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4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分子三维支架材料通过诱导外周巨噬细胞的极化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分化
1
作者 刘鹬 黄伟琨 梁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6-213,共8页
目的:考察硫酸软骨素-壳聚糖-羟基磷灰石(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骨免疫微环境调控对小鼠颅顶骨前体细胞在骨皮质外骨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将支架材料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目的:考察硫酸软骨素-壳聚糖-羟基磷灰石(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对小鼠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骨免疫微环境调控对小鼠颅顶骨前体细胞在骨皮质外骨生成的影响。方法:制备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将支架材料与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共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M2型分化情况,RT-qPCR检测炎症因子基因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GF-β蛋白表达的变化。将巨噬细胞与SF-CS-HA三维支架材料共孵育后,制备条件培养基,比较完全培养基和条件培养基对小鼠颅顶骨前体细胞MC3T3-E1(3T3)增殖、迁移、ALP活性及形态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骨生成相关蛋白的表达。最后,通过动物模型验证SF-CS-HA材料对于小鼠颅骨骨量增加的影响。结果:扫描电镜观察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表面和内部都具有均匀的空腔结构。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能够促进小鼠外周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RT-q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提高了IL-10基因和TGF-β蛋白的表达量,降低了IL-1β基因的表达量。且SF-CS-HA三维支架能够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显著提高ALP活性,增加细胞的迁移能力,提高细胞骨架蛋白Factin的生成。而条件培养基(骨免疫微环境调控下)对于MC3T3-E1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提升更为显著。此外,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骨免疫微环境调控下,骨生成蛋白OPN、COLA1、RUNX2、OCN和TGF-β显著增加。动物实验结果显示,SF-CS-HA材料能够在体内促进小鼠颅骨的新骨形成。结论:SF-CS-HA三维支架材料能够促进小鼠外周巨噬细胞的极化,且SF-CS-HA能够调控骨免疫微环境,促进骨细胞生成,在骨皮质外达到骨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支架材料 巨噬细胞 极化 共培养 颅顶骨前体细胞
下载PDF
体细胞杂交在蔬菜作物上的研究与前景
2
作者 杨东旭 刘玉梅 +3 位作者 韩风庆 张硕 杨琳 李占省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31,共13页
体细胞杂交是一种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然后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传统育种的杂交生理障碍问题,实现不同材料间核质基因的重组,传递优异基因,创制并获得含目标性状的新种质,拓宽育种... 体细胞杂交是一种将植物不同种、属,甚至科间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然后离体培养获得再生植株的技术。原生质体融合能克服传统育种的杂交生理障碍问题,实现不同材料间核质基因的重组,传递优异基因,创制并获得含目标性状的新种质,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同时能快速创制雄性不育材料,极大地缩短育种年限,是作物进行突破育种的有效手段和强大的性状改良工具。本文对该技术在蔬菜上的发展历程、研究和应用领域进行综述,重点总结了十字花科、茄科、伞形科蔬菜作物原生质体分离再生和体细胞杂交的研究进展,展望了体细胞杂交技术在蔬菜作物中的应用前景,讨论了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为体细胞杂交在蔬菜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杂交 原生质体分离 原生质体再生 原生质体融合 杂种鉴定
下载PDF
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cpd17对小鼠成骨前体细胞的影响
3
作者 杜忠秋 戚晓阳 +4 位作者 杨平 于江林 陈一心 张林坚 邱旭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4,共7页
