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韧性评价与障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梅 郝迎滨 张涵野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72-278,309,共8页
建设有韧性的粮食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0-2020年,粮食主产区各省的粮食体... 建设有韧性的粮食体系对全面提升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的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障碍度模型对障碍因子进行诊断。结果表明:2010-2020年,粮食主产区各省的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各省的平均压力值逐渐降低,平均状态值先增加后降低,平均响应值逐渐增加;压力准则层障碍度最高,成为影响粮食主产区韧性提升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单位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公有经济企事业单位农业技术人员数、人均耕地面积是提升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韧性水平的主要障碍因子。因此,为提升粮食体系韧性,应建立健全粮食主产区粮食体系的应急机制、协调机制和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体系韧性 粮食安全 压力-状态-响应模型 障碍度模型 粮食主产区
下载PDF
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水平测度及动态演进
2
作者 左秀平 叶林祥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8-101,共14页
分析粮食体系韧性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抵抗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熵值法、Moran’s I指数、Kernel核密度、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 分析粮食体系韧性理论内涵的基础上,从风险抵抗能力、适应调整能力和创新转型能力三个维度构建粮食体系韧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1—2021年中国31个省份数据,采用熵值法、Moran’s I指数、Kernel核密度、空间Markov链、Dagum基尼系数等方法对中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测度与评价。研究发现: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提升明显,但整体水平较低,粮食主销区粮食体系韧性较高;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分维度指数值从高到低依次是风险抵抗能力、创新转型能力和适应调整能力。中国粮食体系韧性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多数省份位于高—高集聚区和低—低集聚区,空间集聚程度逐渐降低。中国粮食体系韧性水平在波动中上升,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但极化效应较弱;相邻地区空间滞后水平的提升能够增加本地区向上转移的概率。中国粮食体系韧性的区域差异明显但存在一定的收敛趋势,组间差异及超变密度是粮食体系韧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粮食体系韧性 创新转型能力 区域差异
下载PDF
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韧性提升研究
3
作者 农发行江苏省分行课题组 邓文祥 程栎羽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24年第4期58-62,共5页
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发展面临地缘政治变化、数字技术变革和银行金融监管趋紧的“三重挑战”。本文基于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探索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适应力”和“发展力”,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韧性,建设更... 当前人民币跨境支付业务发展面临地缘政治变化、数字技术变革和银行金融监管趋紧的“三重挑战”。本文基于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的四大构成要素,探索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适应力”和“发展力”,为提升人民币跨境支付体系韧性,建设更包容高效的新型跨境支付体系创造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跨境支付 三重挑战 体系韧性
下载PDF
以东北全面振兴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的战略思路与路径选择
4
作者 肖兴志 肖伟 《地方财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9,17,共7页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东北全面振兴肩负的重要使命。其中,产业安全作为“五大安全”的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背景下,重要性日益凸显。产业体系韧性是国家产业安全水平的重要体现,富有韧性... 维护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是东北全面振兴肩负的重要使命。其中,产业安全作为“五大安全”的组成部分,在大国竞争博弈加剧背景下,重要性日益凸显。产业体系韧性是国家产业安全水平的重要体现,富有韧性的产业体系是国家产业安全的重要保障。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东北要坚持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技术支撑,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外部保障,坚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和“加快新质生产力建设”双轮驱动发展模式,坚持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向,坚持构建更优融合环境和营商环境,在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同时,为提升我国产业体系韧性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全面振兴 产业安全 产业体系韧性
下载PDF
关于装备体系韧性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宫琳 徐任杰 《空天防御》 2023年第3期1-5,共5页
