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规律 被引量:2
1
作者 汤文隽 金晶 《东疆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9-54,共6页
网络社会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诞生、普及运用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人们热衷于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交流信息、有效互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社会中,从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 网络社会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诞生、普及运用而出现的新的社会形态,人们热衷于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来交流信息、有效互动。网络社会已经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社会中,从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个体、群体、物的因素来看,都具有新特点,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基于这些新特点,可以归纳出在网络社会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规律: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过程中,基于价值本体论的认知认同是基础、基于价值评价论的情感认同是保障、基于价值实践论的行为认同是目标,三者相辅相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保证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社会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认同规律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活世界视角 被引量:6
2
作者 曾艳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2-75,共4页
生活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认同困境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的疏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回归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 生活世界在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中具有本体论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面临的认同困境实质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生活世界的疏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回归生活世界,是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认同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生活世界 现实之基 困境溯源 现实路径
下载PDF
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调查
3
作者 赵斌 张文辉 刘金荣 《黑河学刊》 2015年第3期41-42,共2页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同样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如何,直接影响全国高校意识形... 边疆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同样肩负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如何,直接影响全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实际效果。课题组以边疆民族地区的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当前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现状,为边疆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民族地区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调查与分析
下载PDF
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变迁问题——基于政治社会化视角的分析
4
作者 黄继朝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71-76,共6页
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著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20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 政治转型以来,台湾民众的体系认同发生了显著变化。李登辉、陈水扁时期推行"去中国化"长达年,致使小部分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观逐渐异化,"台湾认同"的乡土20认同观逐渐强化。在多元政治社会化的复杂影响下,更多发生体系认同变化的台湾人因国家认同迷失,转而依赖乡土认同的归属感。从政治社会化的视角分析,作为政治文化变迁的主要内容,体系认同变迁既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又离不开政治环境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的是政治社会化的连续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转型 台湾民众 体系认同 政治社会化
下载PDF
试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路径
5
作者 徐玉钦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129-130,共2页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重要战略之一,当代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中坚力量和积极推动者。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下载PDF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途径
6
作者 张俊 《广西教育》 2014年第3期31-32,共2页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挥网络文化积极影响力,构筑共同理想的网络阵地;坚持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弘扬不可或缺的中国精神;建立网络道德的... 网络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应加强马克思主义网络宣传,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挥网络文化积极影响力,构筑共同理想的网络阵地;坚持网络文化的舆论导向,弘扬不可或缺的中国精神;建立网络道德的传播机制,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文化 大学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下载PDF
关于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晓琴 《科技信息》 2012年第32期I0122-I0123,共2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职大学生当前面临很多价值观的误导,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带来挑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高职大学生当前面临很多价值观的误导,这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带来挑战,本文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入手,分析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在高职院校的现状,并思考如何建立高职院校思政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
下载PDF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元问题——基于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观的一种理解 被引量:31
8