背景: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能够调节骨代谢,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cpd17是中国药科大学最新研发的一款小分子口服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但是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作用还不清楚。目的:探讨脯氨酰... 背景: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能够调节骨代谢,改善卵巢切除大鼠骨质疏松。cpd17是中国药科大学最新研发的一款小分子口服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用于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小,但是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作用还不清楚。目的:探讨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cpd17对成骨前体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cpd17处理C57BL/6小鼠成骨前体细胞,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检测成骨、破骨相关标志物以及脯氨酰羟化酶2、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使用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抑制剂LW6抑制低氧诱导因子1α通路后,再次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和细胞外基质矿化程度,以及成骨和破骨分化相关标志物以及脯氨酰羟化酶2、低氧诱导因子1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cpd17能显著增强碱性磷酸酶活性和基质矿化程度,上调成骨分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下调破骨分化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并上调低氧诱导因子1α表达,下调脯氨酰羟化酶2的表达。而LW6能明显减弱cpd17的作用。结果表明,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cpd17可通过激活低氧诱导因子1α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分化和抑制破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酰羟化酶2抑制剂 cpd17 低氧诱导因子 成骨前体细胞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下载PDF
妊娠期奶牛黄体细胞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
4
作者 费国庆 宁致远 +6 位作者 赵泽芳 刘艳秋 刘腾飞 李贤 丛日华 陈鸿 陈树林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214-2225,共12页
旨在研究妊娠期奶牛黄体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及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采集健康荷斯坦奶牛的妊娠期黄体组织,利用Ⅱ型与Ⅳ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奶牛黄体细胞(bovine luteal cells, BLCs),通过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 旨在研究妊娠期奶牛黄体细胞的分离、纯化、鉴定及体外培养生物学特性。本研究通过采集健康荷斯坦奶牛的妊娠期黄体组织,利用Ⅱ型与Ⅳ型胶原酶联合消化法分离奶牛黄体细胞(bovine luteal cells, BLCs),通过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纯化获得高纯度的BLCs。运用3β-HSD活细胞染色法、油红O脂滴染色法鉴定BLCs的纯度,借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免疫荧光染色检测BLCs特异性标志物催产素和突触素。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孕酮;G显带核型分析BLCs染色体、CCK-8法测定BLC生长曲线和血清依赖性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析BLCs的体外培养特性。结果表明,1)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和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可一次性分离纯化获得大量高纯度的BLCs;2)3β-HSD染色、油红O染色结果显示,分离纯化所得BLCs细胞类型均匀,其形态呈不规则多边形的典型上皮细胞样,胞核大,胞质丰富,有小脂滴弥散分布;3)免疫荧光结果表明,BLCs可表达催产素和突触素等黄体细胞的特异性标志物;4)BLCs培养上清中孕酮的浓度呈时间依赖性;5)核型分析结果显示,黄体细胞由30对染色体组成,包括29对常染色体和一对XX性染色体,CCK-8及流式结果显示,BLCs在体外培养过程中具有稳定的增殖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成功分离纯化获得具有典型生物学特性的高纯度BLCs,并提供了一套完善的BLCs分离、纯化、鉴定及体外培养的方法,可为体外研究黄体的发育、退化及其功能调控提供稳定的细胞模型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体细胞 分离培养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及其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5
作者 孙清漪 房晓欢 李俊杰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共5页
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是指将体细胞置于超低温条件下,新陈代谢几乎停止,从而长期保存体细胞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对于体细胞克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建立动物体细胞库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体细胞冷冻保存原理与冷冻... 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是指将体细胞置于超低温条件下,新陈代谢几乎停止,从而长期保存体细胞的一种技术,该技术对于体细胞克隆、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建立动物体细胞库的关键技术。本文综述了体细胞冷冻保存原理与冷冻损伤机制、新型冷冻保护剂、冷冻保存方法以及冷冻保存技术在动物遗传资源保护上的应用,以期为体细胞冷冻保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 冷冻保存 遗传资源保护 进展