随着分布式和马赛克等作战概念的提出,作战理念越来越强调去中心化,由此可带来体系上整体韧性的增强。装备体系韧性的基本理论认识影响着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是目前装备体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装备体系韧性概念内涵;从体... 随着分布式和马赛克等作战概念的提出,作战理念越来越强调去中心化,由此可带来体系上整体韧性的增强。装备体系韧性的基本理论认识影响着该领域理论和实践的研究,也是目前装备体系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装备体系韧性概念内涵;从体系对抗前、中、后分析了装备体系韧性行为;提出了装备体系韧性的未来研究方向及强韧性装备体系建设思考,旨在为我军强韧性装备体系的研发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备体系 体系韧性 韧性行为 韧性建设
下载PDF
数字金融提升粮食体系韧性的机理及效应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妍霏 叶举 曹杰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60,共13页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粮食体系韧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 基于2011—2020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金融如何影响我国粮食体系韧性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我国粮食体系韧性,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消除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金融对中、西部地区粮食体系的韧性有着更为显著的提升作用;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政府支持、金融监管能够显著增强数字金融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效应。据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针对粮食体系韧性变化特点,充分释放数字金融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潜力;基于东、中、西部地区异质性特点,因地制宜地扶持数字金融发展;适度、有效监管,科学引导数字金融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金融 数字普惠金融 粮食体系韧性 数字普惠金融指数 粮食安全
下载PDF
数字乡村建设对我国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7
作者 郝爱民 谭家银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24,共15页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粮食体系韧性和数字乡村建设的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升粮食体系韧性,且乡村数字金融和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促进效果在较长... 基于省域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粮食体系韧性和数字乡村建设的综合指标体系,实证探究了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乡村建设有助于提升粮食体系韧性,且乡村数字金融和数字服务平台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促进效果在较长一个时间序列上都稳健成立。研究还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效应主要体现在流通数字化和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据此,未来应关注数字乡村建设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战略协同,并结合流通数字化改造,以进一步放大数字乡村建设对锻铸粮食体系韧性的作用,从而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数字乡村 粮食体系韧性 数字金融
下载PDF
基于功能依赖网络的体系韧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宽 李元元 +1 位作者 罗云峰 王明哲 《指挥与控制学报》 2016年第3期256-260,共5页
采用功能依赖网络分析(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k Analysis,FDNA)方法来分析体系结构的韧性水平.定义体系的最低有效可操作水平(效能);并结合FDNA中的依赖关系制约,讨论了体系的最大可恢复程度.在此基础上,从体系受损伤后的鲁棒性... 采用功能依赖网络分析(Functional Dependency Network Analysis,FDNA)方法来分析体系结构的韧性水平.定义体系的最低有效可操作水平(效能);并结合FDNA中的依赖关系制约,讨论了体系的最大可恢复程度.在此基础上,从体系受损伤后的鲁棒性和可恢复性两方面来评估体系韧性.最后以C2BMC为中心的宙斯盾防御作战体系为例演示了基于FDNA的体系韧性分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依赖网络分析 最大可恢复程度 指挥控制 体系韧性
下载PDF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的构建困境与对策
9
作者 李伟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6-95,共10页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 在现代社会中,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以及日益严峻的复合型灾害风险,使得传统城市安全治理体系与模式已无法满足需求,韧性治理理念逐渐引起重视。韧性城市治理体系具有健全的城市规划和设计、跨部门合作与协调、公众参与及社会创新、敏锐的风险识别力,以及快速的环境适应和恢复能力等特征。我国韧性城市治理体系构建面临城市建设规划有待升级、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有待完善、城市空间结构有待优化、城市承载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应升级建设规划,优化韧性城市空间结构;加强基础设施韧性,完善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加强生态系统韧性,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加强经济和社会韧性,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以建立完善的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 韧性城市 韧性城市治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粮食体系韧性的空间效应与机制
