经典文本《走向新建筑》的概念结构进行梳理,以阐明该书作者勒柯布西耶的策略和意图。借助该书的出版,柯布西耶以机器时代的造型事件作为证据,完成对学院派古典建筑体系的批判和继承,并提出一种不同于古典建筑体系的空间概念:全景敞视主义。以这种方式,这位现代建筑的先驱者在观念上为新建筑体系的出台做充分的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向新建筑 勒·柯布西耶 机器 古典建筑 体系批判 “全景敞视”空间概念
下载PDF
大学教育与“哲学地思考”——基于康德《1765—1766年冬季学期课程安排的通告》的讨论 被引量:1
7
作者 肖朗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3-180,共18页
一、简短的学术史回顾与本文主旨康德从1755年开始执教于母校柯尼斯堡大学,直至去世,前后近半个世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在他大学授课的过程中形成的。康德曾对选课的学生说,他要教的不是哲学(哲学是不可教的),... 一、简短的学术史回顾与本文主旨康德从1755年开始执教于母校柯尼斯堡大学,直至去世,前后近半个世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康德的批判哲学体系是在他大学授课的过程中形成的。康德曾对选课的学生说,他要教的不是哲学(哲学是不可教的),而是指导学生学习“哲学地思考”。康德此言旨在告诫人们不要盲从既有的现成“真理”,而要通过自身的理性去探索和发现“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判哲学体系 柯尼斯堡 学术史回顾 课程安排 康德
下载PDF
论“美是道德的象征”
8
作者 王泽庆 《巢湖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20-25,55,共7页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理想,人类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它也是贯穿《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内线。本文试图在论述美与自然的基础上,从美的鉴赏与美的形态两方面揭示美与道德的关系,并联系实例与图型... “美是道德的象征”这一命题体现了康德批判哲学体系的建构理想,人类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它也是贯穿《判断力批判》的一条内线。本文试图在论述美与自然的基础上,从美的鉴赏与美的形态两方面揭示美与道德的关系,并联系实例与图型剖析象征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 康德批判哲学体系 审美 《判断力批判 自然
下载PDF
康德黑格尔审美论的二律背反
9
作者 潘道正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3年第1期21-23,共3页
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都贯串着二律背反的存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中出现的二律背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其对矛盾的解决并不能让人满意。实际上二律背反是无解的,这决定于两个方面:一.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都是背反的存在;二.话... 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都贯串着二律背反的存在。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对审美中出现的二律背反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其对矛盾的解决并不能让人满意。实际上二律背反是无解的,这决定于两个方面:一.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都是背反的存在;二.话语表述和现实生活永远是背反的,话语生活和现实生活不可能"同一"。努力解决背反的意义在于无限地接近生活的真实、理想的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黑格尔 审美论 二律背反 批判哲学体系 审美判断
下载PDF
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建构的四重维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何文校 《思想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9-94,共6页
坚持总揽全局、靶向症结是系统精准地在每一环节驳倒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解蔽、过程看护、力量支撑、物质固本四重维度,旨在打造以"零容忍"为目标的批判"全生... 坚持总揽全局、靶向症结是系统精准地在每一环节驳倒历史虚无主义的关键所在。历史虚无主义"靶向批判"体系的建构具有理论解蔽、过程看护、力量支撑、物质固本四重维度,旨在打造以"零容忍"为目标的批判"全生命周期"管理格局。从理论解蔽维度看,坚持用唯物史观把牢批判这一倒置性幻象思维的"定盘星";从过程看护维度看,坚持用互联网思维把稳阻断这一异质性舆论工具的"方向盘";从力量支撑维度看,聚焦党和青年守好治理这一否定性话语叙事的"责任田";从物质固本维度看,着力解决社会问题筑牢消解这一颠覆性问题隐喻的"防火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 “靶向批判体系 “全生命周期”管理
原文传递
说不尽的康德
11
作者 李艳辉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康德 批判哲学体系 《纯粹理性批判 书评
下载PDF
美国警察的谎言 读《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霄 《检察风云》 2011年第2期6-7,共2页
美国警察伪证泛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作伪证的案件通常很难加以证实”,因为有一堵“静默的蓝墙”(blue wall of silence)保护着所有的说谎者。
关键词 英国警察 《合理的怀疑--从辛普森案批判美国司法体系 监督工作 公安工作
原文传递
康德历史哲学的内在性质和特点
13
作者 刘钢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4-39,共6页