下载PDF
不同乳体细胞数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液指标的分析
6
作者 周宇桥 龚新宇 +3 位作者 雍丛燕 屈金涛 简耀威 张佩华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2-366,共5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对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为科学制定山羊奶SCC标准、确定山羊乳SCC适宜范围并合理调控乳体细胞提供理论基础。选... 本试验旨在研究奶中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对奶山羊泌乳性能、血液指标的影响及体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与泌乳性能的相关性,为科学制定山羊奶SCC标准、确定山羊乳SCC适宜范围并合理调控乳体细胞提供理论基础。选择120只胎次、体重、泌乳日龄相近的健康西农萨能奶山羊作为试验动物。保证相同的饲养环境和相同的管理水平,饲喂同一全混合日粮。根据乳中体细胞数将奶山羊分为3组,即L-SCC(<50万个/mL)、M-SCC(50万~100万个/mL)、H-SCC(>100万个/mL)。每组随机选取15只奶山羊共45只羊进行样品采集。结果表明:L-SCC组的乳糖率显著高于H-SCC组,非乳脂固体含量显著低于H-SCC组。而SCS与乳糖率为显著负相关,与乳脂率、非乳脂固体为显著正相关,与乳蛋白率、总固形物率为极显著正相关。L-SCC组的谷草转氨酶活性和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高于H-SCC组;L-SCC组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H-SCC组;但L-SCC组、M-SCC组和H-SCC组3组之间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均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奶中体细胞数对奶山羊乳成分、血清生化指标、血清抗氧化指标有显著影响,与乳糖率为显著负相关,与乳蛋白率、非乳脂固体、总固形物率为显著正相关。低体细胞水平奶山羊的乳品质最佳,抗氧化能力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山羊 体细胞 泌乳性能 血液指标
下载PDF
CsAHL25通过影响CsHB1、LEC1/B3基因表达调控柑橘体细胞胚发生
7
作者 叶长宁 徐梦梦 +2 位作者 刘兰兰 付玉洁 葛晓霞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9-589,共11页
【目的】基于柑橘体细胞胚发生相关基因CsHB1的启动子筛选其上游转录因子,以期为柑橘体细胞胚发生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候选基因。【方法】利用CsHB1启动子(-1018~-558 bp)进行酵母单杂筛库实验,筛选出CsHB1上游转录因子CsAHL25;利用... 【目的】基于柑橘体细胞胚发生相关基因CsHB1的启动子筛选其上游转录因子,以期为柑橘体细胞胚发生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可靠的候选基因。【方法】利用CsHB1启动子(-1018~-558 bp)进行酵母单杂筛库实验,筛选出CsHB1上游转录因子CsAHL25;利用亚细胞定位实验,确定CsAHL25在细胞中的位置;通过酵母单杂点对点、双荧光素酶实验验证CsAHL25对CsHB1表达的影响;利用qRT-PCR探究CsAHL25基因在柑橘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在柑橘愈伤组织中瞬时表达该基因,并检测体细胞胚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CsAHL25在柑橘体细胞胚诱导过程中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表达模式,该蛋白定位在细胞核中,能与CsHB1启动子结合并下调CsHB1的表达。瞬时表达CsAHL25会导致CsHB1表达量下调,及CsABI3、CsFUS3、CsLEC1、CsL1L等促进体细胞发生的LEC1/B3基因表达量上调。【结论】CsAHL25能直接下调CsHB1的表达,并使LEC1/B3基因表达量上升。CsAHL25可能通过调整CsHB1、LEC1/B3基因的表达促进体细胞胚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体细胞胚发生 HD-ZIP AT-HOOK
下载PDF
体细胞克隆技术扩繁超细型二狼山绒山羊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卿玉波 程雯 +9 位作者 角德灵 刘城 郝志强 郭建雄 李钰莹 张筱琳 李臻 李效宇 王文 魏红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1427,共8页