10
作者 吉泽男 陈姗姗 王鹏程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2024年第6期814-826,共13页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食体系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数字经济与粮食体系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究,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 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强粮食体系韧性的重要路径。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核密度估计、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分析对数字经济与粮食体系韧性的时空演化特征进行探究,运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数字经济对粮食体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与粮食体系韧性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异质性较强,二者标准差椭圆分布重心逐渐由西北向东南方向偏移;(2)数字经济对粮食体系韧性呈现出显著促进作用,通过更换被解释变量、剔除直辖市、替换权重矩阵等方式进行回归,结果仍然稳健。数字信息基础、数字金融平台、数字农业产业化对本地区与邻接地区粮食体系韧性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3)数字经济通过技术进步提高粮食体系韧性。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启示:优化资源配置,区域协调发展;利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建立全国范围内的农业信息化平台;投资以农产品物流配送为主的智能化系统建设,推广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等新型商业模式;紧跟市场需求,持续提高研发资金投入,促进产品升级,优化粮食产业链;重视技术型人才培养,发挥数字经济提升技术人才能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粮食体系韧性 粮食安全 空间效应 异质性分析
下载PDF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韧性五维体系建设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左霞 单雪芹 +2 位作者 蔡滨 王永祥 谈定玉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3年第1期27-30,89,共5页
目的 探索医院韧性生态体系特征和建设策略,提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方法 回顾韧性理念在卫生系统及医院的发展与现状,总结医院韧性的特征。借鉴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理念,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韧性五维体系建设策略。结果... 目的 探索医院韧性生态体系特征和建设策略,提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能力。方法 回顾韧性理念在卫生系统及医院的发展与现状,总结医院韧性的特征。借鉴韧性城市和韧性社区理念,阐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院韧性五维体系建设策略。结果 良好的医院韧性体系具有健壮性、冗余性、资源性及快速性等特征。物理韧性是医院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物质基础,涉及到建筑、基础设施、医疗硬件资源及应急物资储备等。组织韧性是医院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核心保障,涉及风险监测、短时间人员调配组织能力及协调整合各种内外部资源的能力等。技术韧性是医院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关键要素,主要体现为各种专业人员队伍对各种事件病员的救治能力和相关技术储备。制度韧性是医院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系统核心,体现在医院对各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所制订的具体预案和流程的可执行程度及备选方案可行性等。心理韧性是医院卫生应急处置体系的内生动能,体现在对相关人员的心理指导,医院舆情应对及危机沟通等。结论 以物理韧性、组织韧性、技术韧性、制度韧性和心理韧性为核心的五维医院韧性体系建设可能是提升医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处置 医院 韧性体系
下载PDF
以乡村韧性治理推进高韧性体系构建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鑫 吴业苗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2-121,共10页
我国乡村治理在总体上表现为韧性治理,且形态不尽相同。乡村韧性治理主要形态有:新中国成立前“乡绅主导”下的简约韧性治理;集体化时期“全能主义”下的压力韧性治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政村治”下的自主韧性治理;21世纪以来权力“... 我国乡村治理在总体上表现为韧性治理,且形态不尽相同。乡村韧性治理主要形态有:新中国成立前“乡绅主导”下的简约韧性治理;集体化时期“全能主义”下的压力韧性治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乡政村治”下的自主韧性治理;21世纪以来权力“再下乡”下的复合韧性治理。尽管不同时期的乡村韧性治理在形态上有较大差别,但它们都是以国家权力赋能为核心要素,以组织资源吸纳为基础载体,以有效社会动员为重要保障,并发挥着适应压力、吸收风险、自我恢复和自我发展的功能。基于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对乡村治理的新要求,需统合国家赋能与社会自主关系,以乡村韧性治理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的高韧性体系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韧性治理 共建共治共享 韧性体系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韧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
13