作者 陆树程 崔昆 《马克思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5-81,共7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元问题存在复杂性:人类基本价值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认同的原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标实质上是增进人民群众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元问题存在复杂性:人类基本价值是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认同的原本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标实质上是增进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形成的基本规律存在于意识形态与人类基本价值的辩证运动之中。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意识形态 和谐社会 人类基本价值
原文传递
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谢爱华 张栋贤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而体现的,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涵括性上,价值取向以及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容质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作为现阶段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而体现的,它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的涵括性上,价值取向以及目标指向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不容质疑,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从价值认同、知识认同、以及情感认同这三个维度进行。本文作者业将从这三个认同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下载PDF
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的文化认同与体系建构 被引量:4
10
作者 兰军瑞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8-182,共5页
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我国现代大学治理却时常陷入权力配置错位、治理取向偏移、价值使命模糊和运行机制不协调等方面的困境。欲突破困境,理应从大学本源上着力。作为社会组织,大学是一种... 提高现代大学治理能力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关键。然而在实践操作中,我国现代大学治理却时常陷入权力配置错位、治理取向偏移、价值使命模糊和运行机制不协调等方面的困境。欲突破困境,理应从大学本源上着力。作为社会组织,大学是一种文化存在。大学文化的特有属性要求大学治理应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大学自身发展规律,立足大学实际,重塑大学文化,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治理文化认同体系,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大学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治理 大学文化 文化认同体系
下载PDF
西南地区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状况研究——基于贵州省的实证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树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5,共5页
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可以操作化为指导思想认同、目标取向认同、精神动力认同和行为规范认同;西南地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表现出相当积极的认同倾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政... 实证研究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可以操作化为指导思想认同、目标取向认同、精神动力认同和行为规范认同;西南地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表现出相当积极的认同倾向,其影响因素主要有性别、文化程度、政治面貌、家庭收入等,但各自的影响力度不大;性别、政治面貌、家庭收入对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程度差异,文化程度对目标取向认同、精神动力认同、行为规范认同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地区青少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实证研究
下载PDF
大众传媒价值取向与国民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文妮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 2012年第5期69-71,共3页
文化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和力量。要达成文化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当下,大众传媒的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以改变人... 文化认同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基础和力量。要达成文化认同,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当下,大众传媒的影响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某种意义上,大众媒介是一种可以改变人类的难以置信的力量,其信息的流动或沟通影响着公民政治意识、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形成。现代国民的文化建构与大众传媒的发展密切相关,大众传媒在国民文化认同体系的构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众传媒 价值取向 文化认同体系
下载PDF
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认同体系建设研究
13
作者 李芳扬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9期66-68,共3页
互联网的发展使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发生改变,为意识形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挑战。封闭式相互排斥的同一性认同逐步为自主开放性相互包容的统一性认同所取代,强制性的被动照单全收权威灌输式发展为主动性的互动参与选择式。根据网... 互联网的发展使意识形态认同的内涵发生改变,为意识形态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和挑战。封闭式相互排斥的同一性认同逐步为自主开放性相互包容的统一性认同所取代,强制性的被动照单全收权威灌输式发展为主动性的互动参与选择式。根据网络空间意识形态认同建构的原则,需要在以生活世界为需要的内驱机制、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为指导的导引机制和以融入心理认同为基础的推动机制方面加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意识形态 认同体系
下载PDF
构建认同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功能的着力点
14
作者 陈第华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95-100,共6页
加强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科学性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并非天生,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它只有被认同才能深入人心,成为思想和言行的指... 加强对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的引导与规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人们思想观念和言行举止科学性的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功能并非天生,也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它只有被认同才能深入人心,成为思想和言行的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其被认同的前提是自身所内含的科学性,而实现政治承诺则是彰显其科学性的现实基础。唯有如此,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真信真行,为在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层面构建认同体系创造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认同体系 引领功能 着力点
下载PDF
十至十三世纪东亚“封贡—认同”体系研究——以辽金与高丽的关系为中心
15
作者 陈俊达 孙国军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0期1-9,共9页