【目的】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超细型二狼山绒山羊克隆个体,为该技术在地方优质羊品种资源扩繁及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只4岁龄羊绒细度为13.89μm的二狼山绒山羊(♂),采集耳组织并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以其... 【目的】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生产超细型二狼山绒山羊克隆个体,为该技术在地方优质羊品种资源扩繁及新品种培育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1只4岁龄羊绒细度为13.89μm的二狼山绒山羊(♂),采集耳组织并分离培养成纤维细胞,以其为供体细胞,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开展超细型二狼山绒山羊的扩繁研究,通过克隆羊体重、羊绒细度、繁殖性能等指标评估该技术的可行性。【结果】试验成功建立了稳定的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及体细胞克隆技术体系,卵母细胞成熟率为44.8%,孤雌激活卵裂率、囊胚率分别为83.0%、22.4%;二狼山绒山羊克隆胚的卵裂率、囊胚率分别为77.8%、13.7%。获得5只克隆羊个体,其生长发育正常,二狼山绒山羊母羊自然交配共获得16只健康的F1代个体,具有正常繁殖能力。克隆个体羊绒细度极显著低于同龄对照个体(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超细型二狼山绒山羊个体,其具备正常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并保留了超细羊绒的特性,为地方优良羊种质资源扩繁和新品种培育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狼山绒山羊 体细胞克隆 羊绒细度 繁殖性能
下载PDF
珙桐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研究
9
作者 令狐高曼 季晓莲 +5 位作者 段榕怡 刘睿 戴钊 董嘉明 徐金颢 康永祥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0-78,共9页
研究探讨基本培养基类型对珙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育的影响,初步建立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珙桐植株的培养方案。结果表明,在含有3%蔗糖、0.3%凝胶、800 mg/L... 研究探讨基本培养基类型对珙桐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及体胚发育的影响,初步建立以未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通过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再生珙桐植株的培养方案。结果表明,在含有3%蔗糖、0.3%凝胶、800 mg/L水解酪蛋白、400 mg/L L-谷氨酰胺的MS、1/2MS和WPM基本培养基上均可诱导出愈伤组织,以MS+2.0 mg/L 2,4-D+0.5 mg/L 6-BA诱导率最高,可达94.0%;胚性愈伤组织在MS+0.5 mg/L NAA+1.0 mg/L 6-BA的培养基上诱导效果较好;在MS+0.5 mg/L NAA+1.0 mg/L 6-BA培养基上,体胚诱导率可达22.9%;成熟体胚在1/2MS+0.5 mg/L 6-BA+0.25 mg/L IBA的萌发培养基上能正常萌发,其后在添加1 g/L活性炭的萌发培养基上转化成完整小植株。组织细胞学观察表明,珙桐体胚起源于胚性愈伤组织,经历了球形期、心形期、鱼雷期和子叶期发育阶段,这与自然条件下的合子胚形成过程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 植株再生 组织细胞
下载PDF
‘西林3号’核桃体细胞胚胎诱导与增殖的影响因素
10
作者 陈诗婷 李一杰 +2 位作者 王旭红 张馨然 彭少兵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7,共9页
【目的】筛选最佳的‘西林3号’核桃体细胞胚胎诱导和增殖培养条件。【方法】通过进行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不同采样时期、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不同蔗糖与谷氨酰胺浓度处理,对核桃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进行研究,筛选最佳诱导条件... 【目的】筛选最佳的‘西林3号’核桃体细胞胚胎诱导和增殖培养条件。【方法】通过进行不同消毒方法、不同外植体、不同采样时期、不同激素浓度配比、不同蔗糖与谷氨酰胺浓度处理,对核桃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情况进行研究,筛选最佳诱导条件;同时对比不同激素浓度对核桃体细胞胚胎增殖率的影响,筛选最佳增殖培养基。【结果】雄花(花药)、种子、幼胚的最佳消毒方法分别为70%乙醇15 s+10%NaClO浸泡4 min、70%乙醇30 s、70%乙醇5 min,培养4 d后的存活率高,污染率低。幼胚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材料,5月31日是最佳的采样时间,诱导率分别为(65.00±7.07)%和(85.83±1.17)%。以愈伤组织为材料时,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改良DKW培养基添加1.0 mg/L 6-BA、2.0 mg/L KT、0.01 mg/L IBA,诱导率为(37.94±1.33)%。以愈伤组织为材料时,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蔗糖质量浓度为30 g/L,诱导率为(82.67±0.94)%,谷氨酰胺不是诱导胚性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体胚增殖的最佳激素浓度配比为改良DKW培养基添加0.5 mg/L 6-BA、1.0 mg/L KT、0.005 mg/L IBA,增殖率为98%。【结论】外植体和采样时间的选择直接影响体胚诱导的结果,对于幼胚这类果实内部材料来说,仅进行简便快捷消毒即可。激素和碳源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与发生的关键因素,谷氨酰胺不是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因素。在进行体胚继代增殖培养时,适当添加激素可以抑制体胚成熟,提高增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幼胚 胚性愈伤组织 体细胞胚胎 诱导 增殖
下载PDF
蒲公英水提物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1