作者 贾宏俊 丁杰 +1 位作者 于梦涵 吴新华 《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 2024年第4期50-55,共6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城市韧性建设进入人们视野,成为规划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近年来,城市韧性建设进入人们视野,成为规划等学科领域的研究重点。与此同时,城市更新行动作为我国现代化城市治理体系构建和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实践,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了政策与制度保障。充分把握城市更新的机遇,增强城市“韧性”,不仅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选择,更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该文利用NVivo软件对大量期刊文献和现有政策文本等进行扎根理论分析,旨在对城市韧性评价指标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对66个城市韧性指标因子进行系统梳理,聚焦于城市基本功能韧性、运行适应韧性以及未来拓展韧性这三个关键维度,形成一个全面而有机的城市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为未来城市更新行动中韧性水平的提升提供具体、全面的指导,也可为城市韧性评价等学术研究和实践操作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城市韧性 扎根理论 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中国韧性治理体系的框架和构建路径 被引量:5
14
作者 易承志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66-69,共4页
韧性治理体系是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快速反应和弹性调适的风险治理体系。面对多重风险的叠加冲击,构建弹性适应的韧性治理体系,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治理领域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中国韧性治理体系,需要... 韧性治理体系是在面对外部冲击时能够快速反应和弹性调适的风险治理体系。面对多重风险的叠加冲击,构建弹性适应的韧性治理体系,是提升公共安全治理水平的内在要求,也是国家治理领域需要着重研究的重要课题。构建中国韧性治理体系,需要从大力强化韧性治理理念、不断优化韧性治理结构、着力完善韧性治理制度、持续健全韧性治理机制、不断强化治理工具支持等方面采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治理体系 框架 构建路径
下载PDF
生态智慧引导下的城市公园绿地韧性测度体系构建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忙忙 王云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
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韧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韧性的重要支撑。城市公园绿地通过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韧性。对城市公园绿地韧性的测度研究是探索城市韧性研究的微观路径。从生态智慧研究中获得启发,重... 绿色基础设施是城市韧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韧性的重要支撑。城市公园绿地通过提供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增强城市的可持续性和韧性。对城市公园绿地韧性的测度研究是探索城市韧性研究的微观路径。从生态智慧研究中获得启发,重新理解"社会生态系统韧性""干扰"等含义,尝试将"社会生态系统韧性"与"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进行关联研究,通过生态系统服务来表征社会生态系统韧性的本质内涵,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构建城市公园绿地韧性测度的体系框架,并提出通过多情景规划的路径达到"供需动态匹配",进而实现城市韧性提升的目标。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匹配构建城市公园绿地韧性的测度体系,为城市韧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公园绿地 生态智慧 社会生态系统韧性 生态系统服务 供需匹配 韧性测度体系
下载PDF
洪涝灾害下配电网三维韧性指标评估体系 被引量:5
16
作者 田甜 张骏 +6 位作者 叶樊 刘超 黎涛 陶安琪 王健 杨龙杰 王强钢 《电工电能新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0-88,共9页
洪涝灾害频发会导致配电网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而评估配电网韧性有助于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精准预测、应对洪涝灾害造成的配电网故障,降低经济损失。本文首先提出了三维韧性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含状态、架构、时间维度的12个单项指标,可反... 洪涝灾害频发会导致配电网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而评估配电网韧性有助于电力系统运维人员精准预测、应对洪涝灾害造成的配电网故障,降低经济损失。本文首先提出了三维韧性评估指标体系,体系包含状态、架构、时间维度的12个单项指标,可反映出暴雨量、分布式电源配置、重构开关操作次数等因素对配电网韧性评估的影响。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模糊隶属度函数对配电网韧性进行综合评估,辨识配电网规划、运行、调度薄弱环节。最后针对重庆市渝北某农区配电网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本文所述韧性评估体系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韧性指标评估体系 洪涝灾害 设备故障率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防疫视角下的社区韧性分布特征研究——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
17
作者 朱琳 王振报 吴巍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3年第2期27-29,共3页