本文首次将十至十三世纪东亚国际体系的特点总结为“封贡—认同体系”,指出册封、朝贡、认同三要素不仅界定国际体系中的成员资格,维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册封要素中内臣化官衔由辽朝册封高丽的六个方面(阶、官、... 本文首次将十至十三世纪东亚国际体系的特点总结为“封贡—认同体系”,指出册封、朝贡、认同三要素不仅界定国际体系中的成员资格,维系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且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册封要素中内臣化官衔由辽朝册封高丽的六个方面(阶、官、勋、爵、食邑、功臣号)减少为金朝的四个方面(阶、勋、爵、食邑),同时金朝对高丽国王仅有初封,而无加册,体现出“中国”与“外国”“内臣”与“外臣”的区别意识不断清晰。朝贡要素上,高丽与辽金之间不仅有着翔实完备的朝贡制度,且高丽严格予以执行,使得“制度化的朝贡”在十至十三世纪的东亚北部得以成为可能。认同要素方面,高丽对中国北方边疆民族及其政权的认同最迟在显宗二十二年(1031)发生转变。在此之前,高丽以中原(汉族)政权为“正统”,此后高丽以辽金两朝为“正统”。此为显宗二十一年(1030)高丽遣使北宋贡方物后“绝不通中国者四十三年”在心态上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靖宗四年(1038)制度化封贡体系得以确立的心理认同基础。东亚制度化的封贡体系,“中国”与“外国”“内”与“外”的区分,朝鲜半岛政权对中国北方边疆民族建立的王朝由“禽兽”到“正统”观念的转变,皆可追溯至十至十三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至十三世纪 东亚“封贡—认同体系 辽朝 金朝 高丽
下载PDF
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障碍性因素及有效消解
16
作者 卢景昆 《重庆与世界(学术版)》 2013年第2期54-56,共3页
在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社会有无提供一个唤起大学生产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的现实基础、大学生的"前理解"中有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 在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社会有无提供一个唤起大学生产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需要的现实基础、大学生的"前理解"中有无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需要的人文素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有无实效性等都会影响和制约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为此,应从制度创新、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灌输等路径入手,促进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 大学生 障碍 消解
下载PDF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何以可能——基于政治文化“前在预设”与“张力区间”的分析
17
作者 孙树文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6期1-4,8,共5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是基于传统文化发育基础和现实文化空间基础上的"辩证生成"过程。前在预设规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根本价值和有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得以生成、得以有效运行的&q...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是基于传统文化发育基础和现实文化空间基础上的"辩证生成"过程。前在预设规约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的根本价值和有效性,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得以生成、得以有效运行的"客观规定"和"主观约定"。在实际工作中,为了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认同最大化,必须合理设定"主体间性"、"权义关联"、"道德伦理"、"价值存在"和"理性支持"等张力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 政治文化 前在预设 张力区间
下载PDF
高校青年教师校园文化认同的当代价值及认同体系构建
18
作者 唐鑫鑫 《现代商贸工业》 2017年第22期159-160,共2页
高等学校是文化聚集和新思想碰撞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起着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创新、辐射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撬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杠杆,校园文化的发展即是其自身的进步和创新,也是对... 高等学校是文化聚集和新思想碰撞的主要场所,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灵魂,起着导向、规范、凝聚、激励、创新、辐射的作用。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撬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杠杆,校园文化的发展即是其自身的进步和创新,也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促进。校园文化的发展以成员的认同为基础,而目前学界对校园文化认同的关注多以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而忽略了教师群体校园文化的认同及认同体系的构建。教师是高校的人才核心,是教育教学工作的主体,而青年教师人才梯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的未来。青年教师的校园文化认同有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有助于提升高校文化软实力及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个人潜能最大化。为此,我们必须要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富和发展校园文化的内涵,并以青年教师乐于接受的活动形式进行宣传和引导,构建青年教师的校园文化认同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青年教师 校园文化认同 当代价值 认同体系构建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内在认同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和丽春 张魏 高姗 《遗产与保护研究》 2018年第10期21-23,共3页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与过程,运用其内在领域工作方法和原理,从传承的相信、信任、承诺3个要素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认同体系的层面结构。从头脑层面、情感层面、全心层面分析所处传... 文章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与过程,运用其内在领域工作方法和原理,从传承的相信、信任、承诺3个要素来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在认同体系的层面结构。从头脑层面、情感层面、全心层面分析所处传承阶段的状态与特征,从而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在动力,增强其发展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 内在认同体系
下载PDF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怎样“异”中求“同”?--兼论趋同化管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原宗琳 陈麦秋 张慧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期88-93,共6页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入手,阐述对趋同化管理和文化认同间关系的新理解,同时对中国5所高等院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践进行... 伴随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逐步推进,高校来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成为新时期高校管理的重要课题。从留学生趋同化管理可能遇到的困难入手,阐述对趋同化管理和文化认同间关系的新理解,同时对中国5所高等院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提出摆正国际办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校园软硬件设施建设等推动高校留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建议,以期为更多高校的留学生培养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同化 文化差异 双向趋同 管理体系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