作者 李赵嘉 孟然 +6 位作者 杨文娇 冯薇 李名雪 陈志颖 王秀萍 毛立娟 陈娜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3-1019,共17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 本试验旨在研究蒲公英水提物(DWE)对热应激条件下奶牛产奶性能、血清生化指标、乳中体细胞数(SCC)及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探究奶牛饲粮中适宜的蒲公英水提物添加水平。试验选用120头泌乳日龄、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产奶期荷斯坦奶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原则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牛。对照组(DZ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DWE_(50)组)和70 g/(头·d)(DWE70组)的蒲公英水提物。预试期3 d,正试期28 d。结果表明:1)正试期内,牛舍日平均温湿度指数(THI)>72,表明试验奶牛均处于热应激状态。2)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第14、21、28天时产奶量显著增加(P<0.05);DWE_(50)组的第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DWE70组的第7、14、21、28天乳蛋白率显著增加(P<0.05),第14、21、28天乳脂率显著增加(P<0.05)。3)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活性及T-AOC显著升高(P<0.05),DWE_(50)组、DWE70组的血清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4)第28天,与DZ组相比,DWE_(50)组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显著升高(P<0.05),DWE70组的血清球蛋白(GLB)含量著升高(P<0.05)。5)与DZ组相比,DWE_(50)组、DWE70组的乳中SCC均呈下降趋势,DWE70组的乳中SCC下降较为迅速,且第28天乳中SCC更低。6)在门水平上,各组粪便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在属水平上,各组粪便相对丰度最大菌属均为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线性判别分析效应大小(LEfSe)分析结果显示,DWE70组较其他组具有显著差异的物种更多,主要为梭状芽孢杆菌纲(Clostridia)、梭状芽孢杆菌目(Clostridiales)、厚壁菌门等。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蒲公英水提物可提高奶牛产奶量、乳蛋白率、乳脂率,降低乳中SCC,增加粪便微生物多样性及相对丰度,正向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公英水提物 产奶性能 抗氧化能力 免疫功能 体细胞 粪便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感染方式对狂犬病病毒在人二倍体细胞中增殖的影响
12
作者 甄祖刚 周荔葆 +2 位作者 王野 刘春雨 张怡轩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7-181,共5页
目的考察带毒传代感染、直接吸附感染、混种传代感染三种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对狂犬病病毒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方式感染后,经过细胞工厂生产,获取狂犬病病毒收获液,经过滤澄清、浓缩、纯化、灭活制备疫苗原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目的考察带毒传代感染、直接吸附感染、混种传代感染三种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对狂犬病病毒增殖的影响。方法不同方式感染后,经过细胞工厂生产,获取狂犬病病毒收获液,经过滤澄清、浓缩、纯化、灭活制备疫苗原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检测方法检测收获液病毒滴度及原液抗原含量。结果带毒传代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40±0.33)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8±1.5)IU·mL^(-1);混种传代感染组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6.35±0.18)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34.3±2.1)IU·mL^(-1);直接吸附感染组收获液病毒滴度为(4.71±0.39)lgLD50·mL^(-1),原液抗原含量为(12.6±2.0)IU·mL^(-1)。结论试验证明狂犬病病毒PV株采用混种传代感染的方式感染人二倍体细胞MRC-5细胞,病毒增殖效果良好,毒种代次明确,工艺操作简单,更适合于狂犬疫苗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病毒 人二倍体细胞 感染方式 抗原含量
下载PDF
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
13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8 g/L肌醇较适宜,过高浓度的肌醇则不利于湿地松体细胞胚发育;ABA可以采用高压灭菌;基本培养基、ABA、PEG-6000互作对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影响很大,基本培养基以LP为最佳,ABA的最适浓度为10m g/L,PEG-6000以添加25、50 g/L为宜;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过程中,PEG-6000的浓度不能高于100 g/L;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60 g/L蔗糖最合适;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5 g/L或1 g/L的活性炭较适宜;培养基状态对体细胞胚的高频率诱导具有一定的影响,悬浮培养以100 mL三角瓶装培养液30 mL、摇床转速130 r/min为宜,液体转固体时吸取培养液1 mL为宜;未建立成熟的体细胞胚发生体系前,以采用固体培养为佳。最佳成熟培养基、激素及部分添加物组合为LP+10 mg/L ABA+50 g/L PEG-6000+60 g/L蔗糖+1.0 g/L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发育培养基 成熟培养基