社区作为城市防疫的基本单元,提高其韧性对于减少疫情传播和维持疫情期间居民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韧性社区相关理论,从城市空间的设施、空间、自然和社会四个维度,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面向防疫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 社区作为城市防疫的基本单元,提高其韧性对于减少疫情传播和维持疫情期间居民正常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基于韧性社区相关理论,从城市空间的设施、空间、自然和社会四个维度,选取了10个指标,构建面向防疫的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邯郸市主城区为例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社区韧性等级分布不均衡且整体处于中等水平,公共服务设施多样性、可改造冗余建筑、冗余建筑面积三个指数韧性相对最差。最后,对邯郸市社区韧性改善提出政策建议,以促进防疫型韧性社区建设,推进城市向可持续目标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韧性 GIS 韧性指标体系 社区防疫
下载PDF
党建融合银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效应
18
作者 段月姣 刘冲 李欣明 《经济管理学刊》 2024年第2期243-266,共24页
随着党委成员进入公司董监高的法定程序与机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促进“党组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形成双重治理架构。基于2002—2020年2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党组参与银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效... 随着党委成员进入公司董监高的法定程序与机制不断完善,“双向进入、交叉任职”体制促进“党组治理”与“现代公司治理”有机融合,形成双重治理架构。基于2002—2020年2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本文探究了党组参与银行治理的风险防范效应,并从党委书记和董事长“两职合一”到党委成员进入董监高等多个维度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党组参与治理显著降低了银行的风险承担。进一步地,面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上升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党组参与治理主要通过班子成员进入董事会来有效降低银行风险承担,提高金融体系韧性。具体通过降低大客户集中度、熨平经营波动性来实现,而非紧缩贷款、囤积流动性。因此,党建与银行治理的融合有效地提升了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本文检验了党组参与银行治理的作用机制与风险防范效应,丰富了中国特色金融企业制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组参与银行治理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银行风险承担 金融体系韧性
下载PDF
国家级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监测与预警研究 被引量:55
19
作者 梁林 赵玉帛 刘兵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92-111,共20页
提升国家级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对外部冲击和扰动的抵御能力,有利于新区适应外部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韧性视角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韧性化理念,通过对比生态学和韧性双重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识别出包括多样性、流... 提升国家级新区创新生态系统对外部冲击和扰动的抵御能力,有利于新区适应外部变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韧性视角提出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韧性化理念,通过对比生态学和韧性双重理论视角下的创新生态系统演化过程,识别出包括多样性、流动性、缓冲性、进化性在内的四维韧性特征,构建了新区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监测体系和预警模型。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化理念的提出有助于从内外部协调发展的角度把握新区未来发展的关键点,并更精准测度发展水平。进一步开展2015-2017年16个国家级新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监测和预警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发展来看,各新区韧性值整体上呈现"V型"上升态势,韧性警情大体处于安全状态,说明我国新区具有一定的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内外协调程度较好。(2)从空间分布来看,各新区韧性值呈现"一高两低"态势,反映出我国新区发展仍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化现象。本文为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动态监测及预警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新区或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创新生态系统 韧性监测体系 预警模型
下载PDF
中国南北差距现象能得到改善吗——基于三大重点城市群创新网络韧性监测和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林 段世玉 李妍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06-117,共12页
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有效监测城市群创新网络建设情况能够判断区域协调发展趋势,为解决南北差距提供方案。基于城市群创新网络韧性化解释,提出包括多样性、兼容性、流动性、缓冲性和进化性的五维韧性特征,构建... 城市群已经成为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有效监测城市群创新网络建设情况能够判断区域协调发展趋势,为解决南北差距提供方案。基于城市群创新网络韧性化解释,提出包括多样性、兼容性、流动性、缓冲性和进化性的五维韧性特征,构建创新网络韧性监测、预测和预警体系。通过实证分析2014—2018年三大重点城市群创新网络韧性得出结论:①从韧性监测现状看,韧性均值排名是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粤港澳呈上升趋势,而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呈下降趋势,且发展都呈不均衡态;②从韧性预测和预警看,2021—2023年京津冀与南方两大城市群之间的韧性差值将显著缩小,南北差距有望改善,但三大城市群均处于较高警戒状态也值得密切关注。本文提供城市群创新网络韧性动态监测及预警的完整解决思路,同时也可在其他城市群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创新网络 韧性监测体系 预警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