尽管康德并没有写过一部《历史理性批判》,但是,历史哲学仍然是康德批判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康德的历史哲学可以说是他的批判哲学体系化思想的产物,还因为如此.康德历史哲学的意义与其说在于他通过一系列有关历史哲学的... 尽管康德并没有写过一部《历史理性批判》,但是,历史哲学仍然是康德批判哲学思想中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康德的历史哲学可以说是他的批判哲学体系化思想的产物,还因为如此.康德历史哲学的意义与其说在于他通过一系列有关历史哲学的文章所表明的一些观点,毋宁说在于他建构他的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本身,即历史理性批判的部分.依照这种看法,本文对构成康德历史哲学思想的理论前提的内在性质和特点做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哲学思想 康德 柏拉图 辩证法 真理性 直观性 内在性质 历史本体论 反思判断 批判哲学体系
下载PDF
一条通向康德体系的新路——读《论优美感与崇高感》 被引量:9
14
作者 何兆武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8-44,共7页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是1763年康德撰写的一篇长文,次年在哥尼斯堡以单行本出版,题名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这部书有两种中文译本:解放前胡仁源译本和解放后蓝公武译本。这两种译文中国读者读起来简直有如天书,比康德的原文... 《论优美感与崇高感》是1763年康德撰写的一篇长文,次年在哥尼斯堡以单行本出版,题名为《对优美感与崇高感的考察》。 这部书有两种中文译本:解放前胡仁源译本和解放后蓝公武译本。这两种译文中国读者读起来简直有如天书,比康德的原文还难懂。而恰好这本书是大学里读康德哲学的第一本必读书。三十年代初,何其芳在北大哲学系做学生时,就曾有“康德是个没趣的人”之叹,这其实也是大多数中国读者一直因袭的看法。不但一般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高感 康德 优美感 《纯粹理性批判 批判哲学体系 优美与崇高 工具理性 天人之际 理性能力 人性学
原文传递
判断力:从自然向自由过渡的桥梁——康德《判断力批判》主题浅论
15
作者 梁鹏 《探索与争鸣》 1990年第4期37-41,共5页
在以往的康德哲学研究中,《判断力批判》主要只是被当作一部美学名著来对待;这部著作对于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意义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未免偏离了这部著作的主题。因为促使康德写作这部《批判》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批判哲学体系建... 在以往的康德哲学研究中,《判断力批判》主要只是被当作一部美学名著来对待;这部著作对于康德整个批判哲学体系的意义则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未免偏离了这部著作的主题。因为促使康德写作这部《批判》的主要原因是出于批判哲学体系建设的需要。笔者感到很有必要对此再作认真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判断力批判 批判哲学体系 主题 德国
原文传递
日本政治经济学教材改革——以八木纪一郎的《社会经济学》为中心展开 被引量:3
16
作者 吕守军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2,共7页
21世纪前后,为了能够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竞争中获胜,并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日本京都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对作为马克思经济学遗产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名称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出现的八木纪一郎的《社会经济学... 21世纪前后,为了能够在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竞争中获胜,并适应日本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以日本京都大学为代表的一些高校,对作为马克思经济学遗产的"政治经济学"的课程名称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出现的八木纪一郎的《社会经济学》教材,在理论体系上继承了《资本论》"批判的体系"和"体系的批判",在注重社会和历史研究的基础上,从社会再生产的视角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通过引进异端经济学派的研究成果对新古典经济学派理论给予了猛烈的批判。同时,在引进计算机模拟实验等研究方法方面,为马克思经济学方法论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经济学 社会经济学 教材改革 批判体系 体系批判
原文传递
人的两重性和教育的两重性——康德教育哲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24
17
作者 肖朗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7-125,共9页
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从物的两重性引申出入的两重性,又从人的两重性引申出教育的两重性;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哲学的重点放在道德领域,将人的自由意志与服从道德律的意志等同起来,强调意志的自律、... 康德的教育哲学思想是其批判哲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康德从物的两重性引申出入的两重性,又从人的两重性引申出教育的两重性;在此基础上,他把教育哲学的重点放在道德领域,将人的自由意志与服从道德律的意志等同起来,强调意志的自律、道德义务感的养成。康德的哲学教育思想对近代西方及中国的教育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即使在今天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德 教育哲学思想 批判哲学体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