下载PDF
Rho激酶抑制剂Y27632促进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原始神经上皮细胞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的转化
14
作者 李洋洋 徐佳佳 +8 位作者 姜诚诚 陈子龙 陈颖 应梦娇 王澳 马彩云 王春景 郭俣 刘长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3,共8页
目的提高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原始神经上皮细胞(hiPSCs-NECs)定向诱导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DAPs)的效率。方法将人iPSCs在含有小分子组合[DMH1(10μmol/L)、SB431542(10μmol/L)、音猬因子(SHH 200 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8(FGF... 目的提高人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原始神经上皮细胞(hiPSCs-NECs)定向诱导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DAPs)的效率。方法将人iPSCs在含有小分子组合[DMH1(10μmol/L)、SB431542(10μmol/L)、音猬因子(SHH 200 ng/mL)、成纤维细胞生长因8(FGF8100 ng/mL)、嘌吗啡胺(2μmol/L)、CHIR99021(3μmol/L)、N2(1%)]的mTeSRTM培养基中诱导至12 d,细胞分化为原始神经上皮细胞(NECs)。特异性诱导DAPs,将诱导的hiPSCs-NECs用胶原酶IV消化后,在神经分化培养基[添加1%N2、2%B27-A、BDNF(10 ng/mL)、GDNF(10 ng/mL)、AA、TGF-β、cAMP、1%GlutaMax]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ho激酶抑制剂Y27632重新接种,并于次日更换培养基去除Y27632,持续诱导至第28天获得DAPs。结果人iPSCs可在基质胶上稳定传代,表达多潜能性标记物OCT4、SOX2、Nanog和SSEA1,且碱性磷酸酶染色呈阳性。诱导分化至第13天获得hiPSCs-NECs,形成玫瑰花结样结构,能够表达特征性标记物(SOX2、Nestin和PAX6)。将hiPSCs-NECs消化后,添加5μmol/LY27632的hiPSCs-NECs相比较未加Y27632的对照组,细胞解离后贴壁存活率明显增加,处于S期的细胞(P<0.01)与细胞活力显著提高(P<0.01),且凋亡率显著降低(P<0.05),持续诱导至第28天,细胞高表达DAPs特异性的标记物(TH、FOXA2、NURR1和Tuj1)。结论添加Y27632(5μmol/L)24 h可显著提高人iPSCs-NECs细胞向iPSCs-DA神经前体转化时的细胞存活率,并且Y27632去除后,不会影响后续向DA神经前体细胞分化,间接的提高了细胞的分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导多能干细胞 Y27632 原始神经上皮细胞 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
下载PDF
不同转染方法应用于体细胞转基因效率的研究
15
作者 赵广伟 杨小玲 +2 位作者 张孟奇 苏勤智 陈凤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18,共6页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转染方法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猪不同体细胞的效果。原代分离培养来源于猪脂肪和骨髓的两种间充质干细及成纤维细胞,含有EGFP的质粒分别通过脂质体、罗氏转染试剂和电穿孔法转入猪3种体细胞中,使用倒置荧光... 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转染方法介导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转染猪不同体细胞的效果。原代分离培养来源于猪脂肪和骨髓的两种间充质干细及成纤维细胞,含有EGFP的质粒分别通过脂质体、罗氏转染试剂和电穿孔法转入猪3种体细胞中,使用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的表达,并通过血细胞计数法分析细胞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转染效率。结果表明,3种方法转染不同体细胞48 h均有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在不同方法转染相同体细胞的比较中,细胞存活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罗氏转染试剂>脂质体>电穿孔法,罗氏转染试剂和脂质体转染后的细胞存活率显著高于电穿孔法(P<0.05),转染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电穿孔法>罗氏转染试剂>脂质体,电穿孔法的转染效率明显高于罗氏和脂质体转染试剂,同时罗氏转染试剂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脂质体(P<0.05)。采用相同方法转染不同体细胞的比较中,3种体细胞在相同方法转染后的存活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穿孔法转染间充质干细胞的效率均显著高于成纤维细胞(P<0.05);罗氏转染试剂和脂质体分别转染3种体细胞的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种方法均可用于转染猪体细胞,综合考虑转染效率和细胞存活率,电穿孔法的转染效果最好,可用于转染细胞状态较佳的细胞,其次为罗氏转染试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穿孔法 脂质体 罗氏转染试剂 体细胞 转染效率 细胞存活率
下载PDF
肝干/前体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研究进展
16
作者 黄伟健 鄢和新 《肝脏》 2024年第2期146-149,共4页
随着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细胞药物逐渐从动物实验发展到早期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现了一定的治疗有效性,有望成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新兴手段。本文主要对肝干/前体细胞在肝硬化进程中活化及其机制,以及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 随着生物技术和再生医学的发展,细胞药物逐渐从动物实验发展到早期临床试验,并初步显现了一定的治疗有效性,有望成为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新兴手段。本文主要对肝干/前体细胞在肝硬化进程中活化及其机制,以及在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干细胞 肝前体细胞 失代偿期肝硬化 间充质干细胞
下载PDF
S100A9促进胚胎干细胞向神经前体细胞分化中顶端—基底极化和神经管形成
17
作者 张翔 岳建和 黄宁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18,共9页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分化过程中S100A9促进顶端-基底极化(apical-basal polarity, ABP)和神经管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观察体外培养ESCs向NPCs... 目的 探讨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 ESCs)向神经前体细胞(neural progenitor cells, NPCs)分化过程中S100A9促进顶端-基底极化(apical-basal polarity, ABP)和神经管结构形成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观察体外培养ESCs向NPCs分化1、2、3和6 d时细胞管腔样结构排列,神经巢蛋白(Nestin)和配对盒因子6(paired box protein 6, Pax-6)表达,以及S100A9、N-钙粘蛋白(N-cadherin)和zonula occludens 1(ZO-1)定位变化。慢病毒转染下调S100A9及外源性S100A9重组蛋白干预细胞后检测对N-cadherin和ZO-1定位的影响。Western blot分析S100A9在ESCs向NPCs分化过程中不同时间点表达差异,同时观察S100A9对Notch1及下游centromere binding factor 1(CBF1)的调控。结果 ESCs在体外定向分化后第3天起表达Nestin和Pax-6,N-cadherin和ZO-1定位于顶端侧并呈现出ABP特征性神经玫瑰花状结构(neural rosette),细胞在第6天形成神经管结构。S100A9在分化后第3天起表达明显增加(P<0.01)并定位于顶端侧。下调S100A9后ESCs仍能分化为NPCs,但neural rosette数量明显减少(P<0.01)。予以外源性S100A9重组蛋白可部分恢复neural rosette数量(P<0.01)。在此分化过程中,下调S100A9降低Notch1及下游CBF1表达。结论 S100A9可能通过调控Notch1/CBF1参与ESCs向NPCs分化过程中ABP和神经管结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干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顶端-基底极化 神经管 S100A9
下载PDF
睾丸味觉受体细胞及其苦味感知
18
作者 王雪 刘阳 +3 位作者 王金丹 张金友 张莹 刘胜军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42-46,81,共6页
味觉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基本的生理感觉之一,通过味觉来识别食物的性质,可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味觉受体不仅存在于味蕾细胞中,同样存在于睾丸和成熟精子中。近年来,研究者以分子和蛋白水平,从舌到睾丸味觉的... 味觉是人和其他哺乳动物最基本的生理感觉之一,通过味觉来识别食物的性质,可避免有毒有害物质的摄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味觉受体不仅存在于味蕾细胞中,同样存在于睾丸和成熟精子中。近年来,研究者以分子和蛋白水平,从舌到睾丸味觉的相关功能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如雄性生殖细胞可利用苦味受体来感知影响精子行为和受精的化学物质。主要介绍味觉受体家族和信号分子,睾丸味觉受体的分布及其信号转导,以及苦味受体介导的睾丸苦味感知等研究进展。以期对精子发生过程的化学感知机制引起关注,同时为研究精卵相互作用的调控机理,以及睾丸的生殖毒理方向研究提供新的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精子 味觉受体细胞 苦味感知
下载PDF
牛至油对夏季荷斯坦牛产奶性能和乳体细胞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传凯 全英凯 +5 位作者 刘怡帆 张立阳 王林枫 付彤 高腾云 廉红霞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对夏季荷斯坦牛产奶性能和乳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14头体况良好、胎次、体重及产奶性能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牛,按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2组,每组7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0 g/(头...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对夏季荷斯坦牛产奶性能和乳体细胞数的影响,选取14头体况良好、胎次、体重及产奶性能相近的泌乳中期荷斯坦牛,按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分为2组,每组7头,对照组奶牛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0 g/(头·d)牛至油。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牛至油显著提高了夏季荷斯坦牛乳脂率(P<0.05),可缓解因热应激引起的产奶量下降;日粮中添加牛至油有降低夏季荷斯坦奶牛乳体细胞数的趋势。可见,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提高牛奶乳脂率,缓解奶牛因热应激引起的产奶量降低及降低乳体细胞数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斯坦奶牛 泌乳中期 牛至油 产奶性能 体细胞
下载PDF
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和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诗强 李留学 +4 位作者 赵小博 赵慧颖 屠焰 赵玉超 蒋林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3-1014,共12页
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控制乳体细胞数(SCC)及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北京14家奶牛场,选取健康正常泌乳生产的奶牛,共... 旨在通过数据分析不同泌乳阶段和体细胞水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泌乳性能差异、相关性和变化规律,为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饲养管理、控制乳体细胞数(SCC)及改善乳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基于北京14家奶牛场,选取健康正常泌乳生产的奶牛,共得到285045条生产性能测定报告(dairy herd improvement,DHI),按0~99 d、100~199 d、200~299 d和300 d以上(含300 d)分为4个泌乳阶段,按低SCC组(0~20万个·mL^(-1))、中SCC组(20~50万个·mL^(-1))、高SCC组(50万个·mL^(-1)以上)分为3个水平,将原数据经过预处理后获得251949条DHI报告,采用Duncan多重比较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等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的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乳糖率、尿素氮(MUN)和SCC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泌乳阶段奶牛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SCC均呈显著负相关,与乳糖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乳脂率与乳蛋白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2)不同SCC水平奶牛泌乳天数、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脂蛋比和乳糖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奶牛在低SCC水平和高SCC水平中产奶量与SCC表现为显著正相关(P<0.01),中SCC水平表现为显著负相关(P<0.01),不同SCC水平上产奶量均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乳糖率呈显著正相关(P<0.01)。3)产奶量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3×10^(-9)x^(4)+3×10^(-6)x^(3)-1.5×10^(-3)x^(2)+2.039×10^(-1)x+34.437(R^(2)=0.9759);乳糖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1×10^(-15)x^(6)+2×10^(-12)x^(5)-2×10^(-9)x^(4)+6×10-7x^(3)-1×10^(-4)x^(2)+8.4×10^(-3)x+4.9992(R^(2)=0.9847);SCC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4×10^(-12)x^(5)+6×10^(-9)x^(4)-3×10^(-6)x^(3)+8×10^(-4)x^(2)-8.89×10^(-2)x+22.862(R^(2)=0.7829);乳蛋白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4×10^(-15)x^(6)-7×10^(-12)x^(5)+5×10^(-9)x^(4)-2×10^(-6)x^(3)+3×10^(-4)x^(2)-1.94×10^(-2)x+3.576(R^(2)=0.9437);乳脂率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6×10^(-1)3x^(5)+9×10^(-10)x^(4)-6×10-7x^(3)+2×10^(-4)x^(2)-1.93×10^(-2)x+4.7772(R^(2)=0.9755);脂蛋比随泌乳天数的变化曲线为:y=2×10^(-1)1x^(4)-3×10^(-8)x^(3)+2×10^(-5)x^(2)-2.9×10^(-3)x+1.44(R^(2)=0.8636)。奶牛不同泌乳阶段和SCC水平的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存在显著差异,泌乳早期和低SCC水平奶牛产奶量和乳糖率最高,随着泌乳天数的增加产奶量和乳糖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规律,SCC、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脂蛋比呈下降后逐渐稳定的变化趋势。合理的根据奶牛泌乳阶段和SCC水平对奶牛进行分群和规划,优化营养供给,以达到奶牛的最佳泌乳性能,提高牧场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阶段 体细胞水平 乳成分 相关性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